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恢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3787发布日期:2018-08-17 22:2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恢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妥善地保管好这些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固态硬盘,因其读写速度快、性能高以及可靠性强,被广泛地使用。然而,固态硬盘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固态硬盘的闪存芯片存储出错。此时,主机无法正确地读取固态硬盘内的数据。通过将固态硬盘格式化能够修复闪存芯片的错误,然而储存在固态硬盘内的数据就彻底丢失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恢复系统,可修复出现存储错误问题的固态硬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恢复系统,所述数据恢复系统包括固态硬盘、上位机以及中间存储器;所述上位机分别与所述固态硬盘以及所述中间存储器连接;所述固态硬盘包括控制单元、闪存存储器以及缓存存储器,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闪存存储器以及所述缓存存储器连接,其中:

所述上位机用于根据用户指令获取所述固态硬盘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转存到中间存储器中;以及在所述固态硬盘将自身的闪存存储器修复后,将来自所述固态硬盘的数据重新发送给所述固态硬盘。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数据恢复系统还包括连接器,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连接器分别与所述固态硬盘以及所述中间存储器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数据接口,所述固态硬盘包括第二数据接口,所述第二数据接口通过相应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供电接口,所述固态硬盘包括第一电源接口,所述第一电源接口通过相应的电源线与所述第一供电接口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三数据接口,所述中间存储器包括第四数据接口,所述第四数据接口通过相应的数据线与所述第三数据接口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供电接口,所述中间存储器包括第二电源接口,所述第二电源接口通过相应的电源线与所述第二供电接口连接。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闪存存储器包括多个闪存芯片,各所述闪存芯片的容量相同。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缓存存储器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间存储器为另一固态硬盘。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上位机为计算机。

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固态硬盘的闪存存储器出现存储错误问题时,固态硬盘将自身的数据发送给上位机,由上位机转存到中间存储器中。固态硬盘在将闪存存储器修复后,上位机再将数据重新返还给固态硬盘,从而一方面恢复了固态硬盘的闪存存储器中的数据,确保了闪存存储器中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实现对闪存存储器的修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恢复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态硬盘的示意性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恢复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附图标记

50、固态硬盘;60、上位机;70、中间存储器;80、连接器;51、控制单元;52、闪存存储器;53、缓存存储器;54、第二数据接口;55、第一电源接口;71、第四数据接口;72、第二电源接口;81、第一数据接口;82、第一供电接口;83、第三数据接口;84、第二供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参见图1并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恢复系统,由图可知,该数据恢复系统包括固态硬盘50、上位机60以及中间存储器70。各主要器件的介绍如下:

上位机60分别与固态硬盘50以及中间存储器70连接。固态硬盘50包括控制单元51、闪存存储器52以及缓存存储器53。控制单元51分别与闪存存储器52以及缓存存储器53连接。

工作原理如下:上位机60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用户指令时,将根据该用户指令获取固态硬盘50的数据并将该数据转存到中间存储器70中。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上位机60自身的储存容量较小,无法完成对固态硬盘50全部数据的转存,因此需要通过中间存储器70来转存固态硬盘50的数据。

固态硬盘50在将数据发送给上位机60之前将对数据进行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ng,错误检查和纠正)校验,以修复损坏的数据。之后固态硬盘50将自身的闪存存储器52修复,例如采用将闪存存储器52格式化的方式将其修复。在所述固态硬盘50将自身的闪存存储器52修复后,上位机60将来自固态硬盘50的数据重新发送给固态硬盘50。

本实施例提出的数据恢复系统,其包括固态硬盘50、上位机60以及中间存储器70,在固态硬盘50的闪存存储器52出现存储错误问题时,固态硬盘50将自身的数据发送给上位机60,由上位机60转存到中间存储器70中。固态硬盘50在将闪存存储器52修复后,上位机60再将数据重新返还给固态硬盘50,从而一方面恢复了固态硬盘59的闪存存储器52中的数据,确保了闪存存储器52中数据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实现对闪存存储器52的修复。

参见图3并结合图2,在某些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中,数据恢复系统还包括连接器80,连接器80与上位机60连接,上位机60通过连接器80分别与固态硬盘50以及中间存储器70连接。通过连接器80可方便上位机60与固态硬盘50以及中间存储器70的连接。

连接器包括第一数据接口81、第三数据接口83、第一供电接口82以及第二供电接口84。固态硬盘50包括第二数据接口54以及第一电源接口55。中间存储器70包括第四数据接口71以及第二电源接口72。

固态硬盘50的第二数据接口54通过相应的数据线与连接器80的第一数据接口81连接。固态硬盘50的第一电源接口55通过相应的电源线与连接器80的第一供电接口82连接。上位机60通过连接器80与固态硬盘50进行数据交互。同时,上位机60通过连接器80对固态硬盘50供电。

中间存储器70的第四数据接口71通过相应的数据线与连接器80的第三数据接口83连接。中间存储器70的第二电源接口72通过相应的电源线与连接器80的第二供电接口84连接。上位机60通过连接器80与中间存储器70进行数据交互。同时,上位机60通过连接器80对中间存储器70供电。

在某些实施例,例如本实施例中,闪存存储器52包括多个闪存芯片,各闪存芯片的容量相同。采用多个闪存芯片可扩大闪存存储器52的储存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存存储器51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存储器70为另一固态硬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位机60为计算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控制过程可通过对固态硬盘50的控制单元51以及上位机60进行软件配置而实现,固态硬盘50除了以上实施例所描述的结构之外还包括实现固态硬盘50基本功能的其它结构,以上具体的软件实现方式以及固态硬盘50的其它结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尚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