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浇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03204发布日期:2019-05-07 20:3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浇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建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混凝土为可塑性材料,浇灌于模板中,经硬化后成型为模板所围成的形状,组立与支撑模板的施工作业,称为模板工程。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各城市市政工程均展开应用,即将原本现浇的建筑构件进行工厂化预制,并通过起重机进行现场安装。这种方法能大大提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质量,并加快工程施工效率。但对构件预制精度尤其是各种预埋件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施工时容易出现因预埋构件安装精度不足而导致预制构件无法安装的现象,容易导致修建的建筑物存在缺陷,而预制技术落后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浇注方法,通过将bim技术与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精度底,装配过程中容易因精度导致预制构件无法安装,且还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大量拼装,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项目设计图纸和施工参数,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包括建立钢筋、芯管、吊环、预埋件和空心胶管的单元模型的建模。

步骤二:待所有单元模型建模完成后,模拟整个装配式建筑的装配过程,在进行装配模拟过程中校验各部分建模时预埋件位置是否存在错误,模仿装配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无法安装的情况,并在bim单元模型存在错误或无法安装的位置处标记,提示有错误发生,最后根据模拟结果对项目设计图纸和施工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改,同时修改不正确的模型数据,获得修复后的bim模型。

步骤三:收集骨架填充物料信息,根据填充物料信息建立建筑物的填充后的bim模型,并对存在的缺陷进行修复,然后获得修复后的bim模型;

步骤四:根据获得的bim模型设计定型模板施工图;

步骤五:根据获得的bim模型和施工图对建筑模板进行加工和组装以及装配式建筑物的骨架搭建;

步骤六:绑扎钢筋,得到钢筋架,并将所述钢筋架、芯管、吊环、预埋件和空心胶管设置在组装好的模板中;

步骤七:配置并制备混凝土,将所述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

步骤八:养护,然后拆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种bim技术进行建模,对结构形式特殊、工艺复杂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同颜色、不同视角展现模型结构,以保证施工人员精确地看到工程施工的内部构件,方便观察者从内部到外部直观地看清了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在钢筋骨架内部进行浇注时,用混泥土浇筑第一层,然后依次往上浇筑剩余层,在浇铸后一层时以前一层浇筑时出现的缺陷对bim模型进行修复,获得更优的bim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模板内部的钢筋骨架中浇注混凝土时,需要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处理,及时赶出混凝土中的空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的养护采用蒸汽法养护,在混凝土浇筑终凝后,利用蒸汽使混凝土升温,保持一段时间后,控制降温速度降温到自然条件,在自然条件下养护一段时间后拆模即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bim技术与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结合在一起,根据设计图纸建模后利用bim技术对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找出施工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施工图纸加以修改,从而提高装配式建筑预制及安装的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价值。

2、本发明应用bim技术设计建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三维模型,这样可以多次应用建好的三维模型,用于计算、检查、现场辅助施工等,提高了三维模型的利用率,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施工工期。

3、本发明由于应用了bim三维设计软件建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三维模型,这样可以多次应用建好的三维模型,用于计算、检查、现场辅助施工等,提高了三维模型的利用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混凝土浇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项目设计图纸和施工参数,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包括建立钢筋、芯管、吊环、预埋件和空心胶管的单元模型的建模。

步骤二:待所有单元模型建模完成后,模拟整个装配式建筑的装配过程,在进行装配模拟过程中校验各部分建模时预埋件位置是否存在错误,模仿装配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无法安装的情况,并在bim单元模型存在错误或无法安装的位置处标记,提示有错误发生,最后根据模拟结果对项目设计图纸和施工参数进行复核和修改,同时修改不正确的模型数据,获得修复后的bim模型。

步骤三:收集骨架填充物料信息,根据填充物料信息建立建筑物的填充后的bim模型,并对存在的缺陷进行修复,然后获得修复后的bim模型;

步骤四:根据获得的bim模型设计定型模板施工图;

步骤五:根据获得的bim模型和施工图对建筑模板进行加工和组装以及装配式建筑物的骨架搭建;

步骤六:绑扎钢筋,得到钢筋架,并将所述钢筋架、芯管、吊环、预埋件和空心胶管设置在组装好的模板中;

步骤七:配置并制备混凝土,将所述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

步骤八:养护,然后拆模。

其中,步骤一种bim技术进行建模,对结构形式特殊、工艺复杂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同颜色、不同视角展现模型结构,以保证施工人员精确地看到工程施工的内部构件,方便观察者从内部到外部直观地看清了解。

其中,步骤七在钢筋骨架内部进行浇注时,用混泥土浇筑第一层,然后依次往上浇筑剩余层,在浇铸后一层时以前一层浇筑时出现的缺陷对bim模型进行修复,获得更优的bim模型。

其中,步骤七模板内部的钢筋骨架中浇注混凝土时,需要使用振动器进行振捣处理,及时赶出混凝土中的空气。

其中,步骤五中的养护采用蒸汽法养护,在混凝土浇筑终凝后,利用蒸汽使混凝土升温,保持一段时间后,控制降温速度降温到自然条件,在自然条件下养护一段时间后拆模即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