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0318发布日期:2019-03-27 10:44阅读:1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全民娱乐时代的到来,网络直播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一种常见的娱乐方式。网络直播通常需要配备外置声卡,生产厂商往往需要生产多种不同型号的外置声卡,不同型号的外置声卡具有不同的音频处理功能,用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各种需求。用户基于不同的需求,或者针对新的声卡功能,往往需要采购不同型号的外置声卡,因此,从客观上造成了硬件资源的浪费。

如今市场上出现的在出厂时内置有多种声音特效的声卡能够缓解上述问题,但是现有的内置多种声音特效的声卡也仅仅只能进行出厂时内置的声音特效播放,无法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播放特定的声音特效,同样存在声卡声音特效类型固定、灵活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声卡的声音特效类型固定、灵活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所述特效自定义声卡包括微控制单元、DSP处理器、第一闪存和特效按键,所述DSP处理器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闪存与所述DSP处理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外接有用户终端接口,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通过所述用户终端接口将用户终端传输来的自定义声效文件写入所述第一闪存并将所述自定义声效文件与所述特效按键中的用户指定的按键进行匹配,以使用户点击所述用户指定按键时所述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DSP处理器对所述自定义声效文件进行声音特效播放。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型号为N32903U1DN。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特效按键包括多个并联在特效按键第一引脚和特效按键第二引脚之间的按键,所述特效按键第一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六十四引脚连接,所述特效按键第二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六十一引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特效自定义声卡还包括存储卡读取器,所述存储卡读取器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卡读取器的型号为TF01A,所述存储卡读取器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九引脚连接,所述存储卡读取器的第二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十引脚连接,所述存储卡读取器的第三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十一引脚连接,所述存储卡读取器的第四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七十二引脚连接,所述存储卡读取器的第五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十二引脚连接,所述存储卡读取器的第七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十三引脚连接,所述存储卡读取器的第八引脚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十四引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特效自定义声卡还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特效自定义声卡还包括第二闪存,所述第二闪存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基于所述第二闪存中的显示控制文件控制所述显示屏进行画面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特效自定义声卡还包括音量调节装置,所述音量调节装置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特效自定义声卡还包括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的晶振。

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DSP处理器的型号为DSP8863,所述第一闪存的型号为GD25Q16,所述第一闪存的第一引脚与所述DSP处理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闪存的第二引脚与所述DSP处理器的第五十九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闪存的第五引脚与所述DSP处理器的第五十七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闪存的第六引脚与所述DSP处理器的第五十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一闪存的第一引脚、第三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均与所述DSP处理器的第四十引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所述特效自定义声卡通过外接有用户终端接口的DSP处理器将用户指定的自定义声效文件放入声卡,从而使用户能够对声卡的声音特效进行自定义设置和升级更新,提高了声卡中声音特效的类型多样性;同时,特效自定义声卡将不同的自定义声效文件与不同的特效按键匹配设置,使用户能够通过简单、方便、快捷地特效按键点击操作就能进行指定的声音特效播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SP处理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闪存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效按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卡读取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闪存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标:10-特效自定义声卡;11-微控制单元;12-DSP处理器;13-第一闪存;14-特效按键;15-存储卡读取器;16-显示屏;17-第二闪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经本申请人研究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内置有声音特效的声卡,通常有6-18个出厂内置的声音特效,也就是说其他的现有声卡只能为用户提供声卡出厂时内置的6-18个特效,而用户想要更多的声音特效或想对内置的声音特效进行更新或替换时,现有的声卡则不能支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10。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的模块示意图。

特效自定义声卡10包括微控制单元11、DSP处理器12、第一闪存13和特效按键14。微控制单元11分别与DSP处理器12和特效按键14连接,第一闪存13和DSP处理器12连接。其中,微控制单元11外接有用户终端接口,微控制单元11过该用户终端接口将用户终端传输来的自定义声效文件写入第一闪存13并将自定义声效文件与特效按键14中的用户指定的按键进行匹配,以使用户点击所述用户指定按键时微控制单元11控制DSP处理器12对所述自定义声效文件进行声音特效播放。

微控制单元11可以为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上述的微控制单元1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所述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可选地,该微控制单元11可以是STM32、MCS-51等系列的单片机,例如STM32F103C8T6、STM32F103VET6、N32903U1DN等型号,在本实施例中,微控制单元11为N32903U1DN型号的单片机,N32903U1DN使用ARM926EJ-S内核,其内部集成的JPEG编解码器、CMOS摄像头接口、32通道的声音处理单元(SPU)、ADC、DAC等不仅可以满足各种的应用需求,还能减少生产方面的物料成本。而200MHz主频的ARM926内核与SDRAM、2D BitBLT加速器,LCD接口、USB1.1Host与USB 2.0Device高速接口的组合使得N32903U1DN成为本实施例中特效自定义声卡10的选择之一,且N32903U1DN支持最大分辨率为640x480的TFT LCD输,其内嵌的2D BitBLT加速器不仅可以提升图形运行速度进而改善画面效能,同时也减轻了CPU负载并降低功耗。

可选地,微控制单元11外接的用户终端接口为MICRO-USB-DIP接口,该MICRO-USB-DIP接口的第二引脚DM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二十六引脚UD_DM连接,MICRO-USB-DIP接口的第三引脚DP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二十七引脚UD_DP连接。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SP处理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DSP处理器12可以是能够实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芯片,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DSP处理器12应当具备音频处理功能,能够用数学运算的方法来处理音频,产生诸如混响、和声、失真等等音效。可选地,该DSP处理器12可以为MC300、DAP、XPT等系列的音频处理器,在本实施例中,DSP处理器12为DSP 8863型号,DSP处理器12的第五引脚D+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二十七引脚UD_DP连接,DSP处理器12的第六引脚D-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二十六引脚UD_DM连接,DSP处理器12的第十五引脚PB1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三十二引脚GPE1连接,DSP处理器12的第十二引脚PC0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一百一十六引脚GRE11连接,DSP处理器12的第四十二引脚PD0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一百一十七引脚GRE10连接,DSP处理器12的第十三引脚PDI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一百一十七引脚GRE9连接,DSP处理器12的第六十四引脚PF7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八十三引脚GPD83连接,同时,DSP处理器12的其他引脚连接如图2所示。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闪存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第一闪存13用于存储用户放入特效自定义声卡10的自定义声效文件,从而让用户可以自定义声音特效。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特效自定义声卡10在出厂时第一闪存13中可以有内置声卡特效,还可以通过用户的配置对第一闪存13中的声卡特效进行更新或替换。应当理解的是,常见的出厂内置的或可供用户进行更新替换的声卡特效可以有:机枪声、乌鸦叫声、亲吻声、入场欢迎音乐声、闪避声、掌声、电影、哈哈大笑声、轻声笑声、呵呵笑声、敲门声、男人咳嗽声、女人咳嗽声、相机快门声、汽车行驶声、刹车声、汽笛声、汽车关门声、飞机发动机声、火车行驶声、撞车声、警车声、救护车声、消防车声、打耳光声、球棒打击声、拳击声、男人惨叫声、女人惨叫声、人群欢呼声、人群小音量交流声、下雨声、打雷声、刮风声、敲钟声等。其中,闪存为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可选地,第一闪存13在本实施例中为GD25Q16型号的Flash存储芯片,第一闪存13的第一引脚CS与DSP处理器12的第二引脚PG0连接,第一闪存13的第二引脚D_IN与DSP处理器12的第五十九引脚PF2连接,第一闪存13的第五引脚D_OUT与DSP处理器12的第五十七引脚PF0连接,第一闪存13的第六引脚CLK与DSP处理器12的第五十八引脚PF1连接,第一闪存13的第一引脚CS、第三引脚WP、第七引脚HOLD和第八引脚VCC均与DSP处理器12的第四十引脚PLLVDD33连接,进一步地,第一闪存13的第四引脚GND和第八引脚VCC还分别接地。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特效按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特效按键14为可以是通过独立直接输入、矩阵结构、ADC方式或使用专用器件方式实现的键盘接口,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特效按键14为ADC按键,以使用户能够通过简单地按键操作控制特效自定义声卡10发出指定的声音特效。该ADC按键将输入的模拟电压或电流转换成相应的数据电压或电流,并将该数据电压或电流传输至微控制单元11,从而让微控制单元11在用户点击特效按键14时控制DSP处理器12对自定义声效文件进行声音特效播放。本实施例中特效按键14包括特效按键第一引脚和特效按键第二引脚,特效按键14的多个按键并联在特效按键第一引脚和特效按键第二引脚之间,且特效按键第一引脚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六十四引脚ADC_AIN2连接,特效按键第二引脚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六十一引脚ADC_VDD33连接,进一步地,每个按键并联有一电阻且共同接地。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卡读取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考虑到第一闪存13的容量有限,用户可能会需要放入更多或更大的自定义声效文件,同时方便用户对相应的存储设备进行更换以更新自定义声效文件,本实施例中的特效自定义声卡10还可以设置有存储卡读取器15。存储卡读取器15可以是SD卡读取器、TF卡读取器、MS卡读取器或其他类型的存储卡读取器,可选地,由于TF卡具有读写速度快、存储稳定、体积小等优势,本实施例的存储卡读取器15为TF卡读取器,其型号可以是TF01A,则存储卡读取器15的第一引脚DAT2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九引脚GPE4连接,存储卡读取器15的第二引脚DAT3/CS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十引脚GPE5连接,存储卡读取器15的第三引脚CMD/DI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十一引脚GPE6连接,存储卡读取器15的第四引脚VDD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七十二引脚VDD33连接,存储卡读取器15的第五引脚CLK/SCLK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十二引脚GPE7连接,存储卡读取器15的第七引脚DATO/DO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十三引脚GPE2连接,存储卡读取器15的第八引脚DAT1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十四引脚GPE3连接,进一步地,存储卡读取器15的第四引脚VDD还分别通过两个电容与存储卡读取器15的第六引脚VSS连接并接地。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为了使用户能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特效自定义声卡10的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的特效自定义声卡10还设置有显示屏16。可选地,显示屏16可以是LCD显示屏、LED显示屏等,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6可以为型号为LCD-K006的LCD显示模块,显示屏16的第二十三引脚倒数至第八引脚(引脚标号为DB0至DB15)依次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四十九引脚倒数至第三十四引脚(引脚标号为GPC0至GPC14)连接,显示屏16的第二十五至第二十八引脚(引脚标号依次为RD、WR、RS、CS)依次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五十四引脚LPCLK、第五十二引脚LHSYNC、第五十一引脚LVSYNC、第五十引脚LVDE连接,同时,显示屏16其他引脚的具体连接方式见图6。

进一步地,为了对显示屏16的显示内容进行精确控制,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对显示屏16的内容进行存储的第二闪存17,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闪存的电路连接示意图。第二闪存17的型号可以为GD25Q128,则第二闪存17的第一引脚CS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六引脚GPD13连接,第二闪存17的第二引脚D_IN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七引脚GPD14连接,第二闪存17的第五引脚D_OUT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八引脚GPD15连接,第二闪存17的第六引脚CLK与微控制单元11的第五引脚GPD12连接,其中,第二闪存17的其他引脚连接方式请继续参考图7。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16可以在运行时对用户显示顶部状态栏、主区域、底部信息区、开机动画和关机动画,顶部状态栏可以包括电量提示、耳机/耳麦指示、话筒指示、外接伴奏指示和闪避,主区域可用于进行频谱显示和动画显示,底部信息区可用于显示人声、混响和电音的设置状态。进一步地,用户可通过显示屏16的操作按键或触屏进入显示页面或设置页面;显示页面包括音量调节(话筒和耳机音量调节及音量条展示)、过载提示(声音接近/超过过载动画提示)和特效按钮的不同特效动画;设置页面包括人声设置、混响设置、特效设置、特效音量调节、电音设置和系统设置,其中,人声设置包括通用、男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高切、低切等显示选项,混响设置包括自定义、原声、直播、喊麦、快歌、慢歌等显示选项,电音设置可以包括C大调、J降D调、D大调等多种音调设置;同时,系统设置中还可以对TF卡容量、硬件版本、软件版本等信息进行显示。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特效自定义声卡10还包括作为微控制单元11时钟的晶振,其频率可以选用12MHz。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特效自定义声卡10可用于普通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需要进行音频处理的电子设备中,并可用于歌曲录制、语音录制、直播等各种需要进行音频处理的应用场景下,以提高用户音频录入的质量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特效自定义声卡,所述特效自定义声卡通过外接有用户终端接口的DSP处理器将用户指定的自定义声效文件放入声卡,从而使用户能够对声卡的声音特效进行自定义设置和升级更新,提高了声卡中声音特效的类型多样性;同时,特效自定义声卡将不同的自定义声效文件与不同的特效按键匹配设置,使用户能够通过简单、方便、快捷地特效按键点击操作就能进行指定的声音特效播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