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药品开具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69691发布日期:2019-03-08 23:12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控制药品开具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用于控制药品开具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控制从药品开具至患者购药全流程中通过多个关键控制节控制药品开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针对肿瘤药物这类高值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面对基数庞大的患者人群导致医保经办机构需投入大量的医保资金。然而这类药品有着严格的适应症,一旦患者对该药品耐药、耐受却依然服用,易造成医保资金大量的浪费。为有效合理的将医保资金利用最大化,亟需挖掘一套高效管理的药品精细化控费方法,将医保资金利用最大化。

目前医保经办机构通过简单的纸质材料作为申请资料、审核资料的介质,通过发放待遇证进行患者资格数据的传递和信息共享。最终医保审核后,将患者的特保资格信息录入医保卡,患者刷卡购药后需在待遇在进行登记。医保经办机构通过年购药总数、总疗程或总金额进行特药用药控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保资金的浪费,并有效的提高了患者资格造价的成本。

现有技术方案中缺乏对患者用药的全程跟踪,仅仅是实行了封顶控制的办法。然而,医保资金的浪费往往产生在患者的用药过程中,现在方案难以监管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用药过程,并且难以真正的把控患者的个性化差异用药,无法合理有效的根据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区分用药;无法及时把控用药状态:有效、耐药或者耐受;无法根据药品匹配晋级、用药规则进行合理的开具药品。所以必然导致不能高效的利用医保资金,造成大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药品开具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控制药品开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基于各地市下发的高值药品操作指引生成通用规则模块;(2)为成功申请用药资格的患者设立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基于患者基本信息而设立;(3)基于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结果并结合通用规则模块选择药品和用量,生成电子处方和个人规则模块;(4)将所述电子处方和个人规则模块关联至对应患者的账户;(5)患者后续申请用药时,基于患者基本信息和最新诊断结果,结合所述通用规则模块和个人规则模块生成新的电子处方关联至对应患者的账户,并对个人规则模块进行更新。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

进一步地,步骤(2)进一步包括录入成功申请用药资格的患者的头像及患者指定的1~3位领药人的头像并关联至患者的个人账户,用于在取药时凭患者或领药人身份证和人脸识别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允许购药并领药,否则不许购药。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生成电子处方进一步包括:提取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结果中的关键字,发送给通用规则模块;通用规则模块基于接收的关键字确定患者的不可用药品,并使所述不可用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医生通过输入设备选中处于允许选中状态的特定药品,通用模块识别医生所选择的药品并确定与所识别的药品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并使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通用规则模块基于从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结果中提取的关键字确定所述患者服用所述特定药品的每次用药最大剂量和总用药最大剂量,并使超出每次用药最大剂量和总用药最大剂量的剂量值处于禁止选中状态;医生通过输入设备选择处于允许选中状态的所述特定药品的每次用药剂量和总用药剂量;基于药品开具时间、所选药品、每一所选药品的每次用药剂量和总用药剂量生成电子处方。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生成个人规则模块进一步包括:基于此次电子处方中所开药品和对应用量确定药品服用完的时间;基于此次电子处方中所开药品结合通用规则模块确定下次申请用药时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基于患者基本信息确定患者的医保报销总额或者药品报销总数量;设置触发条件:触发条件一包括患者申请下次购药,触发条件二包括患者成功申请下次购药后医生开具处方时;设置当满足各触发条件时的触发结果,包括:当达到触发条件一时,判断患者下次申请购药的时间是否与此次药品服用完的时间相差一定阈值范围内;若处于阈值范围内,则允许下次购药,否则禁止下次购药;当达到触发条件二时,将下次申请用药时与此次购药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设置为禁止选中状态;及实时计算患者本年度所购药品的总额,判断是否达到医保报销总额或者药品报销总数量,若达到则对于超出部分禁止医保购药;基于触发条件和触发结果生成个人规则模块。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1)可以有效的进行药品精细化控制,帮助医保经办机构将医保资金利用最大化;(2)可以有效减少处方开具中由于耐药问题引起的药品浪费;(3)可以对医生开药的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积极控制;(4)将系统中的关键控制节点与患者的全程用药跟踪结合起来,从源头即处方的开具进行把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患者与医生、医保经办机构、药房之间的矛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控制药品开具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控制药品开具的方法,其工作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各地市下发的高值药品操作指引,将用药规则、审核标准、审核材料等关键信息录入系统中,生成通用规则模块。从而实现用药源头即方的开具,进行控制管理。同时系统自动生成用药资格审核和评估机制,根据患者信息为医生判断是否具备用药资格提供数据支。通用规则模块的生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确定高值药品操作指引中各项规则的触发条件以及满足该触发条件后需要执行的操作,即触发结果。其中,触发条件可以是各种时机,比如当医生在药品开具平台上查询到对应患者信息准备为其开具处方时,或者是医生正在开具处方时输入的某种药品名称等。触发结果可以为指令。最后,将触发条件和触发结果配对生成映射表供处理器查找调用。

步骤2:对于首次申请用药资格的患者需要判断根据审核标准判断其是否具备用药资格。当判定具有用药资格时需录入患者基本信息,包含身高、体重、bsa(人体体表面积)等,作为部分药品对生理差异上有要求的进行针对性的开方的依据;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为患者设立个人账户,同时录入成功申请用药资格的患者的头像及患者指定的1~3位领药人的头像并关联至患者的个人账户,用于在取药时凭患者或领药人身份证和人脸识别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允许购药并领药,否则不许购药。

步骤3:基于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结果并结合通用规则模块选择药品和用量,生成电子处方和个人规则模块。

具体而言,生成电子处方进一步包括:首先,提取患者基本信息和诊断结果中的关键字,发送给通用规则模块,通用规则模块基于接收的关键字确定患者的不可用药品,并使所述不可用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这时,医生通过输入设备只能在处于允许选中状态的药品中选定特定药品。

接着,通用规则模块识别医生所选择的药品并确定与所识别的药品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并使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同时,通用规则模块基于从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bsa)和诊断结果中提取的关键字确定所述患者服用所述特定药品的每次用药最大剂量和总用药最大剂量,并使超出每次用药最大剂量和总用药最大剂量的剂量值处于禁止选中状态。此时,医生通过输入设备只能选择处于允许选中状态的所述特定药品的每次用药剂量和总用药剂量。优选地,当药品或计量处于禁止选中状态时,系统还提示说明药品或计量处于禁止选中状态的原因。

最后,当医生选择完所有所需药品和对应用量后,系统基于药品开具时间、所选药品、每一所选药品的每次用药剂量和总用药剂量生成电子处方。在优选实施例中,系统设定每次开具药品的总用药剂量维持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生成个人规则模块的关键其实是设置多个触发控制节点。具体包括:首先,基于此次电子处方中所开药品和对应用量确定药品服用完的时间;基于此次电子处方中所开药品结合通用规则模块确定下次申请用药时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基于患者基本信息确定患者的医保报销总额或者药品报销总数量。接着,设置触发条件(即触发控制节点):触发条件一包括患者申请下次购药,触发条件二包括患者成功申请下次购药后医生开具处方时。随后,设置当满足各触发条件时的触发结果,包括:当达到触发条件一时,判断患者下次申请购药的时间是否与此次药品服用完的时间相差一定阈值范围内;若处于阈值范围内,则允许下次购药,否则禁止下次购药。当达到触发条件二时,将下次申请用药时与此次购药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设置为禁止选中状态;及实时计算患者本年度所购药品的总额,判断是否达到医保报销总额或者药品报销总数量,若达到则对于超出部分禁止医保购药。最后,基于触发条件和触发结果生成个人规则模块,并将生成的电子处方和个人规则模块关联至对应患者的账户。优选地,当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时,系统还提示说明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的原因。

步骤4:患者后续申请用药时,基于患者基本信息和最新诊断结果,结合所述通用规则模块和个人规则模块生成新的电子处方关联至对应患者的账户,并对个人规则模块进行更新。

具体地,患者在后续购药期间,除了会触发通用规则模块对处方开具过程进行控制之外,还会触发个人规则模块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触发条件一:患者再次申请购药时。

此时,系统首先会系统通过患者用药信息,智能计算出患者手中药品余量,从而确定是否存在患者手中存有药品未服用完而申请购药的情况。当手中依然有未服用量药品时,系统自动将该患者转变为冻结状态,即患者再次至责任医生就诊时,无法开具电子处方,从源头进行把控。

系统还会判断患者此次申请购药(非首次购药)是否临近复评期。按照国家政策标准,高值药品用药需定期进行复评。因此,当系统经确定距离复评期较近(通常为不足一个月)时,系统智能计算出距离复评期所需要的最大用药量,并使超出最大总用药剂量的剂量选择值处于禁选状态,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多开药品后因耐药而产生的资金浪费。

触发条件二:患者成功申请下次购药后医生开具处方时。

首先,个人规则模块触发,使得与前次所购药品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和相应的剂量自动处于禁止选中状态。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药品资格互斥造成的浪费。

接着医生开具电子处方,选中所需要品和相应的每次用药剂量及总服药剂量。这时,通用规则模块和个人规则模块同时起作用。系统识别出医生所选择的药品后,对于通用规则模块而言,其基于医生所选择的药品和诊断结果提取的关键字判断是否有其他药品对患者的当前状态而言不可用,并使不可用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或者,通用规则模块基于医生所选择的药品判断其他药品是否与所选药品存在配伍禁忌,并使存在配伍禁忌的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对于个人规则模块而言,其首先判断患者此次购药(非首次购药)是否临近复评期。按照国家政策标准,高值药品用药需定期进行复评。因此,当个人规则模块确定距离复评期较近(通常为不足一个月)时,向系统发出消息。系统智能计算出距离复评期所需要的最大用药量,并使超出最大总用药剂量的剂量选择值处于禁选状态,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多开药品后因耐药而产生的资金浪费。接着,个人规则模块还根据医生输入的药品及用量实时判断患者今年年度所购药品总额是否已经达到或超过医保总量。一旦超过封顶控制数量终止医保资金要用药。优选地,当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时,系统还提示说明药品处于禁止选中状态的原因。

步骤5:患者完成购药后,系统自动生成用药记录,并根据用药规则计算下次购药日期、用药量等信息,全生命周期的追踪患者用药情况;

步骤6:定期跟踪并记录患者用药情况,引入智能研判机制,对患者用药进行超耐药期分析、病情进展监控等动态评估,避免无效用药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