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助点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230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助点餐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助点餐机。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快餐店进行点餐时,通常需要告诉点餐员所点的食物,然后由点餐员进行记录,再进行费用结算,整个过程十分复杂,顾客等待时间较长,另外,点餐员需要进行点餐、结算和配餐工作,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助点餐机,它结构设计合理,采用RFID卡技术进行点餐和餐费的结算,大大简化了点餐过程,点餐员不再需要对所点食物进行记录,可以方便快捷的对餐费进行计算,大大降低了点餐员的劳动强度,顾客不再需要长时间等待,给顾客用餐带来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助点餐机,包括一设置在结算台处的能够屏蔽RFID信号的信号屏蔽箱,在信号屏蔽箱内设有一RFID读卡器,在信号屏蔽箱上设有一投卡口,在投卡口处设有一投卡口密封盖,在信号屏蔽箱上还设有取卡口,在取卡口处设有一取卡口密封盖;还包括若干个RFID卡,还包括一与RFID读卡器连接的用于结算餐费的结算装置。

所述投卡口密封盖包括铰接在投卡口附近的信号屏蔽箱内壁上的投卡口盖体,在投卡口盖体的另一端通过两弹簧连接在信号屏蔽箱内壁上,在密封盖贴近信号屏蔽箱的一侧设有一屏蔽罩。

所述取卡口密封盖包括铰接在取卡口附近的信号屏蔽箱外壁上的取卡口盖体,在取卡口盖体的另一端设有卡扣,在信号屏蔽箱上设有与卡扣相配合的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采用RFID卡技术进行点餐和餐费的结算,大大简化了点餐过程,点餐员不再需要对所点食物进行记录,可以方便快捷的对餐费进行计算,大大降低了点餐员的劳动强度,顾客不再需要长时间等待,给顾客用餐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投卡口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取卡口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信号屏蔽箱,2、RFID读卡器,3、投卡口,4、卡块,5、取卡口,6、卡扣,7、RFID卡,8、结算装置,9、投卡口盖体,10、弹簧,11、屏蔽罩,12、取卡口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中所示,一种自助点餐机,包括一设置在结算台处的能够屏蔽RFID信号的信号屏蔽箱1,在信号屏蔽箱1内设有一RFID读卡器2,在信号屏蔽箱1上设有一投卡口3,在投卡口3处设有一投卡口密封盖,在信号屏蔽箱1上还设有取卡口5,在取卡口5处设有一取卡口密封盖;还包括若干个RFID卡7,还包括一与RFID读卡器2连接的用于结算餐费的结算装置8。

所述投卡口密封盖包括铰接在投卡口3附近的信号屏蔽箱1内壁上的投卡口盖体9,在投卡口盖体9的另一端通过两弹簧10连接在信号屏蔽箱1内壁上,在投卡口密封盖贴近信号屏蔽箱的一侧设有一屏蔽罩11。

所述取卡口密封盖包括铰接在取卡口5附近的信号屏蔽箱1外壁上的取卡口盖体12,在取卡口盖体12的另一端设有卡扣6,在信号屏蔽箱1上设有与卡扣6相配合的卡块4。

所述若干个RFID卡7分别标记有不同种食物的信息,如在中式快餐店某个RFID卡7标记有豆浆的信息,另一个RFID卡7标记有油条的信息。当顾客进行点餐时,需要什么食物就拿去代表此食物的RFID卡7,当取完卡后,来到结算台处进行结算。

所述RFID卡为有源RFID卡,其读取距离远,信号稳定,且读卡机在读取的过程中不受RFID卡放置方向的影响,因此一次性能够读多张卡片。

进行结算时,顾客把所有的RFID卡7通过投卡口3投入到信号屏蔽箱1内,设置在投卡口3处的投卡口密封盖在顾客将RFID卡7投入时弹簧10伸开,此时投卡口密封盖打开,RFID卡7能够通过投卡口3进入到信号屏蔽箱1内。设置在投卡口盖体9上的屏蔽罩11能够实现信号屏蔽箱1的严格密封,避免了设置在信号屏蔽箱1内的RFID读卡器2读取箱外的RFID卡7信息。RFID读卡器2能够读取所投入的RFID卡7信息后,所点食物的信息由RFID读卡器2传送至结算装置8,点餐员即可知道顾客点了那些食物,然后结算顾客的点餐费用。

当顾客结算完毕后,点餐员通过开启设置在取卡口5处的取卡口密封盖,即可将顾客投入的RFID卡7取出。取出RFID卡7后,通过卡扣6和卡块4的配合将取卡口密封盖盖合,然后进行下一位顾客的点餐结算。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助点餐机,采用RFID卡技术进行点餐和餐费的结算,大大简化了点餐过程,点餐员不再需要对所点食物进行记录,可以方便快捷的对餐费进行计算,大大降低了点餐员的劳动强度,顾客不再需要长时间等待,给顾客用餐带来方便。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