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可交互立体虚拟现实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669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3D可交互立体虚拟现实展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3D可交互立体虚拟现实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混合现实又称为增强现实,是将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展示技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真实的环境加上虚拟的物体共同构成扩展现实;另一种情况是由虚拟的环境加上某些真实的物体共同构成扩展虚拟。这种介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混合现实技术成为了展示、体验、培训、医疗、古迹复原、工业维修等领域的前沿实用技术。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32505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3D 混合现实展示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前端面的高清摄像头、闪存存储芯片、图形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内存、显存、传输接口区、显示平台;所述显示平台包括设置有显示器的前板。

这种3D 混合现实展示装置通过高清摄像头拍抓拍环境中的各种实时物体视频信息,进行现实物体与虚拟场景的混合显示,使得展示效果更丰富,同时将数据线接口设置在装置最下方,减少人员经过被线材羁绊;但由于目前的3D 混合现实展示装置通常是设置在展厅中,参观者在行走或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拖拽数据线的现象,对内部元器件产生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混合现实展示装置,具有减少在拖拽电源线时对内部元器件产生损伤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3D可交互立体虚拟现实展示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供数据线穿过的通孔;以及,

设置于所述通孔、用于夹紧所述数据线的锁止组件,所述数据线穿过所述锁止组件;

所述锁止组件包括:

连接部;

承载于所述连接部的弹性卡紧部;以及,

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并能够抵触于所述弹性卡紧部以驱使所述弹性卡紧部抵压所述数据线的锁合部,且所述弹性卡紧部抵压所述数据线时,所述锁止组件卡紧固定于所述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止组件设置在通孔处,数据线穿过锁止组件,锁合部固定在连接部上时抵触弹性弹性卡紧部抵压在数据线上,同时锁止组件也卡紧固定在壳体上,从而使得数据线在通孔的部分处于卡紧固定的状态而无法发生移动,当使用者拖拽数据线时,不会对内部的元器件产生拉力,从而减少了内部元器件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卡紧部包括:

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弹片;

固定于所述弹片并具有一供所述锁合部驱使的抵推斜面的推移块;

以及,固定于所述弹片用于抵压所述数据线的压块;

所述锁合部包括:

锁帽;

固定于所述锁帽且螺合于所述连接部的锁筒;以及,

固定于所述锁筒内壁、用于抵推所述推移块的隔挡环,所述隔挡环抵推所述推移块至所述压块抵压所述数据线时,所述锁帽抵压于所述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合部通过锁筒与连接部之间的螺纹实现锁合固定,锁合部在转动的过程中,隔挡环会抵压在推移块的抵推斜面上并驱使弹片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压块抵压在数据线上,而同时锁帽抵压在壳体上,使得锁止组件卡紧固定在壳体上,从而将数据线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挡环面向所述推移块的一侧设有推移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隔挡环更容易抵推推移块而使压块压紧在数据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块与所述数据线相适配,且所述压块的内壁设有防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结构包括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防滑凸点、防滑棱或防滑条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块对数据线的压紧力更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帽面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弹性垫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合部拧紧的过程中可以使锁帽与壳体之间的锁紧力更大,从而将锁止组件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帽的内壁上设有柔性封堵片,且所述柔性封堵片上开设有多个形变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封堵片可以将锁帽与数据线之间的缝隙封闭,使得整体更加美观,形变槽使得柔性封堵片更加容易发生弹性形变,方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壁上位于所述通孔处设有安装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锁止组件的安装空间更大,更加容易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3D可交互立体虚拟现实展示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供数据线穿过的通孔;以及,设置于所述通孔、用于夹紧所述数据线的锁止组件,所述数据线穿过所述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连接部;承载于所述连接部的弹性卡紧部;以及,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并能够抵触于所述弹性卡紧部以驱使所述弹性卡紧部抵压所述数据线的锁合部,且所述弹性卡紧部抵压所述数据线时,所述锁止组件卡紧固定于所述壳体。锁止组件设置在通孔处,数据线穿过锁止组件,锁合部固定在连接部上时抵触弹性弹性卡紧部抵压在数据线上,同时锁止组件也卡紧固定在壳体上,从而使得数据线在通孔的部分处于卡紧固定的状态而无法发生移动,当使用者拖拽数据线时,不会对内部的元器件产生拉力,从而减少了内部元器件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沿通孔中轴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锁止组件的爆炸示意图,为清楚示意,去除了部分锁筒。

图中:1、壳体;2、锁止组件;21、连接部;211、连接帽;212、连接套筒;22、弹性卡紧部;221、弹片;222、推移块;223、抵推斜面;224、压块;225、防滑结构;23、锁合部;231、锁帽;232、锁筒;233、隔挡环;234、推移斜面;3、弹性垫层;4、柔性封堵片;41、形变槽;5、安装凸块;6、数据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3D可交互立体虚拟现实展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有用于供数据线6穿过的通孔(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通孔、用于夹紧数据线6的锁止组件2,数据线6穿过锁止组件2。

具体的,如图2所示,锁止组件2包括:连接部21;承载于连接部21的弹性卡紧部22;以及,固定于连接部21并能够抵触于弹性卡紧部22以驱使弹性卡紧部22抵压数据线6的锁合部23。

在壳体1的内壁上位于通孔处一体成型有安装凸块5,安装凸块5增加了壳体1在通孔处的厚度,从而使得锁止组件2的体积可以制作的更大,减小了锁止组件2的制作难度,同时使得锁止组件2的安装空间更大,更加容易安装。

如图3所示,连接部21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帽211和连接套筒212,连接套筒21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且连接套筒212中空供数据线6穿过,连接部21自安装凸块5的一侧穿入通孔中,且连接帽211抵触于安装凸块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连接部21与安装凸块5一体成型,或采用粘接、焊接、卡接等方式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体结构。

弹性卡紧部22包括一体成型的弹片221、推移块222和压块224,通常在连接套筒212的端部设置有多组弹性卡接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绕连接套筒212周向均匀分布的四组,弹片221由弹性形变能力较强的金属或塑料制成,且通过焊接、粘接、卡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于连接套筒212的端面或者内壁;推移块222背离连接部21的一侧设有抵推斜面223以方便受锁合部23推移,且弹片221在自然状态下时,推移块222的最高点低于连接套筒212的外壁;压块224用于抵压数据线6,压块224的内壁为与数据线6相适配的弧形,且在压块224的内壁上设有防滑结构225,防滑结构225可以是防滑凸点、防滑棱或防滑条纹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本实施例中采用防滑凸点,从而压块224在抵压数据线6是形成更大的压紧力,使数据线6不容易发生窜动。

锁合部23包括:锁帽231;固定于锁帽231且螺合于连接部21的锁筒232;以及,固定于锁筒232内壁、用于抵推推移块222的隔挡环233,隔挡环233抵推推移块222至压块224抵压数据线6时,锁帽231抵压于所述壳体1;具体的,锁帽231、锁筒232与隔挡环233一体成型,锁筒232内壁设有一段与连接套筒212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形成锁筒232与连接套筒212的螺纹连接,隔挡环233设置在锁帽231与内螺纹之间,且隔挡环233面向推移块222的一侧设有推移斜面234,使得隔挡环233更容易抵推推移块222而使压块224压紧在数据线6上。

在锁帽231面向壳体1的一侧设有弹性垫层3,弹性垫层3由橡胶材料制成并粘接固定在锁帽231上,且旋拧锁合部23至隔挡环233抵压在推移块222上时,弹性垫层3与壳体1相贴合,继续旋拧锁合部23时,弹性垫层3即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锁帽231与壳体1之间的锁紧力更大,将锁止组件2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壳体1上。

在锁帽231的内壁上还设有柔性封堵片4,柔性封堵片4有橡胶材料制成,且在柔性封堵片4上开设有多个形变槽41,柔性封堵片4可以将锁帽231与数据线6之间的缝隙封闭,使得整体更加美观,形变槽41使得柔性封堵片4更加容易发生弹性形变,方便安装。

安装时,将锁止组件2设置在通孔处,数据线6穿过锁止组件2,锁合部23通过锁筒232与连接部21之间的螺纹实现锁合固定,锁合部23在转动的过程中,隔挡环233会抵压在推移块222的抵推斜面223上并驱使弹片221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压块224抵压在数据线6上,而同时锁帽231抵压在壳体1上,使得锁止组件2卡紧固定在壳体1上,从而使得数据线6在通孔的部分处于卡紧固定的状态而无法发生窜动,当使用者拖拽数据线6时,不会对内部的元器件产生拉力,从而减少了内部元器件的损伤。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实用新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实用新型,某些步骤可能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述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信或者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