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8137发布日期:2018-06-12 21:47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制造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面临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传统层 面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制造业的转型迫在眉睫。在这样的环境下,智能制造 的浪潮应运而生,成为产业重要的增长突破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 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 式和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表现卓著,成长为智能制造的前沿阵地。浙江省海宁市则是其中代表,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融合发展大势中已具有一定的变革基础。无论从地理区位、经济基础,还是人居环境方面,都体现出卓越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阿里云用人工智能开启“新制造”,为制造业提供人工智能ET(人工智能系统),让工厂的机器及制造出来的产品也具备ET大脑,通过公共云的普惠计算能力以及物联网技术方案,协助制造业智能升级。这是阿里云ET在“新制造”领域的新动向,也是2016年12月15日于惠州收官的2016广东省大数据开发者大会暨2016云栖大会广东分会的一项重磅发布议题。

目前,阿里云正在搭建中国制造2025的架构雏形,为企业提供云计算的基础平台。基于云计算为社会带来的强大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25%的生产效率提升,创造额外附加值6万亿。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工业4.0新技术将成为中国制造业提升效能的关键。

按照专家的推断,未来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10%在于算法,20%在于技术,70%在于应用场景和落地。这一推断没错,但是如果在前面30%失去技术优势, 后面的70%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

因此,增强人工智能基础,必须在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自主协同等方面进行学科理论梳理和研究,开展类脑智能计算、生物仿真等基础技术的研究,以实验室和研究院等形式专注研究成果的产品转化。

基础理论是根本,基础技术是主干,应用是枝叶。只有根底深厚庞大,主干强劲,人工智能产业才能日益兴荣昌盛。目前人工智能共享技术包括知识计算引擎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群体智能关键技术、自主无人系统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以及智能计算芯片与系统等。

而在应用场景中,反而不那么紧要,因为国内已经摸索出了人工智能融入工业的途径,不断地将设计、生产、物流、服务等环节优化协调,在核心软件、关键部件、重要装备、网络协同等方面确立逐渐主动权。只有理论和技术夯实基础,我国在工业这一价值主战场必将赢得先机。

智能制造(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IM)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它把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从智能制造系统的本质特征出发,在分布式制造网络环境中,根据分布式集成的基本思想,应用分布式人工智能中多Agent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实现制造单元的柔性智能化与基于网络的制造系统柔性智能化集成。根据分布系统的同构特征,在智能制造系统的一种局域实现形式基础上,实际也反映了基于Internet的全球制造网络环境下智能制造系统的实现模式。智能制造的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较高,人工智能多用于工程设计,工艺过程设计,生产调度,故障诊断等。但生产统计方面多为人工统计,各条生产线统计完进行汇总,统计花费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包括电动机、中间传输器、成品传输器和换向传输器,所述电动机固定在机架的一侧,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所述成品传输器,所述成品传输器与所述中间传输器连接,所述中间传输器与所述换向传输器和合格品传输器连接,所述换向传输器与不良品传输器连接,所述机架的上方设置有摄像头支架,所述摄像头支架上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红外计数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所述机架的一端设置有阻挡板,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控制箱壳体上设置有警报器,所述控制箱的面板上设置有指示灯和计数器,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设置有电气元件,所述电气元件安装在支撑板上。

上述结构中,成品货物从所述成品传输器上传输,当货物运送至所述中间传输器位置处停下,所述摄像头对物品进行检测判定,良品货物在所述中间传输器的作用下运送至所述合格品传输器上,所述红外计数传感器检测良品货物的数量,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箱,经过所述电器元件处理后数量信息显示在所述计数器上,良品货物在后工序搬运如果不及时,则所述红外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箱控制所述警报器发出警报,同时所述合格品传输器停止运行,避免良品货物堆积碰撞,经所述摄像头判定的不良品,在所述换向传输器的作用下被抬起,所述换向传输器将不良品运送至所述不良品传输器上,完成货物分拣。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摄像头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摄像头支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红外计数传感器和所述红外传感器各有两个,两个所述红外计数传感器和所述红外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两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支撑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控制箱壳体内壁上,所述电气元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箱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警报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控制箱壳体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电动机外壳有通风散热装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使用功能,所述红外计数传感器和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箱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该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通过红外计数传感器识别检测,将数量信息反馈给控制箱和计数器,生产统计数据准确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动机;2、中间传输器;3、成品传输器;4、换向传输器;5、不良品传输器;6、摄像头支架;7、摄像头;8、合格品传输器;9、红外计数传感器;10、红外传感器;11、阻挡板;12、控制箱;13、机架;14、指示灯;15、计数器;16、电气元件;17、支撑板;18、控制箱壳体;19、警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包括电动机1、中间传输器2、成品传输器3和换向传输器4,电动机1固定在机架13的一侧,机架13上设置有成品传输器3,成品传输器3与中间传输器2连接,中间传输器2与换向传输器4和合格品传输器8连接,换向传输器4与不良品传输器5连接,机架13的上方设置有摄像头支架6,摄像头支架6上安装有摄像头7,机架13上设置有红外计数传感器9和红外传感器10,机架13的一端设置有阻挡板11,机架13的一侧设置有控制箱12,控制箱12的控制箱壳体18上设置有警报器19,控制箱12的面板上设置有指示灯14和计数器15,控制箱12的内部设置有电气元件16,电气元件16安装在支撑板17上。

上述结构中,成品货物从成品传输器3上传输,当货物运送至中间传输器2位置处停下,摄像头7对物品进行检测判定,良品货物在中间传输器2的作用下运送至合格品传输器8上,红外计数传感器9检测良品货物的数量,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箱12,经过电器元件16处理后数量信息显示在计数器15上,良品货物在后工序搬运如果不及时,则红外传感器1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箱12,控制箱12控制警报器19发出警报,同时合格品传输器8停止运行,避免良品货物堆积碰撞,经摄像头7判定的不良品,在换向传输器4的作用下被抬起,换向传输器4将不良品运送至不良品传输器5上,完成货物分拣。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智能制造用生产统计装置的使用功能,摄像头支架6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3上,摄像头7与摄像头支架6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红外计数传感器9和红外传感器10各有两个,两个红外计数传感器9和红外传感器10分别固定在机架13的两侧,支撑板17通过螺钉固定在控制箱壳体18内壁上,电气元件16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撑板17上,控制箱12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3的一侧,警报器19通过螺钉固定在控制箱壳体18上,红外计数传感器9和红外传感器10与控制箱12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