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读卡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2085发布日期:2018-11-16 22:5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读卡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读取两种不同规格电子卡的读卡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时代来临,大量的电子产品充斥市面、坊间,更迈向了数字化的高科技时代前进,则各种各式的电子、电子数字产品,如:数字相机、数字摄录像机、智能型移动电话、MP3、MP4、MP5、数字电视机、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录音机等都趋向多功能的设计模式,且电子产品在使用时必须记忆的文件数据或静态、动态的影音数据,也都必须通过电子卡(记忆卡)来进行记录、储存。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记忆卡大致可分为多媒体卡(MMC)、保全数字卡(SD)、灵巧媒体卡(SM)、微型记忆卡(CF)、存储20条卡(MS),以及以它们为基础进行改进设计而得到的系列记忆卡、迷你型电子卡、微型电子卡,则于使用后再利用卡片阅读机读取电子卡中所记忆、储存的电子信号。

而目前各式移动装置除了内建的储存空间容量外,大多数读卡电子装置仍可提供用户通过一电子卡插设后增加储存空间使用,借以弥补储存空间的不足。

由于电子卡的规格众多,若卡片阅读机仅只能提供单一电子卡规格插设读取使用,则实用性则大幅降低,因此如何提供读取多种规格电子卡的卡片阅读机已经是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卡片阅读机仍有诸多缺陷,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卡片阅读机所衍生的各项缺陷,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读取NANO SIM规格的用户识别卡及MICRO SD规格的记忆卡的读卡电子装置。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读卡电子装置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内设有一容置空间,且于该容置空间两端分别设有一插卡口及一开口;

一电子模块,设置于该本体的容置空间内,其包括一电路板、一分别焊接于该电路板两端的电子卡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其中该插头连接器外露于该本体的开口,而该电子卡连接器则设置于该插卡口一侧;该电子卡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上设置有一符合Micro SD规格的第一导电端子组及一符合NANO SIM规格的第二导电端子组,且该第二导电端子组中至少一对第二导电端子的配置为前、后一直线排列,而位于前方的第二导电端子则设有一可供后方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容置的开口;

一卡片托盘,设有一卡片容置槽,且可插设于该本体的插卡口内。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读卡电子装置,其中该插头连接器为符合USB规格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读卡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组及第二导电端子组的焊接部外露于该绝缘本体一侧且分别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读卡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外露于该绝缘本体外侧。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读卡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容置于该绝缘本体的容置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读卡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读卡电子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读卡电子装置的电子卡连接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读卡电子装置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读卡电子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读卡电子装置的记忆卡插设前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读卡电子装置的记忆卡插设后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读卡电子装置的用户识别卡插设前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读卡电子装置的用户识别卡插设后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本体;

11、插卡口;12、开口;

2、电子模块;

21、电路板;

22、电子连接器;

221、绝缘本体;222、第一导电端子组;2221、接触部;

223、第二导电端子组;2231、接触部;224、容置槽;

225、开口;226、焊接部;

23、插头连接器;

3、卡片托盘;31、卡片容置槽;

A、记忆卡;

B、用户识别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读卡电子装置,其包括:

一本体1,为绝缘材质所制成,该本体1的一端设有一插卡口11,另一端则设有一开口12,而该本体1内则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且该容置空间与上述的插卡口11及开口12相互连通;

一电子模块2,设置于该本体1的容置空间内,该电子模块2包括一电路板21、分别焊接于该电路板21两端的电子卡连接器22及插头连接器23,其中该插头连接器23外露于该本体1的开口12处,用以供与电子装置相互电性对接,而该电子卡连接器22则设置于该插卡口11底端,借以与电子卡电性导通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该插头连接器23为符合USB规格的电连接器,而该电子卡连接器22则包括设置于该绝缘本体221上的一第一导电端子组222及一第二导电端子组223,该第一导电端子组222可读取Micro SD规格的记忆卡,且该接触部2221外露于该绝缘本体221外侧;而该第二导电端子组223则可读取NANO SIM规格的用户识别卡,且该接触部2231容置于该绝缘本体221的容置槽224内,特别需说明的是,该第二导电端子组223中至少一对第二导电端子的配置为前、后一直线排列,而位于前方的第二导电端子则设有一可供后方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容置的开口225,借此结构设计得以缩小电子卡连接器的体积;又该电子卡连接器22的第一导电端子组222及第二导电端子组223的焊接部226外露于该绝缘本体221一侧,且分别交错排列设置;

一卡片托盘3,设有一卡片容置槽31,用以供Micro SD规格的记忆卡或NANO SIM规格的用户识别卡容置,且该卡片托盘可插设于该本体1的插卡口11内,使上述的记忆卡或用户识别卡得以与电子卡连接器22电性接触导通。

请参阅图6A、图6B及第图7A、图7B,为分别为插设Micro SD规格的记忆卡及NANO SIM规格的用户识别卡的实施示意图,使用者可分别将上述其一的记忆卡A或用户识别卡B置放于卡片托盘3的卡片容置槽31内,当卡片托盘3插入本体1的插卡口11内时,该记忆卡A可与第一导电端子组222的接触部2221电性导通,而该用户识别卡B则可与第二导电端子组223的接触部2231电性导通。

当用户插入记忆卡A时,本实施例的读卡电子装置作为卡片阅读机功能使用,使得记忆卡A内的数据可供电子装置读取;而当用户插入用户识别卡B时,则本实施例的读卡电子装置则作为无线网卡使用;此外,若用户插入同时具有Micro SD规格的记忆卡A及NANO SIM规格的用户识别卡B的电子卡时,则本实施例的读卡电子装置可提供同时读取记忆卡及用户识别卡的功能使用。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