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储粮安全移动服务装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9714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障储存粮食安全的粮情处置服务系统,特别是一种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储粮安全移动服务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粮食安全已经被国家列入国家安全法,凸显粮食安全战略地位。《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二条全文明确指出:“国家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善粮食储备制度、流通体系和市场调控机制,健全粮食安全预警制度,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因此,保证粮食储存质量安全责任重大。

粮食是能呼吸、会发热、有生命的有机体,如果储粮的温度、湿度出现异常,就可能发生霉变;还有30多种常见的储粮害虫以及储粮微生物的侵袭,加上储存粮食局部水分偏高等原因都会带来粮堆的局部发热、霉变、虫蚀等危害储粮安全的情况;当前粮食库存高企,保管的数量巨大,尤其是全国还有很大一部分粮食是储存在简易仓囤里面,因此粮食保管的风险非常大,任务极为艰巨。而粮食承储企业,特别是地方基层粮食收储企业由于近年来粮食价格倒挂、经营不景气,技术人员流失严重,虽然国家出资配备了相关的设施设备,能及时发现粮情、具备处置常见粮情的硬件设施,但如何有效、快速、科学地进行处置,消除储粮安全隐患就存在较大问题;随着国家将粮食收储向民营企业放开,随即会带来储粮安全保障技术经验不足、储备不足、基础数据不完善,也有可能会直接威胁到储粮安全。

当前粮食行业有经验的害虫处置、灭菌防霉、机械通风、局部处理、气调处置等各领域储粮专家数量有限,不可能满足每个库的需要,逐一邀请专家将会导致企业成本不堪重负;另一方面专家为应对问题,也处于疲于奔命状态,消耗大量时间在路途,效率低下。

粮食储存过程中出现的粮情及处置方案其实都大同小异,只是参数确定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成本支出的合理性存在差异,当然这也与企业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当前,整个粮食行业不同仓型、储粮品种、储粮数量及粮堆高度、温湿度条件、粮仓配置设备设施参数的仓房发生不同的粮情经处置后效果明显的案例比比皆是,但都没有共享出来,或者说没有汇聚起来采用大数据方式进行分析整理并加以利用,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去走别人走过的老路,往往使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费时、费力、费钱,有时还会因杀不死害虫反而会增加害虫的抗药性,直接危害储粮安全和储粮生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当前储粮安全的需求,克服现有储粮安全粮情处置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储粮安全移动服务装置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储粮安全移动服务装置系统,包括,粮情中心服务器、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

用于汇集粮情数据、仓储信息并根据粮情数据匹配数据库形成粮情解决方案的粮情中心服务器包括有,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数据存储分析模块、GIS指挥模块、装置管理控制模块和通讯控制模块,所述的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分别连接数据存储分析模块、GIS指挥模块、装置管理控制模块和通讯控制模块;

用于确定使用者身份、采集地理位置信息及粮情数据的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包括有,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第一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第一数据采集编辑模块、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第一身份识别模块,所述的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分别连接第一定位模块、第一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第一数据采集编辑模块、第一移动通讯模块、第一身份识别模块;

用于现场粮情处理的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包括有,控制及数据传输模块和粮情处置装备系统,所述的控制及数据传输模块内包括有,第三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第二定位模块、导航模块、装备控制模块,所述的第三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分别连接第二定位模块、导航模块、装备控制模块,所述的装备控制模块连接粮情处置装备系统;

所述的粮情处置装备系统包括有,局部通风装置、局部挖掘系统、粮情测控装置、环流熏蒸装置、灭菌防霉系统、现场快检仪、气调处理系统、气密性监测处理系统、粮食降温冷却系统;

所述气调处理系统包括有N2或CO2发生装置、N2或CO2贮罐,N2或CO2检测装置;所述气密性监测处理系统包括有塑料薄膜、压条、粘接材料、密封材料、密封设备、风机、气压检测装置、连接气管;所述粮食降温冷却系统包括有制冷机组和送风装置。

用于确定使用者身份、接收粮情数据信息并作出处置方案的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包括有,第四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第二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第二数据采集编辑模块、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第二身份识别模块,所述的第四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分别连接第二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第二数据采集编辑模块、第二移动通讯模块、第二身份识别模块;

所述的粮情中心服务器的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通过无线方式分别连接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的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的第三无线发射接收模块、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的第四无线发射接收模块。

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一般采用车载形式,局部通风系统主要用于粮堆局部发热或水分偏高造成的粮情进行局部通风降温的装置;局部挖掘系统主要是用于粮堆局部发热生霉、水分偏高等情况需要将局部粮食挖出便于进行处置的机械;环流熏蒸装置主要是针对粮食害虫进行害虫杀灭的药剂熏蒸处置装置;灭菌防霉系统主要是针对粮堆中有害微生物、霉菌活性较高造成粮堆发热等危害粮食安全的粮情采用臭氧杀菌等方式的处置系统;现场快检仪是为实行各种粮情处置时需要对各种参数、有害物质、质量品质等进行现场检验检测的装置。

基层粮食收储企业技术人员通过配备的粮情测控监测系统和保管员巡仓检查发现粮情后,通过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填报相关粮情数据,如:虫害种类及密度,粮温、水分和相关佐证信息,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如实反应粮情、储粮仓型、储粮品种及数量、粮堆高度及相关仓储设施设备条件等涉及储粮安全的信息和库点及所在地理位置、粮情发生时间等,然后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通过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上传至粮情中心服务器;粮情中心服务器收到上传数据信息,数据存储分析模块通过数据分析并匹配储粮专家咨询数据库拟定相关处置初步方案,随后由粮情中心服务器根据粮情类别将方案发送至相关专家进行完善和审定;相关专家在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对方案进行完善和审核后,将方案返回至粮情中心服务器,粮情中心服务器一方面将该粮情及配套处置方案存储于数据存储分析模块达到处置数据库目的,同时将该处置方案下发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由现场人员端确认能否自行进行处置。

粮食收储企业若能自行处置,则按照处置方案进行实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实施过程中若对方案有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请示粮情中心服务器直接连接相关专家做实时咨询、解答,专家利用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可以对处置现场在线进行指导,保证处置方案有效实施。

粮食收储企业在若不能自行进行处置,可向粮情中心服务器申请第三方服务,粮情中心服务器通过系统自动匹配最近的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并将该方案及收储企业具体位置发送至该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的控制及数据传输模块,GIS指挥模块通过第二定位模块、导航模块引导其快速到达指定位置;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到达现场后,利用粮情处置装备系统上装备和库点自身仓储设备,按照处置方案对粮食进行现场处置,及时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确保储粮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地理信息和智能移动客户端联机方案,充分利用现行智能终端集成地理位置定位、图片及音视频采集、无线通讯传输等多种技术对粮食储存企业的粮情及时收集上传至中心服务器,粮情中心服务器根据收到的粮情数据信息或图像资料,调用系统咨询决策系统拟定方案并联机在线相关专家进行确认,及时、准确的对该粮情作出处置方案下发至移动客户端,为储粮企业科学处置提供技术服务,当承储企业不具备自己实施处置方案的能力时,平台通过无线方式指挥就近的移动式服务处理装置,迅速到达指定地域实施科学处置,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本系统针对当前基层粮食储备库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虽然具备相应的粮情监测设备但对于发现的问题却不能进行有效处置等现状,从“互联网+”“大数据”战略出发,利用平台无线连接行业内相关专家,最大限度发挥储粮专家指导作用,科学指导基层储粮企业实施粮情处置、缓解当前基层储粮企业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出现储粮安全事故或者处置粮情不彻底,容易留下储粮安全隐患的现状;同时,通过系统在实施处置各种粮情的过程中,进一步收集、完善适合我国粮食仓储的不同仓型、不同粮食种类、不同粮情状况的应对处置措施储粮专家咨询服务系统,为下一步实施“智慧粮食”、智能仓储提供数据支撑。系统搭建了一个机动、灵活、科学、高效的储粮安全快速服务体系,为确保我国粮食储存安全提供技术支撑,进而实现“互联网+储粮服务”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粮情中心服务器;2-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3-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4-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11-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2-数据存储分析模块;13- GIS指挥模块;14-装置管理控制模块;15-通讯控制模块;21-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22-第一定位模块;23-第一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24-第一数据采集编辑模块;25-第一移动通讯模块;26-第一身份识别模块;31-控制及数据传输模块;32-粮情处置装备系统;311-第三无线发射接收模块;312-第二定位模块;313-导航模块;314-装备控制模块;321-局部通风装置;322-局部挖掘系统;323-粮情测控装置;324-环流熏蒸装置;325-灭菌防霉系统;326-现场快检仪;327-气调处理系统;328-气密性监测处理系统;329-粮食降温冷却系统;41-第四无线发射接收模块;42-第二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43-第二数据采集编辑模块;44-第二移动通讯模块;45-第二身份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储粮安全移动服务装置系统,包括,粮情中心服务器1、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4;

用于汇集粮情数据、仓储信息并根据粮情数据匹配数据库形成粮情解决方案的粮情中心服务器1包括有,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1、数据存储分析模块12、GIS指挥模块13、装置管理控制模块14和通讯控制模块15,所述的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1分别连接数据存储分析模块12、GIS指挥模块13、装置管理控制模块14和通讯控制模块15;

用于确定使用者身份、采集地理位置信息及粮情数据的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包括有,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21、第一定位模块22、第一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23、第一数据采集编辑模块24、第一移动通讯模块25、第一身份识别模块26,所述的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21分别连接第一定位模块22、第一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23、第一数据采集编辑模块24、第一移动通讯模块25、第一身份识别模块26;

用于现场粮情处理的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包括有,控制及数据传输模块31和粮情处置装备系统32,所述的控制及数据传输模块31内包括有,第三无线发射接收模块311、第二定位模块312、导航模块313、装备控制模块314,所述的第三无线发射接收模块311分别连接第二定位模块312、导航模块313、装备控制模块314,所述的装备控制模块314连接粮情处置装备系统32;

所述的粮情处置装备系统32包括有,局部通风装置321、局部挖掘系统322、粮情测控装置323、环流熏蒸装置324、灭菌防霉系统325、现场快检仪326、气调处理系统327、气密性监测处理系统328、粮食降温冷却系统329;

所述气调处理系统327包括有N2或CO2发生装置、N2或CO2贮罐,N2或CO2检测装置;所述气密性监测处理系统328包括有塑料薄膜、压条、粘接材料、密封材料、密封设备、风机、气压检测装置、连接气管;所述粮食降温冷却系统329包括有制冷机组和送风装置。

用于确定使用者身份、接收粮情数据信息并作出处置方案的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4包括有,第四无线发射接收模块41、第二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42、第二数据采集编辑模块43、第二移动通讯模块44、第二身份识别模块45,所述的第四无线发射接收模块41分别连接第二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42、第二数据采集编辑模块43、第二移动通讯模块44、第二身份识别模块45;

所述的粮情中心服务器1的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1通过无线方式分别连接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的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21、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的第三无线发射接收模块311、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4的第四无线发射接收模块41。

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一般采用车载形式,局部通风系统321主要用于粮堆局部发热或水分偏高造成的粮情进行局部通风降温的装置;局部挖掘系统322主要是用于粮堆局部发热生霉、水分偏高等情况需要将局部粮食挖出便于进行处置的机械;环流熏蒸装置324主要是针对粮食害虫进行害虫杀灭的药剂熏蒸处置装置;灭菌防霉系统325主要是针对粮堆中有害微生物、霉菌活性较高造成粮堆发热等危害粮食安全的粮情采用臭氧杀菌等方式的处置系统;现场快检仪326是为实行各种粮情处置时需要对各种参数、有害物质、质量品质等进行现场检验检测的装置。

气调处理系统327主要是针对粮仓或粮堆充入N2或CO2以进行气调处理或气调储粮,可采用现场产气方式和采用已制备的高压或液态气源的方式;

气密性监测及处理系统328主要是针对粮仓或粮堆进行气密性检测、密闭处理的设施系统,其包括风机、气压检测装置、连接气管。

粮食降温冷却系统329是用于对粮堆或粮面空间进行应急降温处理,防止粮堆过热造成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其包括制冷机组、送风装置。

当基层粮食收储企业通过配备的粮情测控仪器和保管员巡仓检查发现粮情后,通过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的第一定位模块22、第一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23、第一数据采集编辑模块24及时、准确的填报相关粮情监测数据,如:虫害种类、密度,粮温及变化曲线、相关佐证信息,以文字记录、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如实上报仓储基本信息,如:储粮仓型、品种、数量、粮堆高度等,以及相关仓储设施设备条件等涉及储粮安全的信息和库点及所在地理位置、粮情发生时间等,并通过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21上传至粮情中心服务器1;粮情中心服务器1的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1收到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的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21上传数据信息,通过数据存储分析模块12匹配相关处置初步方案,通过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1发送至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4由相关专家进行完善和审定后,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4的第四无线发射接收模块41接收到处置方案后,由专家根据粮情数据、处置初步方案结合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使用第二数据采集编辑模块43对初步方案进行审核、完善、确认后通过第四无线发射接收模块41返回至粮情中心服务器1,粮情中心服务器1一方面利用数据存储分析模块12将该粮情及对应的处置方案进行存储,另一方面利用第一无线发射接收模块11将该处置方案下发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完成处置方案的确认工作。

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收到处置方案后,粮食收储企业对自身处置能力进行评估,若能自行处置,则按照处置方案进行实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实施过程中若对方案有不理解的,可以通过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21报请粮情中心服务器1的装置管理控制模块14请示直接连接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4与相关专家做实时咨询、解答;粮情中心服务器1同意后,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利用第一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23、第一数据采集编辑模块24、第一移动通讯模块25与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4的第二图像音视频处理模块42、第二数据采集编辑模块43、第二移动通讯模块44建立联系。

专家对处置现场在线进行指导,保证处置方案有效实施;粮食收储企业在若不能自行进行处置,可由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的第二无线发射接收模块21向粮情中心服务器1申请第三方服务,粮情中心服务器1通过系统自动匹配最近的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并将该方案及收储企业具体位置发送至该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的控制及数据传输模块31,GIS指挥模块13通过第二定位模块312、导航模块313引导其快速到达指定位置;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到达现场后,利用粮情处置装备系统32上装备和库点自身仓储设备,按照处置方案对粮食进行现场处置,及时消除储粮安全隐患,确保储粮安全。

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上的装备控制模块314可以根据现场粮情需要,分别对粮情处置装备系统32中的局部通风装置321、局部挖掘系统322、粮情测控装置323、环流熏蒸装置324、灭菌防霉系统325、现场快监仪326、气调处理系统327、气密性监测处理系统328、粮食降温冷却系统329设备设施进行控制操作,并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实现自动化控制并完成数据记录。

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上的第一身份识别模块26和粮情处置决策服务端4上的第二身份识别模块45是分别用来对库点使用客户与决策专家进行身份验证的,确保系统数据信息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当多个库点发生粮情时,粮情中心服务器1对多个粮情移动采集客户端2上报粮情按照上述流程进行并发处理,利用装置管理控制模块14指挥就近的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进行服务,并通过GIS指挥模块13对派出的粮情移动服务处理装置3进行科学管理和调配,实现主动、应急的功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