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143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包括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领域,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已经进入大家的生活中。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10,与基板10相对设置的一盖板11,基板10和盖板11之间制作有薄膜晶体管(未示出)和有机发光器件1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刚性玻璃作为盖板11,并使用粘结剂13将基板10和盖板11密封起来以阻隔外界水氧,防止对有机发光器件12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触控显示面板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触控显示面板的体验需求也越来越丰富。现有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若要实现触摸压力检测功能,通常需要外贴实现压力触控的电极膜层,不仅成本增加,而且降低了显示面板机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包括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以实现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难以实现触摸压力检测功能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第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封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远离所述基板侧;第二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基板侧;所述封装层包括至少一层有机膜层和至少一层无机膜层,且至少一层所述有机膜层为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所述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18GPa;所述触控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之间的电容变化进行触控压力检测。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包括有机膜层和无机膜层的封装层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封装,用于触控压力检测的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分别位于封装层相对的两侧,并且封装层中至少一层有机膜层为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18GPa,即该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具有较强的弹性可恢复能力,在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发生弹性形变,由于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的厚度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以实现触控压力检测。该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对封装层中的有机膜层进行改进,不需要外贴实现压力触控的电极膜层,不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降低了制作成本,增加了触控显示面板机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5是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再一种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图9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其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参考图2和图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剖视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3,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基板20;第一触控电极层211,设置于基板20一侧;封装层22,设置于第一触控电极层211远离基板20侧;第二触控电极层212,设置于封装层22远离基板20侧。本实施例中,封装层22包括一层有机膜层222’和两层无机膜层221,其中该一层有机膜层222’为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且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18GPa。该触控显示面板通过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12之间的电容变化进行触控压力检测。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采用包括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和无机膜层221的封装层22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封装,无机膜层具有十分优秀的水氧阻隔特性,但刚性相对较强;有机膜层的水氧阻隔特性相对无机膜层较弱,但能够消除无机膜层所产生的应力,减小机械损伤,并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平整性。因而本实施例中的封装层22既包括无机膜层221也包括有机膜层222’,既能保证优秀的水氧阻隔特性,又能使得封装层22整体的应力最小化,减少对触控显示面板中其他元件的不良影响。用于触控压力检测的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12分别位于封装层22相对的两侧,并且封装层22中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18GPa,即该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具有较强的弹性可恢复能力,在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该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发生弹性形变,由于该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厚度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12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以实现触控压力检测。该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对封装层22中的有机膜层222’进行改进,不需要外贴实现压力触控的电极膜层,不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降低了制作成本,增加了触控显示面板机构的可靠性。

请参考图4,图4是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视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4,与图3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封装层22包括两层有机膜层222、222’和三层无机膜层221,其中一层有机膜层222’为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且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18GPa。图4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增加了一层有机膜层222和一层无机膜层221,增强了封装层22的水氧阻隔能力,同时由于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存在,在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厚度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12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以实现触控压力检测。

请参考图5,图5是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剖视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4,与图3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封装层22包括两层有机膜层222’和三层无机膜层221,其中该两层有机膜层222’均为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且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弹性模量小于或等于18GPa。图4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增加了一层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和一层无机膜层221,增强了封装层22的水氧阻隔能力,同时由于两层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存在,在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厚度发生变化,使得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12之间的电容发生变化,以实现触控压力检测。

请参考图3-图5,上述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层207、有机发光层208和阴极层,其中,阴极层在触控压力检测时间段复用为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将阴极层复用为第一触控电极层211,不需要额外制作一层触控电极层,减小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同时提高了阴极层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图5所示,上述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基板20上的缓冲层201,设置于缓冲层201上的驱动薄膜晶体管202,相邻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之间的像素定义层209,以及导体层结构之间的各绝缘层203、204、206,其中阳极层207中各个阳极与驱动薄膜晶体管202的漏极电连接,上述元件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实现显示所需的元件,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6,图6是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种剖视示意图。结合图2和图6,与图3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层211设置在阴极层210与封装层22之间,即在触控压力检测时间段,阴极层210不需要复用为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阴极层210和第一触控电极层211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215。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弹性模量为1-15GPa。通常,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弹性模量越小,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形变量越大,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12之间的电容变化量也越大,触控压力的检测也越灵敏,因此可以选择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弹性模量不大于15GPa。例如,可以选择弹性模量约为13GPa的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实际生产中,酚醛树脂的弹性模量约为13GPa,可以使用酚醛树脂作为制备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主要材料。同时,如果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弹性模量太低,则当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受力时,发生形变的能力过大,若在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上制作其他膜层,如图3中的无机膜层221时,无机膜层221会由于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形变而发生塌陷,使得封装层22无法有效地阻隔水氧,因而,选择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弹性模量不小于1GPa。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无机膜层和有机膜层的层数并不限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层数,其中,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的层数也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一层或两层。可选地,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的总厚度为2-10μm,如图3、图4或图6中一层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厚度为2-10μm,如图5中两层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222’的总厚度为2-10μm。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的厚度越厚,对该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的形变越大,触控压力的检测也越灵敏,但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太厚也会增加整个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有悖于目前行业显示面板轻薄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弹性可恢复有机膜层的总厚度可选为2-10μm。

进一步地,上述各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触控电极层211为一整面电极。当阴极层复用为第一触控电极层211时,通常,在制作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时,阴极层是一整面蒸镀的,以简化工艺制程,降低成本。第二触控电极层212可以包括多个触控单元2120,多个触控单元2120可选为呈阵列排布,如图2所示,但并不限于阵列排布。具体地,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每个触控单元2120可以为透明金属氧化物导电块,如氧化铟锡导电块。由于多个触控单元2120的存在,该触控显示面板在实现触控压力检测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触控位置的检测,有利于提高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检测的位置检测精度。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控单元2120也可以为网状的金属线网格,如图7所示,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与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在图7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单元2120为网状的金属线网格,图中以金属线网格形状为矩形为例,但并不局限于矩形,也可以为菱形、三角形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封装层可选为有机膜层和无机膜层层叠间隔设置,如图3-图6所示,能够更加有效地保证封装层22的水氧阻隔特性的同时,使得封装层22整体的应力最小化。可选地,封装层22靠近第一触控电极层211的一侧为无机膜层221。由于无机膜层221相较有机膜层具有更加优秀的水氧阻隔特性,因此将封装层22靠近第一触控电极层211的一侧设置为无机膜层221,保证封装层22内的元件更有效地阻隔水氧。另一方面,封装层22远离第一触控电极层211的一侧也可选为无机膜层221。这是由于封装层22远离第一触控电极层211的一侧为最靠近外界水氧的一侧,在这一侧设置无机膜层221,同样可以更有效地阻隔水氧。

上述各实施例中,基板20可选为柔性基板,以实现柔性显示技术。该柔性基板的材料通常可以包括聚酰亚胺,也可以是其他的柔性材料。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中,通常,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侧会设置台阶区,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元件通过导线引出至台阶区并绑定柔性电路板等部件。接下来以图2和图3为例对此进行说明。

结合图2和图3,图中右侧为触控显示面板的台阶区,台阶区通常不设置封装层。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23;第一触控电极层211通过第一导线213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3电连接;第一导线213位于封装层22和基板20之间。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线213可以与驱动薄膜晶体管202的源漏极采用同种材料同层设置,以节省制程。其中,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可以通过接触孔2110与第一导线213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只是实例性地示出了四条第一导线213,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进一步地,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24;第二柔性电路板24通过一连接接口241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3电连接,第二触控电极层212通过第二导线214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4电连接。具体地,第一柔性电路板23可以包括一插接口231,第二柔性电路板24的连接接口241插接于第一柔性电路板23的插接口231处,实现第二柔性电路板24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3的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导线214可以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12采用同种材料同层设置。

此外,触控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驱动芯片25;驱动芯片24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23上,驱动芯片25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23和第一导线213与第一触控电极层211电连接,且驱动芯片25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23、第二柔性电路板24和第二导线214与第二触控电极层212电连接。驱动芯片25可以向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12提供信号或从第一触控电极层211和第二触控电极层212接受信号,如向第一触控电极层211提供一固定电位的压力参考信号,向第二触控电极层212提供压力驱动信号,并接受第二触控电极层212的压力感应信号,以实现触控压力检测。将触控显示面板用于柔性显示时,通常需要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弯曲。如果将驱动芯片设置于台阶区,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弯曲时,容易造成驱动芯片的断裂。因此,将驱动芯片25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23上,防止损坏驱动芯片2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中的其他元件也需要通过导线引出至台阶区,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驱动芯片25也可以向触控显示面板提供显示信号,但并不局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两个驱动芯片,其中一个用于提供触控信号,另一个用于提供显示信号,如图8所示,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与图2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8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二柔性电路板24上设置有触控芯片251,用于向触控显示面板提供触控信号;而第一柔性电路板23上设置有显示芯片252,用于向触控显示面板提供显示信号。

请参考图9和图10,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图9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种剖视示意图。与图2和图3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图9和图10示出的触控显示面板中,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23,第二触控电极层212通过第二导线214与第一柔性电路板2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线214沿着封装层22的边缘直接引出至触控显示面板的台阶区并绑定第一柔性电路板23,只需要设置一个柔性电路板,降低了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具有诸多相同之处,其相同之处在后续附图中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其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此处不做赘述。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电子纸等任意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设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