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程序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7831发布日期:2018-06-12 07:3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程序,特别涉及用于与用户对话来进行信息处理的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通过计算机等装置来与用户对话的对话系统。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聊天应用上聊天机器人和用户进行对话的技术。在此,所谓聊天机器人,是在当初为了供人类彼此交换消息而提供的聊天应用用的平台上、系统发挥参与者的至少一人的作用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1793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因为聊天机器人的消息和人的消息被以统一的样态进行提示,所以有时用户应回答的问题会被掩埋在聊天机器人的消息中。在这样的情况下,聊天机器人无法无遗漏地从用户取得与用户期望搜索的的信息有关的条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反复显示问题和取得用户针对所述问题的回答,使关于所述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使与所述搜索的对象有关的问题以第1形态显示于终端所具备的显示器;通过所述终端,取得由所述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问题的回答;在使所述问题显示时,使与所述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第1信息以第2形态显示于所述问题的上部,使与针对所述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第2信息以第3形态显示于所述问题的下部。

此外,这些概括性或具体的形态既可以通过装置、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装置、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等,通过与用户的对话,能够无遗漏地取得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有关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显示形态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对话控制部以及数据库的详细构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对话模型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显示画面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内容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文生成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内容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文生成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内容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文生成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内容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文生成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标号说明

11 输入处理部

12 对话控制部

13 数据库

121 对话管理部

122 系统发言显示生成部

123 对话信息显示生成部

124 显示整合部

131 对话模型

132 内容数据

133 文生成数据

100 信息处理装置

200、300 终端

400 网络

D11、D12、D21、D22、D23、D24、D31、D32、D33、D34、D41、D42、D43、D44、D91 显示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反复显示问题和取得用户针对所述问题的回答,使关于所述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使与所述搜索的对象有关的问题以第1形态显示于终端所具备的显示器;通过所述终端,取得由所述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问题的回答;在使所述问题显示时,使与所述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第1信息以第2形态显示于所述问题的上部,使与针对所述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第2信息以第3形态显示于所述问题的下部。

根据本构成,能够在容易与系统发言显示加以区分的状态下提示成为参考的对话信息,因此对用户而言能够容易输入针对系统发言的应答。由此,能够通过与用户的对话来无遗漏地取得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有关的条件。

在此,例如也可以是,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筛选的进行状况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表示通过所述筛选的进行而筛选出的所述搜索的对象的候选的信息显示于所述显示器。

例如也可以是,所述预定条件是所述搜索的对象的候选的个数为预先确定的个数以下。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使所述问题显示时,在用框包围的气球状、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的区域即框区域,通过使表示所述问题的内容的文字以由预定的字型(font)名、字型大小、文本色、背景色或字体(typeface)指定的样式进行显示,由此使所述问题以所述第1形态进行显示。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使所述问题显示时,在所述框区域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通过使表示所述第1信息的文字以由预定的字型名、字型大小、文本色、背景色或字体指定的样式进行显示,由此使所述第1信息以所述第2形态进行显示。

另外,例如,所述第1形态下的表示所述问题的内容的文字的样式与所述第2形态下的表示所述第1信息的文字的样式相同。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使所述问题显示时,在所述框区域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通过使表示所述第2信息的文字以由预定的字型名、字型大小、文本色、背景色或字体指定的样式进行显示,由此使所述第2信息以所述第3形态进行显示。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1形态下的表示所述问题的内容的文字的样式与所述第3形态下的表示所述第2信息的文字的样式相同。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2形态下的表示所述第1信息的文字的样式与所述第3形态下的表示所述第2信息的文字的样式相同。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1信息包含使所述问题显示时的所述搜索的对象的件数。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1信息包含预先确定的可提问的总次数中的使所述问题显示时的剩余次数。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1信息包含表示相对于预先确定的可提问的总次数的使所述问题显示时的累计次数的进行程度。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2信息表示包含表示肯定的文字和表示否定的文字在内的回答例的回答方法。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第2信息表示包含能够对所述搜索的对象进行筛选的语句在内的回答例的回答方法。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搜索的对象是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所述问题表示询问对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要求的内容。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搜索的对象是多个旅行计划,所述问题表示询问对所述多个旅行计划的要求的内容。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搜索的对象是多个不动产物件,所述问题表示询问对所述多个不动产物件的要求的内容。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所述搜索的对象是多个影像内容,所述问题表示询问对所述多个影像内容的要求的内容。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所述问题的显示中,使第1问题以所述第1形态进行显示,所述第1问题的内容是询问对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要求,在所述第1问题的上部,使数据库所包含的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总件数作为所述第1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所述第1问题的下部,使基于所述数据库包含表示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所包含的一种食材或一个分类的语句在内的回答例作为所述第2信息进行显示,在取得针对所述第1问题的第1回答之后,使第2问题以所述第1形态进行显示,在所述第2问题的上部,所述第2问题的内容是进一步询问对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要求,使通过所述第1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作为第1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所述第2问题的下部,使包含表示通过所述第1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所包含的一种食材或一个分类的语句在内的回答例作为第2信息进行显示,在所述数据库中,多个料理食谱、表示所述多个料理食谱的每个食谱的分类的分类信息、和表示所述多个料理食谱的每个食谱所使用的食材的食材信息进行了关联。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在所述问题的显示中,在针对所述第2问题的第2回答中包含预定语句的情况下,进一步,使第3问题以所述第1形态进行显示,所述第3问题的内容是询问是否要求所述分类信息所包含的一个分类或所述食材信息所包含的一种食材,在所述第3问题的上部,使通过针对所述第2问题的第2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作为第1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所述第3问题的下部,使包含对所述一个分类或所述一种食材进行肯定的语句以及进行否定的语句在内的回答例作为第2信息进行显示。

另外,例如也可以是,进一步,在针对所述第3问题的第3回答中包含所述肯定的语句、且通过所述第3回答进行了筛选后的包含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通过所述第3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信息显示于所述显示器,在所述问题的显示中,在通过针对所述第3问题的第3回答而所述数据库所包含的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未达到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第4问题以所述第1形态进行显示,所述第4问题的内容是询问是否要求与所述一个分类不同的一个分类或与所述一种食材不同的一种食材,在所述第4问题的上部,使通过所述第3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所述数据库中的所述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作为第1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所述第3问题的下部,使包含所述肯定的语句以及所述否定的语句在内的回答例作为第2信息进行显示。

另外,本公开的一个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反复显示问题和取得用户针对所述问题的回答,使关于所述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对话控制部,其使与所述搜索的对象有关的问题以第1形态显示于终端所具备的显示器;和输入处理部,其通过所述终端,取得由所述用户输入的针对所述问题的回答,所述对话控制部使与所述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第1信息以第2形态显示于所述问题的上部,使与针对所述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第2信息以第3形态显示于所述问题的下部。

根据本构成,能够在容易与系统发言显示加以区分的状态下提示成为参考的对话信息,因此对用户而言能够容易输入针对系统发言的应答。由此,能够通过与用户的对话来无遗漏地取得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有关的条件。

此外,这些总括性或具体的技术方案既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可读取的CD-ROM等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表示本公开的一个具体例子。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构成要素、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一例,并非限定本公开的意思。另外,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在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另外,在所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组合各个实施方式的内容。

(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等。

[信息处理系统]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具备信息处理装置100和包括终端200和终端300的至少一方的多个终端。信息处理装置100和多个终端经由网络400连接。

终端200和终端300是多个终端的一例,既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电话等便携终端,也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等终端。终端200或终端300被用户使用,负责与信息处理装置100对话时的输入输出。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2个终端,但不限定于2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网络400是包括互联网、无线LAN等的通用网络,通过对信息处理装置100与终端200等之间的通信进行中继来连接它们。

信息处理装置100由具备CPU、输入输出装置、通信装置等的计算机来实现,例如是服务器。信息处理装置100通过反复显示问题和取得用户针对该问题的回答,使关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

以下,对信息处理装置100的构成进行说明。

[信息处理装置100的构成]

图1所示的信息处理装置100具备输入处理部11、对话控制部12和数据库13。

<输入处理部11>

输入处理部11通过终端200等取得由用户输入的针对问题的回答。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处理部11被对话控制部12控制,将对由用户进行的对话的输入进行了处理的理解结果和由用户进行的对话的输入本身输出给对话控制部12。输入处理部11所取得的回答所包含的表达,因用户而异,但通过一般周知的语言理解技术,可将具有类似意思的表达映射到一个标签而理解为同一内容。

此外,对于由用户进行的对话的表现形式,例如可以不是文本,也可以是声音。另外,在用户进行针对后述的封闭式问题的回答的情况下,除了上述之外,也可以是基于视线的回答或基于手势的回答。

<对话控制部12>

对话控制部12具有如下功能:使用输入处理部11输出的理解结果和数据库13,决定对用户的问题等用于与用户对话的输出文。另外,对话控制部12不仅具有决定输出文的功能,也具有如下功能:对用户想要的信息即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候选的个数进行管理、和/或将作为用户针对所决定的输出文的应答的例子而应提示的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进行管理。此外,对话控制部12将输出文变换成向用户提示的表现形式来输出,而该表现形式例如有基于声音或文本的表现形式。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显示形态的图。

另外,对话控制部12例如如图2所示那样,在终端200等所具备的显示器的显示画面D10等,使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问题以第1形态进行显示,并且,在问题的上部使与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第1信息以第2形态进行显示、且在问题的下部使与针对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第2信息以第3形态进行显示。

在此,所谓使问题以第1形态进行显示,例如如图2的显示画面D10所示,是在用框包围的长方形的区域即框区域,以通过显示器的设定等指定的预定样式进行显示。此外,也可以通过在用框包围的气球状、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的区域即框区域,使表示问题内容的文字以由预定的字型名、字型大小、文本色、背景色或字体指定的样式进行显示,由此使问题以第1形态进行显示。

另外,第1信息只要是与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信息即可,例如可以是使问题显示时的搜索的对象的件数。另外,第1信息例如也可以是预先确定的可提问的总次数中的使问题显示时的剩余次数,还可以是表示相对于预先确定的可提问的总次数的使所述问题显示时的累计次数的进行程度等。

另外,所谓使第1信息以第2形态进行显示,例如是在图2的显示画面D10的作为用框包围的长方形区域的框区域的外部且上部的虚线四边区域,以预定的样式进行显示。此外,也可以通过在框区域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使表示第1信息的文字以由预定的字型名、字型大小、文本色、背景色或字体指定的样式进行显示,由此使第1信息以第2形态进行显示。当然,第1形态下的表示问题内容的文字的样式与第2形态下的表示第1信息的文字的样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所谓回答引导,是提示回答例或提示“用按钮输入”等回答方法。并且,第2信息只要是与针对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信息即可,例如也可以表示包含表示肯定的文字以及表示否定的文字的回答例的回答方法。另外,例如,第2信息例如也可以表示包含能够筛选搜索对象的语句的回答例的回答方法。

另外,所谓使第2信息以第3形态进行显示,例如是在图2的显示画面D11的作为用框包围的长方形区域的框区域的外部且下部的虚线四边区域,以预定的样式进行显示。此外,也可以通过在框区域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使表示所述第2信息的文字以由预定的字型名、字型大小、文本色、背景色或字体指定的样式进行显示,由此使第2信息以第3形态进行显示。当然,第1形态下的表示问题内容的文字的样式与第3形态下的表示第2信息的文字的样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第2形态下的表示第1信息的文字的样式与第3形态下的表示第2信息的文字的样式,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对话控制部12在筛选的进行状况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表示通过筛选的进行而筛选出的搜索对象的候选的信息显示于显示器。在此,预定条件例如是搜索对象的候选的个数为预先确定的个数以下。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对话控制部12以及数据库13的详细构成的图。如图3所示,对话控制部12具备对话管理部121、系统发言显示生成部122、对话信息显示生成部123和显示整合部124。本实施方式的对话控制部12参照数据库13所包含的对话模型131、内容数据132以及文生成数据133,与输入处理部11合作,使关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

《对话管理部121》

对话管理部121使用输入处理部11输出的理解结果和数据库13,更新为了显示第1信息以及第2信息而管理的管理信息,并且决定对用户的问题等用于与用户对话的输出文、即决定系统的行动。

更具体而言,对话管理部121按照对话模型131所保存的例如状态转换图等对话状态转换模型,根据刚刚之前的系统的行动和输入处理部11输出的理解结果,更新当前的对话状态,基于该对话状态来决定系统的行动。在此,决定系统的行动是指,信息处理装置100或对话控制部12例如如“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这样来决定输出文的种类和与输出文的内容有关的关键字。

管理信息是信息处理装置100或对话控制部12进行管理的信息,也可以不是被人理解的形式。在使从内容数据132所包含的信息中筛选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得以进行的任务中,管理信息也可以包含从用户的输入的历史记录中筛选出的信息的候选的事件。另外,在对话管理部121为了决定系统的行动而首先读取状态转换图、接着也取得了所设想的输入例的信息的情况下,管理信息也可以包含输入例的信息。此外,管理信息并不限于此,在使关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的任务中,也可以包含表示进行程度的信息、表示问题次数的上限的信息以及/或者搜到件数。

《系统发言显示生成部122》

系统发言显示生成部122基于由对话管理部121决定的系统的行动,参照文生成数据133,生成以第1形态显示与搜索对象有关的问题的系统发言显示。

更具体而言,系统发言显示生成部122取得由对话管理部121决定的系统的行动,参照文生成数据133,生成将系统的行动变换成作为具体的自然语言表达的问题文等系统发言、并以由对白框包围等第1形态进行显示的发言显示。

《对话信息显示生成部123》

对话信息显示生成部123生成将对话管理部121管理的管理信息变换成向用户提示的形式而得到的对话信息显示。

更具体而言,对话信息显示生成部123参照对话管理部121管理的管理信息,生成对话信息显示,该对话信息显示例如是将所筛选出的信息的候选件数即第1信息变换成用于直率地向用户提示的表现形式即第2形态、且将与接下来所设想的用户的输入例有关的信息即第2信息变换成用于直率地向用户提示的表现形式即第3形态。

《显示整合部124》

显示整合部124对输入处理部11输出的理解结果、由用户进行的对话的输入本身、由系统发言显示生成部122生成的系统发言显示、和由对话信息显示生成部123生成的对话信息显示进行整合。

更具体而言,显示整合部124生成将输入处理部11输出的由用户进行的对话的输入本身用对白框包围的用户发言显示。并且,显示整合部124将所生成的用户发言显示、由系统发言显示生成部122生成的系统发言显示、由对话信息显示生成部123生成的对话信息显示进行整合即配置于同一显示画面来生成整合显示。此外,上面已进行叙述,显示整合部124例如将所筛选出的信息的候选的件数等第1信息配置于系统发言的上部,将接下来所设想的用户的输入例的信息等第2信息配置于系统发言的下部。

<数据库13>

数据库13例如由硬盘驱动器或固态驱动器等可改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保持有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信息。更具体而言,数据库13为了供对话管理部121决定对话的输出内容和供生成输出文而参照。

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库13如图3所示,由对话模型131、内容数据132和文生成数据133构成。

《对话模型131》

对话模型131例如保存有以状态转换图的形式表现的对话状态转换模型等。对话模型131将多个对话状态、多个对话状态各自下的系统的行动、和用户的应答进行关联地保存。对话模型131关联有基于与刚刚之前的系统的行动和输入处理部11输出的理解结果相应的对话状态作出的系统行动,被对话管理部121参照。

《内容数据132》

内容数据132例如是知识库的一例,例如是将疾病与自觉症状的关系等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候选与表示特征、属性、条件等的要素信息(关键字)的关系等知识基于特定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记述的数据库。内容数据132例如将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候选、表示多个候选的分类的分类信息、和构成多个候选的要素信息进行关联地保存。

《文生成数据133》

文生成数据133例如由要完成嵌入有关键字的文的模板的列表和用于适用该模板的条件构成。更具体而言,文生成数据133保存有对话控制部12要参照的开放式问题的模板、封闭式问题的模板、用于获得知识的问题的模板、和用户对问题的回答所使用的模板。

[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处理]

接着,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初始化(S1)。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基于初始条件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S2)。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终端200等所具备的显示器上,进行包括使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问题以第1形态进行显示、并且在问题的上部使与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第1信息以第2形态进行显示、并在问题的下部使与针对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第2信息以第3形态进行显示的处理在内的问题等显示处理(S3)。

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3中,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例如生成以第1形态显示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问题的系统发言显示(S31)。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以第2形态显示第1信息并以第3形态显示第2信息的对话信息显示(S32)。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并输出将通过步骤S31生成的系统发言显示和通过步骤S32生成的对话信息显示进行整合即配置于同一显示画面的用于与用户对话的整合显示(S33)。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包括取得由用户输入的针对问题的回答的处理在内的回答等取得处理(S4)。

更具体而言,在步骤S4中,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例如对在步骤S3中输出的整合显示所包含的系统发言显示的内容进行了应答的来自用户的输入,并且输出对该输入进行显示的用户发言显示(S41)。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对在步骤S41中取得的来自用户的输入进行理解(S42)。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返回到步骤S2,基于对用户输入的理解结果等来更新对话状态,与上述同样地,通过步骤S2~步骤S4的循环来继续与用户的对话。

此外,在图4中,说明了在步骤S31之后进行步骤S32,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反过来。也就是说,它们的顺序不限。

[对话模型131的一例]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对话模型131的一例的图。在图5中,作为对话模型131的一例,示出了以状态转换图的形式表现的对话状态转换模型。在图5中,用由圈包围的状态编号来表示对话状态,用箭头来表示转换。在箭头上关联有2个事件,在接近箭头尾的一方事件上关联有系统的行动,在接近箭头尖的一方事件上关联有用户的行动。用户的行动相当于对用户输入的理解结果。状态1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对话状态为初始状态,状态5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对话状态为最终状态。

在状态1下,当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开放式问题、且用户进行信息提供时,对话状态转换到状态2。

在状态2下,在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开放式问题、且用户进行了信息提供的情况下、以及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知识获得问题、且用户进行了信息提供的情况下,对话状态回到状态2。另一方面,在状态2下,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开放式问题、且用户进行了否定的情况下,对话状态转换到状态3。

在状态3下,在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封闭式问题、且用户进行了肯定或否定的情况下,对话状态回到状态3。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封闭式问题、且用户提出了用户问题的情况下,对话状态转移到状态4。此外,状态3下的另一个转换是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了结论提示的情况,通过由“*”表示的来自用户的任意输入,对话状态转换到状态5。

在状态4下,当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回答时,之后不等待用户的输入,对话状态回到状态3。在此,图5所示的“Φ”意味着表示即刻转换的特殊记号。

此外,在对话状态为某状态的情况下,在信息处理装置100应采取的行动为一个的情况下,采取该行动即可,但在设定有多个行动的情况下,通过策略进行选择即可。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例如在状态2下,存在是开放式问题还是知识获得问题的选择项。针对于此,预先确定作为用于决定优先级的规则的策略即可,该策略例如是:如果刚刚之前进行了信息提供的关键字对于信息处理装置100而言已知,则选择开放式问题,如果对于信息处理装置100而言未知,则选择知识获得问题。另外,例如在状态3下,存在是封闭式问题还是结论提示的选择项。针对于此,预先确定如下策略即可,该策略例如是:如果通过到刚刚之前为止所获得的关键字充分筛选出了用户想要的信息,则选择结论提示,否则,通过封闭式问题来进一步获得用于对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信息。并且,策略保存于内容数据132即可。也就是说,信息处理装置100在例如状态2等设定有多个行动的情况下,参照在内容数据132内定义的策略来进行决定即可。

[效果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等,通过在容易与系统发言显示加以区分的状态下提示成为参考的对话信息,对用户而言能够容易输入针对系统发言的应答,因此能够通过与用户的对话来无遗漏地取得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有关的条件。

此外,在上述中,对由文本等来显示系统发言这一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等具备声音输出单元的情况下,也可以仅朗读对白框内的系统发言的文本。

另外,说明了内容数据132配置在信息处理装置100内部的数据库13中,但也可以配置在外部的服务器上等。

以下,使用图6~图8,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等的效果进行说明。图6~图8都示出了如下情况的例子:作为通过信息处理装置100与用户的对话来使关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的任务,进行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食谱的任务。

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显示画面D91的一例的图。在图6中,作为比较例,在对聊天机器人的消息和人的消息以统一的样态进行提示的显示画面D91,示出了与4条对话有关的显示。

在显示画面D91中,区域D911表示第1条的系统的发言区域。区域D912表示第2条的用户的发言区域。都有对白框的框,在发言区域示出的内容,以口语表达的方式来表示。

具体而言,区域D911的内容由“所登记的食谱有1987件。”这一文、“要找什么样的食谱?”这一文和“请例如像“主菜可以”“日餐可以”这样来回答。”这一文的3个文构成。区域D912的内容是“西式可以”这一文,成为对区域D911的第二个文的应答。在区域D911中,第一个文是基于系统所管理的管理信息的说明文,第二个文是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文。第三个文是基于管理信息的补充文,成为第二个文的补充文。在这3个文中,用于与用户进行对话交谈的主要表达是第二个文的问题文,寻求用户对该问题文的应答。这之外的二个文是次要表达,被分类到补充信息中。但是,在区域D911,3个文没有主次鲜明地排列,掩埋有用户应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用户不容易知道应该对3个文中的哪个文进行回答。

以往,存在用于供人与人通过文本进行聊天的应用,关于人与聊天机器人的对话,也可在相同平台上实现。也就是说,聊天机器人维持用于将人类之间通过口头的交谈基于文本来进行的平台不变,在该平台上登载作为机器输出的聊天机器人的消息。因此,与人的输入同样地,成为向对白框的输出,在如图6所示那样出于关心而输出了与机器所管理的信息有关的说明文以及机器所管理的使用方法等补充信息的情况下,会发生主要信息被掩埋、用户反而不容易回答的情况。

如此,在图6所示的比较例中,对于来自聊天机器人的消息和来自人的消息,以统一的样态提示对白框内的文本等。因此,具有如下问题等与用户的输入容易度有关的问题:系统所管理的信息全被表达为聊天机器人的台词,在长台词中掩埋了用户应回答的问题。其结果是,会引起聊天机器人无法无遗漏地从用户取得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有关的条件这一情况。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画面D11的一例的图。在图7中,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画面D11,示出了与4条对话有关的显示。

在显示画面D11中,区域D111表示由作为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的第1条的发言区域,由对白框状的框包围。区域D112表示第2条的用户的发言区域,由对白框状的框包围。

区域D1111是配置在区域D111的上部的对话信息显示区域,例如显示“食谱登记:1987件”等与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第1信息。区域D1112是配置在区域D111的下部的对话信息显示区域,例如显示“输入例:主菜可以/日餐可以”等与针对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第2信息。此外,在图7中,在区域D1111和区域D1112,为了明确区域而用虚线包围,但作为实际的显示是不需要的。

在用户要向区域D112所示的发言区域输入针对来自信息处理装置100的问题的回答时,在区域D111的上部的区域D1111显示有第1信息,在下部的区域D1112显示有第2信息。因此,用户容易知道输入针对区域D111所示的发言区域的问题的回答“西式可以”即可。另外,也能够容易地理解到区域D1111所示的第1信息和区域D1112所示的第2信息是针对区域D111所示的发言区域的问题的补充信息。

此外,以往,在人类之间的聊天平台上,提示了时刻信息等辅助信息,但可与为了促进对话进行而提示的对话信息即第1信息以及第2信息进行区分。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显示画面D12的图。对与图7同样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在图8中,作为显示画面D12的变形例的显示画面D12,示出了与4条对话有关的显示。

相对于图7所示的显示画面D11,在图8所示的显示画面D12中,区域D111的上部以及下部所示的内容不同。

更具体而言,区域D1221是配置在区域D111的上部的对话信息显示区域,例如显示“输入例:主菜可以/日餐可以”等与针对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第2信息。区域D1222是配置在区域D111的下部的对话信息显示区域,例如显示“食谱登记:1987件”等与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第1信息。也就是说,对图7所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区域中示出的内容进行了上下调换。

然而,对于本变形例的显示画面D12,认为用户输入针对区域D111所示的发言区域的问题的回答“西式可以”并不容易,即认为用户不容易回答。因为:认为用户想要在信息处理装置100的问题之后参照输入例等与针对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第2信息。另外,因为:也会违反信息处理装置100所管理的与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第1信息的内容决定系统发言的内容这一因果关系,不怎么会成为用于供用户对信息处理装置100的问题进行回答的参考。如本变形例的显示画面D12所示,在区域D111的上部以及下部的对话信息显示区域直率地显示第1信息以及第2信息的对话信息,与图6所示的比较例中的显示画面D91即使3个文全都显示在作为发言区域的区域D911这一情况相比,具有使之主次鲜明的效果。但是,适合于显示在区域D111的上部的内容和应显示在区域D111的下部的内容不同。

如上所述,根据用户的发言,对话状态会发生变化,由此可决定信息处理装置100的问题等的内容。因此,与对话状态有关的信息即与筛选的进行状况有关的第1信息的内容,显示于作为发言区域的区域D111的上部的对话信息显示区域的话,用户能够自然地进行参照。另一方面,将相对于信息处理装置100的问题等的内容而信息处理装置100设想什么样的用户发言这一信息即与针对问题的回答引导有关的第2信息显示于作为发言区域的区域D111的下部的对话信息显示区域的话,用户容易进行回答等的输入,能够安心地进行利用。

如上所述,若在系统发言的对白框的上部提示信息的搜到件数等会随着用户发言而发生变化的管理信息,则用户会容易理解到对话取得了进步。另外,若在系统发言的对白框的下部提示信息处理装置100正等待的输入等用户输入时的输入例等管理信息,则用户能够作为用于使自己的输入具体化的参考,另外,也有益于填平自己想到的输入与信息处理装置100所等待的输入之间的间隙。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等,通过在容易与系统发言显示加以区分的状态下提示成为参考的对话信息,对用户而言能够容易输入针对系统发言的应答,因此能够通过与用户的对话来无遗漏地取得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有关的条件。

以下,将通过与用户的对话来使关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的具体技术方案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对作为使关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的任务来进行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食谱的任务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即,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搜索的对象是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问题表示询问对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要求的内容。

[内容数据132]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内容数据132的一例的图。

在图9中,作为内容数据132的一例,示出了将料理与其分类项目的关系以及料理与食材的关系等以有向图的形式进行了表达的知识库。此外,图9相当于对庞大知识库的一部分进行了例示的图。换言之,在内容数据132中,多个料理食谱、表示多个料理食谱的每个食谱的分类的分类信息、和表示多个料理食谱的每个食谱所使用的食材的食材信息进行了关联。

一般而言,在表达知识的有向图中,将圈称为节点(node),将箭头称为边(edge)。将用边连接一个节点和另一个节点而成的3个组称为三元组(tripple)。在节点上联结有概念,通过边(线段)联结有2个概念间的关系,由三元组表示的概念与概念的关系成为知识的构成单位。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料理1、2相当于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候选,西式、烧烤、洋葱等相当于表示特征、属性或条件等的要素信息(关键字)。另外,在图9中,例如示出了node1的料理1以及料理2是西式料理的一种、且是烧烤料理的一种这一关系。另外,示出了在node1的料理1以及料理2中使用node2的洋葱和山芋作为材料这一关系。另外,示出了作为洋葱和山芋的上位概念的根茎类作物也是料理1以及料理2的材料这一关系。为了表示以上的关系,关系词适用了“IsA”和“HasA”这2种。

因此,通过以[node1IsA node2]或[node1HasA node2]中的node2作为关键字,以与其联结的node1作为检索对象,逐渐增加多个关键字的AND检索的关键字,由此能够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信息。

另外,由虚线表示椭圆的区域R11示出了食材与其分类项目的关系。区域R11是在设想为用户没有关于“根茎类作物”的知识的情况下在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中使用的知识的一例。区域R11不是为了料理的检索而直接参照的,因此设为其他框。

[文生成数据133]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文生成数据133的一例的图。在图10中,例示了信息处理装置100要参照的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知识获得问题、回答的模板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

即,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开放式问题的情况下,在与用户的对话开始时,生成图10所示的开放式问题的第一个的“要找什么样的食谱?”这一问题文,然后,(反复)生成图10所示的开放式问题的第二个以后的“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问题文。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封闭式问题的情况下,以由对话管理部121指定的关键字(node2)与检索对象(node1)的关系是IsA还是HasA作为条件,使用图10所示的模板来输出封闭式问题。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是IsA的情况下,使用“(node2)可以吗?”这一图10所示的封闭式问题的模板,输出封闭式问题。另一方面,在是HasA的情况下,使用“使用(node2)可以吗?”这一图10所示的封闭式问题的模板,输出封闭式问题。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知识获得问题的情况下,经常输出“例如什么样的料理呢?”这一问题文,向用户寻求所希望的信息的例示。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的情况下,在用户问题是关于“X”的WHAT问题,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找到““Y”IsA“X””这一关系时,使用“例如list_up(“Y”)。”这一图10所示的回答模板来输出回答。在此,模板中的list_up(“Y”)是指,在关于“X”找到了多个处于条件中的[“Y”IsA“X”]这一知识的情况下,将与这些“Y”相当的数据进行列举(listup),作为日语而经由“、”进行连结。在个数多的情况下,也可以以适当的个数截止。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的情况下,在用户问题是关于“X”的WHAT问题、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找到““X”IsA“Z””这一关系时,使用作为另一个回答模板的“那是“Z”的一种。”来输出回答。也就是说,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存在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的关系,生成“例如Y1、Y2”或“例如是Z的一种”等回答。

此外,虽然未图示,也可以为了生成设想为用户输入的输入例,在文生成数据133中准备好模板。例如,信息提供的模板“(关键字)可以。”、肯定回答的模板“是”、否定回答的模板“否”等也可以保存于文生成数据133。

[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处理]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1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显示画面D21示出了在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开放式问题的情况下的对话的一例,显示画面D31示出了在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封闭式问题的情况下的对话的一例。显示画面D41示出了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结论提示的情况下所示出的画面的一例。

以下,沿着用图4以及图5说明的处理来进行说明。

在初始状态即图5的状态1下,设为,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食谱或菜单的候选即食谱信息的登记数为1987件。

<第1条以及第2条>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3中进行问题等显示处理。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的对话模型131,因为是初始状态即状态1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0的文生成数据133,生成第一个开放式问题“要找什么样的食谱?”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图5的状态1所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9的内容数据132,作为用于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主菜”和“日餐”,生成对“主菜可以”“日餐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1中,第1条是,在区域D211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要找什么样的食谱?”,在区域D211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食谱登记:1987件”,在区域D21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主菜可以/日餐可以”。如此,问题“要找什么样的食谱?”以口语方式来表达,而第1信息“食谱登记:1987件”、第2信息“输入例:主菜可以/日餐可以”利用记号来直率地表达。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4中进行回答等取得处理。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西式可以”,在显示画面D21中作为第2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12。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信息提供,进而提取关键字“西式”。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所示的对话模型131,因为在状态1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信息提供,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1转换到状态2,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3条以及第4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2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0生成第二个开放式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2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或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仅用关键字“西式”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了筛选而得到的158件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9,作为用于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主菜”和“烧烤”,生成对“主菜可以”“烧烤可以”“否”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1中,第3条是,在区域D213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在区域D213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食谱候选:158件”,在区域D213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主菜可以/烧烤可以/没有”。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烧烤”,在显示画面D21中作为第4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14。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信息提供,进而提取关键字“烧烤”。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2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信息提供,因此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2。

<第5条以及第6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2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0提出第三个开放式问题,生成“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2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或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用关键字“西式”和“烧烤”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了筛选而得到的47件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9,作为用于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根茎类作物”和“鱼料理”,生成对“想使用根茎类作物”、“鱼料理可以”、“否”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1中,第5条是,在区域D215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在区域D215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食谱候选:47件”,在区域D215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想使用根茎类作物/鱼料理可以/没有”。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没有特别的”,在显示画面D21中作为第6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16。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对于图5所示的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2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否定,因此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2转换到状态3,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7条以及第8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此外,在此之前基于开放式问题进行了信息的筛选,但从此之后基于封闭式问题进行信息的筛选。如果食谱信息被筛选到4件以下,则结束对话。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设为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9提取出用于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根茎类作物”。该情况下,因为如图9所示那样“根茎类作物”与料理的关系词是“HasA”,所以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0,使用“使用“X”可以吗?”这一模板,生成封闭式问题“使用根茎类作物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3的封闭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另外,因为在作为前一条的第6条中未增加关键字,所以食谱信息的候选仍是47件。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食谱信息的候选为47件的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1中,第7条是,在区域D311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使用根茎类作物可以吗?”,在区域D311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食谱候选:47件”,在区域D31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那是什么?”,在显示画面D31中作为第8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12。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用户问题(WHAT问题)。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用户问题,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3转换到状态4,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9条以及第10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3中进行问题等显示处理。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4而决定为进行回答。在此,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9的区域R11和图10,使用“例如list_up(“Y”)。”这一模板,生成回答“例如洋葱、山芋。”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4的回答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Φ”。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判定为对话状态直接转换到状态3,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因为用于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仍是“根茎类作物”,所以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与第7条相同的封闭式问题“使用根茎类作物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如上所述,在图5的状态3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因为在前一条中也没有增加关键字,所以食谱信息的候选仍是47件。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食谱信息的候选为47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1中,第9条是,在区域D313以合适的样态显示回答和问题“例如是洋葱、山芋。使用根茎类作物可以吗?”,在区域D313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显示第1信息“食谱候选:47件”,在区域D313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那好吧”,在显示画面D31中作为第10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14。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肯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肯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3。

<第11条以及第12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设为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取了用于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鱼料理”(未图示)。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0,使用““X”可以吗?”这一模板,生成封闭式问题“鱼料理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3的封闭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另外,设为根据关键字“西式”、“烧烤”和“根茎类作物”,食谱信息的候选被筛选到21件。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食谱信息的候选为21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1中,第11条是,在区域D315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鱼料理可以吗?”,在区域D315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食谱候选:21件”,在区域D315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可以”,在显示画面D31中作为第12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16。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肯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肯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3。

<第13条以及第14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设为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取了用于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乳制品”(未图示)。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0,使用“使用“X”可以吗?”这一模板,生成封闭式问题“使用乳制品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3的封闭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另外,设为根据关键字“西式”、“烧烤”、“根茎类作物”和“鱼料理”,食谱信息被筛选到8件。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食谱信息的候选为8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1中,第13条是,在区域D317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使用乳制品可以吗?”,在区域D317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食谱候选:8件”,在区域D317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可以”,在显示画面D31中作为第14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18。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肯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肯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3。

<第15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步骤S3的处理。

在此,根据关键字“西式”、“烧烤”、“根茎类作物”、“鱼料理”以及“乳制品”对食谱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后,达到4件。

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根据是状态3并且食谱信息的候选达到4件以下,决定为进行结论提示。此外,结论提示的模板并没有特别表示,但也可以设为保存在图10的文生成数据133中。

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0,取来食谱信息的候选的件数,生成例如“找到了4个食谱”这一系统发言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41中,第15条是,在区域D411显示结论提示“找到了4个食谱”,在区域D41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显示所筛选出的4件食谱信息的候选即所找到的食谱的列表。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当在状态3下输出结论提示、且从用户取得了某种输入的情况下,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3转换到状态5,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效果等]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等,在使问题显示的步骤中,包括:第1步骤,使第1问题以第1形态进行显示,该第1问题的内容是询问对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要求,在第1问题的上部,使数据库13所包含的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总件数作为第1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第1问题的下部,使基于数据库13包含表示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所包含的一种食材或一个分类的语句在内的回答例作为第2信息进行显示;和第2步骤,在取得回答的步骤中取得针对第1问题的第1回答之后,使第2问题以第1形态进行显示,该第2问题的内容是进一步询问对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要求,在第2问题的上部,使通过第1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数据库13中的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作为第1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第2问题的下部,使包含表示通过第1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数据库13中的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所包含的一种食材或一个分类的语句在内的回答例作为第2信息进行显示。在此,在数据库13中,多个料理食谱、表示多个料理食谱的每个食谱的分类的分类信息、和表示多个料理食谱的每个食谱所使用的食材的食材信息相关联。

另外,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等,在使问题显示的步骤中,在取得回答的步骤中取得的针对第2问题的第2回答中包含预定语句的情况下,进一步,使第3问题以第1形态进行显示,该第3问题的内容是询问是否要求分类信息所包含的一个分类或食材信息所包含的一种食材,在第3问题的上部,使通过在取得回答的步骤中取得的针对第2问题的第2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数据库13中的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作为第1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第3问题的下部,使包含对一个分类或一种食材进行肯定的语句以及否定的语句在内的回答例作为第2信息进行显示。

进而,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等,包括如下步骤:在取得回答的步骤中取得的针对第3问题的第3回答中包含肯定的语句、且通过第3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数据库13中的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显示器显示通过第3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数据库13中的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信息。并且,在使问题显示的步骤中,在通过在取得回答的步骤中取得的针对第3问题的第3回答而数据库所包含的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未达到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使第4问题以第1形态进行显示,该第4问题的内容是询问是否要求与一个分类13不同的一个分类或与一种食材不同的一种食材,在第4问题的上部,使通过第3回答而筛选出的包含在数据库13中的多个料理食谱或菜单的件数作为第1信息进行显示,并且,在第3问题的下部,使包含所述肯定的语句以及所述否定的语句在内的回答例作为第2信息进行显示。

如此,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等,通过在容易与系统发言显示加以区分的状态下提示成为参考的对话信息,对用户而言能够容易输入针对系统发言的应答,因此能够通过与用户的对话来无遗漏地取得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有关的条件。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对作为使关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的任务来进行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旅行计划的任务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即,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搜索的对象是多个旅行计划,问题表示询问对多个旅行计划的要求的内容。

[内容数据132]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内容数据132的一例的图。

在图12中,作为内容数据132的一例,示出了将旅行的计划与条件的关系以有向图的形式进行了表达的知识库。此外,图12相当于对庞大知识库的一部分进行了例示的图。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计划1、2相当于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候选,意大利、2人等条件相当于表示特征、属性或条件等的要素信息(关键字)。另外,在图12中,例如示出了node1的“计划1”满足意大利、2人、5晚、15万以下等node2的条件这一关系,示出了对于node2的“意大利”而言,另外也存在计划2等作为15万以下的node1的旅行计划这一关系等。为了表示以上的关系,关系词适用了“HasProperty”。

因此,通过以[node1HasProperty node2]的node2作为检索关键字,以与其联结的node1作为检索对象,逐渐增加多个关键字的AND检索的关键字,由此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信息。如此,能够根据多个条件来筛选旅行计划。

另外,由虚线表示的椭圆的区域R12,表示作为条件的意大利行以及德国行的上位概念是欧洲行这一关系。区域R12是在设想为用户没有关于“欧洲行”的知识的情况下在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中使用的知识的一例。区域R12不是为了旅行计划的检索而直接参照的,因为设为其他框。

[文生成数据133]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文生成数据133的一例的图。在图13中,例示了信息处理装置100要参照的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知识获得问题、回答的模板和它们的适用条件。

即,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开放式问题的情况下,在与用户的对话的开始时,生成图13所示的开放式问题的第一个的“要找什么旅行计划?”这一问题文,然后,(反复)生成图13所示的开放式问题的第二个以后的“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问题文。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封闭式问题的情况下,使用图13所示的模板输出封闭式问题“要制定“X”的计划吗?”。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知识获得问题的情况下,经常输出“例如什么样的旅行呢?”这一问题文,向用户寻求所希望的信息的例示。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的情况下,在用户问题是关于“X”的WHERE问题,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找到““Y”IsA“X””这一关系时,使用“例如list_up(“Y”)。”这一图13所示的回答模板来输出回答。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的情况下,在用户问题是关于“X”的WHERE问题、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找到““X”IsA“Z””这一关系时,使用作为另一个回答模板的“位于“Z”。”来输出回答。也就是说,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存在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的关系,生成“例如是Y1、Y2”或“位于Z”等回答。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为了生成设想为用户输入的输入例,在文生成数据133中准备好模板。例如,信息提供的模板“(关键字)可以。”、肯定回答的模板“是”、否定回答的模板“否”等也可以保存在文生成数据133中。

[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处理]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2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显示画面D22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开放式问题的情况下的对话的一例,显示画面D32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封闭式问题的情况下的对话的一例。显示画面D42示出了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结论提示的情况下所示出的画面的一例。

以下,沿着用图4以及图5说明的处理来进行说明。

在初始状态即图5的状态1下,设为,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旅行计划的候选即计划信息的候选的登记数为19870件。

<第1条以及第2条>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3中进行问题等显示处理。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的对话模型131,因为是初始状态即状态1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3的文生成数据133,生成第一个开放式问题“要找什么旅行计划?”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1下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2的内容数据132,作为用于对计划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欧州”和“北美”,生成对“欧州可以”“北美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2中,第1条是,在区域D221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要找什么旅行计划?”,在区域D221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计划候选:19870件”,在区域D22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欧州可以/北美可以”。如此,问题“要找什么旅行计划?”由口语方式来表现,而第1信息“计划候选:19870件”、第2信息“输入例:欧州可以/北美可以”利用记号来直率地表现。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4中进行回答等取得处理。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2人”,在显示画面D22中作为第2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22。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信息提供,进而,提取关键字“2人”。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所示的对话模型131,因为在状态1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信息提供,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1转换到状态2,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3条以及第4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2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3生成第二个开放式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2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或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仅用关键字“2人”对计划信息的候选进行了筛选后的1580件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2,作为用于对计划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5晚”和“4人”,生成对“5晚可以”“4人可以”“否”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2中,第3条是,在区域D223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在区域D223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计划候选:1580件”,在区域D223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5晚可以/4人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5晚”,在显示画面D22中作为第4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24。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信息提供,进而,提取关键字“5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2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信息提供,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2。

<第5条以及第6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2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所以参照图13提出第三个开放式问题,生成“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2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或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用关键字“2人”和“5晚”对计划信息的候选进行了筛选后的470件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2,作为用于对计划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2人”和“4人”,生成对“2人可以”、“4人可以”、“否”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2中,第5条是,在区域D225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在区域D225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计划候选:470件”,在区域D225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2人可以/4人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没有特别的”,在显示画面D22中作为第6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26。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2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否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2转换到状态3,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7条以及第8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此外,在此之前基于开放式问题进行了信息的筛选,而从此之后基于封闭式问题来进行信息的筛选。如果计划信息被筛选到4件以下,则结束对话。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设为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2提取了用于对计划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欧洲行”。该情况下,因为如图12所示那样“欧洲行”与旅行计划的关系词是“HasProperty”,所以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3,使用“要制定“X”的计划吗?”这一模板,生成封闭式问题“要制定欧洲行的计划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3的封闭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另外,因为在作为前一条的第6条中没有增加关键字,所以食谱(计划)信息的候选仍为470件。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计划信息的候选为470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2中,第7条是,在区域D321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要制定欧洲行的计划吗?”,在区域D321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计划候选:470件”,在区域D32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具体是哪里?”,在显示画面D32中作为第8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22。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用户问题(WHERE问题)。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用户问题,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3转换到状态4,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9条以及第10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3中进行问题等显示处理。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4,所以决定为进行回答。在此,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2的区域R12和图13,使用“例如list_up(“Y”)。”这一模板,生成回答“例如意大利行、德国行。”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4的回答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Φ”。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判定为对话状态直接转换到状态3,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因为用于对计划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仍是“欧洲行”,所以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与第7条相同的封闭式问题“要制定欧洲行的计划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如上所述,在图5的状态3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在前一条中关键字也没有增加,因此计划信息的候选仍为470件。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计划信息的候选为470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2中,第9条是,在区域D323以合适的样态显示回答和问题“例如意大利行、德国行。要制定欧洲行的计划吗?”,在区域D323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计划候选:470件”,在区域D323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那好吧”,在显示画面D32中作为第10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24。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肯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肯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3。

<第11条以及第12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设为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取了用于对计划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15万以下”。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3,使用“要制定“X”的计划吗?”这一模板,生成封闭式问题“要制定15万以下的计划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3的封闭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另外,设为根据关键字“2人”、“5晚”和“欧洲行”,计划信息的候选被筛选到21件。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计划信息的候选为21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2中,第11条是,在区域D325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要制定15万以下的计划吗?”,在区域D325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计划候选:21件”,在区域D325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可以”,在显示画面D32中作为第12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26。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肯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肯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3。

<第12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步骤S3的处理。

在此,根据关键字“2人”、“5晚”、“欧洲行”和“15万以下”,对计划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后,达到2件。

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以及计划信息的候选达到4件以下,所以决定为进行结论提示。此外,结论提示的模板虽然没有特别表示,但也可以保存在图13的文生成数据中。

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3,取来计划信息的候选的件数,生成例如“找到了2个计划”这一系统发言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42中,第12条是,在区域D421显示结论提示“找到了2个计划”,并且在区域D42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显示所筛选出的2件计划信息的候选即所找到的旅行计划的列表。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当在状态3下输出结论提示、且从用户取得了某种输入的情况下,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3转换到状态5,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对作为使关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的任务来进行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不动产物件的任务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即,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搜索对象是多个不动产物件,问题表示询问对多个不动产物件的要求的内容。

[内容数据132]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内容数据132的一例的图。

在图15中,作为内容数据132的一例,示出了将不动产物件与条件的关系以有向图的形式进行了表达的知识库。此外,图15相当于对庞大知识库的一部分进行了例示的图。

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物件ABC、物件DEF相当于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候选,公寓、楼龄短、车站附近等条件相当于要素信息(关键字)。另外,在图15中,例如示出了node1的“物件ABC”满足公寓、楼龄短、车站附近、2层以上、有暖气等node2的条件这一关系,示出了对于node2的“公寓”而言,另外也存在物件DEF等作为车站附近的node1的不动产物件这一关系等。为了表示以上的关系,关系词适用了“HasProperty”。

因此,通过以[node1HasProperty node2]的node2作为检索关键字,以与其联结的node1作为检索对象,不断增加多个关键字的AND检索的关键字,由此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信息。如此,能够根据多个条件来筛选不动产物件。

另外,由虚线表示的椭圆的区域R13,表示作为条件的楼龄短是作为条件的新建、建1年、建2年、建3年的上位概念这一关系。区域R13是在设想为用户没有关于“楼龄短”的知识的情况下在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中使用的知识的一例。区域R13不是为了不动产物件的检索而直接参照的,因此设为其他框。

[文生成数据133]

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文生成数据133的一例的图。在图16中,例示了信息处理装置100要参照的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知识获得问题、回答的模板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

即,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开放式问题的情况下,在与用户的对话开始时,生成图16所示的开放式问题的第一个的“要找什么样的物件?”这一问题文,然后,(反复)生成图16所示的开放式问题的第二个以后的“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问题文。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封闭式问题的情况下,使用图16所示的模板来输出封闭式问题““X”可以吗?”。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知识获得问题的情况下,经常输出“例如什么样的物件呢?”这一问题文,向用户寻求所希望的信息的例示。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的情况下,在用户问题是关于“X”的WHAT问题、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找到““Y”IsA“X””这一关系时,使用“例如list_up(“Y”)。”这一图16所示的回答模板来输出回答。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的情况下,在用户问题是关于“X”的WHAT问题、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找到““Y”IsA“X””这一关系时,使用作为另一个回答模板的“是“Z”的一例。”来输出回答。也就是说,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存在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的关系,生成“例如Y1、Y2”或“是Z的一例”等回答。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为了生成设想为用户输入的输入例,也可以在文生成数据133中准备好模板。例如,信息提供的模板“(关键字)可以。”、肯定回答的模板“是”、否定回答的模板“否”等也可以保存在文生成数据133中。

[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处理]

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3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显示画面D23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开放式问题的情况下的对话的一例,显示画面D33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封闭式问题的情况下的对话的一例。显示画面D43表示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结论提示的情况下所示出的画面的一例。

以下,沿着用图4以及图5说明的处理来进行说明。

在初始状态即图5的状态1下,设为,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不动产物件的候选即物件的候选的登记数为198700件。

<第1条以及第2条>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3中进行问题等显示处理。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的对话模型131,因为是初始状态即状态1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6的文生成数据133,生成第一个开放式问题“要找什么样的物件?”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1下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5的内容数据132,作为用于对物件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东京”和“大阪”,生成对“东京可以”“大阪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3中,第1条是,在区域D231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要找什么样的物件?”,在区域D231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物件候选:198700件”,在区域D23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东京可以/大阪可以”。如此,问题“要找什么样的物件?”由口语方式来表现,而第1信息“物件候选:198700件”、第2信息“输入例:东京可以/大阪可以”利用记号来直率地表现。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4中进行回答等取得处理。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门真市内可以”,在显示画面D23中作为第2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32。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信息提供,进而,提取关键字“门真市内”(未图示)。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所示的对话模型131,因为在状态1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信息提供,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1转换到状态2,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3条以及第4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2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6生成第二个开放式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2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或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仅用关键字“门真市内”对物件的候选进行了筛选后的350件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5,作为用于对物件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公寓”和“车站附近”,生成对“公寓可以”“车站附近可以”“否”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3中,第3条是,在区域D233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在区域D233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物件候选:350件”,在区域D233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公寓可以/车站附近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离车站近可以”,在显示画面D23中作为第4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34。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信息提供,进而提取关键字“车站附近”。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2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信息提供,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2。

<第5条以及第6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2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6提出成第三个开放式问题,生成“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2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或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用关键字“门真市内”和“车站附近”对物件的候选进行了筛选后的80件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5,作为用于对物件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楼龄短”和“2层以上”,生成对“楼龄短可以”、“2层以上可以”、“否”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3中,第5条是,在区域D235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在区域D235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物件候选:80件”,在区域D235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楼龄短可以/2层以上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没有特别的”,在显示画面D23中作为第6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36。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2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否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2转换到状态3,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7条以及第8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此外,在此之前基于开放式问题进行了信息的筛选,而从此之后基于封闭式问题来进行信息的筛选。如果物件被筛选到4件以下,则结束对话。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设为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5提取了用于对物件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楼龄短”。该情况下,因为如图15所示那样“楼龄短”与物件的关系词是“HasProperty”,所以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6,使用““X”可以吗?”这一模板,生成封闭式问题“楼龄短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3的封闭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另外,因为在作为前一条的第6条中没有增加关键字,所以物件的候选仍为80件。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生成对物件的候选为80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3中,第7条是,在区域D331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楼龄短可以吗?”,在区域D331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物件候选:80件”,在区域D33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那是什么?”,在显示画面D33中作为第8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32。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用户问题(WHAT问题)。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用户问题,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3转换到状态4,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9条以及第10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3中进行问题等显示处理。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4,所以决定为进行回答。在此,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5的区域R13和图16,使用“例如list_up(“Y”)。”这一模板,生成回答“例如新建、建1年、建2年、建3年。”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4的回答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Φ”。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判定为对话状态直接转换到状态3,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因为用于对物件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仍为“楼龄短”,所以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与第7条相同的封闭式问题“楼龄短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如上所述,在图5的状态3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因为在前一条中关键字也没有增加,所以物件的候选仍为80件。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物件的候选为80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3中,第9条是,在区域D333以合适的样态显示回答和问题“例如新建、建1年、建2年、建3年。楼龄短可以吗?”,在区域D333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物件候选:80件”,在区域D333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哦,那最好”,在显示画面D33中作为第10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34。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肯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肯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3。

<第11条以及第12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设为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取了用于对物件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有暖气”。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6,使用““X”可以吗?”这一模板,生成封闭式问题“有暖气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3的封闭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另外,设为根据关键字“门真市内”、“车站附近”和“楼龄短”,物件的候选被筛选到21件。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物件的候选为21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3中,第11条是,在区域D335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有暖气可以吗?”,在区域D335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物件候选:21件”,在区域D335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可以没有”,在显示画面D33中作为第12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36。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否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3。

<第12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步骤S3的处理。

在此,根据关键字“门真市内”、“车站附近”、“楼龄短”和“无暖气”,对物件的候选进行筛选时,达到2件。

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并且物件的候选达到4件以下,所以决定为进行结论提示。此外,结论提示的模板虽然没有特别表示,但也可以保存在图16的文生成数据中。

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6,取来物件的候选的件数,生成例如“找到了2个物件”这一系统发言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43中,第12条是,在区域D431显示结论提示“找到了2个物件”,在区域D43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显示所筛选后的2件物件的候选即所找到的不动产物件的列表。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当在状态3下输出结论提示、且从用户取得了某种输入的情况下,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3转换到状态5,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对作为使关于用户期望搜索的信息的筛选得以进行的任务来进行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影像内容的任务的情况下的例子进行说明。即,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搜索对象是多个影像内容,问题表示询问对多个影像内容的要求的内容。

[内容数据132]

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内容数据132的一例的图。

在图18中,作为内容数据132的一例,示出了将影像内容与条件的关系以有向图的形式进行了表达的知识库。此外,图18相当于对庞大知识库的一部分进行了例示的图。

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Z校园、刑侦X相当于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候选,电视剧、深夜节目、关东电视台等条件相当于要素信息(关键字)。另外,在图18中,例如示出了node1的“Z校园”满足演员A出演、电视剧、深夜节目、关东电视台、校园剧等node2的条件这一关系,示出了对于node2的“电视剧”而言,另外也存在刑侦X等作为深夜节目的node1的影像内容这一关系等。为了表示以上的关系,关系词适用了“HasProperty”。

因此,通过以[node1HasProperty node2]的node2作为检索关键字,以与其联结的node1作为检索对象,不断增加多个关键字的AND检索的关键字,由此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信息。如此,能够根据多个条件来筛选影像内容的候选。

另外,由虚线表示的椭圆的区域R14,表示作为条件的电视剧是作为条件的校园剧、刑侦剧、家族剧、恋爱剧的上位概念这一关系。区域R14是在设想为用户没有关于“电视剧”的知识的情况下在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中使用的知识的一例。区域R14不是为了影像内容的候选的检索而直接参照的,因此设为其他框。

[文生成数据133]

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文生成数据133的一例的图。在图19中,例示了信息处理装置100要参照的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知识获得问题、回答的模板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

即,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开放式问题的情况下,在与用户的对话开始时,生成图19所示的开放式问题的第一个的“要找什么样的节目?”这一问题文,然后,反复生成图19所示的开放式问题的第二个以后的“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问题文。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与搜索的对象有关的封闭式问题的情况下,使用图19所示的模板来输出封闭式问题““X”可以吗?”。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知识获得问题的情况下,经常输出“例如什么样的节目呢?”这一问题文,向用户寻求所希望的信息的例示。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的情况下,在用户问题是关于“X”的WHAT问题、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找到““Y”IsA“X””这一关系时,使用“例如list_up(“Y”)。”这一图19所示的回答模板来输出回答。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输出针对用户问题的回答的情况下,在用户问题是关于“X”的WHAT问题、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找到““Y”IsA“X””这一关系时,使用作为另一个回答模板的“是“Z”的一例。”来输出回答。也就是说,信息处理装置100根据存在于作为知识库的内容数据132中的关系,生成“例如Y1、Y2”或“是Z的一例”等回答。

此外,虽然未图示,为了生成设想为用户输入的输入例,也可以在文生成数据133中准备好模板。例如,信息提供的模板“(关键字)可以。”、肯定回答的模板“是”、否定回答的模板“否”等也可以保存在文生成数据133中。

[信息处理装置100的处理]

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4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显示画面D24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开放式问题的情况下的对话的一例,显示画面D34表示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出封闭式问题的情况下的对话的一例。显示画面D44表示在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结论提示的情况下所示出的画面的一例。

以下,沿着用图4以及图5说明的处理来进行说明。

在初始状态即图5的状态1下,设为,成为搜索对象的多个影像内容的候选即节目信息的候选的登记数为987件。

<第1条以及第2条>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3中进行问题等显示处理。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的对话模型131,因为是初始状态即状态1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9的文生成数据133,生成第一个开放式问题“要找什么样的节目?”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1下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8的内容数据132,作为用于对节目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电视剧”和“电影”(未图示),生成对“电视剧可以”“电影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4中,第1条是,在区域D241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要找什么样的节目?”,在区域D241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节目候选:987件”,在区域D24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电视剧可以/电影可以”。如此,问题“要找什么样的节目?”由口语方式来表现,而第1信息“节目候选:987件”、第2信息“输入例:电视剧可以/电影可以”利用记号来直率地表现。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4中进行回答等取得处理。具体而言,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深夜节目可以”,在显示画面D23中作为第2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42。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信息提供,进而,提取关键字“深夜节目”。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所示的对话模型131,因为在状态1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信息提供,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1转换到状态2,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3条以及第4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2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9生成第二个开放式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2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或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仅用关键字“深夜节目”对节目信息的候选进行了筛选后的350件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8,作为用于对节目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电视剧”和“电影”,生成对“电视剧可以”“电影可以”“否”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4中,第3条是,在区域D243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在区域D243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节目候选:350件”,在区域D243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电视剧可以/电影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关东电视台可以”,在显示画面D24中作为第4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44。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信息提供,进而,提取关键字“关东电视台”。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2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信息提供,所以一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2。

<第5条以及第6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2而决定为提出开放式问题,参照图19进行第三个开放式问题,生成“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2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信息提供或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用关键字“深夜节目”和“关东电视台”对节目信息的候选进行了筛选后的80件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另外,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8,作为用于对节目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的候选,提取“电视剧”和“电影”,生成对“电视剧可以”、“电影可以”、“否”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24中,第5条是,在区域D245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还有其他什么条件吗?”,在区域D245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节目候选:80件”,在区域D235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电视剧可以/电影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没有特别的”,在显示画面D24中作为第6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246。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否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2下输出开放式问题时输入了否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2转换到状态3,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7条以及第8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此外,在此之前基于开放式问题进行了信息的筛选,而从此之后基于封闭式问题来进行信息的筛选。如果节目信息被筛选到4件以下,则结束对话。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设为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8提取了用于对节目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电视剧”。该情况下,因为如图18所示那样“电视剧”与影像内容的关系词是”HasProperty”,所以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9,““X”可以吗?”这一模板,生成封闭式问题“电视剧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3的封闭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另外,因为在作为前一条的第6条中没有增加关键字,所以节目信息的候选仍为80件。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节目信息的候选为80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4中,第7条是,在区域D341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电视剧可以吗?”,在区域D341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节目候选:80件”,在区域D34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什么意思?”,在显示画面D34中作为第8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42。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用户问题(WHAT问题)。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用户问题,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3转换到状态4,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第9条以及第10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3中进行问题等显示处理。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4,所以决定为进行回答。在此,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8的区域R14和图19,使用“例如list_up(“Y”)。”这一模板,生成回答“例如校园剧,刑侦剧、家族剧、恋爱剧。”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4的回答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Φ”。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判定为对话状态直接转换到状态3,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因为用于对节目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仍为“电视剧”,所以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与第7条相同的封闭式问题“电视剧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如上所述,在图5的状态3的开放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因为在前一条中关键字也没有增加,所以节目信息的候选仍为80件。因此,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节目信息的候选为80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4中,第9条是,在区域D343以合适的样态显示回答和问题“例如校园剧、刑侦剧、家族剧、恋爱剧。电视剧可以吗?”,在区域D343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节目候选:80件”,在区域D343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很好”,在显示画面D34中作为第10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44。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肯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肯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3。

<第11条以及第12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再次进行步骤S3以及步骤S4的处理。

首先,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而决定为提出封闭式问题。在此,设为信息处理装置100提取了用于对节目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的关键字“演员A出演”。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9,使用““X”可以吗?”这一模板,生成封闭式问题“演员A出演可以吗?”这一系统发言显示。在此,在图5的状态3的封闭式问题中示出的接下来的输入,设想为是肯定或否定。另外,设为根据关键字“深夜节目”、“关东电视台”和“电视剧”,节目信息的候选被筛选到21件。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生成对节目信息的候选为21件这一情况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和对“可以”“不可以”这一输入例进行显示的对话信息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34中,第11条是,在区域D345以合适的样态显示问题“演员A出演可以吗?”,在区域D345的外部且上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1信息“节目候选:21件”,在区域D345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以合适的样态显示第2信息“输入例:可以/不可以”。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取得用户的输入“可以”,在显示画面D33中作为第12条直接显示于区域D346。信息处理装置100对用户的回答进行理解时,相当于图5所示的肯定。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在状态3下输出封闭式问题时输入了肯定,所以判定为对话状态停留在状态3。

<第12条>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进行步骤S3的处理。

在此,根据关键字“深夜节目”、“关东电视台”、“电视剧”和“演员A出演”,对节目信息的候选进行筛选时,达到4件。

该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因为是状态3并且节目信息的候选达到4件以下,所以决定为进行结论提示。此外,结论提示的模板虽然没有特别表示,但也可以保存在图19的文生成数据中。

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19,取来节目信息的候选的件数,生成例如“找到了4个节目”这一系统发言显示。

作为结果,在显示画面D44中,第12条是,在区域D441显示结论提示“找到了4个节目”,在区域D441的外部且下部的区域显示所筛选后的4个节目信息的候选即所找到的影像内容的列表。

接着,信息处理装置100在步骤S2中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具体而言,信息处理装置100参照图5,当在状态3下输出结论提示、且从用户取得了某种输入的情况下,判定为对话状态从状态3转换到状态5,进行对话状态的更新。

以上,对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装置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所包含的各处理部,典型而言,也可以作为集成电路即LSI来实现。这些各处理部既可以单独地单芯片化,也可以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的方式单芯片化。

另外,集成电路化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利用在LSI制造后能够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能够对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或设定进行重构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另外,本公开也可以作为由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来实现。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来构成或通过执行与各构成要素适合的软件程序来实现。各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CPU或处理器等程序执行部读出并执行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记录介质所记录的软件程序来实现。

另外,框图中的功能块的分割是一例,也可以将多个功能块作为一个功能块来实现,或将一个功能块分割为多个,或将一部分的功能转移到其他功能块中。另外,也可以是单个硬件或软件以并联或时间分割的方式处理具有类似功能的多个功能块的功能。

另外,流程图中的各步骤被执行的顺序是为了具体说明本公开而例示的,也可以是上述以外的顺序。另外,上述步骤的一部分也可以与其他步骤同时(并行)地执行。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信息处理装置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在本实施方式中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实施方式、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而构成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