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86402发布日期:2019-02-01 19:25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印章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印章,尤其是公章,是单位或法人承认或证明相应文件有效性的必要办公设备,文件上盖的印章表示该文件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例如公司人事任免通知上盖的公司章,公司内部薪资调整通知上盖的财务章。印章一旦丢失被不法人员恶意利用,直接或间接地造成损害相关人员和机构利益的严重后果,因此管理印章对于每个公民、单位和法人至关重要。

为此,通常都是采用专人对印章进行管理,即通过印章管理人员对印章进行实时管理,该印章管理人员负责印章的使用、保存和维护。在实际管理中,印章管理人员为了保证印章的安全性,该人员通常用上锁的方式保障其安全,用签字方式申请、记录使用目的及次数。可见,现有的印章使用的审核制度不仅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而且手续繁琐,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因业务需要,需要携带企业印章外出时,则无法对印章进行有效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可对印章保护器进行监管,从而达到对印章的有效管理,印章使用安全性极高,杜绝了假冒印章的使用问题的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可实现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的使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首先注册印章保护器的用户信息;接着登陆系统,建立授权方和使用方的信息与权限;然后采集、录入授权方和使用方的生物识别信息,作为身份验证数据;最后将装有印章的印章保护器交付给使用方保管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注册印章保护器的用户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输入包括印章名称的用户信息;

步骤a2.判断印章名称是否已被注册;是,则执行步骤a3,否则执行步骤a5;

步骤a3.向当前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和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反馈异常信息;

步骤a4.对上述印章名称的合法权利人进行判定;若合法权利人是当前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则执行步骤a5,并注销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信息;若合法权利人是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则结束;

步骤a5.保存用户信息,并向该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反馈注册成功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3中向当前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和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反馈异常信息,具体分别为:向当前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反馈印章名称已被注册和提供印章名称合法权利证明材料的提示信息,向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反馈有他人意图注册其印章名称和提供印章名称合法权利证明材料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若在设定时间内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未提供印章名称合法权利证明材料,则对印章保护器进行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使用方使用印章保护器的具体步骤:

步骤b1.验证使用方身份;

步骤b2.在使用方身份验证通过后,授权方授权;

步骤b3.印章保护器开启至可盖章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1“对使用方身份验证”具体为,首先采集当前使用方的生物识别信息,然后与系统中录入的使用方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对、验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2中“授权方授权”具体为,首先采集授权方的生物识别信息,然后与系统中录入的授权方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对、验证,最后验证通过后向印章保护器发送授权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生物识别信息至少包括人脸、指纹、虹膜和声纹中的其中一种。

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系统,包括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存储印章保护器的用户信息和判断印章名称是否已被注册,且在出现异常时可向用户终端反馈异常信息,以及对印章保护器的管理;

用户终端,用户通过该用户终端输入包括印章名称的用户信息进行注册和登陆,并建立授权方和使用方的信息与权限,采集、录入、验证授权方和使用方的生物识别信息,以及在印章保护器使用时完成授权管理;

印章保护器,是印章的载体,其上设有无线通讯模块、电子锁定装置和在使用时用于采集使用方生物识别信息的采集装置;

所述远程服务平台、远程服务平台和印章保护器之间无线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可对印章保护器进行监管,从而达到对印章的有效管理,印章使用安全性极高,杜绝了假冒印章的使用问题,保障了印章所有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实施例中注册印章保护器的用户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实施例中使用方使用印章保护器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4中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首先注册印章保护器的用户信息;接着登陆系统,建立授权方和使用方的信息与权限;然后采集、录入授权方和使用方的生物识别信息,作为身份验证数据,该生物识别信息至少包括人脸、指纹、虹膜和声纹中的其中一种;最后将装有印章的印章保护器交付给使用方保管使用。

其中,所述“注册印章保护器的用户信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输入包括印章名称的用户信息。

步骤a2.判断印章名称是否已被注册;是,则执行步骤a3,否则执行步骤a5。

步骤a3.向当前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和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反馈异常信息;具体可以分别为:向当前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反馈印章名称已被注册和提供印章名称合法权利证明材料(比如:报案资料、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的提示信息,向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反馈有他人意图注册其印章名称和提供印章名称合法权利证明材料提示信息。

步骤a4.对上述印章名称的合法权利人进行判定;若合法权利人是当前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则执行步骤a5,并执行步骤a6注销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信息;若合法权利人是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则结束。

步骤a5.保存用户信息,并向该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反馈注册成功信息。

另外,向当前印章保护器的用户和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反馈异常信息后,若在设定时间内已注册上述印章名称的用户未提供印章名称合法权利证明材料,则对印章保护器进行锁定。

所述使用方使用印章保护器的具体步骤:

步骤b1.验证使用方身份;具体为,首先采集当前使用方的生物识别信息,然后与系统中录入的使用方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对、验证。

步骤b2.在使用方身份验证通过后,授权方授权;具体可以为,首先采集授权方的生物识别信息,然后与系统中录入的授权方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对、验证,最后验证通过后向印章保护器发送授权指令。

步骤b3.印章保护器开启至可盖章状态;具体可以为,打开印章保护器上的电子锁定装置,以取出印章使用;或者,启动印章保护器上的驱动装置,使印章伸出至可盖章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印章保护器的使用系统,包括

远程服务平台1,可以存储印章保护器的用户信息和判断印章名称是否已被注册,且在出现异常时可向用户终端反馈异常信息,以及对印章保护器的管理;

用户终端2,用户通过该用户终端输入包括印章名称的用户信息进行注册和登陆,并建立授权方和使用方的信息与权限,采集、录入、验证授权方和使用方的生物识别信息,以及在印章保护器使用时完成授权管理;

印章保护器3,是印章的载体,其上设有无线通讯模块、电子锁定装置和在使用时用于采集使用方生物识别信息的采集装置;

所述远程服务平台1、远程服务平台2和印章保护器3之间无线通讯连接。

这样,通过本发明所述印章保护器的使用方法和系统即可对印章保护器进行监管,从而达到对印章的有效管理,印章使用安全性极高,杜绝了假冒印章的使用问题,保障了印章所有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