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断航空产品带故障使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424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判断航空产品带故障使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航空产品可靠性及安全性分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断航空产品带故障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拥有大型飞机既是一个国家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条件,也是提供高效支援的基础。然而,如何提高大型飞机的可用度和出勤率,是值得关注问题。尤其是如何保证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出动能力。在国内外民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为了使飞机在确保所需的安全性水平的前提下,能在特定设备项目不工作的情况下仍然运行,从而提高飞机的签派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判断航空产品带故障使用的方法,适用于大型飞机主最低设备确定的原则、流程及逻辑决断分析方法,从而给出设备清单,为飞行的安全及任务保障提供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判断航空产品带故障使用的方法,用于确定对飞机安全及任务有一定影响的设备在带故障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继续使用,起主要包括:

步骤一、项目逻辑决断分析

通过逻辑决断分析,将故障后对安全任务没有影响的设备设定为初步主最低设备;

步骤二、定量风险评估

对所述初步主最低设备,判断其在使用和限制条件下飞机是否能够满足所规定的安全水平,若其在使用和限制条件下飞机不能够满足所规定的安全水平,则将其设定为最终主最低设备;

步骤三、构建主最低设备清单

对所述最终主最低设备构建项目清单,所述清单至少包括步骤二中的使用和限制条件。

优选的是,在步骤一中,包括对飞机系统层次进行划分,以故障树的形式展现,所述故障树的最底层为lru级部件。

优选的是,所述项目逻辑决断分析包括判决设备故障对飞机执行任务的影响以及判决设备故障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优选的是,对所述设备进行项目逻辑判断分析之前,包括构建所述项目逻辑判断流程,所述流程中对判断条件进行序号标定,在对所述设备进行项目逻辑判断分析之后,确定逻辑判断分析表,所述逻辑判断分析表中至少包含关联所述序号的问题编号。

优选的是,步骤二中,所述使用和限制条件包括机组操作程序改进以及维修程序的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判断航空产品带故障使用的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主最低设备清单确定的逻辑决断图。

图3为防火系统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本实施例中,主最低设备被判定后,称作确定为主最低设备,未确定时,也称作不确定为主最低设备,或者确定为非主最低设备。另外,本实施例以下描述中,一类失效为导致飞机出现灾难性的失效状态,二类失效为导致飞机出现危险性的失效状态,该两类失效均会导致飞机损毁或人员伤亡。

如图1所示,本发明判断航空产品带故障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项目逻辑决断分析

通过逻辑决断分析,将故障后对安全任务没有影响的设备设定为初步主最低设备。

步骤二、定量风险评估

对所述初步主最低设备,判断其在使用和限制条件下飞机是否能够满足所规定的安全水平,若其在使用和限制条件下飞机不能够满足所规定的安全水平,则将其设定为最终主最低设备。

步骤三、构建主最低设备清单

对所述最终主最低设备构建项目清单,所述清单至少包括步骤二中的使用和限制条件。

如图2所示,以下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一中,首先建立了主最低设备清单确定原则:

对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

a)对飞行安全影响很大、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出现故障的项目,例如:机翼、襟翼、方向舵、发动机、起落架等整个部件不应确定为主最低设备。但整个部件中允许失效的仪表、设备或组件等则可以确定为主最低设备;

b)对飞行安全影响较大,但仍可在一定的条件(气象、航线、昼夜等)和限制下放飞的项目,可以确定为主最低设备。例如:在没有结冰或预报无结冰条件下飞行时,可允许机、尾翼防冰系统失效。

对飞机执行任务的影响

a)在执行任务时,要求必须工作正常的项目,不确定为主最低设备清单项目;

b)故障后对执行任务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不至于会导致任务失败的项目,确定为主最低设备;

c)故障后对执行任务无影响的项目,确定为主最低设备。

对飞行安全和执行任务的影响

故障后同时对飞行安全和执行任务的影响较小(或无影响)的项目,确定为主最低设备。

为确保对系统中所有项目进行全面分析,并保证分析结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需要对系统进行约定层次划分,将系统约定层次划分结果填写在表1中,具体划分原则如下:

按飞机的功能层次关系定义,从系统功能层次关系开始划分系统的约定层次,直至lru(外场可更换单元)级,为下一步的项目逻辑决断分析提供输入。

通过逻辑决断分析,从定性的角度判断该项目是否被初步确定为主最低设备,为开展定量安全性评估提供输入。主最低设备的确定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逻辑决断分析法,逻辑决断中所考虑的因素及逻辑分析过程如图2所示。

开展逻辑决断分析时,必须按照约定层次逐层分析:系统级、分系统级、分分系统级、……、设备级/lru级。将逻辑决断分析过程和结果以表格形式展示。

该表格中至少包含问题编号,以关联序号,这里的序号是指构建所述项目逻辑判断流程时,对判断条件进行标定的序号,同时,该表格中,应当包含m、o程序或者其他限制条件,其在步骤三中再进行详细描述。

在步骤二中,对通过逻辑决断分析后,被初步确定为主最低设备的项目开展定量安全性评估工作,用以证实该项目故障后,在一定的使用和限制条件下飞机是否能够满足所规定的安全水平。定量安全性评估的流程方法如下:

a)需要对系统功能危险分析中的每个功能失效状态和整机故障树分析中提出的对本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进行分析、识别。并将每个失效状态信息进行表格存储。

b)利用识别的失效状态所对应的故障树进行分析计算,判明项目失效后飞机是否可以满足最低安全性要求。

在步骤三中,对定量安全性评估结果满足大型飞机安全性要求的项目,构建大型飞机主最低设备清单,主最低设备清单具体格式详见表1,构建方法及说明如下:

a)项目:所列为飞机的系统、设备、部件或功能。

b)允许故障或缺陷

允许故障或缺陷指对允许失效的系统、设备、部件或功能等故障模式的简要说明。

c)修复期限

修复期限表示设备项目可以不工作直至完成修理的最大时间间隔。修复期限类别定义如下。

1)a类:该类项目应当在“放飞结论、限制条件、程序”栏中规定的间隔时间内完成维修。如果“放飞结论、限制条件、程序”栏限制性条款中规定的是循环数或飞行时间,则间隔时间是从下一次飞行开始算起。如果规定的时间间隔为飞行日,则间隔时间是从发现故障之日起的下一个飞行日开始算起。

2)b类:该类项目应该在发现日之后3个连续的日历日内进行维修。

3)c类:该类项目应该在发现日之后10个连续的日历日内进行维修。

4)d类:该类项目应该在发现日之后120个连续的日历日内进行维修。列到d类中的项目应当是具有选装特征的设备项目,或者是根据判断可以断开、拆除或安装在航空器上的额外设备项目。

d)装机数量

装机数量指正常安装在飞机上的系统、设备、部件或功能的数量。

e)放行所需数量

放行所需数量指在一定限制条件下放行时,其系统、设备、部件或功能必须工作正常的最低数量。

f)放飞结论、限制条件、程序

在该项目故障情况下,通过标牌、维修程序(m)、机组飞行操作程序(o)以及其它必要的禁止条款来规定适当的条件和限制,以确保大型飞机保持可接受的安全水平和提高任务成功率。其中:

1)“o”表示机组操作程序:在作飞行计划或飞行操作中飞行机组应当完成的特定工作程序;

2)“m”表示维修程序:在飞行前由维修人员应当完成的某项特定维修程序规定的内容。

注:在带故障飞行时,若需对失效项目执行必要的操作程序和维修程序,那么,这些程序应在满足最低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明、易于实施,但这些程序并非排除故障的工作程序。

下面再以飞机防火系统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防火系统是提供火警探测、烟雾探测、过热探测及灭火。即飞机在不同飞行高度及各种状态下,一旦火区内发生火情,分别由探测(火警、过热、烟雾)和灭火两个系统来完成报警及灭掉火区内发生的火情,如图3所示。

以驾驶舱烟雾探测器为例,进行逻辑决断分析,具体见表2所示。

表2逻辑决断分析表

最终完成主最低设备清单见表3示例。

表3防火系统主最低设备清单

本发明提供的判断航空产品带故障使用的方法,适用于大型飞机主最低设备确定的原则、流程及逻辑决断分析方法,从而给出设备清单,为飞行的安全及任务保障提供基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