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H/α参数变化规律的多时相PolSAR农作物监督分类算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8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H/α参数变化规律的多时相PolSAR农作物监督分类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输入n个多时相的全极化SAR图像数据;

(2)完成多时相全极化SAR图像的精准配;

(3)将每个单时相的全极化SAR数据进行H/α分解,然后将所得每个像素点处的H、α参数值保存到对应的矩阵中,其中矩阵每层的数据对应着多时相SAR数据的每个时相的H、α数据;

(4)建立地面真值分布:

(4a)在地表真实分布选择各类农作物的训练样本,然后将选中区域的像素点的H和α以复数的形式,分别对应存在各类样本矩阵中;

(4b)将(3)中保存的全极化SAR数据,同样以复数的形式存在目标矩阵中;

(5)计算夹角,并构建分类函数:

(5a)确定原点,将步骤(4a)获取的训练样本矩阵中的复数在H-α平面上与该点相连,并将步骤(4b)所得矩阵中所有全极化SAR像素点对应的复数与该点相连,再分别保存在训练样本矩阵和整体全极化SAR数据矩阵中;

(5b)利用步骤(5a)所得各类训练样本的复数矩阵,在H-α平面计算训练样本在H-α分布区域的夹角;

(5c)构建分类函数;

(5d)将步骤(5a)中保存的全极化SAR图像的各个像素点的参数,代入所构建分类函数f(θi),并得到对应的结果;

(6)利用步骤(5d)中的结果,对该点进行分类判别。

(7)输出分类后的农作物分布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H/α参数变化规律的多时相PolSAR农作物监督分类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读入n个多时相的全极化SAR图像数据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将每个单时相的全极化SAR数据读入,生成一个行向量,该行向量中共有N1×N2×M个元素;

其中,N1和N2表示该多时相的全极化SAR图像在二维平面上纵向和横向的像素点个数,M表示该多时相全极化SAR图像数据的层数;

第二步,将读取进来的多时相全极化SAR数据进行维数的变化,使其变为M×N2行,N1列,然后通过矩阵转置,使读取的数据变为N1行,M×N2列;

第三步,通过循环语句,将转置后的二维矩阵中的SAR数据,存入定义的三维矩阵中,该三维矩阵的列数和行数与该多时相全极化SAR图像在二维平面上纵向和横向的像素点个数相同,层数与该多时相全极化SAR图像的层数相同,在这样的矩阵中,行数和列数相等的情况下,每层的数据都对应着SAR图像中同一个像素点,将该矩阵定为S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H/α参数变化规律的多时相PolSAR农作物监督分类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完成多时相全极化SAR图像的精准配的步骤包括辐射校正、辐射地形校正、归一化、滤波以及几何地形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H/α参数变化规律的多时相PolSAR农作物监督分类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a)和步骤(4b)中对于数据的存储利用下式实现:

Tm=Hm+i·αm

其中,Tm表示存放训练样本复数矩阵,Hm表示确定训练样本位置后,在步骤(3)对应存放H值的矩阵中提取选定训练样本的H值,角标表示第m类作物的H值,i表示虚数单位,αm表示确定训练样本位置后,在步骤(3)对应存放α值的矩阵中提取选定训练样本的α值,角标表示第m类作物的α值,整个矩阵Tm共有n列,每列分别存储该类训练样本像素点对应的n个多时相全极化数据的复数形式;

步骤(4b)中,将步骤(3)得到的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H和α以步骤(4a)同样的方法即Ampn=Hmpn+i·αmpn的方法存储在A中,其中下标m代表行,p代表列,n代表层,即所有相同位置处的H和α的复数组合,A代表整个全极化SAR数据的复数矩阵,该矩阵共有n层,每层的数据与该图像每个时相的各个像素点一一对应,并且A矩阵中行数和列数相等的情况下,每一层的数据都对应着n个时相中的同一个像素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H/α参数变化规律的多时相PolSAR农作物监督分类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a)中,首先在H-α平面上确定原点,具体实现利用下式:

C=i·b+a;

其中,C表示所确定的原点,i表示虚数单位,b表示在H-α平面上的纵坐标,a表示横坐标,选择数据使得分类精度达到最佳;

然后将原点C与H-α平面上的训练样本点,即步骤(4a)中Tm所保存矢量相连,通过复数的相减运算得到以新的以原点C为始点,样本点为终点的新的矢量,即新的复数,并存在对应的矩阵Tm中,为下步计算矢量间的夹角做好准备,将步骤(4b)中所得的矩阵A进行与训练样本点同样的操作即通过复数相减得到新的以原点C为始点,原顶点为终点,再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在A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H/α参数变化规律的多时相PolSAR农作物监督分类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b)所述的角度的实现:根据步骤(5a)所得的结果,并对各类训练样本取共轭矩阵进行相角求差计算,具体实现利用下式:

<mrow> <mi>V</mi> <mo>=</mo> <msup> <mi>e</mi> <mrow> <mi>i</mi> <mo>&CenterDot;</mo> <mi>arg</mi> <mo>(</mo> <mfrac> <mn>1</mn> <mi>n</mi> </mfrac>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n</mi> <mo>=</mo> <mn>1</mn> </mrow> <mi>n</mi> </munderover> <mrow> <mo>(</mo> <mrow> <msub> <mi>T</mi> <mrow> <mi>m</mi> <mi>j</mi> </mrow> </msub> <mo>&CenterDot;</mo> <msubsup> <mi>T</mi> <mrow> <mi>m</mi> <mn>1</mn> </mrow> <mo>*</mo> </msubsup> </mrow> <mo>)</mo> </mrow> </mrow> </msup> </mrow>

其中,Tmj表示步骤(5a)中所得到的训练样本矩阵,角标表示第m类样本作物的第j个时相的训练样本点的数据,V中存储训练样本的农作物的复数信息,每一行存储着同一类训练样本的各个时相与第一时相的夹角,该复数表现为指数形式,模为1,辅角表示第m类农作物样本的第j个时相在H-α平面上的主要分布区域边界,与该类农作物的第1时相在H-α平面上主要分布区域边界的夹角,从而得到已知农作物类别的散射规律信息,i为虚数单位,exp(·)表示常数e的指数操作,(·)*表示取共轭操作,arg(·)表示取相角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H/α参数变化规律的多时相PolSAR农作物监督分类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c)分类函数f(θi)的实现:该函数中的输入为θi,即为步骤(5b)中所得单位向量V的辅角,具体实现利用如下步骤:

首先,从步骤(5a)中所得到的A矩阵中对多时相全极化SAR图像的数据进行提取,提取方式为将行数和列数相等点的所有层的数据提取,即每个像素点处的n个时相的数据,并存放以列向量的形式存储。为方便描述假设提取后存在W中;

然后,将步骤(5b)中的训练样本矩阵V,进行行提取,再将其变为列向量,每行的数据代表该类作物的各个时相与第一时相的夹角。为方便描述假设提取后存储在Q中;

最后,将所提取的训练样本数据取共轭复数,并且将它的n个数据对应与所提取像素点的n个时相的数据进行复数相乘运算,求和,然后取模,具有实现利用下式:

<mrow> <msub> <mi>d</mi> <mi>m</mi> </msub> <mo>=</mo> <mo>|</mo>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n</mi> <mo>=</mo> <mn>1</mn> </mrow> <mrow> <mi>n</mi> <mo>=</mo> <mi>n</mi> </mrow> </munderover> <mrow> <mo>(</mo> <mi>W</mi> <mo>&CenterDot;</mo> <msup> <mi>Q</mi> <mo>*</mo> </msup> <mo>)</mo> </mrow> <mo>|</mo> </mrow>

式中,d为一个行向量,将所提取像素点数据,与步骤(5b)得到的V中每一行,即每一类训练样本数据进行上式的运算,并且将得到的结果存入d(m),m表示被分类点与第m类样本进行运算后,存放在d中的第m个位置。(·)*表示共轭操作,|·|表示取向量的模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H/α参数变化规律的多时相PolSAR农作物监督分类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对农作物进行最后的判别的是利用对d中信息的判断,d为步骤(5d)计算得到的一个行向量,找出d中最大值的位置信息,即对应为该像素点处农作物的类别信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