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产品结构树重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0564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产品结构树重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产品结构树重构方法,属于航天器装配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的日趋成熟,应用范畴不断推广,在航天器总装过程中利用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模型加上一个模型说明文件,可替代以往的多套二维图纸,来指导最终的航天器总装工作,以达到同一数据源、提升传递效率、缩短技术状态更改风险和工作量的目的。在实际的设计和总装工艺过程中发现,便于设计的产品结构树表达方式是以设备、直属件、结构、热控、接地等信息来各自进行分类,以便于设计过程的意图表达,而在进行总装工艺的编制时,工艺人员需要梳理出设备相关的(比如设备安装支架信息、隔热垫信息、设备接地方式、设备安装支架接地方式等)所有安装信息。而航天器零部件数量巨大,总量达千量级,当彼此的装配关系复杂,且设备、支架、热控、接地等分布在不同的产品结构树中时,势必会增加工艺编制的难度和工作量,同时也会增加人工查询总装信息的出错几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产品结构树重构方法,该方法能够便捷且准确地通过结构树区分设备的所有安装信息。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产品结构树重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1)根据航天器仪器设备布局,进行数字化模型的装配,待装配完成后,根据零部件在装配模型中的距离,读取各个零部件间的装配距离,将读取出的零部件距离不大于阈值的数据输出到表格中,该表格记为表1,表1中共4列,第1列为序号,第2列为第一个零部件名称,第3列为第二个零部件名称,第4列为两零部件间的距离值;(2)对输出到表1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剔除表1中无用的行;剔除完所有的无用信息后,表1中的数据均为有效数据;(3)合并接地线信息,并将合并后的接地线信息输出到表中,记为表2;(4)将表1中两行中至少有1个相同元素的行进行合并,得到若干个集合;(5)根据步骤(4)得到的集合重构结构树,完成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产品结构树的重构。所述的步骤(1)中,利用mbd定义设备的属性为“ept”,接地线的属性为“jd”,接地端子的属性为“jdd”,接地线铜箔的属性为“jdt”,隔热垫的属性为“gr”,设备安装支架的属性为“zj”。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阈值为1mm。所述的步骤(1)中,表1零部件距离表格如下:表1零部件距离表格序号第一个零部件第二个零部件彼此距离1设备1支架1距离12设备1接地端子距离23接地线1接地线2距离3············n设备2接地线3距离n所述的步骤(2)中,剔除无用行的具体方法如下:a)接地线只与接地端子、接地铜箔接触,如果其与其它零部件接触,则剔除;b)接地端子与除接地线和设备外零部件接触需剔除,如果存在,则剔除;c)接地端子与多个接地线接触时,只保留接触距离最小的,其他的接触关系需剔除;d)设备只与接地端子或设备支架接触,如果其与其它零部件接触,则剔除。所述的步骤(3)中,合并接地线信息的具体方法为:a)对第2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线且第3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铜箔或接地端子的行进行标记,对第3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线且第2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铜箔或接地端子的行进行标记;b)对步骤(3)中的a)已经标记的表1中两个行中包含同一个接地线的行进行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行输出到表2中,表2为4列,第1列为序号,第2列为第一个零部件,第3列为第二个零部件,第4列为第三个零部件,分别为接地线名称、接地线一端连接的零件、接地线另一端连接的零件;c)将表1中已经有标记的行进行删除,剩余行依次上移。合并后的接地线组合如表2所示;表2合并后的接地线组合所述的步骤(4)中,合并的方法为:a)以表1中第1行数据为参考,如果第2行与第1行没有相同元素,则第1行不做处理;如果第2行与第1行有相同元素,则将第1行和第2行合并,称为合并行1,且删除第2行,以合并行1覆盖原第1行,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然后始终以第1行数据为参考,采用相同的方法比较表1中第3行到最后1行的数据与第1行数据,遍历后得到的第1行数据记为第1个集合;b)以表1中第2行数据为参考,如果第3行与第2行没有相同元素,则第2行不做处理;如果第3行与第2行有相同元素,则将第2行和第3行合并,称为合并行2,且删除第3行,以合并行2覆盖原第2行,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然后始终以第2行数据为参考,采用相同的方法比较表1中第4行到最后1行的数据与第2行数据,遍历后得到的第2行数据记为第2个集合;c)以此类推,以表1中第i行数据为参考,如果第i+1行与第i行没有相同元素,则第i行不做处理;如果第i+1行与第i行有相同元素,则将第i行和第i+1行合并,称为合并行i,且删除第i+1行,以合并行i覆盖原第i行,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然后始终以第i行数据为参考,采用相同的方法比较表1中第i+2行到最后1行的数据与第i行数据,遍历后得到的第i行数据记为第i个集合;d)依次遍历,以表1中倒数第2行数据为参考,与表1中的最后一行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最后一行与倒数第2行有相同元素,则将倒数第2行和最后一行合并,且删除最后一行,得到的组合为最后1个集合;如果最后一行与倒数第2行没有相同元素,则将倒数第2行作为倒数第2个集合,最后一行为最后一个集合。所述的步骤(5)中,重构结构树的方法为:a)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1个集合数据为参考,新建第1个装配体,以第1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为搜索条件,如果第1个元素为接地端子,则以此接地端子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该接地端子对应的接地线,将该接地线归到第1个装配体下;如果第1个元素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该元素归到第1个装配体下,以此类推,直到检索完第1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完成第1个装配体的重构;b)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2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2个装配体,以第2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为搜索条件,如果第1个元素为接地端子,则以此接地端子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该接地端子对应的接地线,将该接地线归到第2个装配体下;如果第1个元素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该元素归到第2个装配体下,以此类推,直到检索完第2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完成第2个装配体的重构;c)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步骤(4)中最后一个集合对应的最后1个装配体的重构,所有重构的装配体内的元素为具有关联关系的零部件集合,完成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产品结构树的重构。所述的步骤(1)中,零部件包括设备,零部件还包括接地线、接地端子、接地线铜箔、隔热垫、设备安装支架中的两种以上。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对航天器数字化总装模型中的零部件距离进行处理,重构模型结构树,经过处理的已归类的模型结构便于工艺编制,有效降低统计和索引可能出现的出错几率;(2)本发明能够解决复杂的航天器数字化模型装配结构树重构,无需更改设计结构树,即可重构出有利于工艺编制的航天器数字化模型装配结构;(3)本发明根据相应的筛选和剔除规则,即可适用于同类型的三维模型结构树重构;(4)如果两零部件的间距大于1mm,则一般认为此两零部件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故在读取各个零部件间的距离时,设置的阈值一般为1mm;(5)在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装配误差或者装配歧义的情况,故在读取出的零部件距离数据中,需要首先剔除无效数据,以保证最终的结构树重构数据的正确性;(6)表1中的数据合并采用的是化繁为简的方式,通过比较每两行数据是否存在相同元素,不断进行数据的筛选和剔除,扩充相同元素集合,最终达到简化冗余数据、重构模型结构树的目的;(7)一根完整的接地线由3部分组成,即接地线零件、接地端子或接地铜箔,且设备只与接地端子或支架关联。故在处理表1的数据前,需要首先合并接地线信息,将其输出到表2,从而实现简化接地线信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结构树重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结构树重构前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结构树重构后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装配关系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结构树重构前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结构树重构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产品结构树重构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包括:(1)在进行航天器数字化模型装配前,利用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为每种零部件分别定义一种属性,用以区分各自的类别;例如可定义设备的属性为“ept”,接地线的属性为“jd”;接地端子的属性为“jdd”,接地线铜箔的属性为“jdt”,隔热垫的属性为“gr”,设备安装支架的属性为“zj”;根据航天器仪器设备布局,进行数字化模型的装配,待装配完成后,根据零部件在装配模型中的距离,读取各个零部件间的装配距离(提前设置距离阈值,一般设置的值1mm,特殊情况可更改此阈值,即只读取彼此距离小于1mm的零部件),将读取出的零部件距离数据输出到表格中,该表格记为表1,表1中共4列,第1列为序号,第2列为第一个零部件名称,第3列为第二个零部件名称,第4列为两零部件间的距离值;表1零部件距离表格(2)对输出到表1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剔除表1中无用的行(此处剔除无用行,是因为在数字化模型的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装配误差,或者接地线彼此接触,亦或者接地线与设备、支架接触等不必要的信息)。剔除无用行的具体方法如下:a)接地线只与接地端子、接地铜箔接触,如果其与其它零部件接触,则剔除;b)接地端子与除接地线和设备外零部件接触需剔除,如果存在,则剔除;c)接地端子与多个接地线接触时,只保留接触距离最小的,其他的接触关系需剔除;d)设备只与接地端子或设备支架接触,如果其与其它零部件接触,则剔除;按照上述方法,从上到下逐行遍历表1中的数据,分别判断第2列和第3列数据的mbd属性(后续的零部件种类均指mbd属性),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剔除,即删除此行,剩余行依次上移,直到最后一行;至此,剔除完所有的无用信息后,表1中的数据均为有效数据,且具有以下特征:每根接地线占用两行,因为接地线的两端分别为接地端子或接地铜箔;(3)合并接地线信息(一根完整的接地线,由3部分组成,即接地线和其两端连接的接地端子或接地铜箔),并将合并后的接地线信息输出到表中,记为表2;(表1中每根接电线占两行,即一行为接地线与一端的端子或铜箔,另一行为接地线与另一端的端子或铜箔,将该两行的信息进行合并后输出到表2中,该接地线在表2中只占一行);合并接地线信息的具体方法为:a)对第2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线且第3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铜箔或接地端子的行进行标记,对第3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线且第2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铜箔或接地端子的行进行标记(原因为接地线只与接地端子、接地铜箔接触);b)对步骤(3)中的a)已经标记的表1中两个行中包含同一个接地线的行进行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行输出到表2中,表2为4列,第1列为序号,第2列为第一个零部件,第3列为第二个零部件,第4列为第三个零部件,分别为接地线名称、接地线一端连接的零件、接地线另一端连接的零件,如表2所示;表2合并后的接地线组合序号第一个零部件第二个零部件第三个零部件1接地端子1接地线1接地铜箔12接地线2接地端子2接地端子33接地铜箔2接地端子4接地线3············n接地线n接地端子n接地端子nc)将表1中已经有标记的行进行删除,剩余行依次上移;至此,表1中仅剩下有效接触信息的行(即设备与支架,设备与接地端子或支架与接地端子),表2中为接地线信息;(4)将表1中两行中至少有1个相同元素的行进行合并,合并的方法为:a)以表1中第1行数据为参考,如果第2行与第1行没有相同元素,则第1行不做处理;如果第2行与第1行有相同元素,则将第1行和第2行合并(去除第2行中的重复元素),称为合并行1,且删除第2行,以合并行1覆盖原第1行,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然后始终以第1行数据为参考,采用相同的方法比较表1中第3行到最后1行的数据与第1行数据,遍历后得到的第1行数据记为第1个集合;b)以表1中第2行数据为参考,如果第3行与第2行没有相同元素,则第2行不做处理;如果第3行与第2行有相同元素,则将第2行和第3行合并(去除第3行中的重复元素),称为合并行2,且删除第3行,以合并行2覆盖原第2行,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然后始终以第2行数据为参考,采用相同的方法比较表1中第4行到最后1行的数据与第2行数据,遍历后得到的第2行数据记为第2个集合;c)以此类推,以表1中第i行数据为参考,如果第i+1行与第i行没有相同元素,则第i行不做处理;如果第i+1行与第i行有相同元素,则将第i行和第i+1行合并(去除第i+1行中的重复元素),称为合并行i,且删除第i+1行,以合并行i覆盖原第i行,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然后始终以第i行数据为参考,采用相同的方法比较表1中第i+2行到最后1行的数据与第i行数据,遍历后得到的第i行数据记为第i个集合;d)依次遍历,以表1中倒数第2行数据为参考,与表1中的最后一行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最后一行与倒数第2行有相同元素,则将倒数第2行和最后一行合并(去除最后一行中的重复元素),且删除最后一行,得到的组合为最后1个集合;如果最后一行与倒数第2行没有相同元素,则将倒数第2行作为倒数第2个集合,最后一行为最后一个集合;(5)根据步骤(4)得到的集合重构结构树,重构结构树的方法为:a)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1个集合数据为参考,新建第1个装配体,以第1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为搜索条件,如果第1个元素为接地端子,则以此接地端子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该接地端子对应的接地线,将该接地线归到第1个装配体下;如果第1个元素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该元素归到第1个装配体下,以此类推,直到检索完第1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完成第1个装配体的重构;b)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2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2个装配体,以第2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为搜索条件,如果第1个元素为接地端子,则以此接地端子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该接地端子对应的接地线,将该接地线归到第2个装配体下;如果第1个元素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该元素归到第2个装配体下,以此类推,直到检索完第2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完成第2个装配体的重构;c)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步骤(4)中最后一个集合对应的最后1个装配体的重构,所有重构的装配体内的元素为具有关联关系的零部件集合,完成基于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产品结构树的重构。实施例1如图1所示,航天器数字化模型某结构板上零部件装配的结构树的重构方法,步骤包括:(1)在进行航天器数字化模型某结构板上零部件装配前,利用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为每种零部件分别定义一种属性,用以区分各自的类别。设备的属性为“ept”,接地线的属性为“jd”,接地端子的属性为“jdd”;根据航天器数字化模型某结构板上的仪器设备布局,进行数字化模型的装配,航天器数字化模型某结构板上零部件装配关系如图2所示,对应的结构树如图3所示;待数字化模型装配完成后,根据零部件在装配模型中的距离,读取各个零部件间的装配距离,设置距离阈值为1mm,将读取出的零部件距离数据输出到表1’中;表1’零部件距离信息数据(剔除前)(2)对输出到表1’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剔除表1’中无用的行;剔除无用行的具体方法如下:a)接地线只与接地端子接触,如果其与其它零部件接触,则剔除;b)接地端子与接地端子接触需剔除;按照上述方法,从上到下逐行遍历表1’中的数据,分别判断第2列和第3列的数据,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剔除,即删除此行,剩余行依次上移,直到最后一行。表1’中的第1、3、5、7、17、18、19行为无效信息需剔除,其中,第1、3、5、7行由于不满足“接地线只与接地端子、接地铜箔接触”,第17、18、19行是因为“接地端子与接地端子接触”;至此,剔除无用信息后的效果如表1”所示;表1”中零部件距离信息数据(剔除后)(3)合并接地线信息,并将合并后的接地线信息输出到表中,记为表2’;合并接地线信息的具体方法为:a)对标1”中第2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线且第3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端子的行进行标记,对第3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线且第2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端子的行进行标记;b)对步骤(3)中的a)已经标记的表1中两个行中包含同一个接地线名称的行进行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行输出到表2’中,如表2’所示;表2’合并后的接地线组合序号第一个零部件第二个零部件第三个零部件1接地线4接地端子8接地端子72接地线1接地端子1接地端子23接地线2接地端子5接地端子44接地线3接地端子3接地端子6c)将表1”中已经有标记的行进行删除,剩余行依次上移,得到表1”’,表1”’如下所示;至此,表1”’中仅剩下有效接触信息的行(即设备与接地端子),表2’中为接地线信息;表1”’剔除标记行后的表序号第一个零部件第二个零部件彼此距离1.设备1接地端子102.设备2接地端子503.设备3接地端子604.设备4接地端子70(4)将表1”’中两行中至少有1个相同元素的行进行合并,合并的方法为:a)以表1”’中第1行数据为参考,遍历表1”’中第2行到第4行的数据,第2行、第3行和第4行均与第1行没有相同元素,遍历后将得到的第1行数据作为第1个集合;b)以表1”’中第2行数据为参考,遍历表1”’中第3行到第4行的数据,第3行和第4行均与第2行没有相同元素,遍历后将得到的第2行数据作为第2个集合;c)以表1”’中第3行数据为参考,第4行与第3行没有相同元素,则将第3行作为第3个集合,第4行作为第4个集合;(5)根据步骤(4)得到的四个集合重构结构树,重构结构树的方法为:a)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1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1个装配体,以第1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设备1为搜索条件,设备1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设备1归到第1个装配体下,第1个集合中的第2个元素为接地端子1,则以此接地端子1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到该接地端子1对应的接地线为接地线1,将接地线1归到第1个装配体下;b)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2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2个装配体,以第2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设备2为搜索条件,设备2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设备2归到第2个装配体下,第1个集合中的第2个元素为接地端子5,则以此接地端子5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到该接地端子5对应的接地线为接地线2,将接地线2归到第2个装配体下;c)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3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3个装配体,以第3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设备3为搜索条件,设备3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设备3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第3个集合中的第2个元素为接地端子6,则以此接地端子6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到该接地端子6对应的接地线为接地线3,将接地线3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d)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4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4个装配体,以第4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设备4为搜索条件,设备4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设备4归到第4个装配体下,第4个集合中的第2个元素为接地端子7,则以此接地端子7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到该接地端子7对应的接地线为接地线4,将接地线4归到第4个装配体下;所有重构的装配体内的元素为具有关联关系的零部件集合,至此完成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结构板上零部件装配的产品结构树的重构,重构后的结构树如图4所示。实施例2如图1所示,航天器数字化模型某结构板上零部件装配的结构树的重构方法,步骤包括:(1)在进行航天器数字化模型某结构板上零部件装配前,利用mbd(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为每种零部件分别定义一种属性,用以区分各自的类别。设备的属性为“ept”,接地线的属性为“jd”,接地铜箔的属性为“jdt”,接地端子的属性为“jdd”,支架的属性为“zj”,隔热垫的属性为“gr”;根据航天器数字化模型某结构板上的仪器设备布局,进行数字化模型的装配,航天器数字化模型某结构板上零部件装配关系如图5所示,对应的结构树如图6所示;待数字化模型装配完成后,根据零部件在装配模型中的距离,读取各个零部件间的装配距离,设置距离阈值为1mm,将读取出的零部件距离数据输出到表1’中;表1’零部件距离信息数据(剔除前)(2)对输出到表1’中的数据进行筛选,剔除表1’中无用的行;剔除无用行的具体方法如下:a)接地线只与接地端子接触,如果其与其它零部件接触,则剔除;b)接地端子与隔热垫接触需剔除;c)接地端子与接地端子接触需剔除;按照上述方法,从上到下逐行遍历表1’中的数据,分别判断第2列和第3列的数据,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剔除,即删除此行,剩余行依次上移,直到最后一行。表1’中的第1、6、11、16、17行为无效信息需剔除,其中,第1、6、16行由于不满足“接地线只与接地端子、接地铜箔接触”,第11行是因为“接地端子与隔热垫接触”,第17行是因为“接地端子与接地端子接触”。至此,剔除无用信息后的效果如表1”所示;表1”中零部件距离信息数据(剔除后)序号第一个零部件第二个零部件彼此距离1.设备1接地端子102.设备2接地端子403.设备3接地端子604.设备3支架105.接地线4接地端子6-0.2365848956.接地线4接地铜箔2-0.3656215897.接地线3接地端子5-0.2487845898.接地线3接地铜箔1-0.5148784589.支架1隔热垫1010.支架1隔热垫2011.支架1隔热垫3012.支架1隔热垫4013.接地线2接地端子4-0.26589955514.接地线2接地端子3-0.36598956915.接地线1接地端子1-0.36526987916.接地线1接地端子2-0.65894841217.支架1接地端子5-0.65859458718.支架2设备40(3)合并接地线信息,并将合并后的接地线信息输出到表中,记为表2’;合并接地线信息的具体方法为:a)对表1”中第2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线且第3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端子的行进行标记,对第3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线且第2列包含的零部件为接地端子的行进行标记;b)对步骤(3)中的a)已经标记的表1中两个行中包含同一个接地线名称的行进行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行输出到表2’中,如表2’所示;表2’合并后的接地线组合序号第一个零部件第二个零部件第三个零部件1接地线4接地端子6接地铜箔22接地线1接地端子1接地端子23接地线2接地端子3接地端子44接地线3接地端子5接地铜箔1c)将表1”中已经有标记的行进行删除,剩余行依次上移,得到表1”’,表1”’如下所示;至此,表1”’中仅剩下有效接触信息的行(即设备与接地端子、支架,支架与隔热垫),表2’中为接地线信息;表1”’剔除标记行后的表序号第一个零部件第二个零部件彼此距离1.设备1接地端子102.设备2接地端子403.设备3接地端子604.设备3支架105.支架1隔热垫106.支架1隔热垫207.支架1隔热垫308.支架1隔热垫409.支架1接地端子5-0.65859458710.支架2设备40(4)将表1”’中两行中至少有1个相同元素的行进行合并,合并的方法为:a)以表1”’中第1行数据为参考,遍历表1”’中第2行到第8行的数据,第2行到第8行均与第1行没有相同元素,遍历后将得到的第1行数据作为第1个集合;b)以表1”’中第2行数据为参考,遍历表1”’中第3行到第8行的数据,第3行到第8行均与第2行没有相同元素,遍历后将得到的第2行数据作为第2个集合;c)以表1”’中第3行数据为参考,遍历表1”’中第4行到第8行的数据,第4行与第3行有相同元素设备3,则将第3行和第4行合并(去除第4行中的重复元素设备3),称为合并行3,且删除第4行,以合并行3覆盖原第3行,此时第3行数据为“设备3,接地端子6,支架1”,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以第3行数据为参考,第5行与第3行数据有相同元素支架1,则将第3行和第5行合并(去除第5行中的重复元素支架1),称为合并行3,且删除第5行,以合并行3覆盖原第3行,此时第3行数据为“设备3,接地端子6,支架1,隔热垫1”,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以第3行数据为参考,第6行与第3行数据有相同元素支架1,则将第3行和第6行合并(去除第6行中的重复元素支架1),称为合并行3,且删除第6行,以合并行3覆盖原第3行,此时第3行数据为“设备3,接地端子6,支架1,隔热垫1,隔热垫2”,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以第3行数据为参考,第7行与第3行数据有相同元素支架1,则将第3行和第7行合并(去除第7行中的重复元素支架1),称为合并行3,且删除第7行,以合并行3覆盖原第3行,此时第3行数据为“设备3,接地端子6,支架1,隔热垫1,隔热垫2,隔热垫3”,然后将剩余行向上移动;以第3行数据为参考,第8行与第3行数据有相同元素支架1,则将第3行和第8行合并(去除第8行中的重复元素支架1),称为合并行3,且删除第8行,以合并行3覆盖原第3行,此时第3行数据为“设备3,接地端子6,支架1,隔热垫1,隔热垫2,隔热垫3,隔热垫4”;以第3行数据为参考,第9行与第3行数据有相同元素支架1,则将第3行和第9行合并(去除第9行中的重复元素支架1),称为合并行3,且删除第9行,以合并行3覆盖原第3行,此时第3行数据为“设备3,接地端子6,支架1,隔热垫1,隔热垫2,隔热垫3,隔热垫4,接地端子5”;遍历后得到的第3行数据记为第3个集合;c)以表1”’中第3行数据为参考,第10行与第3行没有相同元素,则将第3行作为第3个集合,第10行作为第4个集合;(5)根据步骤(4)得到的四个集合重构结构树,重构结构树的方法为:a)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1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1个装配体,以第1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设备1为搜索条件,设备1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设备1归到第1个装配体下,第1个集合中的第2个元素为接地端子1,则以此接地端子1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到该接地端子1对应的接地线为接地线1,将接地线1归到第1个装配体下;b)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2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2个装配体,以第2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设备2为搜索条件,设备2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设备2归到第2个装配体下,第1个集合中的第2个元素为接地端子4,则以此接地端子4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到该接地端子4对应的接地线为接地线2,将接地线2归到第2个装配体下;c)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3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3个装配体,以第3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设备3为搜索条件,设备3不是接地端子,则将设备3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第3个集合中的第2个元素为接地端子6,则以此接地端子6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到该接地端子6对应的接地线为接地线4,将接地线4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以第3个集合中的第3个元素为搜索条件,支架1不是接地端子,则将支架1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以第3个集合中的第4个元素为搜索条件,隔热垫1不是接地端子,则将隔热垫1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以第3个集合中的第5个元素为搜索条件,隔热垫2不是接地端子,则将隔热垫2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以第3个集合中的第6个元素为搜索条件,隔热垫3不是接地端子,则将隔热垫3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以第3个集合中的第7个元素为搜索条件,隔热垫4不是接地端子,则将隔热垫4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第3个集合中的第8个元素为接地端子5,则以此接地端子5为索引,在表2’中逐行搜索到该接地端子5对应的接地线为接地线3,将接地线3归到第3个装配体下,最终第3个装配体下元素为:设备3,接地线4,支架1,隔热垫1,隔热垫2,隔热垫3,隔热垫4,接地线3;d)以步骤(4)中得到的集合中的第4个集合为参考,新建第4个装配体,以第4个集合中的第1个元素支架2为搜索条件,支架2不是接地端子,则将支架2归到第4个装配体下,第4个集合中的第2个元素为设备4,设备4不是接地端子,将设备4归到第4个装配体下;所有重构的装配体内的元素为具有关联关系的零部件集合,至此完成航天器数字化模型的结构板上零部件装配的产品结构树的重构,重构后的结构树如图7所示。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