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5413发布日期:2019-01-29 17:1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得到了广泛应用,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许多线上的操作,例如网上购物、线上支付、投资等。然而,互联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不法分子通过盗取他人隐私,例如账号、邮箱、身份信息等谋取不正当利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即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刻获取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一位置;

在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二位置;

确定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消耗的最短时长;

根据所述最短时长、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

第二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时刻获取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一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二位置;

第一时长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消耗的最短时长;

状态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短时长、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

第三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实施例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中,在第一时刻获取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一位置,在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二位置,确定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消耗的最短时长,根据所述最短时长、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上述方案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存在n条路径,最短时长是n条路径中耗时最短的时长,如果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差比最短时长还要小,在现实中可能是无法实现的,此时目标账户有可能已经被盗。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方案通过引入目标账户移动所消耗的最短时长,有效实现了对目标账户安全性的检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计算第一时长的第二种方式的处理流程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的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说明书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1中,终端设备11可以是用户使用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1登录自己的账户,终端设备11还可以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2。服务器12可以和终端设备11进行通信,服务器12能够接收终端设备11发送的位置信息,以及根据位置信息进行路径的确定、耗时计算等操作。

如图2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在第一时刻获取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一位置;

步骤s22:在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二位置;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账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定。例如,目标账户可以是用户进行标记的账户,也可以是根据账户被盗用的风险等级来自动确定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对账户进行管理,将较为重要的账户进行标记并上传给服务器。在另一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各个账户被盗用的风险等级来自动确定目标账户,被盗用的风险等级可以根据历史统计的账户盗用信息来进行设定,将被盗用的风险等级较高的账户作为目标账户。

目标账户可以在终端设备上进行登录,终端设备中可以包括定位模块,能够获取终端设备所在的位置信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获取登录有目标账户的终端设备的设备位置来确定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例如,在第一时刻时,目标账户在某一终端设备上登录,那么将该终端设备的位置作为第一位置。

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定,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可以是定时任务中相邻的两个时刻,例如,定时任务为每隔十分钟获取一次目标账户的位置信息,如果第一时刻为九点,那么第二时刻为九点十分。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目标账户的登录操作确定第一时刻以及第二时刻,例如,当检测到目标账户在某一终端上登录时,该登录时间为第一时刻,当目标账户退出并检测到目标账户再次登录时,该登录时间为第二时刻。

步骤s23: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存在的n条路径,确定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消耗的最短时长,n为正整数;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如果目标账户始终在同一终端设备登录,那么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所消耗的最短时长即为该终端设备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最短时长。

由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可能存在n条路径,每条路径的距离、路况存在差异,因此沿每条路径移动所花费的时间也可能存在不同。最短时长可以是在真实的路况下耗时最少的时长,也可以是在假设路况畅通的情况下最短路径所消耗的最短时长,这里不做限定。

步骤s24:根据所述最短时长、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通过计算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时间差,可以得到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实际消耗的时长,将实际消耗的时长与上述最短时长做比较,如果实际消耗的时长比最短时长还要短,说明在真实世界中是难以做到的,即一个终端设备无法在这个实际消耗的时长内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目标账户存在被盗的风险,此时,认为目标账户存在异常,如果实际消耗的时长大于最短时长,则可以认为目标账户是正常的。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存在的n条路径,确定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消耗的最短时长,包括:确定沿所述n条路径中每条路径移动所消耗的第一时长,共计获得n个第一时长;确定所述n个第一时长中的最小值为所述最短时长。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服务器中可以存储有各地区的地图数据,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作为起点和终点在相应的地图数据中进行标记,规划出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n条路径,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位置作为起点、将第二位置作为终点的前提是第一时刻早于第二时刻,如果第一时刻晚于第二时刻,则将第二位置作为起点,第一位置作为终点,规划由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的路径。n条路径可以包括驾车路径、骑行路径、步行路径等。

计算沿每条路径移动的第一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以下面两种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方式:以n条路径均为交通畅通的理想路况,来确定每条路径的第一时长。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同一城市的两个位置,且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较远,可以选择驾车移动。由于每条路径均为交通畅通的路况,那么车辆在每条路径上行驶时均可以视为以同一速度进行匀速行驶,则只需确定每条路径的长度,用每条路径的长度除以该同一速度,即可得到每条路径所消耗的第一时长。

第二种方式:以真实路况信息来确定沿每条路径移动的第一时长。如图3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方式的处理流程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获取所述每条路径的路况信息;

步骤s32:根据所述路况信息,确定沿所述每条路径移动所消耗的第一时长。

应理解的是,路况信息包括道路的拥堵情况,服务器中可以保存有历史路况数据,这些历史路况数据能够直接被读取,服务器能够根据历史路况数据还原地图上每条道路在每一历史时刻的路况。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时刻早于第二时刻,则获取以第一位置为起点、第二位置为终点的n条路径,并根据第一时刻及第一时刻之后的历史路况数据重构上述n条路径的实时路况,针对每条路径,模拟在重构的路况下,由第一时刻从第一位置出发移动至第二位置的移动过程,获取与该条路径对应的第一时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路况信息,确定沿所述每条路径移动所消耗的第一时长,包括:确定沿所述每条路径移动的k种移动方式,k为正整数;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获取使用所述k种移动方式中的每种方式沿所述每条路径移动所消耗的第二时长,共计获得k个第二时长;将所述k个第二时长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第一时长。

应理解的是,对于每条路径来说,均可以存在一种或多种移动方式,例如,一条路径既可以通过全程驾车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步行、以及乘坐公交车来完成,还可以通过全程骑行来完成。

k种移动方式是针对每条路径而言的,n条路径中的每条路径所对应的移动方式的数量也可能不一样。在一个实施例中,n条路径中的第一路径存在三种移动方式,n条路径中的第二路径仅存在一种移动方式。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计算与每条路径对应的第一时长时,以每种移动方式在重构的路况下进行移动,获取与该种移动方式完成移动的第二时长。由于路况的不同,对于同一路线,驾车行驶也不一定比骑行或步行快,因此,计算使用每种移动方式所花费的时长能够使获得的最短时间更加准确。这样,对于每条路径,均可以获得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长,分别对应一种或多种移动方式,将用时最短的第二时长作为沿该条路径移动的第一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获取第一时长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上两种方式。在获取到与n条路径对应的n个第一时长之后,选取n个第一时长中的最小值作为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消耗的最短时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最短时长、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值;在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最短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所述异常状态;在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最短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所述正常状态。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考虑到计算最短时长存在的误差,可以设置一个阈值,即如果时间差值减去最短时长所得到的结果小于或等于一阈值时,表明真实世界里无法做到在该时间差值内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目标账户存在异常,反之,则认为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正常状态。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最短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所述正常状态,包括:在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最短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时刻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操作的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时刻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操作的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相同时,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所述正常状态。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时间差值减去最短时长所得到的结果大于阈值时,表明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实际时间比计算获得的最短时长要长。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目标账户保持在同一设备上登录,该设备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二种方式,在第一时刻,目标账户在位于第一位置的设备a上登录,之后在设备a上退出并在设备b上登录,设备b在第二时刻位于第二位置。

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目标账户始终保持在同一设备上登录,因此可以保证目标账户的安全性。对于第二种方式,由于目标账户更换了登录设备,这有可能是目标账户的持有者自己操作的,也有可能是目标账号被盗后被盗者登录导致的。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信息与第二设备信息不同时,向与所述目标账户进行绑定的目标设备发送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目标账户的用户所述目标账户在其他设备登录。

通常来讲,目标账户可以和用户的某一终端设备进行绑定,如目标账户为支付宝账户,支付宝账户可以与用户的手机进行绑定,手机则为目标设备。目标设备、第一设备以及第二设备可以为同一设备,当然,三者也可以为不同的设备。当检测到第一设备信息与第二设备信息不同时,向目标设备发送一提醒信息,用来告知用户目标账户在其他设备登录,如果不是本人操作,该账号可能存在风险,可以建议用户更改账号和密码等。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请参考图4,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41,用于在第一时刻获取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一位置;

第二获取模块42,用于在第二时刻获取所述目标账户所在的第二位置;

第一时长确定模块4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存在的n条路径,确定由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消耗的最短时长;

状态确定模块44,用于根据所述最短时长、所述第一时刻以及所述第二时刻,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长确定模块43,包括:

第二时长确定模块431,用于确定沿所述n条路径中每条路径移动所消耗的第一时长,共计获得n个第一时长;

第一确定模块432,用于确定所述n个第一时长中的最小值为所述最短时长。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二时长确定模块431,包括:

路况获取模块4311,用于获取所述每条路径的路况信息;

第三时长确定模块4312,用于根据所述路况信息,确定沿所述每条路径移动所消耗的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三时长确定模块4312,包括:

移动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沿所述每条路径移动的k种移动方式,k为正整数;

第四时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况信息,获取使用所述k种移动方式中的每种方式沿所述每条路径移动所消耗的第二时长,共计获得k个第二时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将所述k个第二时长中的最小值作为所述第一时长。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状态确定模块44,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值;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最短时长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一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所述异常状态;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最短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阈值时,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所述正常状态。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设备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时间差值与所述最短时长之间的差值大于所述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时刻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操作的第一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获取所述第二时刻对所述目标账户进行操作的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相同时,确定所述目标账户的状态为所述正常状态。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设备信息与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不同时,向与所述目标账户进行绑定的目标设备发送提醒信息,以提醒所述目标账户的用户所述目标账户在其他设备登录。

关于上述装置,其中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已经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第三方面,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存储器504、处理器502及存储在存储器504上并可在处理器5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5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所述数据处理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用总线500来代表),总线5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500将包括由处理器5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5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506在总线500和接收器501和发送器11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501和发送器5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2负责管理总线5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5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5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第四方面,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基于数据处理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基于数据处理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是参照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设备。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设备的制造品,该指令设备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