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故障检测率分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64246阅读:9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测试性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故障检测率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测试性分配的数学模型是表明测试性参数的数学方程,表明系统的局部与整体的数学关系,即系统测试性指标与其组成单元指标之间的函数关系。测试性分配的基本要求(目标函数)是:在使用要求和系统特性等约束条件下,由系统要求指标求得各组成部分的指标,并保证由各组成单元分配的指标综合得到的系统指标等于或大于原要求的指标,进而构建故障检测率分配数学模型,传统的测试性分配方法未考虑其自身特性,且计算结果会出现大于1或是小于0的情况,需要大幅度的人为调整。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测试性分配方法在现代飞机的测试性设计中表现得比较粗糙,主观性强,过于依赖设计人员经验水平。不同的设计人员对分配方法的理解和对设计本身的认识不同,往往使得其各自得出的分配结果相差很大,从而造成测试性分配结果与测试性设计工作的不匹配,形成“两张皮”现象,直接影响了测试性设计的结果。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故障检测率分配方法,至少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存在的一个问题,采用了加权因子分配法进行故障检测率分配,加权因子分配法是将分配时考虑的因素转化为加权因子,按加权因子分配,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分配方法。本发明故障检测率分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待分配系统的诊断架构,确定待分配单元;步骤二、获取任一待分配单元的故障率及维修时间;步骤三、根据所述故障率及维修时间确定各分配单元的加权因子;步骤四、根据加权因子及所述待分配系统的故障检测率进行测试性分配,所述测试性分配公式为:其中,rfdi为第i个分配单元的故障检测率,rfds为分配系统的故障检测率,λi为第i个分配单元的故障率,λs为分配系统的总故障率,ki为第i个分配单元的加权因子。优选的是,所述各分配单元的加权因子ki与故障率因子kλi及维修时间因子kmi的关系为:ki=akλi+bkmi,其中a+b=1。优选的是,所述a取值0.4,所述b取值0.6。优选的是,所述分配系统的总故障率λs为各分配单元的故障率λi之和。本方法注重工程实际,可操作性较强,兼顾了不同系统的具体情况,从而使得分配结果更为合理。可以提高分配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更好的指导和约束系统和设备的设计人员进行相应的测试性设计,保证测试性工作的有效落实。该发明中涉及的公式经过验算,符合指标分配工作的所有要求,且容易理解,算法简单,不需要验算。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发明故障检测率分配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故障检测率分配方法的流程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待分配系统的诊断架构,确定待分配单元;步骤二、获取任一待分配单元的故障率及维修时间;步骤三、根据所述故障率及维修时间确定各分配单元的加权因子;步骤四、根据加权因子及所述待分配系统的故障检测率进行测试性分配,所述测试性分配公式为:其中,rfdi为第i个分配单元的故障检测率,rfds为分配系统的故障检测率,λi为第i个分配单元的故障率,λs为分配系统的总故障率,ki为第i个分配单元的加权因子。以某系统为例,该系统包含5个分系统,故障检测率为90%。根据系统可靠性分配结果可以得到各系统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fhbf),mfhbf的倒数即为各系统的故障率,如表1所示。表1可靠性分配结果序号名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小时)λi1分系统11600.006252分系统2800.01253分系统37000.0014294分系统43000.0033335分系统52800.003571根据维修性指标分配,得到表2所示的维修性分配结果。表2维修性分配结果序号名称平均维修时间(min)1分系统1752分系统2403分系统3404分系统4905分系统585根据下述公式计算故障率因子kλi及维修时间因子kmi。其中,mct为系统的平均维修时间,mcti为第i单元的平均维修时间(如上表2所示),系统的平均维修时间为各单元的平均维修时间之和。经过上述计算,得出各组成部分的影响因子如表3所示。表3影响因子序号名称kλkm1分系统10.1888160.06712分系统20.3776320.1258123分系统30.0431580.1258124分系统40.1007020.0559165分系统50.1078950.059206根据下述公式得出各组成部分的加权因子。ki=akλi+bkmi本实施例a取值0.4,所述b取值0.6。即:ki=0.4kλi+0.6kmi经过上述计算,得出各分配单元的加权因子ki如表4所示。表4加权因子确定表序号名称ki1分系统10.1157862分系统20.226543分系统30.092754分系统40.073835分系统50.078682最后,根据加权因子及所述待分配系统的故障检测率进行测试性分配,所述测试性分配公式为:测试性指标分配结果如表5所示。表5分系统级测试性指标分配结果序号名称故障检测率修正1分系统10.93867794%2分系统20.9400194%3分系统30.78508979%4分系统40.92668393%5分系统50.92707593%本方法注重工程实际,可操作性较强,兼顾了不同系统的具体情况,从而使得分配结果更为合理。可以提高分配结果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更好的指导和约束系统和设备的设计人员进行相应的测试性设计,保证测试性工作的有效落实。该发明中涉及的公式经过验算,符合指标分配工作的所有要求,且容易理解,算法简单,不需要验算。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