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60302发布日期:2019-06-11 22:4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住宿服务业监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旅馆业发展迅猛,公安民警一直沿用的pc模式在公安内网进行着业务监管和审批等原始的管理手段,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阵地控制能力弱化。面对新的治安形势,尤其是住宿业,每天面对大量的流动人员,而广大的人民群众需要辖区的公安民警经常出现在巡逻岗位上,以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便于外出执法,能够随时随地对住宿业进行检查监管的,提高执法效率的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及方法。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及方法,通过该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执法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实现了对住宿业的动态管理,使得公安机关提高了工作效率,突出了管理重点,减少了工作盲目性,增加了治安管理的科技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该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包括:

多个移动检测终端,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信连接于应用管理服务器;

住宿单位终端,所述住宿单位终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住宿单位终端包括有注册审批模块、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及日常自查表;

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于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包括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公安监管服务器,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内存储有公民信息数据库、重点人信息数据库及信息输入模块。

优选地,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还包括第一加密通信单元、第二加密通信单元及第三通信加密单元,所述多个移动检测终端中的每个移动检测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加密通信单元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住宿单位终端通过所述第二加密通信单元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三通信加密单元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内存储有住宿单位信息表、住宿单位入住人员信息表,所述住宿单位入住人员信息表与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同步更新。

优选地,还包括警报器及定位器,所述定位器设置在所述移动检测终端及所述住宿单位终端上,所述警报器设置在所述移动检测终端上。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方法包括:

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基于执法区域进行辖区划分,每个所述辖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移动检测终端;

住宿单位基于所述住宿单位终端,填写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并将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发送至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基于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同步更新;

执法人员基于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核查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优选地,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方法还包括:

住宿单位终端基于所述注册审批模块,向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进行注册审批;

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将审批合格住宿单位及注册过程中审批单位的住宿单位信息存储至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的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其中,所述住宿单位信息包括位置信息、负责人信息、名称信息以及所属辖区信息。

优选地,所述执法人员基于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核查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包括:

住宿单位进行日常隐患排查填写日常自查表,通过住宿单位终端将所述日常自查表发送至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执法人员基于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核查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执法人员基于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核查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还包括:

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过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于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

所述移动检测终端实时比对所述重点人信息数据库及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当所述重点人信息数据库与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出现信息重叠时,所述移动检测终端发出警报;

执法人员前往所述住宿单位终端所在的位置进行现场执法。

优选地,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包括入住人员姓名信息、证件信息及图像信息。

优选地,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方法还包括:

公安监管服务器基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比对所述公民信息数据库及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

当所述公民信息数据库与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出现不重叠信息时,判定入住人员人证不统一;

公安监管服务器基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向所述移动检测终端发送告知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移动检测终端的设置,执法人员可在外出执勤时携带移动检测终端,可随时随地监管、检查住宿服务业情况,在住宿服务单位发生突发情况时,便于迅速执法,同时通过应用管理服务器的设置,进行信息存储与传输,提高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的通信安全性。

2)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方法,执法人员通过移动检测终端可对自己所在辖区的住宿服务单位进行检查,查询住宿服务单位入住人员信息及宿服务单位情况,在发生突发状态的情况下,便于迅速到达宿服务单位,进行执法。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该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包括:

多个移动检测终端,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信连接于应用管理服务器;

住宿单位终端,所述住宿单位终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住宿单位终端包括有注册审批模块、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及日常自查表;

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于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包括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公安监管服务器,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内存储有公民信息数据库、重点人信息数据库及信息输入模块。

具体地,住宿单位可通过住宿单位终端向应用管理服务器内上传住宿服务业单位概况及入住人员信息,通过应用管理服务器进行存储;外出的执法人员携带与自己辖区相匹配的移动检测终端,通过移动检测终端调用应用管理服务器及公安监管服务器的信息进行监管与检查。执法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实现了对住宿业的动态管理,使得公安机关提高了工作效率,突出了管理重点,减少了工作盲目性,增加了治安管理的科技含量。

进一步地,移动检测终端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及触摸式显示屏,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过信号发射器及信号发射器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进行通信连接,触摸式显示屏用于显示移动检测终端在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内获取的信息。

所述移动检测终端还包括证件读取单元和拍摄单元。执法人员可以通过移动检测终端现场读取住宿人员的身份证信息和/或拍摄图像,调取应用管理服务器中存储的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进行比对检查。

此外,执法人员可以通过移动检测终端调取应用管理服务器中存储的日常自查表,对照日常自查表逐项进行核查,并且对违规事项进行记录和拍摄,将处理意见及违规事实上传至应用管理服务器中存储。

作为优选方案,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还包括第一加密通信单元、第二加密通信单元及第三通信加密单元,所述多个移动检测终端中的每个移动检测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加密通信单元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住宿单位终端通过所述第二加密通信单元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通过所述第三通信加密单元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

具体地,通过三个通信加密单元的设置,对移动检测终端、住宿单位终端及公安监管服务器与应用管理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进行加密,防止信息外泄,同时通过应用管理服务器统一进行数据存储与传输,在不法分子侵入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时,无法同时获取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的所有数据,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系统保密通信性能更佳。

具体地,通信加密单元的加密方法可以在国家保密委员会规定的多种加密技术中进行选择,为现有技术手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内存储有住宿单位信息表、住宿单位入住人员信息表,所述住宿单位入住人员信息表与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同步更新。

具体地,通过存储有住宿单位信息表、住宿单位入住人员信息表的设置,统一填表上传至应用管理服务器,填写方式更为规范,便于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的信息存储于管理。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警报器及定位器,所述定位器设置在所述移动检测终端及所述住宿单位终端上,所述警报器设置在所述移动检测终端上。

具体地,警报器可以为蜂鸣报警器或闪烁报警器,当公安监管服务器检测到异常状态时,可通过应用管理服务器向警报器推送报警信息,警报器进行警报,执法人员基于警报信息做下一步执法处理。可选地,移动检测终端可以通过公安监管服务器及应用管理服务器自动实时对比重点人信息数据库与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当二者存在重叠信息时,警报器警报,发出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住宿单位的位置信息,便于执法人员赶往现场进行执法。

实施方式2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方法包括:

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基于执法区域进行辖区划分,每个所述辖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移动检测终端;

住宿单位基于所述住宿单位终端,填写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并将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发送至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基于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同步更新;

执法人员基于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核查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通过该实施方式执法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办公,实现了对住宿业的动态管理,使得公安机关提高了工作效率,突出了管理重点,减少了工作盲目性,增加了治安管理的科技含量。

下面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安保业务审批服务方法的具体步骤。

辖区划分

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基于执法区域进行辖区划分,每个所述辖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移动检测终端。

具体地,广大的人民群众需要辖区的公安民警经常出现在巡逻岗位上,公安监管服务器对执法区域进行划分,划分为多个辖区,每个辖区内配备至少一个公安民警,公安民警携带移动检测终端可随时随地对住宿单位进行监管、检查,当住宿单位出现突发状况或警情时,公安民警通过移动检测终端能够第一时间获知,并能够尽快赶往住宿单位。

再一进步地,公安监管服务器基于划分出的辖区,设置每个移动检测终端访问应用管理服务器的权限,每个移动检测终端仅能在应用管理服务器内的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查询查询其所属辖区范围内的住宿单位的信息。

住宿单位注册审批

在一个示例中,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方法还包括:

住宿单位终端基于所述注册审批模块,向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进行注册审批;

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将审批合格住宿单位及注册过程中审批单位的住宿单位信息存储至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的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其中,所述住宿单位信息包括位置信息、负责人信息、名称信息以及所属辖区信息。

具体地,住宿单位注册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往复递交材料,在材料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注册过程更为繁琐,通过住宿单位终端的设置,使注册审批线上进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便于住宿单位信息的采集与存储。公安监管服务器对审批合格进正在进行审批注册的住宿单位信息进行存储,使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信息更为全面,便于移动检测终端的检查与监管。

执法人员监管检查

执法人员基于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核查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执法人员基于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核查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包括:

住宿单位进行日常隐患排查填写日常自查表,通过住宿单位终端将所述日常自查表发送至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执法人员基于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核查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具体地,通过这种方式执法人员可随时随地检查住宿单位的自查情况,对出现异常的住宿单位进行及时走访,可排除安全隐患。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执法人员基于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信连接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核查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还包括:

所述移动检测终端通过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于所述公安监管服务器及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

所述移动检测终端实时比对所述重点人信息数据库及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

当所述重点人信息数据库与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出现信息重叠时,所述移动检测终端发出警报;

执法人员前往所述住宿单位终端所在的位置进行现场执法。

具体地,重点人信息数据库内可以存储有网上在逃人员及被通缉人员的身份信息,当网上在逃人员及被通缉人员的身份信息在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内出现时,移动检测终端能够第一时间获知,并提醒执法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执法,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防止执法不及时不法分子逃窜。

再进一步地,执法人员可以携带移动检测终端至其辖区内的任意一个住宿单位处,实地核实其入住情况,并通过移动检测终端查询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内的住宿单位入住人员信息表与住宿单位的实际入住情况核对查看是否匹配,确保住宿单位实上传入住人员信息,对不如实上传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的住宿单位可依法进行处理。

应用管理服务器信息录入

住宿单位基于所述住宿单位终端,填写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并将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发送至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基于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同步更新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包括入住人员姓名信息、证件信息及图像信息。

公安监管服务器监管检查

在一个示例中,便携式住宿服务检查方法还包括:

公安监管服务器基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比对所述公民信息数据库及所述入住人员信息登记表;

当所述公民信息数据库与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出现不重叠信息时,判定入住人员人证不统一;

公安监管服务器基于所述应用管理服务器向所述移动检测终端发送告知信息。

具体地,通过公安监管服务器比对公民信息数据库与所述住宿单位信息数据库,防止不法分子使用他人或冒用他人身份证入住,当发现冒用现象发生时,公安监管服务器可提醒携带移动检测终端的执法人员做下一步核查。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