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1677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底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



背景技术:

所谓显示器底座,当然是指支撑显示器的一个支架,目前市场上的示器底座琳琅满目,选择空间非常大。

但是,很多产品细看起来,无论从外观造型还是性能配置,基本都大同小异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显示器底座同质化问题,在电脑显示器的应用场景中,显示器底座是必要的,且显示器在工作中容易发生过热现象,然而对于广大用户而言电脑显示器底座与显示器散热器通常情况下都是单独购买,需要来往于不同商家且逐个购买价格不菲。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有电源指示灯和电源连接线,所述底座底部设有防滑垫片,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电源开关按钮,所述底座顶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支架内部设有马达,所述马达侧面设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支架顶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一侧设有显示器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连接线一侧设有USB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支架通过底座卡槽活动连接,所述支架和支撑板通过支架卡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底部设有信号线,所述马达内部设有转动竿。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和排风扇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结构简单,通过底座卡槽和支架卡槽实现该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可拆卸操作,通过防滑垫片实现底座放置时的稳定,通过进风口与出风口实现了该种具备良好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工作时的流畅性,通过支架内部的马达和风扇实现了良好的散热性,该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区别与传统的电脑显示器底座,能够使电脑显示器工作时有效降低电脑显示器温度,提高电脑显示器运行的稳定性,且该种电脑显示器底座价格合理,使用灵活方便,适配绝大部分电脑显示器,具有良好的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支撑板;4-电源指示灯;5-电源开关按钮;6-USB接口;7-防滑垫片;8-进风口;9-出风口;10-防滑条;11-显示器卡槽;12-排风扇;13-转动竿;14-信号线;15-马达;16-电源连接线;17-底座卡槽;18-支架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电源指示灯4和电源连接线6,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防滑垫片7,所述底座1顶部设有电源开关按钮5,所述底座1顶部安装有支架2,所述支架2顶部设有进风口8,所述支架2内部设有马达15,所述马达15侧面设有排风扇12,所述排风扇12一侧设有出风口9,所述支架2顶部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防滑条10,所述防滑条10一侧设有显示器卡槽11安装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连接线16一侧设有USB接口6,通过USB接口6连接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和支架2通过底座卡槽17活动连接,所述支架2和支撑板3通过支架卡槽18活动连接,实现底座1、支架2和支撑板3间的可拆卸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15底部设有信号线14,所述马达15内部设有转动竿13,带动风扇12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15和排风扇12之间电性连接,能够快速控制马达15控制排风扇12。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底座1底部的防滑垫片7放置好底座1,将支架2底部放置入底座卡槽17内,将支撑板3放置入支架卡槽18内,完成该种显示器底座的拼装,打开电源开关按钮5,等待指示灯4闪烁显示绿色,支架2内置排风扇12开始运转,通过进风口8吸入热气,通过出风口9将热气排出,在该种具备良好散热性能的电脑显示器底座的支架2顶部安装有支撑板3,能够通过支撑板3顶部的防滑条10和显示器卡槽安装待用电脑显示器,尤其防滑条10具有显著的防滑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