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道路事案自动化处置系统及流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0652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基于GIS的道路事案自动化处置系统及流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gis的道路事案自动化处置系统及流程。



背景技术:

目前路政管理系统中对路政事案的处理,一般是路政巡查人员在现场对事案进行处理,在事案发生现场处理后,路政巡查人员将处理的过程在系统中录入,事案车主再去相应的管理部门去处理,这样的处理方式效率低、易出错,同时造成车主往返奔波,而且对于现场的处理也存在监管不当的现象,现有的路政管理系统功能相对单一、资源不能共享,不能实时获取现场动态,对于事案发生地的情况上报不及时,已经不符合现在的高效处理要求,而且硬件配置也不够智能化。此外,对于处理事案中采用的法律条文及法律文书不统一、执法随意、处罚不规范等现象,造成涉案人员办事难、手续繁琐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gis的道路事案自动化处置系统及应用,道路发生事案后,通过本系统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解决道路事案,使交通恢复正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基于gis的道路事案自动化处置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数据共享模块、数据库、证件识别验证模块、法律条文管理模块、在线审批模块、执法文书管理模块、现场缴费模块;

所述数据共享模块,用于提供与违法人员关联的信息,包括驾驶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

所述数据库与数据共享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访问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

所述证件识别验证模块,对证件内容进行识别,识别后的内容与数据共享模块提供的信息进行验证,将验证后的内容直接保存至数据库;

所述法律条文管理模块,提供对道路事案所涉及到的法律条文管理;

所述在线审批模块,用于对事案关联信息进行实时审批,所述事案关联信息包括事案发生地位置信息、事案描述、损坏的路产项目、法律条文、违法人员及违法车辆信息、执法人员信息、费用信息;

所述执法文书管理模块,提供对道路事案所涉及到的执法文书管理,将审批后的事案关联信息加载在预设的执法文书模板中;

所述现场缴费模块,根据自动生成的与道路事案关联的执法文书,提供现场缴费通道。

进一步地,还包括事案展示模块,所述事案展示模块用于将事案关联信息通过进程形式或列表形式或gis地图形式进行显示,其中gis地图形式的显示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的,自动化处置系统获取定位系统提供的事案发生地位置信息,自动化处置系统利用gis数据库将经纬度坐标转为里程桩数据并进行存储,通过事案的里程桩数据实现gis地图上对事案的展示。

进一步地,在法律条文管理模块中,通过损坏的路产项目,将事案与法律条文进行匹配,事案与法律条文之间的匹配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执法文书管理模块路提供执法文书内容预定义的功能,执法文书的内容包括固定内容、加载内容,所述固定内容根据损坏的路产项目不同设置为多种模板,所述加载内容为事案关联信息;

进一步地,还包括客户端、打印设备;所述客户端为安装在移动设备上的app,所述打印设备设置在巡查车辆上。

本发明还提供基于gis的道路事案自动化处置流程,其特殊之处在于:

根据事案发生地损坏的路产项目上报事案关联信息,自动在系统中匹配与损坏的路产项目一致的法律条文,对与损坏的路产项目关联的事案关联信息进行审批,根据审批结果自动生成与损坏的路产项目关联的法律文书,在事案发生地进行现场收费并结案。

进一步地,所述事案关联信息包括事案发生地位置信息、事案描述、损坏的路产项目、法律条文、违法人员及违法车辆信息、执法人员信息、费用信息;

所述违法人员及违法车辆信息的获取为,道路事案发生地的执法人员通过证件识别验证模块,自动识别违法人员的车辆和身份信息,并通过数据共享模块,核实人员信息后存入数据库;

所述事案发生地位置信息的获取为,通过gis自动定位系统,定位道路事案发生地的公路里程桩号;

所述事案描述为根据执法人员录入的事案信息,自动生成对事案简要的描述信息。

进一步地,对于道路事案自动化处置的具体执行过程为:

步骤1、执法人员根据事案发生地损坏的路产项目及事案关联信息进行信息录入,根据录入的信息自动匹配与损坏的路产项目关联的法律条文;

步骤2、将步骤1的处理结果推送至gis地图中进行显示,损坏的路产项目与gis地图中的位置点通过里程值进行对应;

步骤3、审批人员在系统中实时对执法人员录入的信息进行在线审批,审批后的结果推送给执法人员,若审批通过,则将审批后的事案关联信息加载在预设的执法文书模板中,生成与损坏的路产项目相关的执法文书;

步骤4、执法人员根据执法文书进行现场收费,打印询问笔录、当事人陈述、路产损坏通知书给违法人员,再收取相关费用,对道路事案完成结案。

进一步地,对于步骤3中,根据费用的数额进行不同的审批方式,

步骤31、如果道路事案产生的费用超过第一预设值,则进行二级审查,实时将需要审批的信息推送给审核人员及道路分管人员进行审核;待审核通过后,道路事案发生地的执法人员再进行收费处理,对道路事案完成结案。

步骤32、如果道路事案产生的费用超过第二预设值,则在自动化处置系统中需要进行多级审批及非现场缴费的方式,实时将需要审批的信息推送给每级负责审核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道路事案发生地的执法人员现场打印询问笔录、当事人陈述、路产损坏通知书给违法人员,违法人员到管理部门继续后续业务办理。

进一步地,对于步骤4中,如果对于道路事案产生的费用,违法人员现场未携带足够的罚款,则采取非现场处理的方式,道路事案发生地的执法人员现场打印询问笔录、当事人陈述、路产损坏通知书给违法人员,违法人员到管理部门继续后续业务办理。

本发明有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之处在于:便于执法人员在现场进行道路事案处理,方便违法人员,同时可以将道路事案实时反馈,便于执法人员、审批人员、管理者及时掌握道路事案动态,并及时审批。本发明道路事案自动化处置的系统,道路发生事案后,通过本系统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解决道路事案,使交通恢复正常。本发明基于数字公路综合管理平台,集成gis里程桩定位模块、执法文书自动生成、证件识别、远程实时审批等,实现路政执法的快速、规范与便捷。通过移动终端、蓝牙打印机、3g、4g、身份证行驶证自动识别、移动支付等技术,使路政事案办理实现了网上的全程审批、法律条文自动匹配、各类文书根据事案内容自动生成,极大提高了办案效率,避免了车主往返奔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系统包括数据共享模块、数据库、证件识别验证模块、法律条文管理模块、在线审批模块、执法文书管理模块、现场缴费模块。

数据共享模块,用于提供与违法人员关联的信息,包括驾驶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其中驾驶车辆信息涉及车辆车牌号、车辆型号等,驾驶员信息涉及驾驶员身份证信息、驾驶员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等。

数据库与数据共享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访问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证件识别验证模块,对证件内容进行识别,识别后的内容与数据共享模块提供的信息进行验证,将验证后的内容直接保存至数据库。

证件识别验证模块主要对违法人员的行驶证、驾驶证进行验证,通过移动设备拍照或扫描的方式,对行驶证内容进行识别,可以将行驶证内容直接保存至数据库,并能够通过与交警系统中的数据共享模块实时对驾驶证的内容进行查验。路政执法人员直接利用平板上的app,打开拍照功能,将违法人员的行驶证、驾驶证拍照,app通过4g网络将图片传送到证件识别验证模块,系统以json的数据格式返回驾驶员身份证号、车牌号等信息。

在app进行事案处理时,通过定位系统自动获取事案发生地位置信息,同时将经纬度坐标转为公路里程桩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

法律条文管理模块,提供对道路事案所涉及到的法律条文管理,通过事案造成的损坏项目,将事案与法律条文进行匹配。预先在该模块对事案类型进行梳理,将每个事案类型发生时所违反的法律条文进行映射,事案与法律条文之间的匹配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中的任一种。比如损坏项目为对草坪、料石路缘石、防撞护栏的损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违反第四十六条、第五十二条。

在线审批模块,用于对事案关联信息进行实时审批,而事案关联信息包括事案发生地位置信息、事案描述、损坏的路产项目、法律条文、违法人员及违法车辆信息、执法人员信息、费用信息、询问与应答笔录等。执法人员的信息包括执法人员姓名、所属部门等。

通过对事案的流程设置,现场执法人员获取事案关联信息之后,将事案在平板端的app进行录入提交,审批人员及相关分管人员直接就能查看到事案过程,可以进行实时审批。若审批通过,则将审批后的事案关联信息加载在预设的执法文书模板中,生成与损坏的路产项目相关的执法文书;若审批不通过,则对事案关联信息重新确认再次进行提交供审批人员审批。

为了体现路政执法的严肃性,保证驾驶员的合法权益,事案所收取的费用,都将经过审批确认后,才能够进行费用收取。对于费用超过预设值的,流程自动跳转到多级审批环节,确保收费合理准确。流程采用uep业务流程管控平台,进行流程跳转。

执法文书管理模块提供对道路事案所涉及到的执法文书管理,将审批后的事案关联信息加载在预设的执法文书模板中。执法文书管理模块路提供执法文书内容预定义的功能,执法文书的内容包括固定内容、加载内容,所述固定内容根据损坏的路产项目不同设置为多种模板,所述加载内容为事案关联信息。例如:事案涉及的文书包括询问笔录、勘查笔录、当事人陈述、路产赔偿清单(一联、二联)、路产损坏赔偿处理决定书(一联、二联)、路产损坏通知书(一联、二联)、路产损坏修复通知单(一联、二联)、事案立案表、送达证等,在每个类型的文书中均设置固定内容,而加载内容则根据执法人员提供的事案关联信息来决定,当事案关联信息被审批人员批准后则在执法文书中根据不同执法文书的需要自动进行加载。

执法文书管理模块,提供对所有事案的类别管理,执法人员现场问答的问题与结果管理,通过预设的方式,当事案发生后,可以根据事案类别,自动生成文书,事案人员直接签字即可。路政事案执法文书数量多,而且要求严格,为了满足要求,提供了文书内容预定义的功能,执法人员可以根据现场需求,提前预定义文书打印的模版。事案发生后,系统自动根据文书模版,关联具体的业务数据;针对现场需要现场签字的文书,系统提供了盖章文书管理的功能,可以将文书直接打印到盖章的文书中,方便提供用户;针对公路部门需要存档的文书,可以直接按预设程序,进行批量打印,并打印文档封皮等功能,方便装订存档。

现场缴费模块,对于已经确认费用的事案,可以通过平板app,现场进行缴费处理,直接结案。这样既可以一次性解决案件办理,减少事案违法人员来办事大厅的麻烦,又可以为处理违法事案的人员减轻工作量,提高事案完成及时率。

打印模块,通过巡查车辆随车携带的蓝牙打印机,可以直接打印相关事案文书。蓝牙bluetooth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它是一个标准的无线通讯协议,基于设备低成本的收发器芯片,传输距离近、低功耗。无线蓝牙打印机可以使用车载12v充电,边充电边可打印,无充电连接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内置电源打印,简单、方便;移动app在打印时,先通过4g网络,向系统服务端请求需要打印的文书,服务端将文书生成pdf文件,传到移动设备中,app调用蓝牙设备,再将pdf传给无线打印机进行打印。

除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打印机为无线打印方式,还可以提供通过有线的方式,将手机或平板与打印机相连实现在线打印。

数据共享模块不仅可以对驾驶员的详细信息、车辆的详细信息进行验证,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同时会将事案推送交警,便于两个部门之间的联合执法。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执法过程为,执法人员获取事件发生类型,道路事案自动化处置系统根据事案发生地的事案发生类型,自动在系统中匹配与事案发生类型一致的法律文书,审批人员根据法律文书进行实时审批,执法人员根据审批后的法律文书在事案发生地现场收费并结案。

以g206烟汕线为例,对于简易事案的处理进行说明,发生公路事案之后,路政执法人员首先要根据现场勘察和询问情况,进行信息录入。系统可自动获取案发地点的位置信息,并且内置了肇事原因、应急措施等模板。

在g206烟汕线上行方向,起点桩号k116+700、止点桩号k116+720由北向南方向发生两根示警桩和4米路侧防撞护栏的损坏事案。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利用手机或平板上app拍摄现场照片提交至系统内,在录入损坏的路产信息时,通过对预先设置的道路路产进行选择,并将损坏路产进行拍照留证,上传至系统内数据库存储供查看。利用app对现场位置定位,获取现场的里程桩信息k116+700上行,利用app对驾驶员信息及驾驶车辆信息进行识别,获取违法人员信息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年龄、车辆为个人或单位、车牌号、然后依次在系统中填写车辆信息和驾驶员的信息,在系统中自动加载执法人员信息,并录入事案发生时间、事案勘察开始时间、勘察结束时间,通过勘察的信息对事案进行描述,例如某某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某车型在g206路线k116+700上行位置因躲避车辆,发生肇事,造成公路路产设施损坏,损坏路产为两根示警桩和4米路侧防撞护栏。

执法人员在系统中选择路赔事项,系统内置了详细的路产类别和收费标准,选择受损的路产后,可自动计算路赔的赔偿金额,避免了人工计算出错以及违法人员的讨价还价、质疑收费标准的情况。事案造成两根示警桩和4米路侧防撞护栏的损坏,总计赔偿金额是3200元,属于简易事案。系统建立了事案类型与法律条文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了法律条文使用正确。在该事案中,系统会自动判断当事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五十二条。

系统内置了适用不同场景的文书模板,信息录入完毕之后,点击提交按钮,便可一键生成勘查笔录、询问笔录、违法行为通知书等文书,在文书上自动加载事案关联信息,比如违法人员信息及执法人员信息等。此时,系统会把这项事案关联信息推送给路政审批人员进行审批,同时,生成养护工单,转给养护部门,以便快速修复路产。

待审批通过后,执法人员通过app获取审批结果,蓝牙打印机打印执法文书,文书涉及当事人陈述、路产损坏通知书等相关文件,将文书给违法人员并进行现场签字,再收取相关费用,该事案结案。事案处理其他相关人员也可以打印与占用补偿相关文书进行归档。为了确保文书用印安全,对文书做了水印处理,视同收费票据,统一编号,专人管理,避免出现问题。

对于路政事案的执法文书制作,耗时短、现场打印、当场签字确认的方式,大大节省了办案时间,同时也避免了人工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车主往返奔波的不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对于事案发生地的位置信息,通过gis自动定位系统,自动将经纬度坐标转为公路里程桩数据,定位出公路里程桩号为起点桩号k116+700、止点桩号k116+720。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系统的结构设计类似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事案的严重程度发生变化,对于事案的审批流程也相应发生变化。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还包括事案展示模块,用于将事案关联信息通过进程形式或列表形式或gis地图形式进行显示,其中gis地图形式的显示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的,自动化处置系统获取定位系统提供的事案发生地位置信息,自动化处置系统利用gis数据库将经纬度坐标转为里程桩数据并进行存储,通过事案的里程桩数据实现gis地图上对事案的展示。

对于进程形式以流程的模式显示事案当前进程;对于列表形式以列表的方式显示所有事案;对于gis地图形式通过gis地图显示所有事案;通过gis地图可以展示所有的事案,单独对一个事案可以查看所有事案信息,并能够以时间轴方式查看事案处理的进度情况。所有事案可以在gis地图上按照实际发生位置进行显示。

如果道路事案产生的费用超过第一预设值,自动化处置系统实时将需要审批的信息推送给审核文书的审核人员及道路分管人员进行两级审核;待审核通过后,道路事案发生地的执法人员再进行收费处理,对道路事案完成结案。

设定第一预设值为1万元,当违法金额超过1万元时,将按照实施例2中的处理方式进行审批。审批分两级进行完成,一级为一般性的审批人员,另一级为道路分管的领导,经过两级审批完成后,才会完成文书的审核工作。

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系统的结构设计类似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事案的严重程度发生变化,对于事案的审批流程也相应发生变化。

如果道路事案产生的费用超过第二预设值,则在自动化处置系统中需要进行多级审批及非现场缴费的方式,系统实时将需要审批的信息推送给每级负责审核文书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道路事案发生地的执法人员现场打印询问笔录、当事人陈述、路产损坏通知书给违法人员,违法人员到管理部门继续后续业务办理。

本实施例的情况发生在违法金额较大时的非现场处理,例如高速路违法费用超过2万元,国省道超过5000元时,则对事案进行立案,多级审批涉及基层单位进行审批,若费用超过3万元,需要高速支队或市级人员进行会审。审批通过后,才能再进行执法文书打印、收费、结案等后续操作。

实施例4

在该实施例中,系统的结构设计类似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违法人员现场未携带足够的罚款,对于事案的审批流程也相应发生变化。

如果对于道路事案产生的费用,违法人员现场未携带足够的罚款,则采取非现场处理的方式,违法人员到管理部门继续后续业务办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