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摸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7317发布日期:2018-08-29 00:1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式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伴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屏的显示效果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窄边框电容式触摸面板应运而生,然而,为了满足电容式触摸面板的窄边框的要求,接地线的宽度逐渐缩短,使得其导电性能变差,这种情况下,当接地线中积聚了大量的静电电荷时,这些静电电荷很难顺利导出,于是它们就会通过空气放电的形式释放出去,从而影响周围的产品功能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致力于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面板,以解决接地线静电释放能力变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面板,包括:接地线,接地线包括第一放电尖角;放静电金属,放静电金属包括和第一放电尖角相对的第二放电尖角,第二放电尖角和第一放电尖角之间具有放电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放静电金属和接地线位于同一层结构上;或者,放静电金属悬空设置于接地线所在层结构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多条栅线,当放静电金属和接地线位于同一层结构上时,放静电金属和所述多条栅线位于所述接地线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尖角和第二放电尖角之间的放电间隙小于等于接地线到与之相邻的栅线之间的距离,放静电金属的宽度大于等于接地线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尖角和第二放电尖角的长度均大于等于接地线的宽度,第一放电尖角和第二放电尖角的宽度均小于等于接地线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尖角的长度大于第二放电尖角的长度,第一放电尖角的宽度等于第二放电尖角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尖角和第二放电尖角的角度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尖角和第二放电尖角的角度为35°或90°。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尖角包括多个,第二放电尖角包括多个,第一放电尖角和第二放电尖角一一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对第一放电尖角和第二放电尖角中的不同对之间的角度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焊盘,放静电金属和接地线共用焊盘中的接线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面板,放静电金属最终与系统地线相连接,这种情况下,根据尖角放电原理,当接地线中积聚了大量的静电电荷时,这些静电电荷会由接地线上的第一放电尖角经放电间隙转移到第二放电尖角,第二放电尖角将静电电荷经过放静电金属最终通过系统地线完全释放,从而达到静电保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f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角度的放电尖角的放电过程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所示电容式触摸面板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从图1可以看出,该电容式触摸面板10包括接地线1和放静电金属3,接地线1包括第一放电尖角2,放静电金属3包括第二放电尖角6,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相对,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之间具有放电间隙d。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式触摸面板10,增加了静电释放的通道,提高了防静电效果。具体而言,放静电金属3最终会与系统地线相连接,这种情况下,根据尖角放电原理,当接地线1中积聚了大量的静电电荷时,这些静电电荷会由接地线1上的第一放电尖角2经放电间隙d转移到第二放电尖角6,第二放电尖角6将静电电荷经过放静电金属3传输,最终通过系统地线完全释放,从而达到静电保护的目的。

图2a-图2f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不同角度的放电尖角的放电过程示意图。本次仿真实验分别针对角度为20°、35°、65°、90°、120°、160°的放电尖角30进行放电过程仿真,依次得到图2a-图2f仿真结果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放电尖角30放电过程中在释放点31周围会形成放电电荷集中区域32,即包围释放点31的高亮区域,以及静电释放面积33,即第一亮度区域34和放电电荷集中区域32之间的灰度区域。

通过比较可知,尖角的角度为35°和90°时的放电电荷集中区域32亮度较高,即放电电荷更集中,则绝大部分静电可以在此汇聚,电势能大,释放较完全,则放电效果较好。然而,考虑到静电释放面积33太大,容易产生电晕现象,损坏到其他线路,因此,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的角度优选35°。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电容式触摸面板10进一步包括多条栅线4,放静电金属3和多条栅线4、接地线1设置在相同的层结构上,放静电金属3和多条栅线4分别设置于接地线1的两侧。这样可以进一步便于栅线4的静电导入放静电金属3。在其他实施例中,放静电金属3也可以悬空设置在多条栅线4和接地线1所在层结构的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之间的放电间隙d小于等于接地线1到与之最近的栅线4之间的距离D,放静电金属3的宽度H大于等于接地线1的宽度h。这样的好处是,接地线1中的静电会优先通过尖角放电的形式释放,而不会跳入到栅线4中。

图3所示为图1所示电容式触摸面板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参阅图3,放电尖角的长度是指从放电尖角的根部到释放点之间的距离,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放电尖角2的长度为L1,第二放电尖角6的长度为L2。放电尖角的宽度为与放电尖角的长度相垂直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值,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放电尖角2的宽度为d1,第二放电尖角6的宽度为d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的长度均大于等于接地线1的宽度h,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的宽度均小于等于接地线1的宽度h。由于尖角放电过程可能会出现电晕等现象,这样的好处是,接地线1导出形式释放静电的优先级高于尖角放电形式,也就是说,当接地线1中积聚了大量电荷时,接地线1会首先通过导出形式释放静电,如果导出形式不足以释放所有静电时才会通过尖角放电形式释放,从而降低了电晕等现象发生的概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放电尖角2的长度L1大于第二放电尖角的长度L2;第一放电尖角2的宽度d1等于第二放电尖角的宽度d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的电容式触摸显示屏10包括多对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通过设置多对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当其中的一对放电尖角被静电电流击穿后,其他对放电尖角仍能继续工作。

考虑到,任意尖角的顶点都可以等效为一个圆球,该圆球的半径随尖角的角度的减小而减小,这种情况下,根据圆球电势公式U=4kr2σ(其中,k=9.0×109N·m2/C2;r为圆球半径;σ为圆球表面的电荷数)可知,在相同电势下,即U一定,圆球半径r越小则电荷数σ越大。又根据电场公式E=σ/ε(其中,ε为介电常数)可知,电荷数σ越大则电场E越大,电场E越大电荷受到的作用力越大,则越容易放电,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的角度越小越容易放电。

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对尖角中每一对的第一放电尖角2和第二放电尖角6的角度相同,不同对之间的角度不同。这样,接地线1中的静电会首先通过角度最小的一对尖角,而其他对尖角就被保护起来,这样,当角度最小的一对尖角被击穿后,才会逐次通过其他对尖角放电,从而提高了放静电次数,保证了放静电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容式触摸面板10进一步包括焊盘(图中未示出),放静电金属3和接地线1共用焊盘中的一个接线端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焊盘中接地线1的接线端子会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最终与系统地线相连,因此当放静电金属3的一端和接地线1共用焊盘中的一个接线端子时,也就实现了放静电金属3与系统地线之间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单独在焊盘中为放静电金属3设置一个接线端子,并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与系统地线相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