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及自动解读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42747发布日期:2019-05-11 00:4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及自动解读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土壤检测结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及自动解读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检测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检测的土壤指标主要有土壤ph、有机质、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等,通过土壤检测我们可以知道土壤性状相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农业生产都是至关重要的。土壤中的养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品,养分过少或者过多都会影响作物生长,合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对作物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土壤养分检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并指导施肥工作。

目前我国土壤检测结果是用数字报表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用户拿到土壤检测结果后还要找专业人士对土壤检测结果进行解释,而专业人士进行解释时常带有很强的主观意愿,所以拿同一份土壤检测结果找不同的专业人士会得到不同的解读,非专业人士往往看不懂土壤检测结果,也不会使用土壤检测结果来指导施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及自动解读的方法,旨在解决土壤检测结果为数字报表的形式反馈给用户,非专业人士看不懂土壤检测结果,也不会使用土壤检测结果来指导施肥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方法,所述图形展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先确定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及过量值(glz);

步骤s2:根据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及过量值(glz)计算和确定用于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土壤指标的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及最大值(zdz);

步骤s3:将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划分为检测项目区、检测结果区、计量单位区、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及自动解读区,并将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以最佳值(m)为主线,依据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过量值(glz)、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及最大值(zdz)将图形展现区再划分为缺乏区、偏低区、适宜区、偏高区及过量区;

步骤s4:进一步确定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的缺乏区左边界的横坐标(min)、缺乏区与偏低区分界线的横坐标(down)、偏低区与适宜区的分界线的横坐标(under)、最佳值线的横坐标(mid)、偏高区与适宜区的分界线的横坐标(above)、偏高区与过量区的分界线的横坐标(up)及过量区右边界的横坐标(max);

步骤s5:将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过量值(glz)、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及最大值(zdz)转换为横坐标值(dt),且最小值(zxz)=min;缺乏值(qfz)=down;偏低值(pdz)=under;最佳值(m)=mid;偏高值(pgz)=above;过量值(glz)=up;最大值(zdz)=max;

步骤s6: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转化成横坐标值(dt);

步骤s7:在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转换成的横坐标值(data),以实线方式、虚线方式、字符串方式或画点方式从min划线至data;线的长度表示该土壤检测指标检测值的相对大小,线的最右端所处的位置表示该土壤指标所处的状态。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1中的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是指土壤指标处于最有利于作物生产且可避免养分浪费和环境危害的一种最佳理想值;土壤指标的缺乏值(qfz)是指小于该值时,该土壤指标在土壤中处于缺乏状态,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指标的过量值(glz)是指大于该值时,该土壤指标在土壤中处于过高或过量的状态,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或造成环境危害。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2中的土壤指标的偏低值(pdz)是介于土壤指标的缺乏值(qfz)与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之间的一个值,且为pdz=qfz+2/3(m-qfz);土壤指标的偏高值(pgz)是介于土壤指标的过量值(glz)与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之间的一个值,且为pgz=m+1/3(glz-m);土壤指标的最小值(zxz)是指土壤指标在图形展现时的最小值,土壤ph的最小值设定为3.5,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小值设定为0.5g/kg,土壤养分含量指标的最小值计算式为:zxz=qfz×qfz/m;土壤指标的最大值(zdz)是指土壤指标在图形展现时的最大值,土壤ph的最大值设定为9.0,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大值设定为7.0g/kg,土壤养分含量指标的最大值计算式为:zdz=glz×(glz-m)/m。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将土壤指标的项目名称输出到检测项目区中;

步骤s32: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输出到检测结果区所对应的数据栏中;若该项目未检测,不显示该项目或在其数据栏输出“未测”;

步骤s33: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的计量单位输出到所对应的单位区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6中通过如下方式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转化成横坐标值(dt):

当data≤zxz时,dt=min+1/30(down-min);

当zxz<data<qfz时,dt=min+(data-zxz)/(qfz-zxz)×(down-min)

当qfz<data<pdz时,dt=down+(data-qfz)/(pdz-qfz)×(under-down)

当pdz<data<m时,dt=under+(data-pdz)/(m-pdz)×(mid-under)

当m<data<pgz时,dt=mid+(data-m)/(pgz-m)×(above-mid)

当pgz<data<glz时,dt=above+(data-pgz)/(glz-pgz)×(up-above)

当glz<data<zdz时,dt=up+(data-glz)/(zdz-glz)×(max-up)

当data≥zdz时,dt=max。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自动解读

方法,所述自动解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确定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并确定不同质地土壤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的校正系数(j);

步骤a2:通过计算式确定每亩耕作层土壤重量w;

步骤a3:以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为基础建立土壤指标缺少或富余数量的计算模型;

步骤a4:建立土壤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并进行检测值自动解读;

步骤a5:在自动解读区将解读结果输出到相应的栏目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1中的缓冲值的校正系数(j)为:砂土:0.3≤j≤0.7;壤土0.5≤j≤0.9;粘土j=1。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2中的计算式为:w=耕作层厚度(米)×667×1.1/1000(百万公斤/亩)。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3中的计算模型为:f=∣(data-m)∣×(1+(c-1)×j)×w;

其中f—土壤指标缺少或富余的数量(公斤/亩);m—土壤指标的最佳值(毫克/公斤);data—当前土壤指标的测定值(毫克/公斤);c—土壤指标的缓冲值(公斤/百万公斤);j—土壤质地的校正系数;w—耕作层土壤重量(百万公斤)。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a4中的土壤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包括土壤ph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土壤有机质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各种土壤养分含量指标测定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及土壤有效钙与有效镁的比值和有效硫与有效氯的比值的自动解读模型;

其中土壤ph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过酸,需白云石粉或石灰石粉fkg/亩”;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偏酸,需白云石粉或石灰石粉fkg/亩”;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碱状态”;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碱状态”;

土壤有机质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低状态”;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低状态”;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丰富状态”;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很丰富状态”;

各种土壤养分含量指标测定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过低,缺少养分fkg/亩”;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偏低,缺少养分fkg/亩”;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偏高,富余养分fkg/亩”;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过高,缺少富余养分fkg/亩”;

土壤有效钙与有效镁的比值和有效硫与有效氯的比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低状态”;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低状态”;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高状态”;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高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现有土壤检测结果是用数字报表的方式反馈给用户,用户拿到土壤检测结果后看不懂,还要找专业人士对土壤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很不方便;采用本方法将土壤检测结果以图形展现方式提供给用户,用户能看懂,并且通过自动解读,使用户能清楚知道土壤指标所处的状态。专业人士对土壤检测结果的解释,常带有很强的主观意愿,有时模棱两可;采用本方法将的自动解读可以避免主观偏差,能让用户知道哪个土壤指标是有问题的,是高了还是低了,缺少了多少或者富余了多少都能搞清楚。这些信息有助于帮助用户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和土壤改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自动解读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方法的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划分区;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方法的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自动解读方法的解读结果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及自动解读方法的最终显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6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方法,所述图形展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先确定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及过量值(glz);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是指土壤指标处于最有利于作物生产且可避免养分浪费和环境危害的一种最佳理想值;土壤指标的缺乏值(qfz)是指小于该值时,该土壤指标在土壤中处于缺乏状态,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土壤指标的过量值(glz)是指大于该值时,该土壤指标在土壤中处于过高或过量的状态,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或造成环境危害。

步骤s2:根据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及过量值(glz)计算和确定用于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土壤指标的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及最大值(zdz);土壤指标的偏低值(pdz)是介于土壤指标的缺乏值(qfz)与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之间的一个值,且为pdz=qfz+2/3(m-qfz);土壤指标的偏高值(pgz)是介于土壤指标的过量值(glz)与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之间的一个值,且为pgz=m+1/3(glz-m);土壤指标的最小值(zxz)是指土壤指标在图形展现时的最小值,土壤ph的最小值设定为3.5,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小值设定为0.5g/kg,土壤养分含量指标的最小值计算式为:zxz=qfz×qfz/m;土壤指标的最大值(zdz)是指土壤指标在图形展现时的最大值,土壤ph的最大值设定为9.0,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大值设定为7.0g/kg,土壤养分含量指标的最大值计算式为:zdz=glz×(glz-m)/m。

步骤s3:将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划分为检测项目区、检测结果区、计量单位区、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及自动解读区,并将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以最佳值(m)为主线,依据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过量值(glz)、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及最大值(zdz)将图形展现区再划分为缺乏区、偏低区、适宜区、偏高区及过量区;

步骤s31:将土壤指标的项目名称输出到检测项目区中;

步骤s32: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输出到检测结果区所对应的数据栏中;若该项目未检测,不显示该项目或在其数据栏输出“未测”;

步骤s33: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的计量单位输出到所对应的单位区中。

步骤s4:进一步确定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的缺乏区左边界的横坐标(min)、缺乏区与偏低区分界线的横坐标(down)、偏低区与适宜区的分界线的横坐标(under)、最佳值线的横坐标(mid)、偏高区与适宜区的分界线的横坐标(above)、偏高区与过量区的分界线的横坐标(up)及过量区右边界的横坐标(max);

步骤s5:将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过量值(glz)、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及最大值(zdz)转换为横坐标值(dt),且最小值(zxz)=min;缺乏值(qfz)=down;偏低值(pdz)=under;最佳值(m)=mid;偏高值(pgz)=above;过量值(glz)=up;最大值(zdz)=max;

步骤s6: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转化成横坐标值(dt);通过如下方式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转化成横坐标值(dt):

当data≤zxz时,dt=min+1/30(down-min);

当zxz<data<qfz时,dt=min+(data-zxz)/(qfz-zxz)×(down-min)

当qfz<data<pdz时,dt=down+(data-qfz)/(pdz-qfz)×(under-down)

当pdz<data<m时,dt=under+(data-pdz)/(m-pdz)×(mid-under)

当m<data<pgz时,dt=mid+(data-m)/(pgz-m)×(above-mid)

当pgz<data<glz时,dt=above+(data-pgz)/(glz-pgz)×(up-above)

当glz<data<zdz时,dt=up+(data-glz)/(zdz-glz)×(max-up)

当data≥zdz时,dt=max。

步骤s7:在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转换成的横坐标值(data),以实线方式、虚线方式、字符串方式或画点方式从min划线至data;线的长度表示该土壤检测指标检测值的相对大小,线的最右端所处的位置表示该土壤指标所处的状态。

一种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自动解读方法,所述自动解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确定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并确定不同质地土壤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的校正系数(j);缓冲值的校正系数(j)为:砂土:0.3≤j≤0.7;壤土0.5≤j≤0.9;粘土j=1。

步骤a2:通过计算式确定每亩耕作层土壤重量w;计算式为:w=耕作层厚度(米)×667×1.1/1000(百万公斤/亩)。

步骤a3:以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为基础建立土壤指标缺少或富余数量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为:f=∣(data-m)∣×(1+(c-1)×j)×w;其中f—土壤指标缺少或富余的数量(公斤/亩);m—土壤指标的最佳值(毫克/公斤);data—当前土壤指标的测定值(毫克/公斤);c—土壤指标的缓冲值(公斤/百万公斤);j—土壤质地的校正系数;w—耕作层土壤重量(百万公斤)。

步骤a4:建立土壤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并进行检测值自动解读;土壤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包括土壤ph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土壤有机质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各种土壤养分含量指标测定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及土壤有效钙与有效镁的比值和有效硫与有效氯的比值的自动解读模型;

其中土壤ph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过酸,需白云石粉或石灰石粉fkg/亩”;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偏酸,需白云石粉或石灰石粉fkg/亩”;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碱状态”;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碱状态”;

土壤有机质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低状态”;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低状态”;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丰富状态”;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很丰富状态”;

各种土壤养分含量指标测定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过低,缺少养分fkg/亩”;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偏低,缺少养分fkg/亩”;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偏高,富余养分fkg/亩”;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过高,缺少富余养分fkg/亩”;

土壤有效钙与有效镁的比值和有效硫与有效氯的比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低状态”;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低状态”;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高状态”;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高状态”。

步骤a5:在自动解读区将解读结果输出到相应的栏目中。

下面以a土壤为例,介绍本方法提供的土壤的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和自动解读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a土壤的检测结果如表1,土壤质地为粘土,耕作层厚度为0.3米。

表1、a土壤的检测结果。

土壤检测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过量值(glz)的确定有以下2种途径,按1)—2)的优先顺序进行确定。

1)根据研究结果来确定。

2)使用表2中确定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过量值(glz)。

表2、常用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和过量值(glz)。

确定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及过量值(glz);根据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及过量值(glz)为基础计算出用于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土壤指标的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及最大值(zdz),如表3。

表3、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过量值(glz)、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和最大值(zdz)。

在将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划分为检测项目区、检测结果区、计量单位区、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及自动解读区,并将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以最佳值(m)为主线,依据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过量值(glz)、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及最大值(zdz)将图形展现区再划分为缺乏区、偏低区、适宜区、偏高区及过量区,检测项目区、检测结果区、计量单位区、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及自动解读区如图3所示。

进一步确定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的缺乏区左边界的横坐标(min)、缺乏区与偏低区分界线的横坐标(down)、偏低区与适宜区的分界线的横坐标(under)、最佳值线的横坐标(mid)、偏高区与适宜区的分界线的横坐标(above)、偏高区与过量区的分界线的横坐标(up)及过量区右边界的横坐标(max);在将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缺乏值(qfz)、过量值(glz)、偏低值(pdz)、偏高值(pgz)、最小值(zxz)及最大值(zdz)转换为横坐标值(dt),且最小值(zxz)=min;缺乏值(qfz)=down;偏低值(pdz)=under;最佳值(m)=mid;偏高值(pgz)=above;过量值(glz)=up;最大值(zdz)=max;

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转化成横坐标值(dt);通过如下方式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转化成横坐标值(dt):

当data≤zxz时,dt=min+1/30(down-min);

当zxz<data<qfz时,dt=min+(data-zxz)/(qfz-zxz)×(down-min)

当qfz<data<pdz时,dt=down+(data-qfz)/(pdz-qfz)×(under-down)

当pdz<data<m时,dt=under+(data-pdz)/(m-pdz)×(mid-under)

当m<data<pgz时,dt=mid+(data-m)/(pgz-m)×(above-mid)

当pgz<data<glz时,dt=above+(data-pgz)/(glz-pgz)×(up-above)

当glz<data<zdz时,dt=up+(data-glz)/(zdz-glz)×(max-up)

当data≥zdz时,dt=max。

在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区将土壤指标的测定值(data)转换成的横坐标值(data),以实线方式、虚线方式、字符串方式或画点方式从min划线至data;线的长度表示该土壤检测指标检测值的相对大小,线的最右端所处的位置表示该土壤指标所处的状态,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如图4所示。

土壤检测结果图形展现的自动解读方法,确定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c)如表3;土壤指标的缓冲值(c)的确定有以下2种途径,按1)—2)的优先顺序进行确定。

1)根据研究结果来确定。

2)使用表4中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

表4土壤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

确定不同质地土壤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的校正系数(j);不同质地土壤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的校正系数(j)的确定有以下2种途径,按1)—2)的优先顺序进行确定。

1)根据研究结果来确定。

2)使用常用的土壤指标的缓冲值的土壤质地校正系数:砂土:j=0.5;壤土j=0.8;粘土j=1。

通过计算式确定每亩耕作层土壤重量w;计算式为:w=耕作层厚度(米)×667×1.1/1000(百万公斤/亩)。

以土壤指标的最佳值(m)为基础建立土壤指标缺少或富余数量的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为:f=∣(data-m)∣×(1+(c-1)×j)×w;其中f—土壤指标缺少或富余的数量(公斤/亩);m—土壤指标的最佳值(毫克/公斤);data—当前土壤指标的测定值(毫克/公斤);c—土壤指标的缓冲值(公斤/百万公斤);j—土壤质地的校正系数;w—耕作层土壤重量(百万公斤)。建立土壤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并进行检测值自动解读;土壤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包括土壤ph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土壤有机质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各种土壤养分含量指标测定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及土壤有效钙与有效镁的比值和有效硫与有效氯的比值的自动解读模型;

其中土壤ph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过酸,需白云石粉或石灰石粉fkg/亩”;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偏酸,需白云石粉或石灰石粉fkg/亩”;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碱状态”;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碱状态”;

土壤有机质检测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低状态”;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低状态”;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丰富状态”;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很丰富状态”;

各种土壤养分含量指标测定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过低,缺少养分fkg/亩”;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偏低,缺少养分fkg/亩”;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偏高,富余养分fkg/亩”;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过高,缺少富余养分fkg/亩”;

土壤有效钙与有效镁的比值和有效硫与有效氯的比值的自动解读模型如下:

当data<qf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低状态”;

当qfz≤data<pd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低状态”;

当pdz≤data≤pg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适宜状态”;

当pgz<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偏高状态”;

当data>glz时,自动解读为“处于过高状态”,自动解读结果如图5所示。

在自动解读区将解读结果输出到相应的栏目中。

最终在显示设备的显示屏上对土壤a的土壤检测结果的图形展现和自动解读进行显示,如图6所示。

现有土壤检测结果是用数字报表的方式反馈给用户,用户拿到土壤检测结果后看不懂,还要找专业人士对土壤检测结果进行解释,很不方便;采用本方法将土壤检测结果以图形展现方式提供给用户,用户能看懂,并且通过自动解读,使用户能清楚知道土壤指标所处的状态。专业人士对土壤检测结果的解释,常带有很强的主观意愿,有时模棱两可;采用本方法将的自动解读可以避免主观偏差,能让用户知道哪个土壤指标是有问题的,是高了还是低了,缺少了多少或者富余了多少都能搞清楚。这些信息有助于帮助用户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和土壤改良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