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资管理方法及云平台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51464发布日期:2018-12-12 00:04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资管理方法及云平台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资管理方法及云平台。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很多需要投入物力人力完成的工作,借助物联网和云平台可以轻松完成,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现有技术中,例如,管制刀具、枪支管理、固定资产、消防器材、劳动工具等,都是依靠人力统计跟踪完成的,但是这种管理方式效率低,人力投入成本大,且由于人工参与,跟踪管理的准确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资管理方法及云平台,以实现对监管物资的全流程智能跟踪管理。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资管理方法,包括:

建立监管物资的信息数据库;

获取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

更新所述信息数据库中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

优选地,所述物资管理方法,由监管物资内置的跟踪定位装置获取所述流程信息,或者由监管物资的存放装置内置的跟踪定位装置获取所述流转信息。

优选地,所述流转信息包括:流转位置信息和流转时间信息。

优选地,所述流转信息还包括:使用人信息,所述使用人信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

人脸特征信息、指纹信息、开箱密码信息。

优选地,所述更新所述信息数据库中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包括:

获取监管物资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更新所述信息数据库中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流转信息。

优选地,所述物资管理方法,通过读取监管物资上配置的身份识别信息,获取监管物资的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物资管理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流转信息发送给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物资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信息查询指令;

根据所述信息查询指令,从所述信息数据库中查询相关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并将所述流转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监管物资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

管制刀具、劳动工具、消防器材、固定资产。

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物资管理云平台,包括: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监管物资的信息数据库;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

更新模块,用于更新所述信息数据库中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物资管理方法及云平台,通过建立监管物资的信息数据库,并用获取的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更新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对监管物资流转过程的智能化跟踪管理,省去了人工管理成本,用户体验度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管制刀具的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资管理云平台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资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建立监管物资的信息数据库;

步骤s2、获取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

步骤s3、更新所述信息数据库中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监管物资包括但不限于:管制刀具、枪支弹药、劳动工具、消防器材、固定资产、库存物资等。

所述流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监管物资的出借信息、监管物资的维修信息、监管物资的库存信息、监管物资的折旧信息等。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物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监管物资的信息数据库,并用获取的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更新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对监管物资流转过程的智能化跟踪管理,省去了人工管理成本,用户体验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物资管理方法,还可以根据获取到的流转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异常情况报警等,因为这些功能都是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都是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上的变形,因此皆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建立监管物资的信息数据库,可以在本地智能终端侧建立,也可以在服务器侧建立。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物资管理方法,既适用于智能终端中,也适用于远程服务器中。

优选地,所述物资管理方法,由监管物资内置的跟踪定位装置获取所述流程信息,或者由监管物资的存放装置内置的跟踪定位装置获取所述流转信息。

优选地,所述流转信息包括:流转位置信息和流转时间信息。

经调研发现,对于监管物资,管理员最关心的是监管物资现在在哪里,监管物资被谁拿去使用了,监管物资被拿走的时间等,因此,通过获取监管物资的流转位置信息和流转时间信息,可以有效记录管理员关心的信息,实现对监管物资的有效管理。

优选地,所述跟踪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器和计时器。

若监管物资内置有定位器和计时器,可以随时接收监管物资发送的自身的位置信息及流转时间信息;若监管物资的存放装置内置有定位器和计时器,可以随时接收存放装置发送的监管物资被拿走时的位置及时间信息,和,监管物资被送回时的位置及时间信息。

另外,可以在监管物资的存放装置内设置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红外探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监管物资是否被拿走,或者监管物资是否被送回。

可以理解的是,若监管物资的存放装置内置有跟踪定位装置,那么监管物资的存放装置内也应该内置无线通信模块和天线,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天线用于将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发送给智能终端或服务器。若监管物资内置有跟踪定位装置,那么监管物资内也需要内置无线通信模块和天线,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天线用于将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发送给智能终端或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流转信息还包括:使用人信息,所述使用人信息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

人脸特征信息、指纹信息、开箱密码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监管物资被谁拿走的,也是管理员关心的信息之一,因此,通过获取使用人信息,来判定监管物资的当前使用人,可以进一步提高管理员进行物资监管的准确率。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监管物资的存放装置上设置指纹识别器,使用人通过刷指纹打开存放装置,取出自己想用的监管物资,同时系统自动记录下该指纹信息,该指纹信息被记录为使用人信息。

或者,在监管物资的存放装置上设置人脸识别器,使用人通过人脸识别打开存放装置,取出自己想用的监管物资,同时系统自动记录下该人脸特征信息,该人脸特征信息被记录为使用人信息。图2以监管物资为管制刀具为例,给出了一种管制刀具的存放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打开管理刀具的存放装置,需要进行人脸识别。图2中,11为人脸识别器,12为管制刀具。

需要说明的是,图2给出的管制刀具的存放装置只是一种示例,任何在此基础上的变形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或者,在监管物资的存放装置上开箱密码,使用人通过输入开箱密码打开存放装置,取出自己想用的监管物资,同时系统自动记录下该开箱密码,该开箱密码信息被记录为使用人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便于系统判别使用人信息对应的具体使用者是谁,系统可以提前录入有使用权限的人员的人脸特征信息、指纹信息或开箱密码信息。这样不仅提高了物资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还能准确圈定出具体的使用人,实现事前监管,而不是监管物资丢失后,再通过使用人信息去事后跟踪。

优选地,所述更新所述信息数据库中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包括:

获取监管物资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更新所述信息数据库中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流转信息。

优选地,所述物资管理方法,通过读取监管物资上配置的身份识别信息,获取监管物资的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身份识别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贴设在监管物质上的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获取监管物资的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扫描贴设在监管物质上的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识别出监管物资的身份信息,或者,接收内置在监管物资内的射频模块发送的监管物资的身份信息。优选地,通过扫描贴设在监管物质上的二维码、条形码、电子标签识别出监管物资的身份信息。因为这种实现方式成本低,部署实施容易。

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监管物资的名称、编号、购入时间、使用年限,管理员名称等。

优选地,所述物资管理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流转信息发送给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物资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智能终端发送的信息查询指令;

根据所述信息查询指令,从所述信息数据库中查询相关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并将所述流转信息发送给所述智能终端。

可以理解的是,管理员可以通过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查询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3,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物资管理云平台100,包括:

建立模块101,用于建立监管物资的信息数据库;

获取模块102,用于获取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

更新模块103,用于更新所述信息数据库中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

优选地,所述物资管理云平台100,还可以用于:

实时查找物资动向,对未曾授权的物资转移进行有效报警;

自动按触报修,记录维修信息(时间、维修人员、维修部分、维修费用、费用承担方等);

自动按年份进行价值评估,便于财务核算;

实时进行区域性智能盘点工作;

实现所有记录针对新购同类产品进行意见推荐功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物资管理云平台,通过建立监管物资的信息数据库,并用获取的监管物资的流转信息更新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对监管物资流转过程的智能化跟踪管理,省去了人工管理成本,用户体验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