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8470发布日期:2019-01-18 19:0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智能设计及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逐渐被大众接收。基于电商的网络购物也成为了现今主流的购物方式,与网络购物相配套的货物物流也进一步促进了网络购物的发展。其中,客户接收货物环节是货物物流的重要部分。

目前客户接收货物的环节主要是通过快递员送货上门的方式完成,然而这种方式中收件方需要将私人联系方式和联系地址作为收货通知方式和送货地址。当收件方无法及时收货或收货不便时,还可以采用快递自提点或快递自提柜的方式收货,其中快递自提点和快递自提柜一般设立在社区服务站、地铁站或超市等便民地点,快递员将快递存放在此处,针对每一个快递包裹生成一个与之对应的临时取货码,并将该临时取货码告知收件方。收件方的用户可以根据该临时取货码随时在该快递自提点和快递自提柜进行验证取货,不必受到取货时间的限制。

然而快递自提点和快递自提柜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用于设置快递存放装置以及取货码验证系统,成本较高。并且需要用户前往快递自提点和快递自提柜出取货,也带来了一定不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和汽车,能够在获得车主授权后自行接收快递,并且记录快递接收过程,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且方便高效的快递接收服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包括用户终端、快递员移动终端和设置于汽车上的控制装置,用户终端和快递员移动终端均与控制装置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进行电性连接。

快递员移动终端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快递信息,以及在接收到车辆位置信息后,向车辆发送车门开启请求信息,快递信息包含快递的位置信息和配送信息。

用户终端用于接收快递员移动终端发送的快递信息和控制装置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并在接收到快递信息后将车辆位置信息发送至快递员移动终端。

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快递员移动终端发送的车门开启请求信息后开启汽车的车门,以供快递员将快递放入汽车内。

在上述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可选的是,该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车体内部的远程信息处理装置和车门开闭系统。

用户终端和快递员移动终端通过远程信息处理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车门开闭系统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车门开闭系统与车门、车门的门锁以及汽车的中央控制门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连接,用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开启车门。

在上述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可选的是,该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车体内部的车内影像记录器,车内影像记录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车内影像记录器用于实时获取车内信息,并将车内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车内信息关闭车门。

在上述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可选的是,该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车体外部的车外影像记录器,车外影像记录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车外影像记录器包括身份信息确定装置,身份信息确定装置用于获取快递员身份信息,并将快递员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快递员身份信息和车门开启请求信息开启车门。

在上述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可选的是,车外影像记录器还包括环境信息确定装置,环境信息确定装置用于获取汽车周围的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快递员身份信息、车门开启请求信息以及环境信息开启或关闭车门。

在上述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可选的是,该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车体内部的车辆报警系统,车辆报警系统包括车身控制装置和报警器,车身控制装置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车身控制装置用于接收控制装置发送的环境信息,根据环境信息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器。

报警器用于根据报警信息发生报警动作。

在上述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可选的是,环境信息确定装置是全景影像装置。

在上述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可选的是,身份信息确定装置是人脸识别器、指纹识别器和虹膜识别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可选的是,车门开闭系统中的车门是汽车的尾门和/或侧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和汽车,该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通过用户终端接收快递员移动终端发送的快递信息,利用用户终端与汽车的远程信息处理装置建立联系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快递员移动终端,可以引导快递员寻找用户的车辆,以车辆作为接收快递的载体,无需用户暴露私人地址并且专门确定收货时间;通过车外影像记录器确定快递员身份信息和汽车周围的环境信息,以使汽车的控制装置根据该身份信息、环境信息以及快递员移动终端的车门开启请求信息生成控制车门开启的车门开启信息,从而鉴别了快递员的安全身份和汽车周围的安全环境,充分保障汽车、快递及快递员的安全;通过车内影像记录器确定车内信息和车外影像记录器确定车外的环境信息,以使控制装置产生控制车门关闭的车门关闭信息,自动且安全的关闭车门,保障汽车的财产安全;通过设置车辆报警系统,根据环境信息确定报警信息后,通过报警器完成报警任务,以在发生突发的危险情况时能自动报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和汽车能够自动接收快递,保障用户车辆安全,节约用户时间,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且方便高效的快递接收服务。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的车外影像记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的车辆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

10-用户终端;

20-快递员移动终端;

30-远程信息处理装置;

40-控制装置;

50-车门开闭系统;

60-车内影像记录器;

70-车外影像记录器;

71-身份信息确定装置;

72-环境信息确定装置;

80-车辆报警系统;

81-车身控制装置;

82-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的车外影像记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的车辆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包括用户终端10、快递员移动终端20和设置于汽车上的控制装置40,用户终端10和快递员移动终端20均与控制装置40之间通过无线方式进行电性连接。

快递员移动终端20用于向用户终端10发送快递信息,以及在接收到车辆位置信息后,向车辆发送车门开启请求信息,快递信息包含快递的位置信息和配送信息。

用户终端10用于接收快递员移动终端20发送的快递信息和控制装置40发送的车辆位置信息,并在接收到快递信息后将车辆位置信息发送至快递员移动终端20。

控制装置40用于接收快递员移动终端20发送的车门开启请求信息后开启汽车的车门,以供快递员将快递放入汽车内。

进一步地,该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还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车体内部的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和车门开闭系统50。

用户终端10和快递员移动终端20通过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与控制装置40电性连接,车门开闭系统50与控制装置40电性连接。

车门开闭系统50与车门、车门的门锁以及汽车的中央控制门锁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连接,用于在控制装置40的控制下开启车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是服务于“有车一族”的用户,在用户不便于接收快递的时间或不愿暴露私人地址的情况下,采用该系统完成自动且安全的快递接收任务。具体的接收过程可以是:快递员将有关该用户的快递信息通过快递员移动终端20发送至用户终端10,用户通过用户终端10得知快递信息,可以通过用户终端10与自己的汽车取得联系,即用户终端10可以发送车辆位置信息获取指令至汽车的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并授权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连接车辆的位置监控装置,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接收该指令后唤醒车辆,与位置监控装置连接并调取车辆位置信息,将该车辆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10,此步骤完成了用户终端10与汽车的信息交互。

用户终端10接收到车辆位置信息后,将该车辆位置信息和一组或多组网络连接密钥同时发送至快递员移动终端20,快递员可通过车辆位置信息找到用户的车辆,而后采用该网络连接密钥与汽车的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连接,并向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发送车门开启请求信息,控制装置40通过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接收到该车门开启请求信息后,生成车门开启信息控制车门开闭系统50开启车门,以供快递员将快递包裹放入车内,完成车辆接收快递的过程。

其中,该网络连接密钥可以是蓝牙密钥或WiFi密钥,用户可以根据车辆的配置进行选择使用。

车门开闭系统50可以包括汽车的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ECU)以及车门开闭组件,车门开闭组件可以是电动机带动电动撑杆或电铰链工作,ECU接收到控制装置40发送的车门开启信息后,控制电动撑杆或电铰链工作,电动机带动电动撑杆经过伸缩抵接该车门使其打开或关闭,或是电动机带动电铰链沿固定转轴转动,带动车门的端部围绕车门转轴转动使车门打开或关闭。在实际的使用中,车门开闭系统50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所需部件,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进一步地,用户终端10和快递员移动终端20中可以包括有关于快递发送和接收的计算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该用户APP中可以包含用于将车辆位置信息发送至快递员APP的分享车辆位置模块。该快递员APP中可以包含快递信息发送模块和请求连接模块等。

进一步地,该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还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车体内部的车内影像记录器60,车内影像记录器60与控制装置40电性连接。

车内影像记录器60用于实时获取车内信息,并将车内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40。

控制装置40还用于根据车内信息关闭车门。

需要说明的是,为确定快递员放置完快递包裹以自动关闭车门,在车内还设有车内影像记录器60,车内影像记录器60可以是记录车门周围的实时影像,将该实时影像作为车内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用于分析车内信息,确定车门周围无人情况下生成车门关闭信息,用于控制关闭车门。在本实施例中,车门关闭的过程是通过汽车内部系统自动完成。在实际使用中,为保障车门的完全关闭,以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还可以通过快递员自主关闭车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车门的关闭的方式。

进一步地,该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还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车体外部的车外影像记录器70,车外影像记录器70与控制装置40电性连接。

车外影像记录器70包括身份信息确定装置71,身份信息确定装置71用于获取快递员身份信息,并将快递员身份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40。

控制装置40用于根据快递员身份信息和车门开启请求信息开启车门。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确认快递员的身份信息,可以通过身份信息确定装置71获取快递员的身份信息,该身份信息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快递员的实时面部影像,控制装置40接收到该实时面部影像后,调取储存装置中的面部影像进行对比,若对比后的差别率小于设定范围即可确认汽车外部的人员即为快递员,控制装置40根据快递员的身份信息和快递员移动终端20发送的车门开启请求信息生成车门开启信息,用于开启车门。其中储存装置中的面部影像可以是预先储存并经过安全认证的。在实际使用中,快递员身份信息还可以是快递员的指纹信息或虹膜信息,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定,也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进一步地,车外影像记录器70还包括环境信息确定装置72,环境信息确定装置72用于获取汽车周围的环境信息,并将环境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40。

控制装置40还用于根据快递员身份信息、车门开启请求信息以及环境信息开启或关闭车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快递接收系统是以汽车作为载体接收快递,因此汽车的财产安全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车外影像记录器70即是用于确定汽车周围环境的安全性,车外影像记录器70记录汽车周围的实时影像,并将该实时影像作为环境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分析距离汽车的安全范围内的人员情况,该人员情况可以除去已经通过身份信息确定的快递员,而安全范围可以是距离汽车一米的范围,在实际的使用中,该安全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当环境信息确认安全后,控制装置40根据已经确认的快递员身份信息、快递员移动终端20发送的车门开启请求信息和该环境信息生成车门开启信息,控制车门开启。

控制装置40还用于根据车内信息和环境信息生成车门关闭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车门的开启或关闭的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空间,为避免在车门开启或关闭时,车门误伤快递员,可以通过该环境信息确认快递员在安全范围后生成车门开启信息。也可以通过车内信息和环境信息同时确认快递员放置快递包裹后,离开汽车至安全范围,继而生成车门关闭信息。

进一步地,该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还包括设置于汽车的车体内部的车辆报警系统80,车辆报警系统80包括车身控制装置81和报警器82,车身控制装置81与控制装置40电性连接。

车身控制装置81用于接收控制装置40发送的环境信息,根据环境信息生成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器82。

报警器82用于根据报警信息发生报警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当汽车遇到非法开启,或有人员强行进入时,可以通过车辆报警系统80完成报警,并提示用户该报警情况。具体的过程可以是控制装置40分析环境信息后,确定有非快递人员在汽车安全范围内,则生产报警信息至车身控制装置81,车身控制装置81通过报警器82完成报警动作,以保障汽车的财产安全。控制装置40还可将报警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10以通知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环境信息确定装置72是全景影像装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身份信息确定装置71是人脸识别器、指纹识别器和虹膜识别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10和快递员移动终端20是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台式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报警器82是报警灯和/或报警铃。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车门开闭系统50中的车门可以是汽车的尾门和/或侧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通过用户终端10接收快递员移动终端20发送的快递信息,利用用户终端10与汽车的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建立联系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快递员移动终端20,可以引导快递员寻找用户的车辆,以车辆作为接收快递的载体,无需用户暴露私人地址并且专门确定收货时间;通过车外影像记录器70确定快递员身份信息和汽车周围的环境信息,以使汽车的控制装置40根据该身份信息、环境信息以及快递员移动终端20的车门开启请求信息生成控制车门开启的车门开启信息,从而鉴别了快递员的安全身份和汽车周围的安全环境,充分保障汽车、快递及快递员的安全;通过车内影像记录器60确定车内信息和车外影像记录器70确定车外的环境信息,以使控制装置40产生控制车门关闭的车门关闭信息,自动且安全的关闭车门,保障汽车的财产安全;通过设置车辆报警系统80,根据环境信息确定报警信息后,通过报警器82完成报警任务,以在发生突发的危险情况时能自动报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能够自动接收快递,保障用户车辆安全,节约用户时间,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且方便高效的快递接收服务。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实施例一的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

需要说明的是,该汽车可以是用户的轿车、客车或货车等,可用户存放快递包裹即可,本实施例对汽车的种类并不限定。由于汽车的停放位置可以随意更换,因此以汽车作为接收快递的载体,可以避免用户暴露自己的私人住宅地址,也不需要用户专门确定收取快递时间,可以节约用户时间,提高快递投放和接收的工作效率。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相同,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汽车,在基于汽车的快递接收系统100基础上,通过用户终端10接收快递员移动终端20发送的快递信息,利用用户终端10与汽车的远程信息处理装置30建立联系获取车辆位置信息,并将位置信息发送至快递员移动终端20,可以引导快递员寻找用户的车辆,以车辆作为接收快递的载体,无需用户暴露私人地址并且专门确定收货时间;通过车外影像记录器70确定快递员身份信息和汽车周围的环境信息,以使汽车的控制装置40根据该身份信息、环境信息以及快递员移动终端20的车门开启请求信息生成控制车门开启的车门开启信息,从而鉴别了快递员的安全身份和汽车周围的安全环境,充分保障汽车、快递及快递员的安全;通过车内影像记录器60确定车内信息和车外影像记录器70确定车外的环境信息,以使控制装置40产生控制车门关闭的车门关闭信息,自动且安全的关闭车门,保障汽车的财产安全;通过设置车辆报警系统80,根据环境信息确定报警信息后,通过报警器82完成报警任务,以在发生突发的危险情况时能自动报警。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能够自动接收快递,保障用户车辆安全,节约用户时间,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且方便高效的快递接收服务。

在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含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