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站管理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27432发布日期:2019-05-10 23:4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站管理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消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站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

现如今物联网技术也相应的运用到各行各业,比如工业生产、信息共享等,相应的在消防领域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较为迅速,众所周知,消防安全是现代建筑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一些较高的办公楼、居民楼等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然而传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管理系统,也只是通过传感器与报警器之间的简单连接来实现火灾报警,主要缺乏对消防设备的管理维护以及将消防设备与操作人员进行连接通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所以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站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站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一主消防站以及若干子消防站,所述主消防站靠近楼宇公共场所设置,所述各个子消防站分布于楼宇的各层楼道上,所述主消防站与各个子消防站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建立连接;

所述主消防站包括云端处理器、第一本体、与第一本体一体设置的第一扇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扇门表面的操作界面,所述云端处理器与所述操作界面电性连接,用于对操作界面进行信息处理;所述第一本体内部为消防设备库、外部包括有一射频器,所述消防设备外表面贴有射频条码;

所述操作界面包括有统计显示模块、初始识别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比对模块、密码生成模块、信息存储模块;

所述射频器与所述统计显示模块连接,所述射频器用于扫描射频条码进行对消防设备库内的各类消防设备数量进行统计;

所述初始识别模块连接包括有一人脸识别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设于所述操作界面上方,用于对所处操作界面前方人员的脸部信息进行识别录入;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配套连接有第一终端、第二接收模块配套连接有第二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用于甲方用户向第一接收模块发送派遣维保的a类人员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为子消防站一体设置的固定终端,用于a类人员向第二接收模块发送维保结果信息,所述第二终端连接包括有一密码锁界面;

所述发送模块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用于向甲方用户发送维保结果;

所述密码生成模块与所述第二终端连接,所述密码生成模块与所述第二终端的密码锁界面同步设置,用于对所述密码锁界面同步更新解锁密码;

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b类人员的脸部信息;

所述比对模块与所述初始识别模块、第一接收模块、密码生成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比对模块用于将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的a类人员脸部信息以及信息存储模块存储的b类人员脸部信息与所述人脸识别装置检测到的人员脸部信息进行比对;若人脸识别装置识别到a类人员的脸部信息时,所述密码生成模块生成密码进行显示的同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解锁密码进行同步更新;

若所述人脸识别装置识别到b类人员的脸部信息时,所述密码生成模块生成密码进行显示的同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解锁密码进行同步更新,并且将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一扇门进行打开;

所述子消防站包括有第二本体以及与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二扇门;所述第二本体内存储有少量与所述消防设备库内存储相同的消防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操作界面还包括有监控模块,所述监控模块连接包括有若干红外相机,且所述第二本体内部以及第二扇门顶部分别设有一所述红外相机,所述第二本体内部所设的红外相机用于向监控模块发送a类人员对消防设备的维保情况以及b类人员对消防设备的更换情况,所述第二扇门顶部所设的红外相机用于对第二本体的外部环境进行监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还连接包括有一键报警模块,所述一键报警模块用于楼道居民向火警中心发送救援请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操作界面还包括有ip标识模块,所述ip标识模块与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模块连接,所述ip标识模块用于对第二终端的ip地址进行标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火警中心发送报警后的第二终端所对应的ip地址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a类人员向第二接收模块发送维保结果信息以及b类人员向第二接收模块发送更换结果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终端对应连接有第三终端,所述发送模块还连接有第四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a类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维保请求信息,所述第四终端为b类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发送模块发送的消防设备更换请求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a类人员工作步骤具体包括:

s1:携带的第三终端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维保请求信息;

s2:确认是否接受维保任务;

s3:若是,则发送脸部信息照片至第二终端,若否,则通过第三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取消维保信息;

s4:接收维保任务后,前往主消防站处进行脸部信息识别;

s5:脸部识别成功后取得解锁密码且通过第三终端进行保存,并前往各子消防站设置的密码锁界面输入解锁密码然后进行维保;

s6:维保结束,向输入模块输入维保结果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b类人员工作步骤具体包括:

a)携带的第四终端接收到发送模块发送的更换请求信息;

b)接收维保任务并前往主消防站处进行脸部信息识别;

c)脸部识别成功后取得解锁密码并通过第四终端进行保存,在第一扇门打开后拿取相关消防设备前往对应子消防站的密码锁界面输入解锁密码然后进行更换;

d)更换结束,向输入模块输入更换结果信息。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主消防站与子消防站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连接,不仅能够实现对消防设备的管理,而且能够实现主消防站对各个子消防站的外部环境进行监测,防止消防设备的丢失。

2.通过在操作界面上方设置人脸识别装置来进行人脸识别来判定当前所识别人员是维保人员还是仓储人员,从而实现了多个人员对消防设备实施不同的管理。

3.在第二终端接收到报警信号时,发送模块将所涉及的第二终端ip地址发送到报警中心,这样便于火警中心所派遣的人员进行准确定定位发出报警信号的第二终端所定位的楼层信息。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主消防站与子消防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操作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云端处理器与操作界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a类人员工作步骤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b类人员工作步骤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本体、2.第二扇门、3.操作界面、4.射频器、5.人脸识别装置、6.第二本体、7.第二扇门、8.第二终端、9.红外相机、10.主消防站、11.子消防站、12.无线通讯模块、13.统计显示模块、14.初始识别模块、15.第一接收模块、16.第二接收模块、17.发送模块、18.比对模块、19.密码生成模块、20.信息存储模块、21.监控模块、22.ip识别模块、23.云端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4,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站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一主消防站10以及若干子消防站11,所述主消防站10靠近楼宇公共场所设置,所述各个子消防站11分布于楼宇的各层楼道上,所述主消防站10与各个子消防站11之间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2建立连接;

所述主消防站10包括云端处理器、第一本体、与第一本体一体设置的第一扇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扇门表面的操作界面3,所述云端处理器与所述操作界面3电性连接,用于对操作界面3进行信息处理;所述第一本体内部为消防设备库、外部包括有一射频器4,所述消防设备外表面贴有射频条码;

所述操作界面3包括有统计显示模块13、初始识别模块14、第一接收模块15、第二接收模块16、发送模块17、比对模块18、密码生成模块19、信息存储模块20;

所述射频器4与所述统计显示模块13连接,所述射频器4用于扫描射频条码进行对消防设备库内的各类消防设备数量进行统计;

所述初始识别模块14连接包括有一人脸识别装置5,所述人脸识别装置5设于所述操作界面3上方,用于对所处操作界面3前方人员的脸部信息进行识别录入;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5配套连接有第一终端、第二接收模块16配套连接有第二终端8;

所述第一终端为移动终端,用于甲方用户向第一接收模块15发送派遣维保的a类人员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8为子消防站11一体设置的固定终端,用于a类人员向第二接收模块16发送维保结果信息,所述第二终端8连接包括有一密码锁界面;

所述发送模块17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用于向甲方用户发送维保结果;

所述密码生成模块19与所述第二终端8连接,所述密码生成模块19与所述第二终端8的密码锁界面同步设置,用于对所述密码锁界面同步更新解锁密码;

所述信息存储模块20用于存储b类人员的脸部信息;

所述比对模块18与所述初始识别模块14、第一接收模块15、密码生成模块19、信息存储模块20分别连接,所述比对模块18用于将第一接收模块15接收到的a类人员脸部信息以及信息存储模块20存储的b类人员脸部信息与所述人脸识别装置5检测到的人员脸部信息进行比对;若人脸识别装置5识别到a类人员的脸部信息时,所述密码生成模块19生成密码进行显示的同时将所述第二终端8的解锁密码进行同步更新;

若所述人脸识别装置5识别到b类人员的脸部信息时,所述密码生成模块19生成密码进行显示的同时将所述第二终端8的解锁密码进行同步更新,并且将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一扇门进行打开;

所述子消防站11包括有第二本体6以及与第二本体6连接的第二扇门72;所述第二本体6内存储有少量与所述消防设备库内存储相同的消防设备。

具体的实施过程为,在楼宇靠近楼宇的公共场所内设置一个主消防站10,主消防站10设置的第一本体用于作为消防设备仓库,并且该消防仓库配备有一仓储人员,该仓储人员为以上所提到的b类人员,为了方便b类人员对第一本体内存储的消防设备数量进行统计,所以在第一本体内存储的消防设备外表面设置有射频条码,并且在第一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一射频器4,射频器4通过对射频条码的识别实现数量统计;

在楼宇的各层楼道内设置若干个子消防站11,并且各个子消防站11设置的第二本体6用于存储少量的消防设备,该消防设备与第一本体内存储的消防设备为同种类消防设备,为了能够使主消防站10更好的对子消防设备进行管理,所以将主消防站10与子消防之间设立无线通讯模块12进行连接;

并且在本发明的第一本体外部设置有操作界面3,该操作界面3优选的为触摸屏显示器,并且该操作界面3连接有云端处理器来进行信息数据处理,以上提及的射频器4所检测到的消防设备的数量于该操作界面3设置的统计模块内显示,b类人员可进行随时观看消防设备的数量,此时若消防设备的数量低于固定阈值时,此时需要a类人员进行采购作业,防止在发生重大火灾时,因消防设备缺失而导致事态加剧;

初始识别模块14对应设置有一人脸识别装置5,用于对a类人员以及b类人员的脸部信息进行识别,这样便于对主消防站10的管理,防止消防设备丢失的情况;

第一接收模块15连接有第一终端,主要用于接收甲方用户(业主)向操作界面3发送派遣进行消防维保的a类人员的照片,并且第一终端发送的a类人员的照片能够清晰识别到人脸,此时第一接收模块15还用于对该照片进行存储;

当人脸识别装置5识别到的人脸信息与第一接收模块15发送的人脸信息相同时,此时对a类人员的身份识别成功;本发明提供的第二接收模块16用于接收a类人员的维保结果以及b类人员的更换结果,维保结果可包括消防设备的老化程度、消防设备的数量、消防设备维修部位以及消防设备更换建议单等,更换结果则需要与a类人员所提出的消防设备建议单上的消防设备相对应,并且第二接收模块16对应连接有第二终端8,第二终端8为固定终端,此固定终端可采用电子平板;在本发明中涉及的初始识别模块14还连接密码生成模块19,密码生成模块19主要为打开子消防站11的第二扇门72所设置,当人脸识别装置5识别到a类人员或者b类人员的脸部信息时,此时密码生成模块19将会自动生成密码,此密码设置为三位数密码,便于a类人员以及b类人员进行记忆,并且与第二终端8设置的密码锁界面的密码同步设置,比如当人脸识别装置5识别到a类或者b类人员脸部信息成功时,密码生成模块19生成的密码为123,相应的a类或者b类人员需要在密码锁界面界面输入123才能打开第二本体6连接设置的第二扇门72。

本发明中涉及的b类人员的人脸信息由操作界面3设置的信息模块直接存储,当人脸识别装置5识别到b类人员的脸部信息时,此时对于b类人员的身份识别成功,此时第一本体设置的第一扇门将会自动打开,此时b类人员根据a类人员发送的消防设备更换建议单涉及的消防设备拿取。

实施例二

参考图1-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中,实施内容与第一实施例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操作界面3还包括有监控模块21,所述监控模块21连接包括有若干红外相机9,且所述第二本体6内部以及第二扇门72顶部分别设有一所述红外相机9,所述第二本体6内部所设的红外相机9用于向监控模块21发送a类人员对消防设备的维保情况以及b类人员对消防设备的更换情况,所述第二扇门72顶部所设的红外相机9用于对第二本体6的外部环境进行监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终端8还连接包括有一键报警模块,所述一键报警模块用于楼道居民向火警中心发送救援请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操作界面3还包括有ip标识模块,所述ip标识模块与所述第二终端8、发送模块17连接,所述ip标识模块用于对第二终端8的ip地址进行标记,所述发送模块17还用于向火警中心发送报警后的第二终端8所对应的ip地址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终端8还包括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用于a类人员向第二接收模块16发送维保结果信息以及b类人员向第二接收模块16发送更换结果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终端8对应连接有第三终端,所述发送模块17还连接有第四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为a类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用于接收第二终端8发送的维保请求信息,所述第四终端为b类人员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用于接收发送模块17发送的消防设备更换请求信息。

具体的实施过程为:考虑到一些楼宇楼道内设置的一些消防设备经常发生被窃取或者是损坏的现象,在操作界面3设置有监控模块21,该监控模块21可对应设置有存储器,对监控模块21监测到的视频进行存储,监控模块21对应的红外相机9分别设置在各个楼层所对应的第二本体6的内部以及第二扇门72的顶部,这样既可以对a类人员在对消防设备进行维保时的工作态度,观察其操作是否规范,并且可以对b类人员在对消防设备进行更换时所放置的位置是否合理,第二扇门72的上方设置的红外相机9用于对外部环境进行监控,观察是否有人对第二本体6表面进行损坏;

为了方便用户在发生重大火灾时进行快速报警,所以在第二终端8连接有报警模块,当用户按下报警按钮时,操作界面3设置的发送模块17将按下报警按键所对应的第二终端8ip地址发送至火警中心,这样便于很快的找到发生火灾事故的具体位置,从而进行施救工作,并且在用户按下报警按键的同时,第二本体6连接的第二扇门72可以自动打开,此时用户可以拿去消防设备进行救火作业;并且为了方便a类人员以及b类人员能够向第二接收模块16发送维保结果信息或者是更换结果信息,所以第二终端8连接设置有输入模块;

并且考虑到a类人员与b类人员要相应的接收信息,所以将a类人员携带的移动终端设置为第三终端,b类人员连接的移动终端为第四终端,并且第三移动终端可以为多个,相应的a类人员可以为多个人,第四终端连接有一个,相应的b类人员只能为一个人。

实施例三

参考图5,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中,实施内容与所述实施例一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a类人员工作步骤具体包括:

s1:携带的第三终端接收到第二终端8发送的维保请求信息;

s2:确认是否接受维保任务;

s3:若是,则发送脸部信息照片至第二终端8,若否,则通过第三终端向第二终端8发送取消维保信息;

s4:接收维保任务后,前往主消防站10处进行脸部信息识别;

s5:脸部识别成功后取得解锁密码且通过第三终端进行保存,并前往各子消防站11设置的密码锁界面输入解锁密码然后进行维保;

s6:维保结束,向输入模块输入维保结果信息。

具体的实施过程为,首先a类人员需要甲方用户进行选择合适的维保人员,其过程为第一终端向第三终端发信息询问其意向,若一a类人员推脱该次维保请求,则需通过第三终端发送取消信息至第一终端表明意向,若a类人员接收此次维保任务时,需要将本人的照片发送至甲方用户,并且甲方用户将其发送至操作界面3的第一接收模块15,第一接收模块15此时存储该照片等待该a类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当a类人员到达主消防站10所在位置时,人脸识别装置5需要对a类人员脸部信息进行识别认证,若是甲方用户发送的维保人员脸部信息特征时,密码生成模块19随机生成三位数密码,此时a类人员需要保存该三位数密码,然后到达各个楼层设置的子消防站11位置处,并且向第二终端8设置的密码锁界面输入该三位数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成功时,此时第二本体6连接的第二扇门72自动打开,然后a类人员开始进行维保任务,维保任务结束后,a类人员通过输入模块发送相关的维保结果。

实施例四

参考图6,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实施内容与实施例一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b类人员工作步骤具体包括:

a)携带的第四终端接收到发送模块17发送的更换请求信息;

b)接收维保任务并前往主消防站10处进行脸部信息识别;

c)脸部识别成功后取得解锁密码并通过第四终端进行保存,在第一扇门打开后拿取相关消防设备前往对应子消防站11的密码锁界面输入解锁密码然后进行更换;

d)更换结束,向输入模块输入更换结果信息。

具体的实施过程为,当a类工作人员工作结束后需要向第二接收模块16发送消防设备更换建议单,此时b类人员携带的第四移动终端接收到该消防设备更换建议单时,若消防设备更换建议单上存在需要更换的消防设备时,需要抵达主消防站10所在位置进行人脸识别,若人脸识别装置5识别到是信息存储模块20存储的人脸信息时,密码生成模块19自动生成有三位数密码,同时第一扇门自动打开,a类人员拿取更换建议单上所需要的消防设备至对应的子消防站11上,然后在密码锁界面上输入相应的三位数密码,此时第二扇门72自动打开,b类人员将所拿取的消防设备放置至第二本体6内,此次更换任务结束,并且通过输入模块将更换结果信息发送至第二接收模块16。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