具有可拆卸层的显示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143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拆卸层的显示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将包含触摸屏的窗口结构从显示屏拆卸的显示屏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屏装置的液晶显示元件(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泳显示器(EPD)等显示屏形成画面。该显示屏装置适用于各种影像画面装置。另外,所述装置采用触摸屏,用于提供操作的便利性。在触摸屏的前面配置由强化玻璃或透明高分子树脂等构成的窗口。窗口使画质变得鲜明,并且,保护显示屏装置免受因外部冲击或接触而造成的损伤。窗口通过透明粘胶剂(OCA)或紫外线固化粘胶剂等与触摸屏粘合而固定。近来,随着柔韧及可弯曲的显示屏的问世,顺应其的触摸屏也随之出现。

图1及图2为概略显示适用现有的触摸屏的显示屏装置的代表性示例的截面图。此时,所述显示屏装置包括所显示的平面的设备,也包括弯曲的设备。

参照图1及图2,现有的显示屏装置具有在LCD或OLED等显示屏1上依次层叠触摸屏2及窗口3的结构。胶粘层4全部形成于显示屏1与触摸屏2及触摸屏2与窗口3之间图1。并且,胶粘层4如图1一样,能够粘合显示屏1与触摸屏2。图2的显示屏装置在窗口3下面形成触摸屏2的导电图案(未图示)。现有的窗口3为高硬度,在成本方面占显示屏相对较大的比例。

对于制造现有的显示屏装置需要实现无气泡的组装。是因为在不存在气泡的情况下,将折射率及反射率降到最小化,从而,提高显示屏装置的亮度。但因胶粘层4导致用于去除该气泡的工艺非常繁琐。具体地,通过喷射方式而均匀的且以微细的间距形成胶粘层4的涂膜,通过紧贴与减压而去除气泡。之后,通过紫外线固化等进行固化而制造。因胶粘层4的涂膜必须不存在气泡,因而,必须非常精密地进行。由此,对于制造现有的显示屏装置,相对地,投入昂贵的制造装备,并且,成本也高。更甚至,现有的显示屏装置因存在大量未正常进行无气泡的粘合的情况,由此,不良率也较高。

并且,现有的显示屏装置,无法满足对形状、颜色、纹理等设计多样化及精美的消费者的需求。对于产品的多样性、复杂的制造工艺及高额费用在顺应所述消费者的要求方面存在障碍。而且,因为在进行多样化设计的情况下,显示屏装置的制造公司必须与所述设计对应而一一进行售后服务。因此,当前,通过黑色或白色等单一颜色设计所述窗口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层的显示屏装置,其简化制造显示屏装置的工艺并降低制造成本,能够进行多样化设计。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具有可拆卸层的显示屏装置包括:窗口结构,在与窗口一体化形成的触摸屏的前面形成有粘合力为0.1gf/25mm至500gf/25mm的可拆卸层;及显示屏,能够整体拆卸所述窗口结构的可拆卸层。并且,在所述显示屏上配置有减少与所述可拆卸层的粘合力的粘胶减少层。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所述窗口为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中任一个。所述窗口为强化玻璃基板或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聚醚砜(PES:polyether sulfone)、聚酰亚胺(PI:polyimide)、聚芳酯(PAR:polyarylate)、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或烯烃共聚物(COC:cycloolefin copolymer)中任一种以上的塑料基板中任一种。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装置,所述可拆卸层为由从将交联剂混合于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尿烷系聚合物、紫外线固化型树脂而成粘胶剂或其混合物或其共聚物中选择任一种。所述可拆卸层为单层或每一层由相互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所述粘胶减少层涂敷有氟树脂或硅树脂。所述窗口结构能够设计为不同的形状、颜色、纹理。

发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卸层的显示屏装置,通过拆卸包含触摸屏的窗口结构,简化制造显示屏装置的工艺并降低制造成本,进行多样化设计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因任何人都能容易地通过拆卸而替换窗口结构,由此,能够以一次性消耗品而非固定于显示屏装置的必需品的方式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显示适用现有的触摸屏的显示屏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截面图;

图2为概略显示适用现有的触摸屏的显示屏装置的另一示例的截面图;

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卸层的第一显示屏装置的截面图;

图4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卸层的第二显示屏装置的截面图;

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卸层的第三显示屏装置的截面图;

图6为概略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卸层的显示屏装置的外观的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屏 20;触摸屏

30;窗口 40、42;第一及第二可拆卸层

50;胶粘层

60、62、64;第一至第三窗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下面说明的实施例能够变形为各种其它形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非限定于在下面所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提供。并且,在附图中,膜(层、图案)及区域的厚度被夸张显示,以用于获取准确性。并且,对于言及膜(层、图案)处于其它膜(层、图案)的'上','上部','下部','一面'的情况,其能够直接形成于其它膜(层、图案)或其它的膜(层、图案)也能够介于其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将形成有粘合力为0.1gf/25mm至500gf/25mm的可拆卸层的窗口结构适用于显示屏,简化制造显示屏装置的工艺并降低制造成本的显示屏装置。此时,所述窗口结构为形成有在显示屏上可拆卸的可拆卸层。因此,可拆卸的被粘合设备称为显示屏。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层限定为在显示屏可拆卸,明确与在现有窗口可拆卸的窗口保护膜区分。

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显示屏装置是指便携设备、信息处理终端设备及电视等所有影像处理设备。所述便携设备例如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信息处理终端设备包括ATM,自助服务机(kiosk)等。所述显示屏装置包括平面或弯曲的装置,具有柔韧(flexible)性。所述影像处理设备包括窗口、触摸屏及显示屏。因此,所述窗口是指便携设备的窗口、信息处理终端设备的窗口、电视等所有影像处理设备的窗口。同样地,所述触摸屏及显示屏是指适用于所有影像处理设备的触摸屏及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优选地,可拆卸层的粘合力约为0.1gf/25mm至500gf/25mm,更优选地,为0.2gf/25mm至50gf/25mm。因其小于现有的胶粘层的普通粘合力即1,500gf/25mm,而与现有的胶粘层区分。在此,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层为光学透明的,适用通过热处理(heat treatment)或UV(紫外线)固化的粘胶剂。所述粘胶剂在规定的温度及时间内通过热处理或UV进行处理时,固化为半固体状态。对于粘合方式,消费者也能够以手工作业容易地层合并不产生气泡。

所述可拆卸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内能够按多种方式使用,但优选地,为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尿烷系聚合物、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与交联剂混合而成粘胶剂或其混合物或其共聚物。根据情况,在所述可拆卸层上混合硅胶、纳米粒子及抗静电剂等功能性物质,也能够改善所述可拆卸层的物质特性。而且,在所述可拆卸层添加构成量子点(quantum dot)的粒子而提高光学特性。

所述窗口结构为能够在所述显示屏拆卸的窗口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适用所述窗口结构的显示屏装置的示例,但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也能够适用于其它形式的显示屏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窗口结构单独被制造,在所述显示屏上进行拆卸。所述窗口结构的附着能够通过手工作业进行。

图3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含可拆卸的第一窗口结构60的第一显示屏装置100。但,并非显示严密意义的截面图,为了便于说明,也包括未显示在截面图上的结构要素。

根据图3,第一显示屏装置100依次层叠显示屏10、第一可拆卸层40、触摸屏20、胶粘层50及窗口30。此时,窗口30、胶粘层50、触摸屏20及第一可拆卸层40构成第一窗口结构60。显示屏10包括液晶显示元件(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泳显示器(EPD)等,也能够运用量子点。胶粘层50,以使用热固化性粘胶剂或紫外线固化形粘胶剂为例。但,未限定于此,也能够使用OCA胶带等。触摸屏20为在由金属氧化物或塑料构成的绝缘层的一侧或两侧形成导电图案。在所述导电图案主要适用金属氧化物,在金属氧化物上存在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ITO)、氧化锡锑(ATO)、氧化锌(ZnO)等或铜(Cu)、导电性高分子或银纳米电线等。

窗口30为透明材质时,不受限制都能使用。例如,包括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具体地,玻璃基板为强化玻璃,塑料基板包括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N(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S(polyether sulfone)、PI(polyimide)、PAR(polyarylate)、PC(polycarbonate)、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或COC(cycloolefin copolymer)中任一种或任一种以上。

窗口30具有透明但实现各种功能的印刷层。所述印刷层适用透明、半透明或彩色等任一种或任一种以上的涂敷。所述印刷层通过丝网印刷或利用紫外线(UV)的喷墨印刷或利用热固化的喷墨印刷或利用转印而形成。在窗口30上形成耐指纹涂层或抗菌涂层、防刮涂层等功能性涂层。所述功能性涂层通过涂抹涂敷液的湿式涂敷及沉积等干式涂敷形成。并且,在窗口30的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的下端赋予遮蔽、防止反射、切断蓝光(blue light)、切断电磁波、隐私(privacy)等特性。并且,在窗口30上形成用于裸露按键、照相机、扬声器等的开口部(opening)。

第一窗口结构60通过第一可拆卸层40而能够在显示屏10拆卸。在第一可拆卸层40被去除剥离薄膜的状态下,能够在显示屏10拆卸。由此,第一可拆卸层40是指粘合于显示屏10。第一可拆卸层40为透明材质时都能够使用,或为将交联剂混合于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尿烷系聚合物、紫外线固化型树脂而成的粘胶剂或其混合物或其共聚物。第一可拆卸层40构成为单层,或每层由相互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多层为根据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可拆卸层40的环境,而适当选择构成各层的物质。第一可拆卸层40的厚度为能够满足充分进行粘合的程度,优选地,为10μm至200μm。应当了解,所述厚度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反复试验获得。

另外,为了容易拆卸第一窗口结构60,将粘胶减少层70添加至显示屏10上。粘胶减少层70因增大接触角,由此,增加滑动性(slip property)。通过粘胶减少层70,使得第一窗口结构60能够容易地从至显示屏10拆卸。粘胶减少层70使用氟树脂或硅树脂的涂敷材料。粘胶减少层70为在将二氧化钛(TiO2)或二氧化硅(SiO2)沉积在窗口30之后,在沉积的窗口30上涂敷硅树脂或二氧化硅树脂而形成。此时,氟树脂或二氧化硅树脂按易清洁涂层(ECC:Easy Cleaning Coating)方式形成。在适用粘胶减少层70的情况下,进行附着时,在附着窗口30时,能更有效地抑制产生气泡。并且,通过粘胶减少层70,消费者无需另外的工具而能够自行容易地拆卸第一窗口结构60。

在第一可拆卸层40的粘合力约为0.1gf/25mm至500gf/25mm的情况下,可拆卸层40具有磁粘合力。所述磁粘合力即使在将第一可拆卸层40放置到触摸屏20,可拆卸层40具有自行粘贴的性质而未产生气泡。另外,在粘胶减少层70适用于触摸屏20时,与不存在粘胶减少层70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强的磁粘合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粘合力根据粘胶减少层70的存在,粘合力而不同。存在粘胶减少层70的情况下的粘合力为0.5gf/25mm至500gf/25mm。假设,在不存在粘胶减少层70时,所述粘合力为0.1gf/25mm至200gf/25mm。在存在相同的材质及厚度的可拆卸层40时,存在粘胶减少层70,能够容易地附着第一窗口结构60而不产生气泡。并且,因粘胶减少层70的影响,相对容易地分离第一窗口结构60。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窗口结构60被另外制造,由剥离薄膜保护。去除玻璃薄膜,以用于将第一窗口结构60附着在显示屏10。当剥离薄膜被去除时,裸露第一可拆卸层40。将裸露出第一可拆卸层40的第一窗口结构60通过手工作业附着在显示屏10时,完成安装有窗口30的显示屏。由此,与当前不同,无需精密粘合工艺。并且,当第一窗口结构10发生破损或进行更换时,通过手工作业分离第一窗口结构60,而附着新的第一窗口结构60。

图4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包括可拆卸的第二窗口结构62的第二显示屏装置200的截面图。但,未显示严密意义的截面图,为了便于说明,也包括在截面图上未显示的构成要素。此时,第二显示屏装置200除了用第二可拆卸层42代替胶粘层50之外,与第一显示屏装置100相同。下面,与上述内容重复的事项予以省略或简单说明。

根据图4,在第二显示屏装置200上依次层叠显示屏10、第一可拆卸层40、触摸屏20、第二可拆卸层42及窗口30。此时,窗口30、第二可拆卸层42、触摸屏20及第一可拆卸层40构成第二窗口结构62。第二窗口结构62通过第一可拆卸层40而在显示屏10拆卸。第一可拆卸层40在去除剥离薄膜的状态下,能够附着于显示屏10。并且,第二窗口结构62通过第二可拆卸层42而在触摸屏20拆卸。换言之,第二窗口结构62具有分别在显示屏10及触摸屏20进行拆卸的第一可拆卸层40及第二可拆卸层42。

第一及第二可拆卸层40、42对于透明材质都能使用,或为将交联剂混合于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尿烷系聚合物、紫外线固化型树脂而成的粘胶剂或其混合物或其共聚物。第一及第二可拆卸层40、42分别为单层,或每层为由相互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或至少一个为单层。多层根据分别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及第二可拆卸层40、42的环境,适当选择构成各层的物质。第一及第二可拆卸层40、42各自的厚度为满足能够充分构成粘合的程度,优选地,为10μm至200μm。应当理解,所述厚度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反复试验而得到。

虽未图示,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及第二窗口结构60、62的窗口30与第二可拆卸层42之间或触摸屏20与第一可拆卸层40之间中的任一个或全部还包括赋予各种功能的附加要素。所述附加要素包括透明胶粘层(OCA)、抗散射层等,根据情况,适当形成有印刷层及功能性涂层。例如,将包含印刷层的透明胶粘层形成于触摸屏20,并在附着透明合成树脂薄膜(例如,PET薄膜)之后,在所述透明合成树脂薄膜形成第一可拆卸层40。该附加要素已为公知的,因而,省略对其具体说明。

图5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包括可拆卸的第三窗口结构64的第三显示屏装置300的截面图。但,并非严密意义的截面图,为了方便说明,也包括在截面图上未显示的结构要素。此时,第三显示屏装置300除了不存在胶粘层50之外,与第一显示屏装置100相同。因而,省略对于相同参照符号的具体说明。此时,在第三窗口结构64上,也如第一窗口结构60显示所示,还包括附加要素。

根据图5,第三显示屏装置300层叠有显示屏10、第一可拆卸层40、触摸屏20及窗口30。此时,窗口30、触摸屏20及第一可拆卸层40构成第三窗口结构64。在此,触摸屏20在窗口30的下部直接形成有导电图案。即,触摸屏20与形成于窗口30的导电图案一起构成。第一可拆卸层40对于透明材质都能使用,或将交联剂与丙烯酸类聚合物、有机硅聚合物、尿烷系聚合物、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混合而成的粘胶剂或其混合物或其共聚物。第一可拆卸层40形成为单层,或每层由相互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多层根据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可拆卸层40的环境,适当选择构成各层的物质。第一可拆卸层40的厚度能够满足充分进行粘合的程度,优选地,为10μm至200μm。应当理解,所述厚度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反复试验而获得。

第三显示屏装置300与第一显示屏装置100一样,具有粘胶减少层70。粘胶减少层70的材质、功能等与第一显示屏装置100说明一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粘合力根据粘胶减少层70的存在,而粘合力不同。存在粘胶减少层70的情况的粘合力为0.5gf/25mm至500gf/25mm,但不存在粘胶减少层70的情况的粘合力为0.1gf/25mm至200gf/25mm。在存在相同的材质及厚度的可拆卸层40时,在存在粘胶减少层70的情况下,容易附着第二窗口结构80而不产生气泡。并且,因粘胶减少层70的影响,相对容易地分离第二窗口结构80。

在第一可拆卸层40的粘合力约为0.1gf/25mm至500gf/25mm的情况下,可拆卸层40具有磁粘合力。对于所述磁粘合力,即使将可拆卸层40仅放置到触摸屏壳层22,第一可拆卸层40也具有自行粘贴的性质而不产生气泡。另外,当将粘胶减少层70适用于触摸屏壳层22时,与不存在粘胶减少层70的情况相比,具有更强的磁粘合力。

在适用第一至第三窗口结构60、62、64时,在显示屏10及触摸屏20的各个规定区域以相对的方式制造接地部。为了制造接地部,触摸屏20的第一可拆卸层40的一部分被去除。当将第一至第三窗口结构60、62、64附着于显示屏10时,所述接地部相互连接。由此,实现第一至第三显示屏装置100、200、300的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显示屏装置在窗口结构发生破损的情况下,在新的窗口结构中选择而附着时进行更换。具体地,分离破损的所述窗口结构,附着新的窗口结构时进行更换。窗口结构的更换过程也能够由消费者直接执行,更换所需的时间非常短。并且,因仅去除窗口结构,便于显示屏装置的重新利用。而且,因窗口结构通过粘合而拆卸,能够容易无气泡地进行附着。制造商在仅制造除所述窗口结构之外的部分时,因未进行粘合工艺,从而,简化制造工艺。

图6为简略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包括可拆卸的窗口的显示屏装置的外观的附图。此时,所述显示屏装置仅将便携设备进行例示,包含上述说明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适用其它形式。

如附图所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装置,能够进行不同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装置能够为漂亮的形状、各种颜色及纹理等设计。因为在分离原有的窗口结构,附着新的结构时,将窗口结构的外观换成所需的设计。当前为了变更设计,必须拆除窗口结构的粘合,而重新粘合新的窗口结构。但,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装置,当撕掉现有的窗口结构,并附着新的窗口结构时,变更设计。由此,本实用新型的窗口结构与当前不同,并非固定于显示屏装置的必需品,根据需要,作为能够拆卸的消耗品采用。如上所述的方法,当进行各种设计时,显示屏装置的制造商无需对应所述设计而一一进行售后服务。

综上,本实用新型以优选的实施例为例进行了具体地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未限定于所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范围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显示屏装置的注塑件上提供主页(home)等另外的装置,以更容易拆卸窗口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