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91494发布日期:2019-04-23 20:3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资产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高效、准确的资产管理系统是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高效率及资产保值的有力保障。对于那些技术装备密集型的企业,资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大部分的公司或者单位的诸如电脑、手机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都是使用电脑端的系统管理登记,然后有资产变更的时候多采用人工登记的管理方式,人为因素决定系统的执行效果。容易造成资产信息变更与系统脱节,系统记录资产信息与资产实际状态不一致,信息错位造成资产流失和利用率低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人工操作过多,不可控因素造成资产管理与设定效果大相径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自动记录企业资产变更信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了资产变更登记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借用方发送的资产借用请求,所述资产借用请求包括借用人身份信息以及通过扫码得到的待借用资产信息;

根据所述待借用资产信息,查询所述待借用资产的状态;

若所述待借用资产为在库状态,则根据所述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所述借用人的借用权限;

若所述借用人对所述待借用资产有借用权限,则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

若接收到所述管理终端发送的资产借出确定指令,则将所述待借用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并记录所述借用人身份信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产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产借用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借用方发送的资产借用请求,所述资产借用请求包括借用人身份信息以及通过扫码得到的待借用资产信息;

资产状态查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借用资产二维码,查询所述待借用资产的状态;

借用权限查询单元,用于若所述待借用资产为在库状态,则根据所述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所述借用人的借用权限;

资产借出指令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借用人对所述待借用资产有借用权限,则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

第一借出状态标记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管理终端发送的资产借出确定指令,则将所述待借用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并记录所述借用人身份信息。

依据本申请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资产管理方法。

依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资产管理方法。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资产管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根据借用方扫码得到待借用资产信息以及借用人身份信息,确定借用方对待借用资产具备借用权限后,向资产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并在接收到确认反馈后,将该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与现有技术中资产管理员手工记录资产变更信息相比,本申请能够实现对资产变更的自动管理,加快了资产变更的登记速度,也避免了由于人工记录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记录错误。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产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产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产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产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资产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借用方发送的资产借用请求,资产借用请求包括借用人身份信息以及通过扫码得到的待借用资产信息。

为了方便对企业资产(例如电脑、图书、测试手机、录音笔等等)进行管理,为每一个企业资产配置一个独有的二维码,并将二维码打印成出来粘贴在资产上。如果员工需要进行资产借用,可以到资产管理室找到需要借用的资产后,通过借用方例如借用人的智能手机扫描该资产上的二维码,向资产管理系统发送资产借用请求,其中资产借用请求包括扫描得到的待借用资产信息以及借用人的身份信息例如职工编码,或其他能够确认借用人身份的信息。

步骤102,根据待借用资产信息,查询待借用资产的状态。

系统利用待借用资产信息,对待借用资产的状态进行查询,确认该资产的状态。

步骤103,若待借用资产为在库状态,则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借用方的借用权限。

若待借用资产为在库状态,说明该资产可以被借出,并且该资产的状态记录无误,则根据资产借用请求中的借用人身份信息确定借用人,并进一步查询借用人的借用权限,防止借用人借用超出其借用权限的资产。

不同的员工即借用人对应有不同的借用权限,例如人事部的员工由于经常需要对求职者进行面试,面试时需要录音笔,因此人事部的员工具有对录音笔的借用权限,而测试部的员工经常需要对新研发的app进行测试,因此测试部的员工具有对测试手机的借用权限,不同的员工的借用权限会进行预先设置,保存在服务器中,以便根据员工身份就能匹配到对应的借用权限。

步骤104,若借用方对待借用资产有借用权限,则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

若经过查询借用人的借用权限包括了待借用的资产,说明该借用人可以对该资产进行借用,则系统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其中,管理终端可以是企业资产管理员的智能手机或计算机设备,以便管理员及时获知资产借用情况。

步骤105,若接收到管理终端发送的资产借出确定指令,则将待借用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并记录借用人身份信息。

为了保证企业的资产的安全,还可以在资产管理室出口处设置防盗门,企业资产上还应设置防盗磁条,资产管理员对待借用资产进行消磁处理后,通过管理终端向系统发送资产借出确定指令,系统将该待借用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并将该借出资产与借用人身份信息关联保存在服务器中,自动完成资产借用,无需管理员手工登记借用信息,借用资产经过管理员消磁后,可以通过防盗门。当然,为了加快资产管理登记速度,可以不设置防盗磁条。

通过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根据借用方扫码得到待借用资产信息以及借用人身份信息,确定借用方对待借用资产具备借用权限后,向资产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并在接收到确认反馈后,将该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与现有技术中资产管理员手工记录资产变更信息相比,本申请能够实现对资产变更的自动管理,加快了资产变更的登记速度,也避免了由于人工记录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记录错误。

进一步的,作为上述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的细化和扩展,为了完整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提供了另一种资产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借用方发送的资产借用预约请求,资产借用预约请求包括待预约资产信息以及借用人身份信息。

员工如果有资产借用需求,而当时不方便去资产管理室借用或者不确定需要借用的资产是否在库时,可以提前进行资产借用预约,系统接收借用人发送的资产借用预约请求,其中,预约请求包括待预约的资产信息以及借用人的身份信息。

步骤202,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借用方的借用权限。

与资产借用过程相似的,根据资产借用预约请求中包含的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借用人的借用权限,避免超出借用权限的员工预约资产,影响其他员工对该资产借用。

步骤203,若借用人对待预约资产有借用权限,则查询待预约资产的状态。

如果经过查询得知借用人对该待预约资产具有借用权限,则根据待预约资产信息查询待预约资产的借出状态,避免借用人预约非在库资产。

步骤204,若待预约资产为借出状态,则查询并向借用方发送待预约资产的归还到期时间。

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预设借出时间,例如对于企业的人事部来说,通常每个月的面试任务集中安排在一周内完成,因此设定人事部员工对录音笔的预设借出时间为一周。若经过查询得知待预约资产处于借出状态,则查询待预约资产的借出时间,从而根据借出时间和预设借出时间计算归还到期时间。

例如,录音笔的借出时间为4月2日,预设借出时间为7天,则归还到期时间为4月9日。

步骤205,若待预约资产为在库状态,则将待预约资产从在库状态更新为预约状态,并向借用方发送预约成功消息。

如果待预约资产处于在库状态,说明此时该资产没人占用可以预约,则向借用人发送预约成功消息,以提示借用人可以去资产管理室借用资产,另外,向借用人发送预约成功消息的同时,也可以向管理终端发送预约提示信息,以便提示管理员将员工已经预约的资产提前放在预约资产专用位置,便于员工借用查找,节省资产借用时间。

步骤206,接收借用方发送的资产借用请求,资产借用请求包括借用人身份信息以及通过扫码得到的待归还资产信息。

步骤207,根据待借用资产信息,查询待借用资产的状态。

步骤208,若待借用资产为在库状态,则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借用人的预留借用验证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地,资产借用请求还包括借用验证信息。

接收借用人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发送的资产借用请求,根据资产借用请求中的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数据库中记录的该借用人对应的预留借用验证信息,以便验证借用人身份,避免非法人员持有员工手机借用资产造成企业资产流失。

需要说明的是,预留借用验证信息可以为指纹信息、虹膜信息等。

步骤209,若借用验证信息与预留借用验证信息一致,则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借用人的借用权限。

如果借用验证信息与预留的信息一致,说明该借用请求应是安全的,则按照资产借用请求中的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该借用人的借用权限。

步骤210,若借用人对待借用资产有借用权限,则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

步骤211,若接收到管理终端发送的资产借出确定指令,则将待借用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并记录借用人身份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确认借用人对待借用资产有借用权限后,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并在接收到管理终端的资产借出确定指令反馈时,将待借用资产将原来的在库状态更新为借出状态,并将借用人的身份信息与该资产进行关联记录在数据库中,以便管理员了解资产状态。

步骤212,若待借用资产为待预约资产,则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验证借用人是否已经对待借用资产进行预约。

如果根据资产借用请求中的待借用资产二维码查询到该待借用资产为预约状态,由于在资产借用预约过程中已经对借用人的借用权限进行过验证,也就是说借用人能够预约成功的资产必为其有借用权限的资产,因此不必再对借用人的借用权限进行验证,并且,为了加快借用资产的效率,在借用人进行借用预约后,管理员通常会把被预约的资产放入预约资产专用区域,因而在借用人扫描预约资产专用区域的资产二维码后,为了保证已经进行借用预约的员工能够顺利借用其所需的物品避免其他人将该物品借走,需要判断该借用人是否就是之前已经对该资产进行借用预约的借用人,也即验证借用人是否已经对该待借用资产进行预约。

步骤213,若借用人已经对待借用资产进行预约,则向管理终端发送预约资产借出指令。

若验证借用人已经对该资产进行预约,不存在其他人误领的情况,此时能够确保以及预约的借用人顺利借用所需资产,则向管理终端发送预约资产借出指令。

步骤214,若接收到管理终端发送的预约资产借出确定指令,则将待借用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并记录借用人身份信息。

管理终端在接收到预约资产借出指令后,对借用资产进行消磁处理并返回预约资产借出确定指令,同时系统接收到确定指令后,将该资产从预约状态更新为借出状态,并关联该借出资产与借用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此时借用人也可以携带该资产顺利通过资产管理室的防盗门。

步骤215,接收归还方发送的资产归还请求,资产归还请求包括归还人身份信息以及通过扫码得到的待归还资产信息。

员工使用完借用资产后,通过归还方例如智能手机等设备扫码资产二维码,并向系统发送资产归还请求,资产归还请求包括扫码得到的待归还资产信息以及归还人的身份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借用方和归还方可以为同一个终端设备。

步骤216,根据待归还资产信息,查询待归还资产的状态。

系统待归还资产信息,在数据库中查询该资产的状态,确认该资产的状态。

步骤217,若待归还资产为借出状态,则查询待归还资产对应的借用人身份信息。

若待归还资产为借出状态,说明该资产可以被归还,并且该资产的状态应是记录无误的,则系统在数据库中查询该资产对应的借用人身份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资产可能被多个借用人借用过,这里的借用人身份信息应为该资产最后一次被借用对应的借用人的身份信息。

步骤218,若归还人身份信息与待归还资产对应的借用人身份信息一致,则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归还指令。

如果归还人就是该资产对应的借用人,说明是借用该资产的本人进行归还,则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归还指令,请求管理终端进行归还确认,保证资产安全。

步骤219,若接收到管理终端发送的资产归还确定指令,则将待归还资产标记为在库状态。

管理员确认归还资产无损坏后,通过管理终端向系统发送资产归还确定指令,系统接收到确认指令后将该资产从借出状态更新为在库状态,系统登记信息与资产变更状态信息同步更改,此时归还成功,并且该资产经过管理员进行充磁处理后可以被其他员工借用或者预约。

步骤220,若借出状态的资产对应的已借出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借出时间,则向管理终端以及对应的借用方发送超期提示信息,超期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借用人身份信息以及所述借出资产信息。

如果资产的借出时间超过该资产对应的预设借出时间,系统自动向管理终端以及该资产对应的借用人发送超期提示信息,提醒借用人尽快归还,也提醒管理员及时了解资产借出超期的情况,适时的催促借用人及时归还,尽量避免影响其他人对该资产的借用。

通过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由系统自动完成对资产信息进行预约、借用以及归还登记,避免管理员人工登记造成的实际资产状态与系统记录资产状态情况不符导致的资产流失等风险问题,减少人工操作,提升资产管理准确性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力成本。

进一步的,作为图1方法的具体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产管理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资产借用请求接收单元31、资产状态查询单元32、第一借用权限查询单元33、资产借出指令发送单元34、第一借出状态标记单元35。

资产借用请求接收单元31,用于接收借用方发送的资产借用请求,资产借用请求包括借用人身份信息以及通过扫码得到的待借用资产信息;

借用资产状态查询单元32,用于根据待借用资产信息,查询待借用资产的状态;

第一借用权限查询单元33,用于若待借用资产为在库状态,则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借用人的借用权限;

资产借出指令发送单元34,用于若借用人对待借用资产二维码对应的资产有借用权限,则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

第一借出状态标记单元35,用于若接收到管理终端发送的资产借出确定指令,则将待借用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并记录借用人身份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资产预约请求接收单元36、第二借用权限查询单元37、第二资产状态查询单元38、预约状态标记单元39、到期时间发送单元310。

资产预约请求接收单元36,用于接收借用方发送的资产借用预约请求,资产借用预约请求包括待预约资产信息以及借用人身份信息;

第二借用权限查询单元37,用于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借用人的借用权限;

预约资产状态查询单元38,用于若借用人对所述待预约资产有借用权限,则查询待预约资产的状态;

预约状态标记单元39,用于若待预约资产为在库状态,则将待预约资产标记为预约状态,并向借用方发送预约成功消息。

到期时间发送单元310,用于若待预约资产为借出状态,则查询并向借用方发送待预约资产的归还到期时间。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实现资产借用预约,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资产预约验证单元311、预约指令发送单元312、第二借出状态标记单元313。

资产预约验证单元311,用于若待借用资产为预约状态,则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验证借用人是否已经对待借用资产进行预约;

预约指令发送单元312,用于若借用人已经对待借用资产进行预约,则向管理终端发送预约资产借出指令;

第二借出状态标记单元313,用于若接收到管理终端发送的预约资产借出确定指令,则将待借用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并记录借用人身份信息。

在本申请的任一实施例中,具体地,资产借用请求还包括借用验证信息。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第一借用权限查询单元33,具体包括:借用验证信息查询单元331、第一借用权限查询子单元332。

借用验证信息查询单元331,用于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借用人的预留借用验证信息;

第一借用权限查询子单元332,用于若借用验证信息与预留借用验证信息一致,则根据借用人身份信息查询借用人的借用权限。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为了实现资产归还,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资产归还请求接收单元314、归还资产状态查询单元315、身份信息查询单元316、资产归还指令发送单元317、在库状态标记单元318。

资产归还请求接收单元314,用于接收归还方发送的资产归还请求,资产归还请求包括归还人身份信息以及通过扫码得到的待归还资产信息;

归还资产状态查询单元315,用于根据待归还资产信息,查询待归还资产的状态;

身份信息查询单元316,用于若待归还资产为借出状态,则查询待归还资产对应的借用人身份信息;

资产归还指令发送单元317,用于若归还人身份信息与待归还资产对应的所述借用人身份信息一致,则向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归还指令;

在库状态标记单元318,用于若接收到管理终端发送的资产归还确定指令,则将待归还资产标记为在库状态。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如图4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超期提示单元319,用于若借出状态的资产对应的已借出时间超过预设借出时间,则向管理终端以及对应的借用方发送超期提示信息,超期提示信息包括借用人身份信息以及借出资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品数据的推送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和图2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如图1和图2所示方法,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资产管理方法。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如图1、图2所示的方法,以及图3、图4所示的虚拟装置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如图1和图2所示的资产管理方法。

可选地,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网络接口、摄像头、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等,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usb接口、读卡器接口等。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蓝牙接口、wi-fi接口)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该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操作系统是管理和保存计算机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信息处理程序以及其它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存储介质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该实体设备中其它硬件和软件之间通信。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以借助软件加必要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根据借用方扫码得到待借用资产信息以及借用人身份信息,确定借用方对待借用资产具备借用权限后,向资产管理终端发送资产借出指令,并在接收到确认反馈后,将该资产标记为借出状态,与现有技术中资产管理员手工记录资产变更信息相比,本申请能够实现对资产变更的自动管理,加快了资产变更的登记速度,也避免了由于人工记录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记录错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申请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