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027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了图片文字识别和数据共享互通的云数据平台、数据采集扫描器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



背景技术:

保险公司在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保单的配送工作往往未得到有效的管理。具体地,保险公司的打单员在打单的过程中无法系统地管理配送的订单,在通常情况下,保单号和快递单号经由人工录入和管理,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出错概率高的问题,对于保单的配送进度及时跟踪与管理,现有技术也未得到有效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出错率低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包括: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云端保险配送设备和用户端设备,所述云端保险配送设备包括云端服务器,所述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用于获取操作员信息、配送的保单信息以及快递信息,将获取的操作员信息、配送的保单信息以及快递信息传递给所述云端保险配送设备,所述云端保险配送设备保存从所述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接收的操作员信息、配送的保单信息以及快递信息,根据快递信息实时查询并更新配送的保单的快递状态,将查询到的配送的保单的快递状态通知所述用户端设备,所述用户端设备用于展示配送的保单的快递状态。

上述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其中,所述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包括扫描器和本地数据库,所述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记录操作员的信息,并将操作员的信息与所述扫描器进行绑定,将操作员的信息与配送的保单信息关联地存储在所述本地数据库中。

上述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其中,所述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识别条形码和/或二维码以获取保单号和/或快递单号,并将获取的保单号和/或快递单号上传到所述云端服务器,再将获取的保单号和/或快递单号返回至所述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的本地数据库中。

上述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其中,所述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执行用户交互功能,将用户和服务端保持长链接,将用户的操作实时存储在所述云端服务器,并把发起的配送单的状态变化推送给用户。

上述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其中,所述云端保险配送设备具有数据归类和存储功能,通过订单配送状态表和出单人信息表来存储从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传来的数据。

上述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其中,所述云端保险配送设备具有事件推送功能,用于把要发送的事件放置到一个消息队列中,设置一个推送时间和目标群体的键值对,根据需求推送给相关人员。

上述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其中,所述云端保险配送设备具有保单快递信息实时监控功能,使用了一个网络机器人自动查询系统,可以通过api接口的对接,socket长链接对话等方式,实现保单快递信息的实时更新,并动态存储在云端。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更容易地对本发明有更完整的理解并且更容易地理解其伴随的优点和特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的具体示例的总体系统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的具体示例的结构配置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注意,表示结构的附图可能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相同或者类似的元件标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保单配送的效率和增强保单配送的服务体验,本发明使用一个数据采集扫描设备识别保单号和快递单号,并将二者绑定,记录到云数据平台中,并通过与之配套的管理系统方便客户、出单员、以及保险公司客服人员跟踪保单的配送信息。

通过移动数据采集扫描设备,优化信息录入过程,本发明可大大提高配送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整合保险公司核心系统信息以及物流公司快递信息,本发明实现了保单和配送信息在保险公司内勤、业务员、和客户之间的实时共享。而且,通过提供云服务平台,本发明允许多家公司使用共享服务,降低了系统开发的成本。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地,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基于云数据服务的保单配送系统包括: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云端保险配送设备200和用户端设备300。

其中,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用于获取操作员信息、配送的保单信息以及快递信息,并且将获取的操作员信息、配送的保单信息以及快递信息传递给云端保险配送设备200。

而且,云端保险配送设备200保存从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接收的操作员信息、配送的保单信息以及快递信息,并且根据快递信息实时查询并更新配送的保单的快递状态,而且将查询到的配送的保单的快递状态通知给用户端设备300;并且,用户端设备300用于展示配送的保单的快递状态。

下面将参考图2和图3来描述实现上述功能的具体示例。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具体示例中,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是一个集成了条形码识别功能、二维码识别功能、数据传输功能、数据存储功能、用户交互功能的基于安卓开发平台的移动设备。

具体地,举例来说,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用于记录操作员(例如,打单员)的信息,并将操作员的信息与扫描器进行绑定,将操作员的信息与配送的保单信息关联地存储在本地数据库中。

而且,举例来说,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用于识别条形码和/或二维码以获取保单号和/或快递单号,并且将获取的保单号和/或快递单号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再将获取的保单号和/或快递单号返回至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的本地数据库(表单)中。

而且,举例来说,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用于连接网络(例如通过连接wifi连接网络)以完成数据的接收和发送。优选地,数据的发送都遵循https协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比如,传输的数据为json的数据格式,例如程序代码可以如下:

而且,举例来说,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用于执行数据存储功能,通过本地存储来保存使用设备的操作员的个人信息以及操作历史信息、历史的推送消息和历史的接收消息。

而且,举例来说,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用于执行用户交互功能。例如,通过websocket技术将用户和服务端保持长链接,将用户的操作实时存储在云端,并把发起的配送单的状态变化,通过socket事件推送给用户。

云端保险配送设备200保存配送的保单信息和快递信息,采用了分布式存储的技术,根据配送快递公司的公司和投保单号,使用网页接口的调用,实时查询并更新订单的最新状态,并将查询到的关键信息(比如开始配送的通知信息,投保人确认收到保单的确认信息,保单配送完成的确认信息等),用短信、微信或者手机应用推送的形式通知用户(例如,保险公司的出单员和投保人)。

优选地,云端保险配送设备200具有数据归类和存储功能,通过订单配送状态表和出单人信息表来存储从快递单保单数据采集扫描设备100传来的数据。

优选地,云端保险配送设备200具有事件推送功能,用于把要发送的事件放置到一个消息队列中,设置一个推送时间和消费者的键值对,根据需求推送给投保人,保险公司或者打单人。

优选地,云端保险配送设备200具有保单快递信息实时监控功能。例如,云端保险配送设备200采用多线程的爬虫程序,通过请求保险公司的api接口来获得快递单号对应保单的对应快递状态,并通过分布式文件存储程序来将数据库里的数据实时更新。

优选地,用户端设备300具有保单进度的h5页面,所述h5页面的链接被放置在短信或者推送消息中以方便用户的查看。并且,优选地,可以通过微信分享所述h5页面的链接以便在微信浏览器中打开可以浏览这个h5页面。

在h5页面,用户可以输入自己姓名和身份证来查询保单的配送状态,从而实现查询快递进度功能。

用户或者打单员可以在这个h5页面通过微信分享的方式,把查询结果分享给微信好友,从而实现页面分享功能。

可以在h5页面中进行问题反馈,系统会把收到的问题反馈作为一个事件通过短信、微信或者终端消息推送的方式,反馈给相应的打单员,从而实现问题反馈功能。

由此,出单员通过注册本发明的系统和终端设备,可以便捷地把出单配送流程中的记录保单号和订单号的流程简化,提高出单的效率,并可以实时追踪订单状态,和用户及时沟通,发送保单已配送的通知。而且,投保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出单人发送的链接,或者关注开发的公众号,通过配送的快递单号来查询所投保保单的信息,并通过短信中的联系方式和保险公司客服反馈配送中的异常情况,而且在接收到配送的保单后,用户可以使用回复短信确认收货或者在公众号中确认接收保单。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可以搭建一个有网络机器人服务功能和分布式存储功能的服务端,开发和调试图片识别的算法,并配备网络机器人服务功能,可以承受例如100000/s的api请求的分布式存储程序,实时更新未完成配送的保单信息。随后,开发了一个安卓程序,并移植到定制的终端上,实现图片识别和数据录入的功能,和服务端实现数据交互,满足出单员端的需求。最后,设计了一个h5网站,可以服务于投保人查询和提交问题反馈。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