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区块链及专家系统的艺术品流通及鉴定登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87764阅读:10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区块链及专家系统的艺术品流通及鉴定登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艺术品流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及专家系统的艺术品流通及鉴定登记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艺术品交易的主流正规途径中,通常作为中心化机构的拍卖行给艺术品交易带来高成本。主要体现在:拍卖行经常高估艺术品价值,造成低成交率和高定金、高保管费和高额佣金。甚至出现拍卖行勾结鉴定机构虚构买方和鉴定报告欺骗委托人高额鉴定费的现象。在非正规交易的过程中,交易合同的缺失,导致交易存在维权风险。

区块链是随着比特币等数字货币而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等特性,它将一段时间内的信息记录到区块中,相邻区块之前通过哈希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无法篡改的分布式记账本。通过区块链技术记载交易和鉴定信息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使交易记录为交易事实的存在提供证明,防止卖方因信息不全而抵赖,也可以及时发现滥发虚假鉴定报告的鉴定者。而其分布式的存储特点,可以防止中心数据库被攻击而造成的危害。使其相较于中心化的文物登记库更加安全。

专家系统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可以利用其内部含有某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经验,解决该领域问题。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从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解决复杂问题。艺术品鉴定专家系统利用在区块链上记录的公开信息进行机器学习,通过组合分析形成专家系统。当遇到需要询问其对某件具体艺术品的判断时,以其积累的知识经验对该艺术品的描述信息进行分析,做出是否为赝品的可能性判断。

目前尚未出现利用区块链同时记载交易和鉴定的技术,也没有出现利用区块链中记录的信息进行机器学习并影响接下来的区块链信息的产生,同时没有以此建立的艺术品鉴定专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及专家系统的艺术品流通及鉴定登记方法,该方法结合交易市场智能合约和鉴定市场智能合约,利用区块链技术,在交易中去除拍卖商等中心机构,并建立文物登记和艺术品鉴定专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区块链及专家系统的艺术品流通及鉴定登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阶段:对所有参与交易市场智能合约的买方卖方开放申请个人区块链钱包,分配地址、私钥;鉴定者身份管理机构对鉴定市场智能合约的鉴定机构或个人的资质进行审查,对通过审查的鉴定机构或个人建立区块链钱包,分配地址、私钥,完成进入联盟链的过程;

步骤二、鉴定阶段:以鉴定市场智能合约记录送检人与鉴定者之间的鉴定过程和艺术品鉴定结果;

步骤三、选择阶段:收藏状态中的艺术品有三种情况供持有人选择,以满足持有人的各种需要,分别为继续收藏、准备出售和再次鉴定,持有人能够根据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操作;

步骤四、交易阶段:以交易市场智能合约记录买卖双方的艺术品直接交易过程,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及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特性,避免中心机构的参与;

步骤五、专家系统阶段:通过对智能合约中积累的区块链中记录的信息进行机器学习,建立艺术品鉴定专家系统,并为后续鉴定提供意见;

步骤六、文物查询阶段:建立基于区块链数据的信息查询接口,构建文物登记的通用查询机制,查询已经完成鉴定输入信息的文物。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买方能够选择用不同的地址购买不同的商品,使得他人无法从单一的购买记录推测地址背后的个人身份,得以保护交易者真实身份隐私免遭泄露;但是买方成为持有人后能够选择主动公开其身份与地址之间的关联,以将商品从收藏状态改为公开交易状态,同时转变为卖方。

进一步地,通过一组相互不信任且加入需要审查的组织,对艺术品进行鉴定后,才许可该艺术品进入市场交易,这一组市场交易的参与者是相互不信任且自由加入的,在流程上,艺术品必须先通过步骤二的鉴定市场智能合约才允许其在步骤四的交易市场智能合约中进行流通并记录。

进一步地,步骤二的鉴定阶段对艺术品适用范围特征的鉴定分类方法,包括以下三类:

知名艺术品:包括利用区块链可追溯性可以确定的,存在数量确定的艺术品,包括著名文物;

普通文物:包括数量众多的多个产地差异较大的正品,若有配套文献记载的文物,通过描述指标确定唯一性,若没有,利用专家系统提供的鉴定意见识别赝品;

工艺品:不包括一个产地批量生产的具有微小工差的正品。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的鉴定市场智能合约中记录有能够确定商品唯一性的唯一性描述信息,用来证明持有商品即是登记商品,解决相似正品无法彼此区别的问题,从而间接证明其他的赝品,同时防止已经被销售的商品多次销售。

进一步地,所述唯一性描述信息只有进入交易状态的买家和退货监督人才能获取授权查看,从而防止他人查看资料后进行针对性的造假。

进一步地,在步骤四的交易市场智能合约中,要求商品持有人必须以购买商品时的地址出售该商品,用以证明商品归属权并满足追踪商品流通链的需要。

进一步地,步骤五中,通过对智能合约中积累的区块链上公开记录交易事实和鉴定内容进行机器学习研究,提取出艺术品鉴定专家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s1、专家系统用读取区块信息的工具从区块链公开鉴定信息中收集到必要的数据;

s2、由链外设备进行学习,通过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组合,形成一定的专家鉴定能力;

s3、专家系统作为鉴定者,对具体艺术品给出鉴定结果,将真实程度的具体判断结果增加以一次交易形式到该艺术品的描述字段中。

进一步地,步骤五中专家系统提供的对文物真假的鉴定意见以概率估计方式增加到该文物的描述字段中。

进一步地,步骤六中的文物登记建立在鉴定市场智能合约和交易市场只能合约的共同记载上,其中文物鉴定过程就是文物资料登记过程,文物交易过程就是文物流通登记过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结合交易市场智能合约和鉴定市场智能合约,利用区块链记载交易和鉴定信息具有不可篡改的特性,使交易记录为交易事实的存在提供证明,防止卖方因信息不全而抵赖,也能够及时发现滥发虚假鉴定报告的鉴定者,而其分布式的存储特点,可以防止中心数据库被攻击而造成的危害,使其相较于中心化的文物登记库更加安全,同时在交易中去除了拍卖商等中心机构,建立了文物登记和艺术品鉴定专家系统,可以满足对于商品鉴定有效性与鉴定核查的需求,有效加强对交易商品真实性的保证,达到了可信、便捷、低成本的增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及专家系统的艺术品流通及鉴定登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艺术品进行流通及鉴定登记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艺术品鉴定专家系统的鉴定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及专家系统的艺术品流通及鉴定登记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阶段,具体包括:

s1、对所有参与交易市场智能合约的买方卖方开放申请个人区块链钱包,分配地址、私钥;

s2、鉴定者身份管理机构对鉴定市场智能合约的鉴定机构或个人的资质进行审查;

s3、对通过审查的鉴定机构或个人建立区块链钱包,分配地址、私钥,完成进入联盟链的过程;

步骤二、鉴定阶段:以鉴定市场智能合约记录送检人与鉴定者之间的鉴定过程和艺术品鉴定结果,具体包括:

s4、持有人对艺术品适用范围特征的鉴定分类,选择合适的艺术品类别提交鉴定;

s5、送检人向鉴定者证明其对文物的归属权,鉴定者接收文物,第一次鉴定的文物需要分配文物id、添加基本描述,并在区块链上完成一次交易输入,此时文物处于待鉴定状态;

s6、鉴定者在线下进行鉴定,随后在区块链上以鉴定者身份写入公开鉴定信息和唯一性描述信息,艺术品随即进入已鉴定状态;

其中,公开鉴定信息足够证明真品已经登记,可以避免赝品登记。主要信息包括:真品,年代/仿品,年代、仿年代、名称、类别、地域、质地、工艺;描述信息包括:功用、形态、色泽、完残、人文、附属;价值信息包括: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技术信息包括:分析要求、样品规格、检测结果、结论;唯一性描述信息能够确定商品的唯一性,证明持有商品即是登记商品,一般是特殊瑕疵、工艺难点、高清照片指针、文物损坏情况、证明资料补充等;

s7、商品返回送检人,送检人收货同时将鉴定费用交付鉴定者,此时将文物状态修改为收藏中。

步骤三、选择阶段:

s8、收藏状态中的艺术品有三种情况供持有人选择,以满足持有人的各种需要,分别为:

(1)、持有人继续收藏该艺术品;

(2)、如果对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在小于鉴定最高次数限定的情况下重复鉴定阶段过程;

(3)、如果想出售则发起欲出售交易,让艺术品从匿名状态进入交易市场智能合约的待交易状态,在该交易字段中允许卖方以任何形式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比如将个人主页地址关联到区块字段中;

步骤四、交易阶段:

s9、当买方浏览到相关网站看到区块链鉴定结果后,自行与卖方协商,达成意向后交付定金到中间账户上,文物状态变为交易前;

s10、根据与买方达成的约定,卖方面临三种选择:

(1)、需要履行一次提交鉴定,则重复鉴定阶段的过程,鉴定结束时回到交易前状态;

(2)、希望继续购买则进行下一步完成交货及支付;

(3)、不希望购买,则从交易前状态退回到待交易状态。

s11、卖方完成交货,买方通过比较实物与公开鉴定信息和唯一性描述信息来验证此时文物处于交易中状态,此时买方拥有两种选择:

(1)、如果买方希望终止交易,则随机选出的三名交易人作为退货监督人,需要至少两人同意,确认该交易终止;

(2)、买方确认收货,买方预付的定金从中间账户支付到卖方,并将文物状态改为买方的收藏中状态。

步骤五、专家系统阶段:通过对智能合约中积累的区块链中记录的信息进行机器学习,建立艺术品鉴定专家系统,目的是用艺术品基本特性方面的知识为鉴定艺术品真假提供参考,并为后续鉴定提供意见;以青花为例,唐宋已见端倪,元代技法成熟,明清出现五彩,那么青花可能的年代区间最早只能是唐代,而元代也不可能出现五彩,在上面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一些信息。如图3所示,下面是建立知识内容和提供鉴定的过程:

s12、专家系统从区块链公开鉴定信息中收集到必要的数据,用读取区块信息的工具从区块链中抽取所有瓷器鉴定信息中存储的瓷器工艺x与艺术品年代y,样本数量n;

s13、由链外设备进行学习,通过k-均值聚类等算法可以发现一条元代成熟青花的知识,远离质心的点,可能是赝品或稀有文物,专家系统针对这些点进行其他类别的学习,综合判断。

s14、专家系统作为鉴定者,将鉴定结果以概率估计方式增加到字段中,该节点借助专家系统对已经登记的鉴定信息进行验证,组合不同知识进行综合判断,给出一个真实程度的具体判断数值,以一次交易形式添加在对该文物的描述字段中。本实施例的一个艺术品进行流通及鉴定登记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步骤六、文物查询阶段:

s15、建立基于区块链数据的信息查询接口,构建文物登记的通用查询机制,查询已经完成鉴定输入信息的文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较佳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专利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专利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