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损异常精确定位的计量自动化运维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3813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线损异常精确定位的计量自动化运维平台。



背景技术:

现在的计量自动化与集抄技术已逐渐成熟,计量设备覆盖率逐渐提高,抄表过程可以使用被动或主动方式,数据的获取完全可以做到自动、实时。但在计量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方面,采集数据未能发挥其真正指导生产的作用;另一方面,目前针对计量自动化系统运维以及现场设备运维管理制度与水平并没有跟上建设步伐。

线损管理的薄弱环节往往在10kV至400V的低压侧,特别是县级管理范围。虽然已全面建立了四分线损管理体系,但管理效果不太理想。

因此,必须通过对线损率的治理工作,主动发现计量设备运行状态的不稳定因素,形成指标与运行管理的有效良性循环,同时在管理上建立标准、规范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并通过信息化手段作为技术支撑,形成一套基于线损异常精确定位的计量自动化运维平台,才能有效帮助计量人员及时处理故障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精确定位的计量自动化运维平台,它为实现指标的可视化监测、流程的可视化监管,实现对线损异常原因的精确定位提供可行的硬件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线损异常精确定位的计量自动化运维平台,包括将线损异常的关键指标计量模块,历史数据自动计量模块,关键指标计量模块及历史数据自动计量模块均与智能分析诊断模块连接;智能分析诊断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

所述的智能分析诊断模块与移动数据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线损异常快速定位、线损异常智能分析、班组绩效管理、为实现企业移动作业的统一指派、统一回填、统一考核,形成工单流程的统一的闭环;通过定义移动GIS设备规范,将表单设备和移动GIS无缝衔接,实现表单内容的图形化展示;通过移动设备的GPS定位,记录人员的工作路径轨迹等功能提供了可行的硬件基础,并为提高服务质量,为加强工作质量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基于线损异常精确定位的计量自动化运维平台,包括将线损异常的关键指标计量模块1,历史数据自动计量模块2,关键指标计量模块1及历史数据自动计量模块2均与智能分析诊断模块3连接;智能分析诊断模块3与显示模块4连接;所述的智能分析诊断模块3与移动数据模块5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