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数据分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3489发布日期:2018-12-14 21:4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数据分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数据分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常常需要将汇总的数据分摊至下级机构。例如,保险公司在计算准备金时,需要将风险保费、投资收益等数据分摊到二级机构(例如,二级机构包括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三级机构(例如,三级机构包括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等)等。为了使分摊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通常需要采用多个分摊基数对分摊对象进行分摊,现有的数据分摊系统在增加新的分摊基数或者变更原有的分摊基数时,需要新增或者变更分摊代码,增加了劳动成本及系统维护费用,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数据分摊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分摊系统效率低下且系统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数据分摊程序,所述数据分摊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步骤:接收携带接口关联信息的分摊指令;

第一确定步骤:根据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及预先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算法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算法,所述子分摊算法是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设置的;

分摊步骤:根据用户输入的分摊变量数据,并利用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输出分摊结果数据。

优选地,在所述接收步骤之前,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数据分摊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算法设置步骤: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设置多个子分摊算法;

接口配置步骤:配置通用分摊接口及多个子分摊接口,为每一子分摊接口配置相应的子分摊算法;

第二确定步骤: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所述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至所述通用分摊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步骤包括:

调用通用分摊接口,所述通用分摊接口根据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及预先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接口,所述子分摊接口用于调用相应的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

优选地,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数据分摊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预设时间区间内采用各分摊基数对所述分摊对象进行分摊的频率数据;

根据获取的频率数据,对每个分摊对象对应的分摊基数进行关联度排序以获得所有分摊对象与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映射表;

当用户输入一分摊对象时,根据所述分摊对象与各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映射表,输出满足预设推荐条件的分摊基数作为所述分摊对象的推荐分摊基数。

优选地,所述算法设置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及预先划分的多个下级机构,设置各所述下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所述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包括以下公式:

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经验因子数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分摊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步骤:接收携带接口关联信息的分摊指令;

第一确定步骤:根据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及预先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算法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算法,所述子分摊算法是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设置的;

分摊步骤:根据用户输入的分摊变量数据,并利用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输出分摊结果数据。

优选地,在所述接收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算法设置步骤: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设置多个子分摊算法;

接口配置步骤:配置通用分摊接口及多个子分摊接口,为每一子分摊接口配置相应的子分摊算法;

第二确定步骤: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所述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至所述通用分摊接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步骤包括:

调用通用分摊接口,所述通用分摊接口根据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及预先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接口,所述子分摊接口用于调用相应的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获取预设时间区间内采用各分摊基数对所述分摊对象进行分摊的频率数据;

根据获取的频率数据,对每个分摊对象对应的分摊基数进行关联度排序以获得所有分摊对象与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映射表;

当用户输入一分摊对象时,根据所述分摊对象与各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映射表,输出满足预设推荐条件的分摊基数作为所述分摊对象的推荐分摊基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数据分摊程序,所述数据分摊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分摊方法。

本发明基于通用分摊算法开发多个子分摊算法,当接收到分摊指令时,根据接口关联信息确定子分摊算法,并利用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以获得分摊结果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通用分摊算法开发子分摊算法,不论分摊基数如何变化,该子分摊算法都适用,无需新增或者变更分摊代码,降低了系统维护费用,且提高了数据分摊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数据分摊程序第一、第二、第三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分摊程序第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图3为本发明数据分摊程序第二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图4为本发明数据分摊程序第三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

图5为本发明数据分摊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数据分摊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数据分摊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数据分摊程序。

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数据分摊程序10第一、第二、第三实施例的运行环境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分摊程序10安装并运行于电子装置1中。电子装置1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电子装置1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存储器11、处理器12及显示器13。图1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3的电子装置1,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存储器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电子装置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电子装置1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1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电子装置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电子装置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media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电子装置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11用于存储安装于电子装置1的应用软件及各类数据,例如数据分摊程序10的程序代码等。存储器1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数据分摊程序10等。

显示器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器等。显示器13用于显示在电子装置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电子装置1的部件11-13通过程序总线相互通信。

请参阅图2,是本发明数据分摊程序10第一实施例的程序模块图。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分摊程序10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于存储器11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12)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例如,在图2中,数据分摊程序10可以被分割成接收模块101、第一确定模块102及分摊模块103。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更适合于描述数据分摊程序10在电子装置1中的执行过程,其中: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携带接口关联信息的分摊指令。

上述接口关联信息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接口关联信息可包括分摊对象的名称、待分摊的各下级机构的名称或者机构代码、分摊基数的名称中的一种。

第一确定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及预先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算法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算法。

其中,所述子分摊算法是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设置的。

上述通用分摊算法可以是: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经验因子数据。

上述分摊对象包括风险保费、投资收益等。

上述分摊基数包括保单数、准备金额、赔款金额等。

上述机构分摊基数数据为一待分摊机构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为所有待分摊机构的分摊基数数据的总和。

上述经验因子数据的值是考虑各级机构的运营环境等因素设置的。通常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上述经验因子数据为一变动频率较低(例如,每年变动一次)的数据,该经验因子数据用于对分摊结果数据进行细微调整。

所谓分摊是将分摊对象数据基于分摊基数细化的过程。一分摊对象可基于多个不同的分摊基数进行分摊以获得更为接近真实情况的分摊结果数据。例如,若一分摊对象为风险保费,且确定分摊基数为保单数,则统计待分摊机构的保单数,并计算所有待分摊机构的保单数总和,在计算一机构的分摊结果时,将该机构的保单数作为机构分摊基数数据,将所有待分摊机构的保单数总和作为总分摊基数数据。若用户认为以保单数作为分摊基数分摊并不能体现真实情况,而采用准备金额作为分摊基数进行分摊计算,则统计待分摊机构的准备金额,并计算所有待分摊机构的准备金额总和,在计算一机构的分摊结果时,将该机构的准备金额作为机构分摊基数数据,将所有待分摊机构的准备金额总和作为总分摊基数数据。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2具体用于:调用通用分摊接口,所述通用分摊接口根据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及预先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接口,所述子分摊接口用于调用相应的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

分摊模块103,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分摊变量数据,并利用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输出分摊结果数据。

上述分摊变量数据是指子分摊算法计算所需的变量数据,例如,若三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为:三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0.9,则分摊变量数据为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及总分摊基数数据。

用户输入分摊变量数据的方式可包括:输入包含分摊变量数据的数据表。

本发明基于通用分摊算法开发多个子分摊算法,当接收到分摊指令时,根据接口关联信息确定子分摊算法,并利用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以获得分摊结果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通用分摊算法开发子分摊算法,不论分摊基数如何变化,该子分摊算法都适用,无需新增或者变更分摊代码,降低了系统维护费用,且提高了数据分摊效率。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数据分摊程序10第二实施例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数据分摊程序10,还包括算法设置模块104、接口配置模块105及第二确定模块106,其中:

算法设置模块104,用于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设置多个子分摊算法。

上述设置多个子分摊算法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及预先划分的多个下级机构,设置各所述下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

根据各下级机构,将通用分摊算法重载成各下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例如,二级机构子分摊算法、三级机构子分摊算法)。

若通用分摊算法为: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经验因子数据,则二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为:二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1.2,其中,二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保留三位小数点,三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为:三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0.9,其中,三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保留四位小数点。

本实施例中,上述二级机构、三级机构的划分方式可以是:一级机构为总部,二级机构包括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三级机构包括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等。当然,根据需要还可进一步划分机构的等级,例如,四级机构包括深圳市、广州市、长沙市、福州市、南宁市等。本实施例不对机构的划分方式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上述二级机构分摊算法及三级机构分摊算法中经验因子数据确定为固定数值,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级别不同机构的经验因子数据可以不同。此外,在本实施例以外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经验因子数据也可由用户设置,具体为:询问用户是否采用默认经验因子值作为经验因子数据。若用户确认采用所述默认经验因子值作为经验因子数据,则采用预先确定的一默认经验因子值作为经验因子数据。若用户确认不采用所述默认经验因子值作为经验因子数据,则提示用户输入经验因子数据的值,并将用户输入的经验因子数据的值作为该子分摊算法的经验因子数据。

此外,上述设置多个子分摊算法的方法有很多,不限于以上所列内容。例如,基于各分摊基数,将通用分摊算法重载成各分摊基数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例如,第一分摊基数子分摊算法、第二分摊基数子分摊算法等),例如,第一分摊基数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分摊基数为保单数设置的,第二分摊基数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分摊基数为准备金额设置的。还可基于各分摊对象,将通用分摊算法重载成各分摊对象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例如,第一分摊对象子分摊算法、第二分摊对象子分摊算法等)。

接口配置105,用于配置通用分摊接口及多个子分摊接口,为每一子分摊接口配置相应的子分摊算法。

其中,上述通用分摊接口可以是泛型数据类型接口,用于管理和调度上述多个子分摊接口。

若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各下级机构设置的,则多个子分摊接口也可以基于各下级机构划分,例如,相应的划分为二级机构子分摊接口、三级机构子分摊接口等。同样,若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分摊基数设置的,则多个子分摊接口也可以基于各分摊基数划分,例如,相应的划分为第一分摊基数子分摊接口、第二分摊基数子分摊接口、第三分摊基数子分摊接口等。若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分摊对象设置的,则多个子分摊接口也可以基于分摊对象划分,例如,相应的划分为第一分摊对象子分摊接口、第二分摊对象子分摊接口、第三分摊对象子分摊接口等。需要注意的是,若根据预先设置的多个分摊基数或者多个分摊对象设置了多个子分摊算法,且子分摊接口是基于分摊基数或者分摊对象划分的,则还可配置多个通用子分摊接口,该通用子分摊接口配置的子分摊算法为通用分摊算法,用于在采用新的分摊基数或者新的分摊对象进行分摊计算时调用。因此,在增加新的分摊基数或者新的分摊对象进行分摊计算时,无需新增分摊代码。

为每一子分摊接口配置相应的子分摊算法,即确定了子分摊接口与子分摊算法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确定模块106,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所述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至所述通用分摊接口。

上述接口关联信息用于区分子分摊接口。例如,若子分摊接口是基于各下级机构划分的,如二级机构子分摊接口、三级机构子分摊接口等,则接口关联信息可以是下级机构名称、代码、简称等。若子分摊接口是基于分摊基数划分的,则接口关联信息可以是分摊基数的名称、代码、简称等。若子分摊接口是基于分摊对象划分的,则接口关联信息可以是分摊对象的名称、代码、简称等。

上述第二确定模块106具体用于:将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的映射关系存储在映射表中,并将该映射表存储至通用分摊接口。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数据分摊程序第三实施例的程序10模块示意图。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程序还包括获取模块107、排序模块108及推荐模块109,其中:

获取模块107,用于获取预设时间区间内采用各分摊基数对所述分摊对象进行分摊的频率数据。

上述预设时间区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设置预设时间区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

排序模块108,用于根据获取的频率数据,对每个分摊对象对应的分摊基数进行关联度排序以获得所有分摊对象与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映射表。

上述关联度排序可以是基于在对分摊对象进行分摊计算时采用各分摊基数进行分摊的频率数据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例如,采用第一分摊基数的频率为100次,采用第二分摊基数的频率为200次,采用第三分摊基数的频率为50次,则该分摊对象对应的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排序为第二分摊基数、第一分摊基数、第三分摊基数。

推荐模块109,用于当用户输入一分摊对象时,根据所述分摊对象与各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映射表,输出满足预设推荐条件的分摊基数作为所述分摊对象的推荐分摊基数。

上述预设推荐条件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设置该预设推荐条件为关联度排名前三位的分摊基数。

在进行系统设置时,还可提供用户设置界面,以供用户设置其希望被推荐的分摊基数数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分摊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以处理器作为本发明数据分摊方法的实施主体,该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数据分摊程序以实现本发明数据分摊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对所述数据分摊方法的实施主体不作限定。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数据分摊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携带接口关联信息的分摊指令。

上述接口关联信息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接口关联信息可包括分摊对象的名称、待分摊的各下级机构的名称或者机构代码、分摊基数的名称中的一种。

步骤s20,根据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及预先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算法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算法。

其中,所述子分摊算法是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设置的。

上述通用分摊算法可以是: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经验因子数据。

上述分摊对象包括风险保费、投资收益等。

上述分摊基数包括保单数、准备金额、赔款金额等。

上述机构分摊基数数据为一待分摊机构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为所有待分摊机构的分摊基数数据的总和。

上述经验因子数据的值是考虑各级机构的运营环境等因素设置的。通常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上述经验因子数据为一变动频率较低(例如,每年变动一次)的数据,该经验因子数据用于对分摊结果数据进行细微调整。

所谓分摊是将分摊对象数据基于分摊基数细化的过程。一分摊对象可基于多个不同的分摊基数进行分摊以获得更为接近真实情况的分摊结果数据。例如,若一分摊对象为风险保费,且确定分摊基数为保单数,则统计待分摊机构的保单数,并计算所有待分摊机构的保单数总和,在计算一机构的分摊结果时,将该机构的保单数作为机构分摊基数数据,将所有待分摊机构的保单数总和作为总分摊基数数据。若用户认为以保单数作为分摊基数分摊并不能体现真实情况,而采用准备金额作为分摊基数进行分摊计算,则统计待分摊机构的准备金额,并计算所有待分摊机构的准备金额总和,在计算一机构的分摊结果时,将该机构的准备金额作为机构分摊基数数据,将所有待分摊机构的准备金额总和作为总分摊基数数据。

所述步骤s20可细化为:调用通用分摊接口,所述通用分摊接口根据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及预先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接口,所述子分摊接口用于调用相应的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

步骤s30,根据用户输入的分摊变量数据,并利用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输出分摊结果数据。

上述分摊变量数据是指子分摊算法计算所需的变量数据,例如,若三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为:三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0.9,则分摊变量数据为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及总分摊基数数据。

用户输入分摊变量数据的方式可包括:输入包含分摊变量数据的数据表。

本发明基于通用分摊算法开发多个子分摊算法,当接收到分摊指令时,根据接口关联信息确定子分摊算法,并利用子分摊算法进行分摊计算,以获得分摊结果数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通用分摊算法开发子分摊算法,不论分摊基数如何变化,该子分摊算法都适用,无需新增或者变更分摊代码,降低了系统维护费用,且提高了数据分摊效率。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数据分摊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设置多个子分摊算法。

其中,上述设置多个子分摊算法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先确定的通用分摊算法及预先划分的多个下级机构,设置各所述下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

根据各下级机构,将通用分摊算法重载成各下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例如,二级机构子分摊算法、三级机构子分摊算法)。

若通用分摊算法为: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经验因子数据,则二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为:二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1.2,其中,二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保留三位小数点,三级机构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为:三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分摊对象数据×(机构分摊基数数据÷总分摊基数数据)×0.9,其中,三级机构分摊结果数据保留四位小数点。

本实施例中,上述二级机构、三级机构的划分方式可以是:一级机构为总部,二级机构包括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等,三级机构包括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等。当然,根据需要还可进一步划分机构的等级,例如,四级机构包括深圳市、广州市、长沙市、福州市、南宁市等。本实施例不对机构的划分方式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上述二级机构分摊算法及三级机构分摊算法中经验因子数据确定为固定数值,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级别不同机构的经验因子数据可以不同。此外,在本实施例以外的其他实施例中,该经验因子数据也可由用户设置,具体为:询问用户是否采用默认经验因子值作为经验因子数据。若用户确认采用所述默认经验因子值作为经验因子数据,则采用预先确定的一默认经验因子值作为经验因子数据。若用户确认不采用所述默认经验因子值作为经验因子数据,则提示用户输入经验因子数据的值,并将用户输入的经验因子数据的值作为该子分摊算法的经验因子数据。

此外,上述设置多个子分摊算法的方法有很多,不限于以上所列内容。例如,基于各分摊基数,将通用分摊算法重载成各分摊基数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例如,第一分摊基数子分摊算法、第二分摊基数子分摊算法等),例如,第一分摊基数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分摊基数为保单数设置的,第二分摊基数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分摊基数为准备金额设置的。还可基于各分摊对象,将通用分摊算法重载成各分摊对象对应的子分摊算法(例如,第一分摊对象子分摊算法、第二分摊对象子分摊算法等)。

步骤s50,配置通用分摊接口及多个子分摊接口,为每一子分摊接口配置相应的子分摊算法。

其中,上述通用分摊接口可以是泛型数据类型接口,用于管理和调度上述多个子分摊接口。

若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各下级机构设置的,则多个子分摊接口也可以基于各下级机构划分,例如,相应的划分为二级机构子分摊接口、三级机构子分摊接口等。同样,若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分摊基数设置的,则多个子分摊接口也可以基于各分摊基数划分,例如,相应的划分为第一分摊基数子分摊接口、第二分摊基数子分摊接口、第三分摊基数子分摊接口等。若子分摊算法是基于分摊对象设置的,则多个子分摊接口也可以基于分摊对象划分,例如,相应的划分为第一分摊对象子分摊接口、第二分摊对象子分摊接口、第三分摊对象子分摊接口等。需要注意的是,若根据预先设置的多个分摊基数或者多个分摊对象设置了多个子分摊算法,且子分摊接口是基于分摊基数或者分摊对象划分的,则还可配置多个通用子分摊接口,该通用子分摊接口配置的子分摊算法为通用分摊算法,用于在采用新的分摊基数或者新的分摊对象进行分摊计算时调用。因此,在增加新的分摊基数或者新的分摊对象进行分摊计算时,无需新增分摊代码。

为每一子分摊接口配置相应的子分摊算法,即确定了子分摊接口与子分摊算法之间的映射关系。

步骤s60,确定所述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所述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储至所述通用分摊接口。

上述接口关联信息用于区分子分摊接口。例如,若子分摊接口是基于各下级机构划分的,如二级机构子分摊接口、三级机构子分摊接口等,则接口关联信息可以是下级机构名称、代码、简称等。若子分摊接口是基于分摊基数划分的,则接口关联信息可以是分摊基数的名称、代码、简称等。若子分摊接口是基于分摊对象划分的,则接口关联信息可以是分摊对象的名称、代码、简称等。

上述步骤s60具体包括:将确定的接口关联信息与子分摊接口的映射关系存储在映射表中,并将该映射表存储至通用分摊接口。

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数据分摊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获取预设时间区间内采用各分摊基数对所述分摊对象进行分摊的频率数据。

上述预设时间区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设置预设时间区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

步骤s80,根据获取的频率数据,对每个分摊对象对应的分摊基数进行关联度排序以获得所有分摊对象与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映射表。

上述关联度排序可以是基于在对分摊对象进行分摊计算时采用各分摊基数进行分摊的频率数据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例如,采用第一分摊基数的频率为100次,采用第二分摊基数的频率为200次,采用第三分摊基数的频率为50次,则该分摊对象对应的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排序为第二分摊基数、第一分摊基数、第三分摊基数。

步骤s90,当用户输入一分摊对象时,根据所述分摊对象与各分摊基数的关联度映射表,输出满足预设推荐条件的分摊基数作为所述分摊对象的推荐分摊基数。

上述预设推荐条件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设置该预设推荐条件为关联度排名前三位的分摊基数。

在进行系统设置时,还可提供用户设置界面,以供用户设置其希望被推荐的分摊基数数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数据分摊程序,所述数据分摊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数据分摊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