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雷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8640发布日期:2018-10-02 18:41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络系统,特别是一种方便考生从杂乱的公考信息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位报考的公考雷达系统。



背景技术:

公职类的考试信息主要发布在全国各省、市、县地区的人事考试类官网,信息发布分散,发布时间无法预知,为了找到合适的岗位,用户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从excel职位表或者页面职位表筛选符合报考的职位信息,然后对选择最适合岗位、报考流程及入口等问题左右为难。考生很难同时关注多个政府网站,并从杂乱的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很容易错过很多适合的考试,错失机会。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考生从杂乱的公考信息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位报考的公考雷达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公考雷达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资讯搜索系统、公考雷达操作界面以及用户端;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分别与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公考雷达操作界面以及资讯搜索系统连接,所述的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与所述的爬虫抓取系统连接,所述的公考雷达操作界面分别连接资讯搜索系统和用户端;

所述的爬虫抓取系统,从网址库中抓取栏目信息,精准收集全国各地区公职类考试资讯;

所述的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储存全国各地公职类考试资讯;

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将全国各地公职类考试资讯进行归类整理;

所述的资讯搜索系统,根据用户的请求进行筛选搜索;

所述的公考雷达操作界面,显示各个选项、栏目,并为用户端提供相应的链接;

所述的用户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公考雷达操作界面进行相关操作。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有职位匹配系统,该职位匹配系统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和用户端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还包括有智能推送系统,该智能推送系统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和用户端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自动化清洗模块,该自动化清洗模块对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资讯搜索系统,根据用户端的要求通过关键字匹配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用户端包括网站端、微信平台、手机web占以及app。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etl工具将分布的、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平面数据文件抽取到临时文件中间层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采用自然语言。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采用mapreduce并行处理方式,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公考雷达系统,通过爬虫抓取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资讯搜索系统以及用户端等的配合,能够方便、精确、自动化地收集和发布全国各地公职类考试资讯,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筛选处理,将符合的职位信息、考试信息提取出来,方便考生从杂乱的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信息、考试信息,避免了机会的错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公考雷达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公考雷达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系统、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资讯搜索系统、公考雷达操作界面以及用户端;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分别与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公考雷达操作界面以及资讯搜索系统连接,所述的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与所述的爬虫抓取系统连接,所述的公考雷达操作界面分别连接资讯搜索系统和用户端;

所述的爬虫抓取系统,从网址库中抓取栏目信息,精准收集全国各地区公职类考试资讯;

所述的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储存全国各地公职类考试资讯;

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将全国各地公职类考试资讯进行归类整理;

所述的资讯搜索系统,根据用户的请求进行筛选搜索;

所述的公考雷达操作界面,显示各个选项、栏目,并为用户端提供相应的链接;

所述的用户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公考雷达操作界面进行相关操作。

本发明的公考雷达系统,通过爬虫抓取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资讯搜索系统以及用户端等的配合,能够方便、精确、自动化地收集和发布全国各地公职类考试资讯,并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筛选处理,将符合的职位信息、考试信息提取出来,方便考生从杂乱的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信息、考试信息,避免了机会的错失。

实施例2: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还包括有职位匹配系统,该职位匹配系统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和用户端连接。这样设计以后,职位匹配系统将招考信息中的职位数据提取出来,人工审核后发布到公考雷达操作界面,以便用户进行查询和使用。

实施例3: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还包括有智能推送系统,该智能推送系统分别与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和用户端连接。这样设计以后,当用户端与智能推送系统关联上后,智能推送系统就可以对用户端进行信息推送,比如微信公众号,可以建立一个公考雷达公众号,用户端通过微信关注该公众号即可,当有合适的职位信息、考试信息等的时候则会自动地推送给用户端。

实施例4: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自动化清洗模块,该自动化清洗模块对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所述的自动化清洗模块是指去除冗杂信息,选取关键准确的信息,方便用户端使用,选择出最合适的职位信息、考试信息,彻底将用户从繁杂的大堆数据中解放出来。

实施例5: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资讯搜索系统,根据用户端的要求通过关键字匹配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为了让用户可以自由搜索出想要的考试信息,公考雷达建立一个资讯搜索引擎,用户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出雷达资讯数据库中想要的考试信息,帮助用户选择出最适合的职位,彻底将用户从繁杂大数据中解放出来。

实施例6: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用户端包括网站端、微信平台、手机web占以及app。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想要的访问平台。在网站端,即pc端,可以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产品体验,如报考指南模块,小工具模块。报考指南中为用户提供报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报考相关问题。小工具模块中为用户提供历年数据,行测题库,照片处理,专业库,申论批改,视频课程,资料打印社,全方位为考生提供相应的服务。在公考雷达微信端,为用户提供了人工咨询服务,有在线客服贴心帮助用户解答报考中的疑问。

实施例7: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通过etl工具将分布的、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平面数据文件抽取到临时文件中间层后进行清洗转换、集成。

实施例8: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采用自然语言。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languageprocessing)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交互的语言问题的一门学科。处理自然语言的关键是要让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所以自然语言处理又叫做自然语言理解也称为计算语言学。一方面它是语言信息处理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之一。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能够方便准确地进行数据处理,提高了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例9: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采用mapreduce并行处理方式,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mapreduce的设计初衷是通过大量廉价服务器实现大数据并行处理,对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其突出优势是具有扩展性和可用性,特别适用于海量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的混合处理,能够大大,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

实施例10:

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所述的人事考试信息数据库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filesystem)是指文件系统管理的物理存储资源不一定直接连接在本地节点上,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节点相连。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设计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一个典型的网络可能包括多个供多用户访问的服务器。另外,对等特性允许一些系统扮演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双重角色。例如,用户可以“发表”一个允许其他客户机访问的目录,一旦被访问,这个目录对客户机来说就象使用本地驱动器一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