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8552发布日期:2019-05-28 17:5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墨水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墨水显示屏具有像纸张一样的视觉效果,在阳光下没有传统液晶显示的反光现象,适合在白天及强光下长时间阅读,而且只有在像素颜色变化(例如从黑转到白)时才耗电,关闭电源后显示屏上的画面仍可保留,具有较高的续航能力,非常适合现代人通过手机、平板等终端阅读。

目前多数墨水屏装置没有设置背光,依靠反射光来识别上面的文字,因此在夜间、黑暗环境下无法阅读。另外,市面上部分设置有背光的墨水屏装置,触控组件包括多层ITO层和OCA层,存在厚度较厚的问题,不便于携带,与消费者“超薄”移动终端理念不符。因此需要以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电子墨水新型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显示装置,触控电路直接在电子墨水屏的表面制作形成,同时加入了前光组件,在传统的新型显示装置中减少了ITO层和OCA 层;其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移动终端的厚度较薄的新型显示装置,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市面上墨水屏无法在夜间及黑暗环境下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显示装置,包括电子墨水显示屏、前光组件、触控组件和盖板,所述触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子墨水显示屏表面的触控电路以及与所述触控电路固定连接的触控FPC,所述触控FPC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所述前光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触控电路经在所述电子墨水显示屏表面涂覆透明导电层后刻蚀形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导电层为全ITO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刻蚀形成所述触控电路的透明导电层的材质为铟锡氧化物(ITO)、纳米银线、碳纳米管、石墨烯、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PEDOT)等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光组件包括导光板以及同所述导光板贴合的带有LED显示灯的灯条FPC,且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盖板一侧的边缘贴合有遮光黑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盖板的材质为陶瓷、玻璃、蓝宝石、PI、 PSA、PMMA、PC、PET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子墨水显示屏包括两块基板、两基板之间的电极层、电泳显示层和像素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包括电子墨水显示屏、前光组件、触控组件和盖板,所述触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电子墨水显示屏表面的触控电路以及与所述触控电路绑定的触控FPC,所述触控FPC与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前光组件。与传统的新型显示装置比较,其触控电路直接在电子墨水显示屏的外表面制作形成,新型显示装置的厚度变薄;该新型显示装置同时设有前光组件,可以解决目前市面上的电子墨水屏无法在黑暗、夜间、昏暗等环境下的阅读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

图1为传统的新型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型显示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带有触控组件的电子墨水显示屏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前光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墨水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

图1为传统的新型显示装置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新型显示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带有触控组件的电子墨水显示屏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前光组件的俯视图,图5 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墨水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现有的新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电子墨水显示屏110、ITO 层122、ITO层123、触控FPC 121、OCA层130、LED显示灯140、灯条FPC 150、导光板160、遮光黑胶170、OCA层180、盖板190,还包括OCA层124、OCA层 125。触控组件包括ITO层122、ITO层123、触控FPC 121、OCA层124、OCA 层125。前光组件设置在电子墨水显示屏110和触控组件之间,触控FPC 121 与盖板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两层ITO层,而ITO层与其他结构贴合需要用OCA光学胶粘合,进而增加了OCA层,在该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直接在电子显示墨水屏的表面上制作触控电路,省去了ITO层和OCA层,使得新型显示装置的厚度变薄。

图2示出了一种新型显示装置,包括电子墨水显示屏210、触控组件和盖板290,触控组件包括设于电子墨水显示屏210表面上的触控电路222及与触控电路绑定的触控FPC 221,触控FPC 221与盖板290之间设置有前光组件,前光组件的一侧与盖板贴合,另一侧与触控组件贴合。与传统的新型显示装置比较,其触控电路直接在电子墨水显示屏的外表面制作形成,新型显示装置的厚度变薄;该新型显示装置同时设有前光组件,可以解决目前市面上的电子墨水屏无法在黑暗、夜间、昏暗等环境下的阅读问题。

触控电路222具体为经在电子墨水显示屏210表面涂覆透明导电层后刻蚀形成,透明导电层的材质为铟锡氧化物(ITO)、纳米银线、碳纳米管、石墨烯、 3,4-乙烯二氧噻吩聚合物(PEDOT)等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为铟锡氧化物(ITO),其厚度为2000埃。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采用全ITO方案(透明导电层为全ITO层,即ITO膜的边缘不需要用银、铜、MOAIMO等导电金属制作引线)。导光板260是光学级的亚克力PMMA或PC板材。

前光组件包括导光板260以及与导光板260贴合的带有LED显示灯240的灯条FPC 250,且导光板260朝向盖板一侧的边缘贴合有遮光黑胶270。

盖板的材质为陶瓷、玻璃、蓝宝石、PI(聚酰亚胺)、PS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带有触控组件的电子墨水显示屏的俯视图,触控FPC 221同电子墨水显示屏表面的触控电路222固定。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前光组件的俯视图,灯条FPC 250上带有LED显示灯24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墨水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电子墨水显示屏包括基板211、基板217、设于基板211和基板217之间的电极层216、电泳显示层和像素层212。电泳显示层具体包括液体214,以及可在液体214 中泳动的带正电荷的白色颜料215、带负电荷的黑色颜料213。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述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