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9027发布日期:2019-03-05 18:3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目前计算机中CPU散热器主要有顶吹式和侧吹式两种,但是散出的热量不能够直接导出机箱,容易引起机箱内整体温度过高,这对硬盘、显卡、主板及电压调节模块等其它部件散热不利,导致在高温环境下,这些部件温度达到甚至超出许可范围,给系统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散热风扇温度升高,而提高转速,造成系统运行时噪声较大。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辅助结构,通过在计算机本体的底部设有辅助散热机构,加快计算机本体内的散热效率,提高计算机本体内各元件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辅助结构,包括计算机本体、散热底座和辅助散热机构,所述计算机本体位于散热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辅助散热机构固定连接在散热底座内部;所述计算机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均匀分布在计算机本体内;所述散热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承接槽口,所述承接槽口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接支座,所述承接支座与计算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脚垫;所述辅助散热机构包括散热腔室、循环机组和导向冷凝管,所述散热腔室内嵌于散热底座的内,所述散热腔室内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机组,所述循环机组彼此之间连接有导向冷凝管,所述散热腔室的左侧壁设有气流进口,所述散热腔室的中心处设有气流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承接槽口的边缘处对称固定连接有电磁阀门,所述电磁阀门与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毛细节流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散热底座的内部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两端分别与电磁阀门、气流出口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承接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承接支座的内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消音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计算机本体内固定连接有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分别与电磁阀门、散热风扇和循环机组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计算机本体的底部设有辅助散热机构,一方面便于对计算机本体内部进行散热,加快计算机本体内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方便使散热气流形成内循环,减小计算机本体散热时对周围环境的温度造成影响,提高计算机本体内各元件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计算机本体内设有热敏电阻,方便对计算机本体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方便控制辅助散热机构对计算机本体进行散热;通过在承接支座的内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消音腔,减小散热风扇工作时的噪音,提高计算机主体使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底座河计算机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辅助散热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计算机本体-1,散热底座-2,辅助散热机构-3,进气口-4,出气口-5,散热铜管-6,承接槽口-7,承接支座-8,减震脚垫-9,散热腔室-10,循环机组-11,导向冷凝管-12,气流进口-13,气流出口-14,电磁阀门-15,毛细节流管-16,引导槽-17,散热风扇-18,消音腔-19,热敏电阻-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散热辅助结构,包括计算机本体1、散热底座2和辅助散热机构3,所述计算机本体1位于散热底座2的上表面,所述辅助散热机构3固定连接在散热底座2内部;所述计算机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气口4和出气口5,所述进气口4和出气口5之间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6,所述散热铜管6均匀分布在计算机本体1内;所述散热底座2的上表面设有承接槽口7,所述承接槽口7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接支座8,所述承接支座8与计算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底座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脚垫9;所述辅助散热机构3包括散热腔室10、循环机组11和导向冷凝管12,所述散热腔室10内嵌于散热底座2的内,所述散热腔室10内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机组11,所述循环机组11彼此之间连接有导向冷凝管12,所述散热腔室10的左侧壁设有气流进口13,所述散热腔室10的中心处设有气流出口14。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承接槽口7的边缘处对称固定连接有电磁阀门15,所述电磁阀门15与进气口4和出气口5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毛细节流管16,通过在承接槽口7的边缘处对称固定连接有电磁阀门15,便于对辅助散热机构3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方便控制辅助散热机构3对机箱本体进行散热。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底座2的内部设有引导槽17,所述引导槽17两端分别与电磁阀门15、气流出口14相连接,通过在引导槽17两端分别与电磁阀门15、气流出口14相连接,便于将散热腔室10内的冷空气引导进机箱本体的散热铜管6内,对机箱本体的内部进行散热。

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承接支座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8,所述承接支座8的内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消音腔19,通过在承接支座8的内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消音腔19,便于减小散热风扇18工作时的噪音。

具体改进地,如图1所示:所述计算机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热敏电阻20,所述热敏电阻20分别与电磁阀门15、散热风扇18和循环机组11相连接,通过在计算机本体1内固定连接有热敏电阻20,便于对计算机本体1内的温度进行实时感知,方便控制辅助散热机构3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计算机本体-1、散热底座-2、辅助散热机构-3、进气口-4、出气口-5、散热铜管-6、承接槽口-7、承接支座-8、减震脚垫-9、散热腔室-10、循环机组-11、导向冷凝管-12、气流进口-13、气流出口-14、电磁阀门-15、毛细节流管-16、引导槽-17、散热风扇-18、消音腔-19、热敏电阻-20,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该热敏电阻具体为MF52-10KJ热敏电阻,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计算机本体1的底部设有辅助散热机构3,一方面便于对计算机本体1内部进行散热,加快计算机本体1内的散热效率,另一方面方便使散热气流形成内循环,减小计算机本体1散热时对周围环境的温度造成影响,提高计算机本体1内各元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当计算机本体1内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辅助散热机构3不工作,当计算机本体1内的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热敏电阻20受高温的影响,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接通辅助散热机构3的电路,使辅助散热机构3开始工作,循环机组11将外界的空气沿气流进口13吸入散热腔室10内,然后气流沿导向冷凝管12运动,降低气流的温度,然后气流进入引导槽17,电磁阀门15通电后打开,连通引导槽17与计算机本体1,气流沿毛细节流管16进入进气口4内,并沿散热铜管6运动至出气口5,最终沿引导槽17流回散热腔室10内,冷却后继续循环流动,提高对计算机本体1的散热效率。

本方案所保护的产品目前已经投入实际生产和应用,尤其是在计算机领域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很显然印证了该产品的技术方案是有益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也适宜批量生产及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