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二维码的生成、识读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6960发布日期:2018-08-01 02:0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合型二维码的生成、识读方法及装置,尤其涉及在一个二维码中编入多组信息,提高二维码安全性的技术。



背景技术:

二维码已被广泛应用,特别是智能手机扫码上网、扫码支付等,已经得到普及。由于二维码的编码和解码都已是公开技术,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二维码生成软件或网站生成二维码,扫码上网、支付的安全性受到极大挑战。提高二维码的安全性是当前二维码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公开文献1(公开号:cn102184380.a)中公开了一种叠加彩色信息的二维码。其技术思想是在普通的二维码上叠加彩色涂层,彩色涂层由不同颜色的模块组合构成隐藏信息。隐藏信息采用加密的方式加密,需要密钥才能解密。在读取二维码时,同时读取隐藏信息,通过解密隐藏信息,对二维码的真伪进行验证。

公开文献2(公开号:cn102902997a)公开了一种混合编码的二维码。其是将二维码原始信息中的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密形成需要密钥解密的隐藏信息。识读时,利用密钥对隐藏信息进行解密,才能获得完整的信息。

公开文献3(公开号:cn104392260a)公开了一种基于附加信息的二维码防伪方法。其技术思想是通过向标准二维码中加入一组密点,改变标准二维码部分模块的颜色,使二维码的图形发生变化,生成与标准二维码不同的二维码图形。标准二维码的图形和密点的位置,存储在服务器中,通过确认密点的位置,判别二维码的真伪。

以上现有的方法都是在现有二维码的基础上,另设一组数据或密点,由其对二维码信息进行验证达到防伪的目的。由于另设的数据、密点容易读取和识别,二维码容易被复制的问题依然存在。

如公开文献1,彩色的隐藏信息虽然内容被加密,但只要掌握编码规则,利用读取的位流,就能复制出相同的彩色涂层,而不需要对信息本身进行解密。由于彩色涂层的可视性,通过对彩色涂层的分析编码规则也容易破解。同时加入彩色涂层使得二维码的制作成本增加很多。

如公开文献2,虽然二维码中一部分信息被加密,但根据读取的位流,利用现有的二维码生成工具,可简单的复制出完全相同的二维码。同时二维码都有覆盖层,覆盖层上印制加密符号,增加了制作的复杂性。

公开文献3中,密点只有位置信息,由于密点本身不带信息,二维码的信息本身没有变化,用读取的信息复制二维码后,将复制的二维码图形与被复制的二维码图形进行对比,即可判别密点的位置,通过设置密点同样能够复制出完全相同的二维码。并且由于密点只有位置信息,一旦密点受到污损,就无法判别二维码的真伪,存在可靠性不高的问题。

另外,二维码也广泛应用于物流追踪和管理,企业营销推广也利用二维码,不同用途的多个二维码,通常印刷在一个物品或包装上,不仅容易造成用户的混淆,也浪费纸张和油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编入多组信息,并且不容易被复制的复合型二维码的生成、识读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为复合型二维码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码编码模块(1)、二维码图形生成模块(2)、隐含信息编码模块(3)、再编码区域设定模块(5)、图形合成模块(6)、输出模块(7),

所述二维码编码模块(1)根据二维码信息,生成二维码编码信息,

所述二维码图形生成模块(2)根据二维码编码信息生成二维码图形,

所述隐含信息编码模块(3)根据隐含信息,生成再编码信息

所述再编码区域设定模块(5)在二维码图形中设定用于编入隐含信息的再编码区域,

所述图形合成模块(6)根据所述再编码信息,调整二维码图形(w)中的所述再编码区域(q)的模块分布,将隐含信息编入所述二维码图形中,生成复合型二维码。

第二技术方案基于第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模块(7),所述输出模块(7)在输出所述复合型二维码之前,对二维码的误码率是否小于纠错率或剩余的纠错余量进行验证。

第三技术方案基于第二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掩膜处理模块(8),所述图形合成模块(6)将隐含信息编入所述二维码图形后,由所述掩膜处理模块(8)进行掩膜处理,生成复合型二维码。

第四技术方案基于第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隐含信息编码模块(3)在生成再编码信息时加入纠错码字,使隐含信息具有纠错功能。

第五技术方案基于第四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编码区域设定模块(5)设定多个再编码区域。

第六技术方案基于第五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码编码模块(1)在生成二维码编码信息时,将二维码信息与再编码区域的设定信息组合成组合信息,根据组合信息生成二维码编码信息。

第七技术方案基于第一至六中任一项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隐含信息图形生成模块(4),所述隐含信息图形生成模块(4)按照所述再编码区域的形状和包含的模块数量,生成隐含信息编码图形,所述隐含信息编码图形中的模块分布对应于再编码信息。

第八技术方案为复合型二维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s2),根据二维码信息,生成二维码编码信息,

步骤2(s3),用二维码编码信息生成二维码图形(w),

步骤3(s4),在生成的二维码图形(w)中设定再编码区域(q),

步骤4(s5),根据隐含信息,生成再编码信息,

步骤5(s6),根据再编码区域(q)的形状和包含的模块生成隐含信息编码图形,使隐含信息编码图形中的模块分布与再编码信息对应,

步骤6(s7),根据隐含信息编码图形,将再编码区域(q)中深色模块和浅色模块的分布,置换成与隐含信息编码图形一样的分布,将隐含信息编入二维码中,生成复合型二维码。

第九技术方案基于第八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步骤7(s8),对复合型二维码的误码率是否小于纠错率进行验证,如果误码率大于纠错率,重新设定二维码的纠错等级或调整再编码区域(q)的位置。

第十技术方案基于第九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

用步骤6a代替所述步骤5(s6)、步骤6(s7),所述步骤6a中,按顺序读取所述再编码信息中的码元,与所述再编码区域中对应模块的数值进行比较,对不一致的模块进行反色处理,将隐含信息编入二维码中,生成复合型二维码。

第十一技术方案基于第十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s5)中,在生成再编码信息时,增加纠错码字,使隐含信息具有纠错功能。

第十二技术方案基于第十一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s4)中,在生成的二维码图形(w)中设定多个再编码区域(q)。

第十三技术方案基于第七至十二中任一项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步骤1(s2)中,生成二维码编码信息时,将二维码信息与再编码区域的设定信息组合成组合信息,根据组合信息生成二维码编码信息。

第十四技术方案为复合型二维码识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维码图形获取模块(11)、二维码解码模块(12)、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隐含信息解码模块(14),

复合型二维码具有二维码信息和隐含信息,所述隐含信息通过对二维码的一部分模块进行再编码的方式编入二维码图形中,

所述二维码图形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复合型二维码的图像,

所述二维码解码模块(12)对获取的复合型二维码图像进行解码得到二维码信息,

所述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根据预先的设定,确定复合型二维码图像中再编码区域的位置,

所述隐含信息解码模块(14)对所述再编码区域进行解码,得到隐含信息。

第十五技术方案基于第十四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型二维码的二维码信息中含有设定再编码区域的设定信息,

所述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根据编入二维码信息中的设定信息,确定复合型二维码图像中再编码区域的位置。

第十六技术方案为复合型二维码的识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复合型二维码具有二维码信息和隐含信息,所述隐含信息通过对二维码的一部分模块进行再编码的方式编入二维码图形中,

步骤1(s20),获取复合型二维码的图像,

步骤2(s30),对复合型二维码解码,得到二维码信息,

步骤3(s40),根据预先设定的设定信息,确定复合型二维码图像中的再编码区域(q)。

步骤4(s50),对再编码区域(q)进行解码得到隐含信息。

第十七技术方案基于第十六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型二维码的二维码信息中含有设定再编码区域的设定信息,

所述步骤3(s40)中,由解码得到的二维码信息,获得设定信息,根据设定信息确定复合型二维码图像中的再编码区域(q)。

效果

由于在二维码图形(w)中,设定一个或多个再编码区域(q),对再编码区域(q)中的模块进行再编码,编入隐含信息。再编码区域(q)的大小根据二维码的纠错能力设置,编入的隐含信息不影响二维码的解码。因此,编入二维码的二维码信息可用二维码识读设备识读,其通用性不受影响。对二维码中的再编码区域进行定位、解码,能够识读隐含信息。由于二维码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变化,无法识别其中的隐含信息。读取二维码,进行复制时,由于位流中不包含隐含信息,复合型二维码也无法复制,提高了二维码的安全性。由于能够在一个二维码图内编入两组以上信息,二维码信息可以是公开信息,如网址,由通用的扫码软件解码并实现操作;隐含信息,需用具有再编码区域定位功能的专用扫码软件才能识别并解码,可以用于二维码生成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二维码的安全性;另外,也可以一码两用,如二维码中编入网址信息,隐含信息为物流信息,对用户界面统一,同时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复合型二维码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设置再编码区域的说明图;

图3是在再编码区域中编入隐含信息后的码图;

图4是说明复合型二维码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复合型二维码的识读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识读复合型二维码的流程图;

图7是利用隐含信息的码字序列在二维码中编入隐含信息的流程图;

图8复合型二维码生成装置的变形例;

图9是利用复合型二维码进行安全支付的示例;

图10是利用复合型二维码进行广告监测的示例;

图11是复合型二维码应用于物流加营销的示例;

图12是通过增加再编码区以增加安全性的示例;

图13是以最小编码单元作为再编码区域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实施方式中只是对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首先,对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进行说明。

二维码,如qr码具有纠错功能,在纠错能力范围内二维码的一部分图形缺损,不会影响二维码的解码。本发明利用二维码的纠错功能,在二维码内设定一个再编码区域,将该区域内的模块以预先设定的规则重新编码,即通过浅色和深色模块的重新分布,在二维码中编入隐含信息,使一个二维码图形中同时具有二维码信息和隐含信息。根据再编码区域的数量,编入的隐含信息可以有多组。再编码区域的大小、位置根据二维码的纠错等级设定,二维码的总误码率保持在小于二维码的纠错率,使模块的再编码不影响二维码信息的解码。

在二维码解码时,再编码区域内的隐含信息不会被解码,即,对于二维码解码设备,隐含信息的隐藏的,隐含信息本身可以是任何信息。如可以是验证二维码信息真实性的验证用信息,也可以是物品的管理信息或物流信息。

在识读时,利用二维码的定位图形,定位再编码区域,对再编码区域进行解码可得到隐含信息。

由于隐含信息是通过调整二维码部分模块的分布实现的,再编码区域中的模块大小、形状不变,二维码在外观上没有变化,无法从外观上判别二维码中复合了多组信息。二维码解码时,由于隐含信息不会被解码,因此,利用解码信息复制是无法复制出相同的二维码。即,在二维码中编入隐含信息除使二维码具有多组信息外,隐含信息实质上起到了数字水印的作用,解决了二维码容易被复制的缺点,提高了二维码的安全性。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复合型二维码生成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复合型二维码生成装置包括,二维码编码模块1,二维码图形生成模块2,隐含信息编码模块3,隐含信息图形生成模块4,再编码区域设定模块5,图形合成模块6,输出模块7。

二维码编码模块1与二维码图形生成模块2连接;隐含信息编码模块3与隐含信息图形生成模块4连接;二维码图形生成模块2、隐含信息图形生成模块4、再编码区域设定模块5与图形合成模块6连接;图形合成模块6与输出模块7连接。

二维码编码模块1用于将输入的二维码信息转换成二进制的码字序列,在码字序列中加入纠错码字,生成二维码编码信息。二维码的纠错等级由人工手动设定或根据编入的隐含信息的信息量自动设定。生成的二维码编码信息输入到二维码图形生成模块2。

二维码图形生成模块2根据二维码编码信息以及二维码的版本,生成二维码图形。二维码版本由人工手动设定或根据二维码编码信息的信息量自动设定。二维码图形输入到图形合成模块6。

隐含信息编码模块3用于将隐含信息转换成二进制的码字序列,生成再编码信息。再编码信息输入到隐含信息图形生成模块4。在本实施方式中,码字序列中加入纠错码字,使隐含信息具有纠错功能。纠错等级与二维码的纠错等级相同。纠错功能不是必须的,可根据需要选取。隐含信息的纠错等级也可选择与二维码不同的纠错等级。

再编码区域设定模块5用于在二维码图形中设定编入隐含信息用的再编码区域,生成包含与再编码区域的形状、区域内的模块数量以及基准位置相关的设定信息。设定信息输入到图形合成模块6。

图2是设置再编码区域的说明图。

如图2所示,二维码w的右下角为坐标原点o,再编码区域q基准点o位于坐标原点o位置。再编码区域q为正方形包含7*7的模块。根据二维码w的三个定位图形d,和x、y轴上的模块数量,即可确定再编码区域q以及区域内各模块在二维码w中的位置。

隐含信息图形生成模块4根据再编码信息,生成由深色模块和浅色模块构成的隐含信息编码图形。在本实施方式中,隐含信息编码图形的形状以及包含的模块数量与再编码区域相同,大小可与再编码区域不同。隐含信息编码图形输入到图形合成模块6。

图形合成模块6根据设定信息,在二维码图形w中确定再编码区域q,按照隐含信息编码图形,调整再编码区域q中的模块分布,将隐含信息编入再编码区域q中,编入隐含信息的二维码作为复合型二维码输入输出模块。

图3是在再编码区域中编入隐含信息后的码图,与图2相比,图3中再编码区域q1中的模块分布发生了变化,其余没有变化。

输出模块7用于输出复合型二维码。在输出之前,验证二维码是否能解码或剩余的纠错余量,以保证二维码能够解码或有纠错余量。验证方法可以利用二维码的识读装置实际解码复合型二维码。如果无法解码,说明整个二维码的误码率大于纠错率,需提高纠错等级或调整再编码区域的大小、位置,使整个二维码的误码率小于纠错率,输出模块7输入经过解码验证的复合型二维码用于存储、打印等。

以下利用图1的复合型二维码生成装置对复合型二维码的生成方法进行说明。

图4是生成复合型二维码的流程图。

步骤s1,初始设定。初始设定包含以下设定:设定二维码的纠错等级;设定二维码版本,输入设定信息,设定信息包括再编码区域q的形状、包含的模块数量以及再编码区域q的基准点o位置(参照图2、3)。

步骤s2,二维码编码模块1根据二维码信息以及纠错等级,生成二维码编码信息。

步骤s3,二维码图形生成模块2根据二维码编码信息和二维码的版本,生成二维码图形。

步骤s4,再编码区域设定模块5生成设定信息,包含再编码区域q的形状、包含的模块数量以及再编码区域的位置坐标o信息。再编码区域q如图2所示优选设置在数据区域中。对于qr码只要避开定位图形d,可设置二维码中的任何位置。

步骤s5,隐含信息编码模块3将隐含信息转换成二进制的码字序列,并根据设定的纠错等级,在码字序列中加入纠错码字生成再编码信息。

步骤s6,隐含信息图形生成模块4根据再编码信息,生成与再编码区域q的形状相同、由深色模块和浅色模块构成的隐含信息编码图形。

步骤s7,图形合成模块6根据隐含信息编码图形,将再编码区域q中深色模块和浅色模块的分布,置换成与隐含信息编码图形一样的分布,将隐含信息编入二维码中。

步骤s8,输出模块7对编入隐含信息的二维码进行验证,验证其整体误码率是否小于纠错率,如果误码率小于纠错率,在步骤s8,作为复合型二维码输出,用于保存、传送或打印。如果误码率大于纠错率,返回步骤s1,重新设定二维码的纠错等级,如果设定信息可以调整,也可调整再编码区域q的位置或形状,直至复合型二维码的整体误码率小于纠错率。

以下,对本发明的复合型二维码的识读装置进行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复合型二维码的识读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复合型二维码的识读装置包括,二维码图形获取模块11、二维码解码模块12、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隐含信息解码模块14。

二维码图形获取模块11与二维码解码模块12、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连接,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与隐含信息解码模块14连接。二维码图形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复合型二维码的图像,包括光学的方法和非光学的电子方法。获取的复合型二维码图像输入二维码解码模块12和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

二维码解码模块12对以整个复合型二维码为对象进行解码得到二维码信息。解码时,包括再编码区域q中的模块,所有引起误码的模块信息,由纠错码字自动修正,不会出现信息丢失或误码。

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如图2所示根据二维码w的三个定位图形d,确定坐标原点o,以原点o为基准用与再编码区域q设定时相同的设定信息确定再编码区域q。即,确定再编码区域q的设定信息是预先约定的。

隐含信息解码模块14对再编码区域q内的模块编码进行解码,得到隐含信息。

以下利用图5的识读装置对复合型二维码的识读方法进行说明。

图6是识读复合型二维码的流程图。

步骤s20,二维码图形获取模块11获取复合型二维码的图像,该图像输入到二维码解码模块12和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

步骤s30,二维码解码模块12以整个复合型二维码为对象进行解码,得到二维码信息。包括再编码区域中的模块,所有引起误码的模块信息,由纠错码字自动修正,不会出现信息丢失或误码。

步骤s40,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在复合型二维码的图像中确定再编码区域q。

步骤s50,隐含信息解码模块14对再编码区域q中的模块分布进行解码得到隐含信息。

以上对本发明的复合型二维码的生成、识读装置以及生成进行了说明,由于隐含信息是通过调整二维码部分模块的分布实现的,整个二维码在外观上没有任何形状的变化。并且通用二维码的解码设备只能获得二维码信息,利用解码得到的信息进行复制,只能得到没有隐含信息的二维码,即隐含信息同时起到了数字水印的作用,解决了二维码容易被复制的问题,提高二维码的安全性。

由于一个二维码中能够编入多组信息,既能隐含信息进行加密防伪,也能“一码多用”,解决了在一个物品或包装上印刷或粘贴多个二维码造成的混淆问题,节约了纸张和油墨等成本。

以下对其他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1

在以上说明中,隐含信息编码图形的形状与再编码区域q的形状相同,隐含信息编码图形中的模块与再编码区域q中的模块一一对应,按照对应关系,将再编码区域q中的模块分布,置换成与隐含信息编码图形一样的分布。

在变形例1,利用再编码信息的位流,直接将隐含信息编入二维码w的再编码区域中。

图7是利用再编码信息的位流在二维码中编入隐含信息的流程图。

步骤s71,确定再编码区域q内的模块总数t.

步骤s72,运算计数器s=s+1,初始时s=0。

步骤s73,按顺序读取再编码信息位流每一位的数值。

步骤s74,将位流的数值与再编码区域q中对应模块的数值进行比较,如深色模块的数值为1,浅色模块的数值为0。

步骤s75,判断比较的结果,如果一致,进入步骤s77,如果不一致,进入步骤s76,对该模块进行反色处理,将深色模块调整成浅色模块或将浅色模块调整成深色模块。

步骤s77,判别计数器的计数值s是否大于等于t,如果不大于等于t,返回到步骤s72,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计数值s大于或等于t,再编码信息位流的每一位比较完成后,结束流程。

在变形例中,不用按照再编码区域q的形状设置隐含信息编码图形,也能将隐含信息编入二维码中,可以省去隐含信息图形生成模块4,简化结构。

变形例2

以上说明中,生成时的再编码区域q的设置与识读时再编码区域q设置均是各自单独设定,由于两个区域必须相同,才能保证隐含信息的正确读取,其位置、形状以及包含的模块数量需要预先约定,在生成时无法更改。变形例2为能够更改再编码区域q设置的技术方案。

在复合型二维码生成装置中,再编码区域设定模块5与二维码编码模块1连接(图1中,虚线表示),再编码区域设定模块5在设定再编码区域q时,包含再编码区域q的形状、位置以及包含的模块数量的设定信息输入到二维码编码模块1,二维码编码模块1将其与二维码信息组合成组合信息,由组合信息生成二维码编码信息。设定信息的首尾用特殊的字符标记。

在复合型二维码的识读装置中,二维码解码模块12与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连接(图5中,虚线表示),二维码解码模块12解码得到的设定信息输入到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再编码区域确定模块13根据设定信息设定再编码区域q。因此,不需要预先约定复合型二维码的识读装置也能正确的设置再编码区域q。

二维码解码模块12在解码时,通过检测特殊的字符,判别设定信息,做不显示处理。

在变形例中,由于再编码区域q的形状、位置以及包含的模块数量能够任意设置,可以使各个二维码具有不同的再编码区位置或形状,使得试图破译者难以发现再编码区域q的位置,提高了破解编码算法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二维码的安全性。

变形例3

图8是复合型二维码生成装置的变形例。

与图1结构的不同之处为,增加掩膜处理模块8。图形合成模块6通过掩膜处理模块8与输出模块7连接。

二维码图形生成模块2在生成二维码时,可以不做掩膜处理。图形合成模块6将隐含信息编入二维码w中后,由掩膜处理模块8进行掩膜处理,再编码区域也得到掩膜处理,深色模块与浅色模块分布均匀,仅提高了隐含信息的抗污损能力,消除了隐含信息编入的痕迹,进一步提高了二维码的安全性。

变形例4

图10是再编码区域的变形例。图2、3、9中,再编码区域是正方形,图10的变形例中二维码w2中的再编码区域q2为包含7*14个模块的矩形区域,基准位置o,与坐标原点o重合。

变形例5

图11是再编码区域的变形例。二维码w3中再编码区域q3,与图11相同,为包含7*14个模块的矩形区域,与图11不同点为,再编码区域q3的位置不同,再编码区域q3的基准位置o位于坐标(12、4)位置。

变形例6

图12是再编码区域的变形例。图12的变形例中二维码w4中设置有两个再编码区域q4和q5,再编码区域q4和q5为包含7*7个模块的矩形区域,再编码区域q4的基准位置o1位于坐标(6、6)位置,再编码区域q5的基准位置o2位于坐标(21、3)位置。

变形例7

图13是再编码区域的变形例。在图13的变形例中,在二维码w中设置多个1*1模块的再编码单元(qa…qn),图示为10个,可以更多,例如49个。各个再编码单元(qa…qn)的组合构成再编码区域,即,相当于按一定的规则将再编码区域分散成多个再编码单元,隐含信息分散地编入各个再编码单元中,识读时,根据各个再编码单元的坐标位置,确定再编码单元,按照设定的规则,将各个再编码单元排列或还原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再编码区域后,进行解码。由于再编码单元分散在二维码的各个不同位置,编入的隐含信息更不容易被读取。如对再编码单元的分散规则进行加密,再编码信息的生成算法更难以破解,进一步提高了二维码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生成、识读装置,生成、识读方法进行了说明。生成的复合型二维码不仅不容易复制,利用其多组信息,还能进一步提高防伪功能或一码多用。

以下通过具体例子对复合型二维码的使用进行说明。

图3的复合型二维码是在注册管理领域的应用。二维码信息中编入网址信息:http://www.big-code.cn,二维码纠错等级选择最高的h级,通过将该矩形区域(再编码区域q)的7*7模块重新编码,编入数字123456,编码方式用类似二维矩阵码编码方式,并加入纠错算法,以保证稳定识读。该数字123456表示该二维码的注册id,用于二维码的管理。用户的通用识读软件读取二维码信息,连接到网站内容。专用识读软件通过定位仅可读取7*7模块编码区域的信息,通过联网或识读终端本地查询方式,验证该注册id;也可以读取二维码及7*7模块编码区域的信息,通过联网或识读终端本地查询方式,验证该注册id。也可以专用识读软件读取二维码信息及7*7模块编码区域的信息,当7*7模块编码区域的信息被验证通过时,识读终端才能通过二维码中的网址上网。否则显示错误信息,保证了扫码上网的安全。

图9是利用复合型二维码进行安全支付的示例。

在图9的复合型二维码中,二维码信息为用户账户信息:132032344894392823该账户信息可以是经过加密后动态变化的,动态变化后二维码图也是变化的图形。二维码纠错等级与图3相同选择最高的h级,选择二维码右下角的7*7个模块的矩形区域为再编码区域q1,在设定再编码区域q1时,可以先测试一下该矩形区域的各类遮挡均不影响二维码识读,即该重新编码区域导致的二维码的误码率小于二维码的纠错率。对该再编码区域q1的7*7模块重新编码,编入数字123123,用类似二维矩阵码编码方式,并加入纠错算法,以保证稳定识读。该数字123123相当于账户信息的密钥。识读软件通过定位确定读取二维码及该7*7模块重新编码区域的信息(密钥)并联网验证,如匹配正确,则进入支付环节,否则拒绝支付。该方法使得支付安全性更高。

利用复合型二维码进行广告监测的示例。

利用图2的二维码进行说明。图2的二维码中编入网址信息:http://www.big-code.cn,二维码纠错等级选择最高的h级,选择二维码右下角的7*7个模块的矩形区域为再编码区域q。将该矩形区域的7*7模块重新编码,编入数字456456,用类似二维矩阵码编码方式,并加入纠错算法,以保证稳定识读。该数字456456即表示该二维码的参数,如媒体名称,用于标识二维码扫码的来源。用户的识读软件(同时具有识读再编码区域信息的功能)读取二维码及再新编码区域的信息,二维码信息连接到网站内容;再编码区域的信息(456456)通过联网导入后台数据库,供监测、分析、统计等。

图10是复合型二维码应用于物流加营销的示例。

图10的二维码中编入网址信息:http://www.big-code.cn,二维码纠错等级选择最高的h级,选择二维码右下角的7*14个模块的矩形区域为再编码区域q2,将该矩形区域的7*14模块重新编码,编入数字1234567890,用类似二维矩阵码编码方式,并加入纠错算法,以保证稳定识读。该数字1234567890即表示物流码。印刷时,二维码编码信息不变,而7*14模块区域的编码信息变化,代表物流码。用户的通用识读软件读取二维码信息,连接到网站内容;专用识读软件通过定位读取7*14模块编码区域的信息(物流码1234567890),通过联网导入后台数据库,供物流监控、统计、分析等。

图11是复合型二维码应用于二维码信息保真的示例。

图11的二维码w3中编入“北京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81210108ma003jqgow,201435”,二维码纠错等级选择中等的m级。二维码编码信息最后的“201435”即为7*14模块重新编码区的位置控制信息,代表图示的位置。该位置控制信息可以加密,经识读终端解密后,通过算法计算出7*14模块编码区域的位置,在图11中为再编码区域q3的基准点o的坐标(12、4),x轴上的模块数12和y轴上的模块数4。识读终端然后解码该7*14区域的编码信息,该信息可以是密码、密钥等,可以通过联网或解码终端本地的运算(如摘要计算),确认二维码中信息的真实性。本变形例用动态位置加图形加密的方法,使得重新编码区域的信息的生成算法更难以破解,从而增加了安全性。

图12是通过增加再编码区以增加安全性的示例。

图12的二维码中编入“北京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81210108ma003jqgow,201435”,二维码纠错等级选择中等的m级。二维码编码信息最后的“201435”中“201”为7*7模块1的位置控制信息,“435”表示7*7模块2的位置控制信息,7*7模块1及7*7模块2位置如图。两个编码区可以是不同的编码规则也可以是相同的编码规则。识读终端解码该7*7模块1及7*7模块2区域的编码信息,两个信息的组合可以是密码、密钥等,可以通过联网或解码终端本地的运算(如摘要计算),确认二维码中信息的真实性。该方案用多个编码区的方法,使得重新编码区域的信息的生成算法更难以破解,从而增加了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均是设置一个或多个再编码区域,在再编码区域中编入隐含信息,如密钥,物流管理信息,但再编码区域也可以以最小编码单元(模块)为单位,分散在二维码图形中,只要其所引起的整体误码率小于纠错率即可。

图13是在最小再编码单元中编入隐含信息的示例。

图13的二维码w5中编入“北京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81210108ma003jqgow,201435”,二维码纠错等级选择中等的m级。二维码中设置多个1*1模块的再编码单元(qa…qn),图示为10个,可以更多,例如49个。二维码编码信息最后的“201435”即为这些再编码单元的位置分布数据或规则,例如是按坐标,或按一定算法的分布规则,该“201435”的分布规则数据也可与识读终端中的另一个数据如“23812945”做组合或运算,从而得出各再编码单元的分布规则数据。识读终端按照分布规则数据解码这些1*1模块的最小再编码单元,例如共49个最小再编码单元,按照分布规则数据,如还原成7*7模块的再编码区域,单对7*7模块进行解码。解码的信息可以是密码、密钥等,可以通过联网或解码终端本地的运算(如摘要计算),确认二维码中信息的真实性。该方案用多个再编码单元的方法,使得再编码区域的位置经过加密,再编码信息,即隐含信息的生成算法更难以破解,进一步提高了二维码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