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安全的二维码生成识别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3175阅读:9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安全的二维码生成识别技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安全的二维码生成识别技术,具体涉及通过二维码指向网页和支付时,保障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生成识别技术,属于二维码生成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二维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便捷的工具。传统的二维码的原理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现在二维码绝大多数应用于我们的智能手机当中,然而,近年来,在二维码当中植入恶意网站,植入木马病毒,拦截手机验证码进行金融诈骗的情况层出不穷,如何在现有的手机平台上保障我们的个人账户不被恶意二维码中手机木马病毒,钓鱼网站所侵害。根据相关调查,随着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相信更多的二维码技术应用解决方案被开发出来,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日常经营生活中来,二维码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真正成为现实。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病毒、恶意程序、钓鱼网站等通过二维码传播的潜在风险不可忽略,在这里,急需采用新型安全技术的二维码app扫码软件来保障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安全的二维码生成识别技术,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恶意二维码中的手机木马病毒或钓鱼网站所侵害。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安全的二维码生成识别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二维码的国际标准,确定要生成的二维码的版本和纠错等级,采用base64加密算法生成初始二维码;

步骤2,随机生成与初始二维码的中心非信息校验模块大小相同的彩色块,该彩色块包括红绿蓝黑四种颜色,将该彩色块插入初始二维码的中心非信息校验模块,得到二维码;

步骤3,对二维码的中心非信息校验模块进行扫描,识别中心非信息校验模块中所有颜色的rgb值,当且仅当识别到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rgb值时,进入步骤4;

步骤4,对二维码除中心非信息校验模块之外的其他部分即数据模块进行解密,得到数据模块携带的信息,对数据模块携带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当数据模块携带的信息存在风险时,对当前识别的二维码进行隔离并报警通知用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所述二维码的国际标准为qrcode。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所述二维码的版本包括40种规格,最小规格为21像素点×21像素点,最大规格为177像素点×177像素点,相邻两个规格之间边长相差4个像素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1所述二维码的纠错等级包括l、m、q、h四个等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4所述对数据模块携带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判断具体过程为:建立二维码的安全数据库,将数据模块携带的信息与安全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比对和判断。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在二维码生成阶段,通过在二维码的中心非信息校验模块插入包含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彩色块,生成新的二维码;在二维码识别阶段,首先识别二维码的中心非信息校验模块,当且仅当识别到红绿蓝黑四种颜色的rgb值时,启动后台保护机制,对二维码数据模块进行识别处理,对现在手机二维码中可能存在的钓鱼网站、木马病毒等通过后台数据库的判断,在手机显示端进行报警,实现对用户安全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新型安全二维码的生成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新型安全二维码的后台判断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新型安全二维码的识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新型安全二维码的生成识别流程。以21像素点×21像素点版本为例,在传统二维码的中心区域加入了一个尺寸为6*6的中心红绿蓝黑四色的彩色块,在这块区域里加入的色块信息将不会影响二维码的信息位,二维码的信息仍然能够按照原有的标准进行读写。读取二维码时,对二维码中心模块进行rgbl四色rgb值读写。在手机终端处理数据时,实现一个对二维码可疑数据的读写保护,做到拦截可疑的二维码信息。

这里可以查表得知rgbl的对应值,红色的r值为255,g,b为0;而黑色的rgb值均为0,白色的rgb值均为255,通过对中心区域的rgb色块的扫描运算处理,可以在内部启动响应。

在扫描当中优先采用的是将二维码的信息连接上事先建立的安全数据库,然后将二维码信息进行比对和筛选,对有潜在威胁的恶意二维码向用户进行报警。

根据现有的二维码(qrcode)标准依次生成位置探测图形、位置探测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格式信息、版本信息,定位图形:用于对二维码的定位,对每个二维码来说,位置都固定存在,只是大小规格会有所差异;:规格确定,校正图形的数量和位置也就确定了;格式信息:表示改二维码的纠错级别,分为l、m、q、h;版本信息:即二维码的规格,qr码符号共有40种规格的矩阵(一般为黑白色),从21×21(版本1),到177×177(版本40),每一版本符号比前一版本每边增加4个模块,现在我们用于网页的多为版本1。

在编码的过程中,按相应的字符集转换成符号字符;选择纠错等级,在规格一定的条件下,纠错等级越高其真实数据的容量越小。数据编码:采用base64加密方法,将数据字符转换为位流,每8位一个码字,整体构成一个数据的码字序列。知道这个数据码字序列就知道了二维码的数据内容。再需要将上面的码字序列分块,并根据纠错等级和分块的码字,产生纠错码字,并把纠错码字加入到数据码字序列后面,成为一个新的序列。在二维码规格和纠错等级确定的情况下,其实它所能容纳的码字总数和纠错码字数也就确定了,在规格确定的条件下,将上面产生的序列按次序放如分块中,按规定把数据分块,然后对每一块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纠错码字区块,把纠错码字区块按顺序构成一个序列,添加到原先的数据码字序列后面。

然后将掩摸图形用于符号的编码区域,使得二维码图形中的深色和浅色(黑色和白色)区域能够比率最优的分布。再加上生成格式和版本信息放入相应区域内。版本7-40都包含了版本信息,没有版本信息的全为0。二维码上两个位置包含了版本信息,它们是冗余的。版本信息共18位,6×3的矩阵,其中6位时数据为,如版本号8,数据位的信息时001000,后面的12位是纠错位。

最后在中心校验区生成我们的6*6中心彩色块即可。

将传统的二维码中心位置的校验位换成了本发明设计的中心识别图案,在不影响原有的二维码信息量的前提下,将信息二维码所提供的网址,信息通过后台数据库比对的方式,对含有恶意病毒,钓鱼网址的危险二维码将通知用户不要打开。同时,对可能存在的二维码联系的数据和文本进行预处理,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网站和链接进行隔离和报警,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