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1213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库保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



背景技术:

货物经过入库验收,理货员将货物堆放到指定位置后,货物的入库业务就此结束,仓库的保管作业便开始了。在保管阶段,仓库的主要工作就是保证货物的安全,确保商品质量完好和数量准确无误。在通常情况下,仓库保管员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充分利用仓储物质技术设备,对货架的空无与异动、储物的位置、数量及种类进行仔细的巡查与登记,以方便日后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关技术中,存在许多大型智能化的设备或者一些简单的辅助装置,智能化设备维护与使用成本过高,辅助设备功能过于单一无法满足仓库保管员基本的工作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辅助性强且功能完善的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所述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包括板体及盖合于所述板体且与所述板体可拆卸连接的盖体,所述板体与所述盖体临近的一侧面依次设有第一单元格及三个第二单元格,所述第一单元格内设有第一滑杆及可沿所述第一滑杆的延伸方向运动的三个第一滑珠,所述第二单元格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二上单元格、第二下单元格、贯穿所述第二上单元格与所述第二下单元格的第二滑杆、可沿所述第二滑杆的延伸方向滑动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上单元格的一个第二上滑珠及第二下单元格的四个第二下滑珠,所述盖体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单元部、第二单元部、第三单元部及设于所述第一单元部一侧的抚平部,所述第一单元部靠近所述板体设置,且为软泥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单元部为复写纸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单元部与所述第二单元部可拆卸连接,且为可书写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分别设于所述板体与所述盖体互相邻近的一侧,所述板体与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卡扣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盖体的挂钩。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仓管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包括板体及盖体,所述板体依次设有第一单元格及三个第二单元格,所述第一单元格内设有第一滑杆及可沿所述第一滑杆的延伸方向运动的三个第一滑珠,所述第二单元格包括第二上单元格、第二下单元格、第二滑杆、可沿所述第二滑杆的延伸方向滑动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上单元格的一个第二上滑珠及第二下单元格的四个第二下滑珠,所述盖体包括第一单元部、第二单元部、第三单元部及抚平部,所述第一单元部为软泥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单元部为复写纸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单元部为可书写材料制成。所述板体与所述盖体盖合是可方便携带,所述板体与所述盖体拆离后,所述第一单元格构成一算盘结构,通过第一滑珠的布置可以表示货架货物的有无和异动情况,三个所述第二单元格也为一算盘结构,每个所述第二单元格通过第二上滑珠和第二下滑珠的组配,可以分别表示货物所处的位置、货物的种类及货物的数量,所述第一单元部为软泥材料制成,可以将所述第一单元格的第一滑珠以及所述第二单元格的第二上滑珠与所述第二下滑珠的组配情况印制到所述第一单元部上,所述第二单元部为复写纸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单元部为可书写材料制成,从而实现可将所述第一单元部的信息印制在所述第三单元部上,所述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可以记录储物货物的有无与移动、货物的位置、数量及种类,方便使用,以简单的结构、低廉的成本实现便捷的仓库保管作业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所述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100包括板体1、盖体3、卡扣5及挂钩7,所述盖体3盖合于所述板体1,所述卡扣5分别设于所述板体1与所述盖体3相邻的一侧,所述板体1与所述盖体3通过所述卡扣5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挂钩7设于所述盖体3。

所述板体1包括1个第一单元格11及3个第二单元格13,第一单元格11及三个第二单元格13依次设于所述板体1与所述盖体3临近的一侧面。

具体的,所述第一单元格11包括第一滑杆111及3个第一滑珠113,第一滑杆111设于所述第一单元格11内,三个第一滑珠113设于所述第一滑杆111,且可沿所述第一滑杆111的延伸方向运动的。

所述第二单元格13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二上单元格131、第二下单元格133、贯穿所述第二上单元格131与所述第二下单元格133的第二滑杆135、可沿所述第二滑杆135的延伸方向滑动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上单元格131的一个第二上滑珠137及第二下单元格133的四个第二下滑珠139。

所述盖体3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单元部31、第二单元部33、第三单元部35及设于所述第一单元部31一侧的抚平部37,所述第一单元部31靠近所述板体1设置,且为软泥材料制成,所述抚平部37可抚平所述第一单元部31,所述第二单元部33为复写纸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单元部35与所述第二单元部33可拆卸连接,且为可书写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可书写材料为纸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拆离所述板体1与所述盖体3;

拨动所述第一滑珠113,表示仓库的货架储存货物有无和异动情况,当一个第一滑珠113位于所述第一单元格11的上方,表示有货;

当二个第一滑珠113位于所述第一单元格11的上方,表示无货;

当三个第一滑珠113位于所述第一单元格11的上方,表示货物出现问题,急需处理;

定义三个所述第二单元格13分别为位置单元格、种类单元格及数量单元格,分别依次表示存储于货架的货物的位置、种类及数量;

将第一单元格11的第一滑珠113的情况以及所述第二单元格13的第二上滑珠137与所述第二下滑珠139的组配情况印制所述第一单元部31;

所述盖体3可通过所述挂钩7悬设于货架实时显示货架的情况;

所述第一单元部31记录的信息可通过所述第二单元部33印制于所述第三单元部35显示,从而实现多次记录货架的货物情况信息,方便传阅与记录。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仓管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100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100包括板体1及盖体3,所述板体1依次设有第一单元格11及三个第二单元格13,所述第一单元格11内设有第一滑杆111及可沿所述第一滑杆111的延伸方向运动的三个第一滑珠113,所述第二单元格13包括第二上单元格131、第二下单元格133、第二滑杆135、可沿所述第二滑杆135的延伸方向滑动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上单元格131的一个第二上滑珠137及第二下单元格133的四个第二下滑珠139,所述盖体3包括第一单元部31、第二单元部33、第三单元部35及抚平部37,所述第一单元部31为软泥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单元部33为复写纸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单元部35为可书写材料制成。所述板体1与所述盖体3盖合是可方便携带,所述板体1与所述盖体3拆离后,所述第一单元格11构成一算盘结构,通过第一滑珠113的布置可以表示货架货物的有无和异动情况,三个所述第二单元格13也为一算盘结构,每个所述第二单元格13通过第二上滑珠137和第二下滑珠139的组配,可以分别表示货物所处的位置、货物的种类及货物的数量,所述第一单元部31为软泥材料制成,可以将所述第一单元格11的第一滑珠113以及所述第二单元格13的第二上滑珠137与所述第二下滑珠139的组配情况印制到所述第一单元部31上,所述第二单元部33为复写纸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单元部35为可书写材料制成,从而实现可将所述第一单元部31的信息印制在所述第三单元部35上,所述仓库保管作业管理优化装置100可以记录储物货物的有无与移动、货物的位置、数量及种类,方便使用,以简单的结构、低廉的成本实现便捷的仓库保管作业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