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棉花识别及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382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棉花识别及定位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棉花识别及定位装置,属于棉花识别及定位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棉花种植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传统的种植管理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和植棉比较效益低的影响,导致棉农的植棉积极性普遍不高。虽然机械化采棉是发展方向,但传统大型采棉机作业成本很高,而且机采棉花含杂质较多,造成了传统机采棉的棉花等级降低,棉农收入下降,严重影响采棉机在我国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棉花识别及定位装置,采棉质量得到很大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地增加了产品的实用性和和可靠性,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棉花识别及定位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设有采棉机器人,所述机体的前端通过悬空架设有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所述悬空架的四周均匀设有四组光源,当光线不足或夜间时,需要打开四组光源,四组光源从四个方向向周围照射,同时也消除了光照不均匀产生阴影的问题,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减少了误差;所述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与控制柜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柜设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控制柜的输出端与机械手控制相连,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用于采集棉桃的数据,采集的数据包括棉桃的空间位置数据、RGB值以及深度值,经过控制柜的判断处理后,根据机器人需要的棉桃空间位置数据控制机械手到达棉桃的位置;所述采棉机器人设有采棉头,所述采棉头设有吸棉口,所述吸棉口通过吸棉风机与采棉软管相连通,所述采棉软管与集棉箱相连通,吸棉风机产生的负压将棉花吸进采棉软管,最终到达集棉箱,从而完成采棉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集棉箱侧面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出棉口,方便出棉。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光源电连接,由于棉花的采摘期大多日光照射强度较高,因此,提高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产生大量电能,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上表面覆盖有透明软蒙皮,如PVC透明软板,提高产品的方式效果,而且不易破损,提高了使用寿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遮阳板之间设有隔热涂料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棉质量得到很大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地增加了产品的实用性和和可靠性,使用寿命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棉花识别及定位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前端设有采棉机器人2,所述机体的前端通过悬空架5设有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1,所述悬空架5的四周均匀设有四组光源4,当光线不足或夜间时,需要打开四组光源,四组光源从四个方向向周围照射,同时也消除了光照不均匀产生阴影的问题,提高了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的成像效果,减少了误差;所述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1与控制柜3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柜3设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控制柜3的输出端与机械手控制相连,双目立体视觉摄像头1用于采集棉桃的数据,采集的数据包括棉桃的空间位置数据、RGB值以及深度值,经过控制柜3的判断处理后,根据机器人需要的棉桃空间位置数据控制机械手到达棉桃的位置。

所述采棉机器人2设有采棉头10,所述采棉头10设有吸棉口,所述吸棉口通过吸棉风机6与采棉软管12相连通,所述采棉软管12与集棉箱7相连通,吸棉风机6产生的负压将棉花吸进采棉软管12,最终到达集棉箱7,从而完成采棉过程。所述集棉箱7侧面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出棉口,方便出棉。

所述采棉头10设有采棉头驱动电机,所述采棉头驱动电机通过同步带与异型轴传动相连,所述异型轴上设有前置滚轮,将动力传输到前置滚轮,前置滚轮靠两侧固定的端盖保证同心位置,前置滚轮的转动靠中间异型轴的转动带动。

另外,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遮阳板11,所述遮阳板11的上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的光源电连接,由于棉花的采摘期大多日光照射强度较高,因此,提高太阳能电池板能够产生大量电能,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