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3450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银行系统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银行系统中,通常会使用大型主机(即mainframe)来进行银行数据的管理。大型主机的主要代表产品如ibm公司的z系列服务器等。在银行系统中,通常存在大型主机向个人计算机进行数据同步的操作,其过程通常是将大型主机中每笔交易数据直接同步至个人计算机中。

然而,大型主机处理过程存在处理速度快、处理数据量大的特点。例如:在大型主机进行银行账户计息处理时,处理速度为10万笔每秒,而个人计算机可以接受的处理速度仅为8000笔每秒,远远落后于大型主机。而目前银行中,每日待处理数据总量约为3亿笔。这样,大型主机在向个人计算机同步数据的过程中,就会因处理速度差距太大,且数据量过大导致等待处理的数据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同步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主机在向个人计算机同步数据的过程中,因处理速度差距太大,且数据量过大导致等待处理的数据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同步失败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

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

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

具体的,所述业务类型包括结算收益型交易、结算收费类交易以及合同生效失效类交易;

所述方法还包括:

预先设置各业务类型对应的实时属性;所述实时属性包括实时和非实时,所述实时属性用于表示各业务类型下的交易数据为实时交易数据或者非实时交易数据。

具体的,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包括:

将同一银行账户中属于同一业务类型的各笔实时交易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将同一银行账户中属于同一业务类型的各笔非实时交易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形成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装置,包括:

交易数据分类单元,用于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

合并处理单元,用于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实时同步单元,用于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

非实时同步单元,用于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

具体的,所述业务类型包括结算收益型交易、结算收费类交易以及合同生效失效类交易;

所述装置还包括:

业务类型属性设置单元,用于预先设置各业务类型对应的实时属性;所述实时属性包括实时和非实时,所述实时属性用于表示各业务类型下的交易数据为实时交易数据或者非实时交易数据。

另外,所述合并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将同一银行账户中属于同一业务类型的各笔实时交易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将同一银行账户中属于同一业务类型的各笔非实时交易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形成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

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

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

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

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首先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之后,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进而可以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并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第一时段之后)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可见,本发明无需每笔交易数据均向个人计算机同步一次,而是可先行进行合并处理,减少同步次数,降低同步速度,另外可将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先行向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在之后的时段(可以称之为空闲时段)再向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避免了因大型主机和个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差距太大,且短时间内数据量过大导致等待处理的数据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同步失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采用异步传输方式,即大型主机通过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等方式下传文件至个人计算机,可一次性传送大量数据,但缺点是无法进行实时更新。

另一种是采用同步传输方式,即通过同步工具对大型主机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到个人计算机,但此方法受制于个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难以与大型主机数据更新速度相匹配。通过数据压缩也无法解决此问题,原因是解压同样会消耗个人计算机原本不足的运算资源。

可见,对于银行系统中既需要实时同步更新,又需要传送大量数据的场景,两种方法均不能满足要求。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

步骤102、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步骤103、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

步骤104、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首先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之后,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进而可以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并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第一时段之后)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可见,本发明无需每笔交易数据均向个人计算机同步一次,而是可先行进行合并处理,减少同步次数,降低同步速度,另外可将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先行向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在之后的时段(可以称之为空闲时段)再向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避免了因大型主机和个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差距太大,且短时间内数据量过大导致等待处理的数据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同步失败的问题。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了解本发明,下面列举一个更为详细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

步骤201、预先设置各业务类型对应的实时属性。

此处,所述实时属性包括实时和非实时,所述实时属性用于表示各业务类型下的交易数据为实时交易数据或者非实时交易数据。另外,具体的所述业务类型可以包括结算收益型交易、结算收费类交易以及合同生效失效类交易。结算收益型交易是指例如账户银行存款的利息收益结算等。结算收费类交易是指例如银行卡年费扣费、账户管理费收费等。合同生效失效类交易是指用户与银行之间的合同关系发生了变化,例如定期存款到期,需要转为活期,或者自动继续下一周期的定期存款,则需要进行合同的变更。

步骤202、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

在步骤202之后,继续执行步骤203或者步骤204。

步骤203、将同一银行账户中属于同一业务类型的各笔实时交易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在步骤203之后,执行步骤205。

例如:银行账户的余额为a0,大型主机对其进行结借方息交易后,余额为a1。大型主机再对其进行结贷方息交易后,余额为a2。大型主机再对其进行收费交易后,余额为a3。这期间一共进行了三笔交易,如果未对这三笔交易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则需要分三次从大型主机同步至个人计算机,那么就需要有三次传输过程(即余额从a0更新至a1时同步,从a1更新为a2时同步,从a2更新为a3时同步)。对于个人计算机,此种方式属于冗余同步,类似操作将大量占用传输通道。由于上述三笔交易均涉及同一银行账户资金的变动,其可以属于同一业务类型(例如均属于资金结算类交易),则可以将余额从a0直接更新为a3,即在镜像数据库中合并为从a0直接更新为a3,形成一笔交易,从而后续直接同步至个人计算机,节省了操作过程,避免数据大量占用传输通道。

步骤204、将同一银行账户中属于同一业务类型的各笔非实时交易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形成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在步骤204之后,执行步骤206。

此处,例如存在两笔交易,分别为交易1、账户转入100元钱。交易2.对账户签约特殊计息合同,次日生效,并查询账户的状态。(此处该查询操作即可看做后续处理。按照设计规划,大型主机对账户进行计算后,再同步至个人计算机,用户可以从网银、手机银行、atm机上,通过该个人计算机的数据进行查询操作)。当查询时,必须要求交易1的高实时性(即交易1的数据属于实时交易数据),即账户收到转入后必须马上能够查到。但可以降低交易2的实时性(即交易2的数据属于非实时交易数据),即只要次日能够查询到合同生效即可。对于不同业务类型的交易数据,可以在上述步骤201中预先设置。

另外,对于属于同一业务类型的交易数据需进行合并处理,是指例如:

存在两个例子,例1:账户a结存款利息100元钱,同时账户a签约特殊计息合同,次日生效。例2:账户b结存款利息100元钱,同时账户b结理财收益50元,理财收益当日结束之前到账即可。可见,两个例子当中均包含一笔实时交易(账户a结存款利息100元钱;账户b结存款利息100元钱),一笔非实时交易(账户a签约特殊计息合同;账户b结理财收益50元,理财收益当日结束之前到账)。但例1中的两笔交易无法合并处理,原因是两笔交易属于两种不同业务类型,该场景下需要立刻发起一笔结息操作,待后续系统资源占用较小时,再发起一笔合同生效操作。而例2当中可以合并处理,即在账户余额增加150元后立即发起同步,一次同步即可覆盖两次交易。

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的步骤203和步骤204可以通过在银行大型主机的原数据库的基础上设置一相对独立的镜像数据库,这样既不影响原数据库的处理速度,同时又能维持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进行数据同步。在通过原数据库进行各笔交易数据处理后,可以在镜像数据库中进行合并处理,以便于后续与个人计算机的同步。

而通过在镜像数据库中进行合并处理,并与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可以极大减少同步次数(例如原来100笔交易数据需要同步,经过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合并处理后,仅需要10次同步),可以放慢同步速度,一般为采用原数据库向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的速度的百分之一以内,完全可以满足个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

步骤205、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

步骤206、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时段可以是银行大型主机向个人计算机进行数据同步的高峰时段,此时仅需要将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即实时性较高的数据)进行同步。而第二时段是第一时段之后大型主机相对空闲的时段,此时可以对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实时性较低的数据)进行同步到个人计算机,以避免在高峰时段过多的数据造成传输通道拥挤。

另外,此处的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可以称为q-rep,全称为qreplication,其是ibm开发的存储复制技术。可以适用于数据库的同步复制,可以同步兼容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另外,相类似的同步工具还可以有:甲骨文公司,即oracle的goldengate技术,ibm公司的cdc(变化数据捕获,changedatacapture)技术,quest公司的shareplex技术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方法,无需每笔交易数据均向个人计算机同步一次,而是可先行进行合并处理,减少同步次数,降低同步速度,另外可将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先行向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在之后的时段(可以称之为空闲时段)再向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避免了因大型主机和个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差距太大,且短时间内数据量过大导致等待处理的数据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同步失败的问题。

对应于上述图1和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装置,包括:

交易数据分类单元31,用于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

合并处理单元32,用于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实时同步单元33,用于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

非实时同步单元34,用于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

具体的,所述业务类型包括结算收益型交易、结算收费类交易以及合同生效失效类交易;

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

业务类型属性设置单元35,用于预先设置各业务类型对应的实时属性;所述实时属性包括实时和非实时,所述实时属性用于表示各业务类型下的交易数据为实时交易数据或者非实时交易数据。

另外,所述合并处理单元32,具体用于:

将同一银行账户中属于同一业务类型的各笔实时交易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将同一银行账户中属于同一业务类型的各笔非实时交易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形成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行大型主机与个人计算机的数据同步装置,无需每笔交易数据均向个人计算机同步一次,而是可先行进行合并处理,减少同步次数,降低同步速度,另外可将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先行向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在之后的时段(可以称之为空闲时段)再向个人计算机进行同步,避免了因大型主机和个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差距太大,且短时间内数据量过大导致等待处理的数据不断堆积,最终导致同步失败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

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

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银行大型主机中的各银行账户的各笔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将各笔交易数据划分为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

将同一银行账户的实时交易数据和非实时交易数据,根据交易数据所属的业务类型分别进行合并处理,形成同一银行账户对应的实时同步交易数据和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

将所述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一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

将所述非实时同步交易数据通过预先设置的同步工具,在一预设的第二时段同步到所述个人计算机处;所述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之后。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