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动态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5385发布日期:2018-10-16 21:0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动态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软件开发一般包括开发、测试和上线等环节,每一环节对应一种环境,即对应有开发环境、测试环境以及上线环境。在软件开发时,部分代码仅在开发或测试时运行,在上线时不能运行,如测试用的mock数据、自动登录以方便调试应用的代码等。当前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环境之间来回切换,以便进行软件调度。当前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方法实现对环境切换:一是通过服务器配置方式实现环境切换,这种方式需依赖网络环境,网络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切换;二是本次切换下次重启时生效,这种方式无法进行实时动态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境动态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当前环境切换时无法实现实时动态切换的问题。

一种环境动态切换方法,包括:

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获取与每一所述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

获取环境切换请求,所述环境切换请求包括目标环境标识;

基于所述目标环境标识,在所述宏定义开关中获取与所述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

基于所述目标宏定义开关,在所述配置参数中获取与所述目标宏定义开关对应的目标配置参数,根据所述目标配置参数切换至目标环境。

一种环境动态切换装置,包括:

参数配置模块,用于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获取与每一所述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

切换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切换请求,所述环境切换请求包括目标环境标识;

宏定义开关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环境标识,在所述宏定义开关中获取与所述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

环境切换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宏定义开关,在所述配置参数中获取与所述目标宏定义开关对应的目标配置参数,根据所述目标配置参数切换至目标环境。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环境动态切换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环境动态切换方法的步骤。

上述环境动态切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每一可选环境对应一宏定义开关,通过宏定义开关能够实现环境快速切换;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切换请求中的目标环境标识获取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目标宏定义开关对应一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根据一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切换至目标环境,实现了环境动态切换,可以极大提升涉及动态切换开关效率,不依赖网络限制,且能实时生效,提升开关切换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0的一具体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20的一具体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方法的一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方法的流程图。该环境动态切换方法应用在用于进行软件开发的计算机设备上,用于对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对应的环境进行快速动态切换,无需依赖于网络环境。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脑和服务器等设备,本实施例中以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该环境动态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获取与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

其中,可选环境针对开发人员而言,是指多个发布并处于运行状态的服务器,包括发布环境、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等。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是指预先配置的可以访问可选环境的参数,该配置参数包括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和端口号,以便于后续基于该配置参数访问相应的可选环境。

其中,配置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时,需要注意的是,将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进行配置。每一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由若干项目文件组成,项目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头文件和定义文件等。其中,头文件是指用于保存程序的声明(declaration)的文件。其中,ip和端口号在头文件中进行声明。其中,定义文件是用于保存程序的实现(implementation)的文件。其中,每一可选环境的环境标识和宏定义开关在头文件中进行声明,将每一可选环境的环境标识、宏定义开关和配置参数建立关联关系,通过关联关系,根据可选环境的环境标识能够查找到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根据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能够在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中查找到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

具体地,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具体是指配置同一服务器中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可选环境具体可以是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和运行环境等,配置参数中包括ip和端口号。每一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不同,具体是配置参数中ip和端口号不同。例如,配置任一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或者网站的服务器对应的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和运行环境等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使得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ip和端口号不相同,以便基于相应的配置参数从一可选环境切换至另一可选环境。即基于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可实现从开发环境切换至测试环境或运行环境,具体通过每一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中的ip和端口号实现可选环境的切换。

宏定义是指又称为宏代换、宏替换,其基本格式为:#define标识符字符。宏定义开关是指通过宏定义格式定义可选环境,具体是使用#ifdef指示符来区隔一些与特定头文件(即本实施例中的宏定义)、程序库和其他文件版本有关的代码,其基本格式为:

#ifdef语句1

程序2

#endif

上述基本格式具体应用在如下场景下:宏定义语句1则执行程序2。

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并将提供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可以理解为:通过宏定义将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进行区分。例如,采用宏定义将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进行区分:

#ifdef宏定义执行条件语句

#definesocket_ip_port@”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该配置参数可以为ip和端口号

#else

上述示例中,在宏定义执行条件语句触发时,基于宏定义开关(即#definesocket_ip_port@”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中的配置参数实现环境切换,每一宏定义开关通过其配置参数进行区分。

本步骤中,通过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并提供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该宏定义开关与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相关联,可基于一可选环境通过宏定义开关对应的配置参数切换至另一可选环境。

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10的一流程图,如图2所示,步骤s10中,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获取与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预先将至少两个可选环境连接至同一服务器,获取服务器信息。

其中,服务器信息是指可选环境部分的配置参数,服务器信息中包括网站的web服务器、脚本解析器版本、ip、文本内容类型、网站域名、服务器类型和站点物理路径等。具体地,通过将至少两个可选环境连接至同一服务器,获取每一可选环境的服务器信息,通过服务器信息进行页面访问。

s12:获取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配置参数包括ip和端口号。

其中,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ip和端口号等。

本实施例中,动态获取各个可选环境下的配置参数,同一服务器下每一可选环境配置参数中的ip和端口号不同,以便根据ip和端口号连接相应的可选环境。其中宏定义中的参数可定义如下[[globalvariablesshareglobalvariables]serverip],该参数均为变参宏定义的格式。

s13:基于服务器信息确定宏定义的标识符,并将ip和端口号作为宏定义的字符串,以获取与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

其中,宏定义基本格式为:#define标识符字符串,通过获取的服务器信息确定宏定义的标识符。例如,将ip_port设定为宏定义的标识符,将配置参数中ip和端口号作为宏定义的字符串。

具体地,通过服务器信息进行页面访问,将进行页面访问部分的网站域名作为宏定义的标识符,将服务器信息中ip和端口号作为宏定义的字符串,在程序被编译前,将标识符替换为字符串,对字符串进行编译。本实施例中,域名用于标识各环境服务器,例如,开发环境服务器、测试环境服务器和运行环境服务器等。

例如,宏定义中#definesocket_ip_port@"192.xxx.xx.81"中,socket_ip_port为宏定义开关的标识符,@"192.xxx.xx.81"为宏定义开关的字符串,其中x为数字,编译时,将socket_ip_port替换为@"192.xxx.xx.81。

又例如,#definesocket_http_url@"http://192.xxx.xx.81:5320/handler/requestaddress"中,socket_http_url为宏定义开关的标识符,@"http://192.xxx.xx.81:5320/handler/requestaddress"为宏定义开关的字符串。

步骤s11-s13中,通过宏定义格式将获取的可选环境的服务器信息和配置参数,以获取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配置过程简单快捷,有助于实现环境动态切换的快速实行。

其中,在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获取与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的步骤(即步骤s10)之后,该环境动态切换方法还包括:获取可选环境的可选环境标识,并将可选环境标识与宏定义开关关联存储至本地文件。具体地,定义每个可选环境对应的可选环境标识,并将可选环境标识与宏定义开关进行关联,并将关联关系存储至本地文件。例如,可选环境为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和运行环境,可将开发环境标识设为1,将测试环境标识设为2,将运行环境标识设为3,并提供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和运行环境的宏定义开关,将开发环境的标识1与开发环境的宏定义开关设置关联,将测试环境的标识2与测试环境的宏定义开关设置关联,将运行环境的标识3与运行环境的宏定义开关设置关联,并将关联关系存储至本地文件。可以理解地,将可选环境标识和对应的宏定义开关关联存储在本地文件中,有利于后续基于可选环境标识从本地文件中查找到相应的宏定义开关。

s20:获取环境切换请求,环境切换请求包括目标环境标识。

其中,环境切换请求是用于请求进行环境切换的请求,目标环境是指当前需要切换至的可选环境。目标环境标识是指目标环境对应的标识。由于本地文件中每一可选环境标识与其对应的宏定义开关关联存储,而目标环境属于可选环境中的一个,可基于目标环境标识查找到相应的宏定义开关。

具体地,当获取到环境切换请求时,需要先对环境切换请求进行识别,其中,不同的环境切换请求传递不同参数,该环境切换请求中传递的参数包括目标环境标识。服务器在获取环境切换请求后,在定义文件中对环境切换请求中传递的目标环境标识进行识别和认定。

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步骤s20的一流程图,如图3所示,步骤s20中,获取环境切换请求,环境切换请求包括目标环境标识,包括:

s21:在环境切换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可选环境信息,每一可选环境信息包括开关状态。

具体地,根据配置的至少两个可选环境不同将环境切换界面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区域中显示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可选环境信息,其中,可选环境信息包括可选环境标识,还包括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开关状态可以为空闲状态或者激活状态。其中,空闲状态是指可选环境处于未激活的状态,激活状态是指可选环境处于激活的状态。同一时刻,至少两个宏定义开关中只能有一个处于激活状态,其他宏定义开关需处于空闲状态。用户端通过环境切换界面不同的区域显示的可选环境信息,对环境进行切换,其中,环境切换界面对当前的环境对应的区域进行突出显示,并显示开关状态为激活,突出显示具体可以通过浮框、字体加深和颜色加深等方式进行显示,用来区别于其他可选环境,其他可选环境对应的区域不进行突出显示,其他可选环境对应的区域中显示的开关状态为空闲状态。其中,用户端是指与服务器相对应,为客户提供本地服务的程序。通过本步骤,基于环境切换界面中显示的可选环境信息,以使用户可了解当前所有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以便于进行通过环境切换界面选择可切换环境。

s22:获取用户采用点击环境切换界面上的任一可选环境信息而输入的环境切换请求。

其中,环境切换界面上显示至少一个可选环境信息,每一可选环境信息对应一可选环境标识。当用户采用点击环境切换界面上的任一可选环境信息时,服务器会获取到与所点击的可选环境信息相对应的环境切换请求,此时,环境切换请求中包括用户点击的可选环境信息对应的目标环境标识。具体地,该环境切换请求还包括用户端的地址参数等。例如,环境切换界面显示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和运行环境等可选环境信息,可选环境信息包括开发环境的标识1,测试环境的标识2和运行环境的标识3,而且,环境切换界面还显示标识1、2和3对应的开关状态。当环境切换界面显示当前服务器环境应用在标识为1时,标识1对应的开关状态为激活状态,标识2和3对应的开关状态为空闲状态,此时,可接收用户端发送的切换至标识2或者3的环境切换请求,环境切换请求中包括标识2或者3。

进一步地,用户采用点击环境切换界面上的任一可选环境信息而输入的环境切换请求,用户选定环境切换界面上可选环境区域时,对选定的可选环境区域进行区别显示,用户可对环境切换界面任意可选环境对应的区域进行点击,当接收到用户以点击方式切换至另一可选环境时,服务器会接收环境切换请求。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选定另一可选环境时,对另一可选环境进行区别显示,以便于用户清楚当前选定的环境。

步骤s21-s22,通过在环境切换界面显示至少两个可选环境信息,其中,可选环境信息包括开关状态,根据环境切换界面显示的可选环境信息,以获取服务器当前应用在可选环境中的某一环境,并显示其他可选环境信息。通过点击环境切换界面上的任一可选环境信息而输入的环境切换请求,从当前环境切换至其他可选环境,切换过程简单方便。

s30:基于目标环境标识,在宏定义开关中获取与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

其中,目标宏定义开关是指选定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宏定义开关。

具体地,根据选定的目标环境标识,在预先配置的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中获取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宏定义开关。其中,头文件中每一可选环境的环境标识、宏定义开关和配置参数设有对应关系,通过目标环境标识与目标宏定义开关的对应关系,基于目标环境标识获取到对应目标宏定义开关。

步骤s30中的基于目标环境标识,在宏定义开关中获取与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具体包括:基于目标环境标识调用本地文件,对目标环境标识在本地文件中存储的可选环境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在宏定义开关中获取与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其中,本地文件中存储有可选环境标识与可选环境的宏定义开关的关联关系,将目标环境标识作为正则匹配,通过正则表达式匹配规则,在本地文件中开头至结尾所有的内容与目标环境标识进行匹配,当本地文件中,某一内容与目标环境标识匹配成功,则返回目标环境标识,并在预先配置的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中获取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宏定义开关,并将对应的宏定义开关作为目标宏定义开关。例如,目标环境标识为3时,调用本地文件并在本地文件中进行匹配,当在本地文件中匹配成功时,获取目标环境标识3以及对应的宏定义开关作为目标宏定义开关。

进一步地,在宏定义开关中获取与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的步骤之后,环境动态切换方法还包括:默认设置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为空闲状态。具体地,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时,将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设置为空闲状态,用户能访问任意一宏定义开关为空闲状态的可选环境。其中,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可根据需求环境默认设置某一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为空闲状态,或者根据需求环境默认设置某一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为激活状态,其他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设置为空闲状态。通过将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默认为空闲状态,可根据实际的环境需求,激活目标环境的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以访问目标环境,节省环境切换的时间。

进一步地,可依据软件开发的进度,从至少两个可选环境中选择其中一个可选环境的宏定义开关状态设置为激活状态,在访问服务器时,可直接访问到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为激活状态的可选环境(即确定为默认环境),当需要从默认环境切换至可选环境时,需要发送环境切换请求。例如,默认设置一服务器中开发环境、测试环境和运行环境这三种可选环境中,运行环境的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为激活状态,访问服务器时默认访问运行环境,当需要访问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时,需要发送环境切换请求。进一步地,若用户端确定服务器长时间处于一可选环境,设定该可选环境为默认环境,将该默认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设置为激活状态,以使服务器开机时自动进入默认环境,以节省环境切换时间。

相应地,在宏定义开关中获取与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的步骤之后,环境动态切换方法还包括:将目标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切换为激活状态。具体地,根据目标环境标识获取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将目标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切换为激活状态,其他可选环境的开关状态为空闲状态。例如,当从运行环境切换至开发环境时,获取了开发环境的目标宏定义开关,将开发环境的目标宏定义切换为激活状态,其他可选环境的开关状态为空闲状态,以实现环境切换。

s40:基于目标宏定义开关,在配置参数中获取与目标宏定义开关对应的目标配置参数,根据目标配置参数切换至目标环境。

其中,目标配置参数是指目标环境的配置参数,通过目标配置参数中的ip和端口号切换至目标环境。具体地,头文件中每一可选环境的环境标识、宏定义开关和配置参数设有对应关系,通过目标宏定义开关在预先配置的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中获取目标配置参数,读取目标配置参数中ip和端口号,根据ip和端口号切换至目标环境。因此通过目标配置参数,切换至目标环境,实现环境动态实时切换。本实施例中,目标配置参数是预先配置好的,每一可选环境通过宏定义方式进行配置。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方法的一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环境动态切换方法包括:首先,配置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即配置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的配置参数,并获取生产环境和测试环境的宏定义开关,预设测试环境的宏定义开关的标识为1,生产环境的宏定义开关的标识为2。然后,连接服务器,获取服务器信息,根据服务器信息进行页面访问,读取动态在线宏定义开关标识,当读取到测试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的标识1,根据宏定义开关标识1获取测试环境宏定义开关,基于测试环境宏定义开关获取测试环境的配置参数,根据测试环境的配置参数连接服务器,并在测试环境下进行访问。当用户需将环境切换至生产环境,从环境切换界面点击生产环境的宏定义开关对应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包括生产环境的开关状态和标识。具体地,当用户点击生产环境对应环境信息区域的标识2,点击生产环境的宏定义开关对应的环境信息之前,在环境切换界面测试环境对应显示区域突出显示,点击生产环境对应区域的标识2,将宏定义开关标识从1更改为2,读取宏定义开关标识2,获取与宏定义开关标识2对应的生产环境宏定义开关,并基于生产环境宏定义开关获取生产环境的配置参数,根据生产环境的配置参数连接服务器,并在生产环境下进行访问,实现环境动态切换,不依赖网络限制,且能实时生效。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环境动态切换方法中,通过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每一可选环境对应一宏定义开关,通过宏定义开关能够实现环境快速切换,通过接收环境切换请求对环境进行切换;根据接收到的环境切换请求中的目标环境标识获取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其中,目标宏定义开关对应一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根据一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切换至目标环境,实现了环境动态切换,可以极大提升涉及动态切换开关效率,不依赖网络限制,且能实时生效,提升开关切换体验。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装置的一原理框图。该环境动态切换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方法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该环境动态切换装置包括参数配置模块10、切换请求获取模块20、宏定义开关获取模块30和环境切换处理模块40。其中,参数配置模块10、切换请求获取模块20、宏定义开关获取模块30和环境切换处理模块40的实现功能与实施例1中环境动态切换方法对应的步骤一一对应,为避免赘述,本实施例不一一详述。

参数配置模块10,用于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获取与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

切换请求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环境切换请求,环境切换请求包括目标环境标识。

宏定义开关获取模块30,用于基于目标环境标识,在宏定义开关中获取与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

环境切换处理模块40,用于基于目标宏定义开关,在配置参数中获取与目标宏定义开关对应的目标配置参数,根据目标配置参数切换至目标环境。

优选地,参数配置模块10包括服务器信息获取单元11、配置参数获取单元12和开关获取单元13。

服务器信息获取单元11,用于预先将至少两个可选环境连接至同一服务器,获取服务器信息。

配置参数获取单元12,用于获取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配置参数包括ip和端口号。

开关获取单元13,用于基于服务器信息确定宏定义的标识符,并将ip和端口号作为宏定义的字符串,以获取与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

优选地,参数配置模块10,还用于在获取与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的步骤之后,默认设置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为空闲状态。

宏定义开关获取模块30,还用于在获取与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的步骤之后,将目标宏定义开关的开关状态切换为激活状态。

优选地,参数配置模块10,还用于在配置至少两个可选环境的配置参数,获取与每一可选环境对应的宏定义开关的步骤之后,获取可选环境的可选环境标识,并将可选环境标识与宏定义开关关联存储至本地文件。

宏定义开关获取模块30,用于基于目标环境标识调用本地文件,对目标环境标识在本地文件中存储的可选环境标识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获取与目标环境标识对应的目标宏定义开关。

优选地,切换请求获取模块20包括可选环境信息显示单元21和环境切换请求接收单元22。

可选环境信息显示单元21,用于在环境切换界面上显示至少两个可选环境信息,每一可选环境信息包括开关状态。

环境切换请求接收单元22,用于获取用户采用点击环境切换界面上的任一可选环境信息而输入的环境切换请求。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方法,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或者,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装置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等。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60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62中并可在处理器6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3。处理器61执行计算机程序63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方法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至s40。或者,处理器61执行计算机程序63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环境动态切换装置的各模块/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参数配置模块10、切换请求获取模块20、宏定义开关获取模块30和环境切换处理模块40的功能。

其中,计算机设备6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设备,图6仅为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示例,可以包括比如图6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存储器62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如硬盘或内存,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单元,如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计算机程序63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