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的食谱推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7964发布日期:2019-11-08 23:37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的食谱推荐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的食谱推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家庭都为在家炒菜而犯愁主要就是食材不安全、买菜不方便、炒菜不好吃。因为不清楚食材的来源,怕有农药不安全不卫生;忙碌了一天,回家还要去菜市场买菜洗菜切菜繁琐还不方便;不管怎么学习菜谱,就是做不出来对口味的好吃菜来;常常出现烹饪两小时吃饭十分钟的尴尬局面。

而目前的很多菜谱或者系统提供的烹饪或者点餐方式都无法调整食谱或者烹饪步骤,灵活性较差,且目前很多家用的自动烹饪机器人的控制器件都是集成在机器人内部,当需要拆卸或者维护时,十分不便,耗时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

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的食谱推荐系统及推荐方法,其目的是解决以往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的食谱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用户端、服务器端和烹饪机器人端;服务器端和烹饪机器人端均通过通讯模块连接至用户端;

用户端包括控制器、显示编辑界面和通讯模块,显示编辑界面和通讯模块均连接至控制器;

服务器端包括控制器、通讯模块、食谱存储模块、用户偏好存储模块、食谱命令存储模块和更改后食谱存储模块,通讯模块、食谱存储模块、用户偏好存储模块、食谱命令存储模块和更改后食谱存储模块均连接至控制器,该服务器端的通讯模块连接至用户端的通讯模块;

烹饪机器人端包括控制器、通讯模块和自动烹饪模块;通讯模块和自动烹饪模块连接至控制器,该烹饪机器人端通讯模块连接至用户端的通讯模块,烹饪机器人端设置在烹饪机器人上。

烹饪机器人端的控制器、通讯模块和自动烹饪模块均设置在烹饪机器人端壳体内,烹饪机器人端壳体通过卡扣能拆卸的设置在烹饪机器人端外壳体上。

卡扣包括卡住烹饪机器人端壳体的卡固装置和固定在烹饪机器人端外壳体上的卡座;

卡固装置包括弧形卡架(8-1)、卡座(8-2)、固定缸(8-3)、伸缩杆(8-4)和上顶弹簧(8-5);

伸缩杆(8-4)的下端伸进固定缸(8-3)内且能在固定缸(8-3) 内上下移动(沿着固定缸(8-3)的轴向上下移动),伸缩杆(8-4) 的上端连接弧形卡架(8-1)且弧形卡架(8-1)能以伸缩杆(8-4)为轴转动(弧形卡架(8-1)只能转动,不能沿着伸缩杆(8-4)的轴上下移动!),(卡座(8-2)、固定缸(8-3)、伸缩杆(8-4)和上顶弹簧 (8-5)均设置在弧形卡架(8-1)的弧形开口内,如图3所示!)弧形卡架(8-1)的两端设置有挂钩(8-1-1);固定缸(8-3)的底部连接卡座(8-2);上顶弹簧(8-5)设置在固定缸(8-3)内,上顶弹簧 (8-5)的顶部顶触伸缩杆(8-4),上顶弹簧(8-5)的底部连接固定缸(8-3)内底部;

卡座包括两个固定在内胆(3)上的座块(9),使用时座块(9) 分设于弧形卡架(8-1)的两侧,且座块(9)的位置使得挂钩(8-1-1) 只能钩住座块(9)底部;

使用时,烹饪机器人端壳体穿过两个座块(9)之间,卡座(8-2) 顶住烹饪机器人端壳体,然后旋转弧形卡架(8-1),使得弧形卡架(8-1) 的挂钩(8-1-1)与座块(9)错开(不对应,如图5所示),然后将弧形卡架(8-1)压向烹饪机器人端壳体,使得上顶弹簧(8-5)被压缩,然后,反向旋转弧形卡架(8-1),使得弧形卡架(8-1)的挂钩 (8-1-1)处在两个座块(9)的底部,如图7所示,然后松开弧形卡架(8-1),在上顶弹簧(8-5)的复位作用下,弧形卡架(8-1)上移,挂钩(8-1-1)钩住座块(9)完成对烹饪机器人端壳体的临时固定。卡座(8-2)为与烹饪机器人端壳体外壁相适应的形状,而弧形卡架 (8-1)的可旋转的特性,使得需要固定时,无论烹饪机器人端壳体是一个什么斜向的角度,弧形卡架(8-1)都可以准确的钩住座块(9),如图10。在不使用状态下,挂钩(8-1-1)处在座块(9)上方。

座块(9)的底部设置有供挂钩(8-1-1)钩住的倒沟槽(9-1),沟槽(9-1)的开口朝下,沟槽(9-1)的底部朝上,使用时挂钩(8-1-1) 伸进沟槽(9-1)内钩住座块(9)。(增加牢固性)

弧形卡架(8-1)为弧形弹性构件,挂钩(8-1-1)为由横爪(8-1-1-1) 和立爪(8-1-1-2)构成的L形结构,立爪(8-1-1-2)设置在横爪(8-1-1-1) 的一端,横爪(8-1-1-1)的另一端连接弧形卡架(8-1),立爪(8-1-1-2) 处在弧形卡架(8-1)的外侧形成向外翻的挂钩,横爪(8-1-1-1)和立爪(8-1-1-2)均为圆柱形结构,使用时立爪(8-1-1-2)伸进沟槽(9-1),立爪(8-1-1-2)的顶部顶紧沟槽(9-1)的底部;

沟槽(9-1)为斜向沟槽(即如图4所示的,沟槽(9-1)的方向相对于内胆(3)的轴向为斜向,即不与内胆(3)的轴向平行),两个沟槽(9-1)的方向平行;沟槽(9-1)为通槽;

在沟槽(9-1)设置有多个供立爪(8-1-1-2)插入的孔(9-1-1);

使用时,下压并旋转弧形卡架(8-1)使得立爪(8-1-1-2)从沟槽 (9-1)一端滑进沟槽(9-1)内,此时立爪(8-1-1-2)与沟槽(9-1) 底部保持距离,随着弧形卡架(8-1)的旋转,加上沟槽(9-1)的斜向设置,使得弧形卡架(8-1)的两个立爪(8-1-1-2)被逐渐向内合拢或向外分开,进而使得弧形卡架(8-1)的两端逐渐被向内挤压或者向外拉开形成预紧力,然后松开弧形卡架(8-1),在上顶弹簧(8-5) 的复位作用下,弧形卡架(8-1)上移,立爪(8-1-1-2)伸进对应的孔(9-1-1)内完成临时卡固。座块(9)焊接或螺栓连接在烹饪机器人端外壳体上。

客户端:(1)用户能够进行注册、登录;(2)客户端能够实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推送显示最新食谱;(3)用户能够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对菜肴的评价;(4)客户端能够将已经编译解析的食谱命令采用可拖拽的用户友好的方式呈现,并且支持用户自主修改食谱命令参数,变更制作流程;

服务器端:(1)食谱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有的食谱、更改后的食谱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自主编辑后的食谱、用户偏好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偏好、食谱命令模块用于存储食谱解析后的食谱命令;(2) 服务器需要与客户端和烹饪机器人完成通讯,服务器是该系统的核心。

烹饪机器人端:(1)当通讯模块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食谱命令后自动烹饪模块会按照食谱命令逐一执行;(2)当烹饪结束后,烹饪机器人会自动向客户端发送信息,提示烹饪结束。

利用上述的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的食谱推荐系统所实施的食谱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

(1)、用户首先确保客户端应用程序已经正确安装以及烹饪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

(2)、用户在显示编辑界面打开应用程序查看服务器端的食谱存储模块内的现有的食谱,此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编辑;

(3)、当用户将编辑之后的信息确认无误提交至服务器后,服务器会首先存储用户的食谱命令,将该命令存储于更改后食谱存储模块,并将该食谱与原食谱不同之处存储在用户偏好数据库中即用户偏好存储模块,然后,通过用户端的通讯模块将命令传送至烹饪机器人,烹饪机器人会根据接收到的食谱命令通过自动烹饪模块自动进行烹饪;(自动烹饪模块控制自动烹饪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无须赘述!)

(4)、当用餐结束后用户对该菜肴的评价会通过显示编辑界面实现,并通过用户端通讯模块传输至服务器端,该评价被服务器的控制器进行解析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更改后的食谱存储模块中,连同用户自己的调整一并作为新的菜谱;

(5)、当某一用户的某一道菜的菜谱变得固定后,便存储于食谱命令存储模块中,下次使用时可以直接调用,也能在服务器上分享该菜谱,该菜谱免费分享或者进行售卖。

(3)步骤中对于顾客的餐食偏好(例如每次同一顾客常点的菜系、口味等)也会被记录在用户偏好存储模块中,待下次同一顾客点餐时,服务器端会通过控制器为顾客直接提供其喜好的餐食以及与其喜好类似或者属于同一菜系或者风味的推荐。

(2)、步骤中在编辑时能够进行拖拽改变烹饪的步骤。(也就是经常用到的,将上一步骤下移或者将下一步骤上移等!)

优点效果:

一种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的食谱推荐系统及方法,包括客户端、服务器端、烹饪机器人端。所述客户端特征在于:(1)用户能够进行注册、登录。(2)客户端能够实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推送显示最新食谱。(3)用户能够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对菜肴的评价。(4) 客户端能够将已经编译解析的食谱命令采用可拖拽的用户友好的方式呈现,并且支持用户自主修改食谱命令参数,变更制作流程。(5) 客户端包括显示编辑界面、控制器、通信模块,所有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通信模块与服务器通信模块相连。所述服务器端特征在于:(1) 包括控制器、通信模块与烹饪机器人/客户端的通信模块相连、食谱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有的食谱、更改后的食谱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自主编辑后的食谱、用户偏好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偏好、食谱命令模块用于存储食谱解析后的食谱命令。所有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 (2)服务器需要与客户端和烹饪机器人完成通讯,服务器是该系统的核心。所述烹饪机器人端其特征在于:(1)具有控制器、通信模块、自动烹饪模块,所有均与控制器相连,通讯模块与服务器通讯模块相连。(2)当通讯模块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食谱命令后自动烹饪模块会按照食谱命令逐一执行。(3)当烹饪结束后,烹饪机器人会自动向客户端发送信息,提示烹饪结束。

用户首先确保客户端应用程序已经正确安装以及烹饪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用户打开应用程序查看现有的食谱此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编辑。在编辑时可以进行拖拽改变烹饪的步骤。当用户确认无误提交至服务器后,服务器会首先存储用户的食谱命令并将该食谱与原食谱不同之处存储在用户偏好数据库中,然后将命令传送至烹饪机器人,烹饪机器人会根据接收到的食谱命令自动进行烹饪。当用餐结束后用户对该菜肴的评价会被服务器进行解析存储在数据库中连同用户自己的调整一并作为新的菜谱。当某一用户的某一道菜的菜谱变得固定后,便可在服务器上分享该菜谱,该菜谱可以是免费分享也可以进行售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有益效果是:

1.全自动智能烹饪机器人仅需要少量人工参与即可完成菜肴烹饪,无需耗费过多的时间精力。

2.可以免费分享给自己的亲人朋友这样能够节省他们的时间精力也可以凭此赚取一定的费用。

综上,通过用户对菜谱的主观调整以及服务器根据用户偏好对食谱作出的自动调整使该菜肴的烹饪食谱日趋完善。进而可以推送在商家网站上以供其它用户借鉴使用。既可以免费分享也可以收取一定费用。另外,通过卡扣将主控制部件都临时卡固在自动烹饪机器人外壳外部,方便拆卸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图;

图3为用户自主编辑图示1;

图4为用户自主编辑图示2;

图5为用户自主编辑图示3;

图6为用户自主编辑图示4;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卡固装置俯视图;

图9为图8的使用状态图;

图10为整体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的食谱推荐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用户端、服务器端和烹饪机器人端;服务器端和烹饪机器人端均通过通讯模块连接至用户端;

用户端包括控制器、显示编辑界面和通讯模块,显示编辑界面和通讯模块均连接至控制器;

服务器端包括控制器、通讯模块、食谱存储模块、用户偏好存储模块、食谱命令存储模块和更改后食谱存储模块,通讯模块、食谱存储模块、用户偏好存储模块、食谱命令存储模块和更改后食谱存储模块均连接至控制器,该服务器端的通讯模块连接至用户端的通讯模块;

烹饪机器人端包括控制器、通讯模块和自动烹饪模块;通讯模块和自动烹饪模块连接至控制器,该烹饪机器人端通讯模块连接至用户端的通讯模块,烹饪机器人端设置在烹饪机器人上。

烹饪机器人端的控制器、通讯模块和自动烹饪模块均设置在烹饪机器人端壳体内,烹饪机器人端壳体通过卡扣能拆卸的设置在烹饪机器人端外壳体上。

卡扣包括卡住烹饪机器人端壳体的卡固装置和固定在烹饪机器人端外壳体上的卡座;

卡固装置包括弧形卡架(8-1)、卡座(8-2)、固定缸(8-3)、伸缩杆(8-4)和上顶弹簧(8-5);

伸缩杆(8-4)的下端伸进固定缸(8-3)内且能在固定缸(8-3) 内上下移动(沿着固定缸(8-3)的轴向上下移动),伸缩杆(8-4) 的上端连接弧形卡架(8-1)且弧形卡架(8-1)能以伸缩杆(8-4)为轴转动(弧形卡架(8-1)只能转动,不能沿着伸缩杆(8-4)的轴上下移动!),(卡座(8-2)、固定缸(8-3)、伸缩杆(8-4)和上顶弹簧 (8-5)均设置在弧形卡架(8-1)的弧形开口内,如图3所示!)弧形卡架(8-1)的两端设置有挂钩(8-1-1);固定缸(8-3)的底部连接卡座(8-2);上顶弹簧(8-5)设置在固定缸(8-3)内,上顶弹簧 (8-5)的顶部顶触伸缩杆(8-4),上顶弹簧(8-5)的底部连接固定缸(8-3)内底部;

卡座包括两个固定在内胆(3)上的座块(9),使用时座块(9) 分设于弧形卡架(8-1)的两侧,且座块(9)的位置使得挂钩(8-1-1) 只能钩住座块(9)底部;

使用时,烹饪机器人端壳体穿过两个座块(9)之间,卡座(8-2) 顶住烹饪机器人端壳体,然后旋转弧形卡架(8-1),使得弧形卡架(8-1) 的挂钩(8-1-1)与座块(9)错开(不对应,如图5所示),然后将弧形卡架(8-1)压向烹饪机器人端壳体,使得上顶弹簧(8-5)被压缩,然后,反向旋转弧形卡架(8-1),使得弧形卡架(8-1)的挂钩 (8-1-1)处在两个座块(9)的底部,如图7所示,然后松开弧形卡架(8-1),在上顶弹簧(8-5)的复位作用下,弧形卡架(8-1)上移,挂钩(8-1-1)钩住座块(9)完成对烹饪机器人端壳体的临时固定。卡座(8-2)为与烹饪机器人端壳体外壁相适应的形状,而弧形卡架 (8-1)的可旋转的特性,使得需要固定时,无论烹饪机器人端壳体是一个什么斜向的角度,弧形卡架(8-1)都可以准确的钩住座块(9),如图10。

座块(9)的底部设置有供挂钩(8-1-1)钩住的倒沟槽(9-1),沟槽(9-1)的开口朝下,沟槽(9-1)的底部朝上,使用时挂钩(8-1-1) 伸进沟槽(9-1)内钩住座块(9)。(增加牢固性)

弧形卡架(8-1)为弧形弹性构件,挂钩(8-1-1)为由横爪(8-1-1-1) 和立爪(8-1-1-2)构成的L形结构,立爪(8-1-1-2)设置在横爪(8-1-1-1) 的一端,横爪(8-1-1-1)的另一端连接弧形卡架(8-1),立爪(8-1-1-2) 处在弧形卡架(8-1)的外侧形成向外翻的挂钩,横爪(8-1-1-1)和立爪(8-1-1-2)均为圆柱形结构,使用时立爪(8-1-1-2)伸进沟槽(9-1),立爪(8-1-1-2)的顶部顶紧沟槽(9-1)的底部;

沟槽(9-1)为斜向沟槽(即如图4所示的,沟槽(9-1)的方向相对于内胆(3)的轴向为斜向,即不与内胆(3)的轴向平行),两个沟槽(9-1)的方向平行;沟槽(9-1)为通槽;

在沟槽(9-1)设置有多个供立爪(8-1-1-2)插入的孔(9-1-1);

使用时,下压并旋转弧形卡架(8-1)使得立爪(8-1-1-2)从沟槽(9-1)一端滑进沟槽(9-1)内,此时立爪(8-1-1-2)与沟槽(9-1) 底部保持距离,随着弧形卡架(8-1)的旋转,加上沟槽(9-1)的斜向设置,使得弧形卡架(8-1)的两个立爪(8-1-1-2)被逐渐向内合拢或向外分开,进而使得弧形卡架(8-1)的两端逐渐被向内挤压或者向外拉开形成预紧力,然后松开弧形卡架(8-1),在上顶弹簧(8-5) 的复位作用下,弧形卡架(8-1)上移,立爪(8-1-1-2)伸进对应的孔(9-1-1)内完成临时卡固。座块(9)焊接或螺栓连接在烹饪机器人端外壳体上

客户端:(1)用户能够进行注册、登录;(2)客户端能够实时接收来自服务器的消息推送显示最新食谱;(3)用户能够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实现对菜肴的评价;(4)客户端能够将已经编译解析的食谱命令采用可拖拽的用户友好的方式呈现,并且支持用户自主修改食谱命令参数,变更制作流程;(5)客户端包括显示编辑界面、控制器、通信模块,所有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通信模块与服务器通信模块相连。

服务器端:(1)包括控制器、通信模块与烹饪机器人/客户端的通信模块相连、食谱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已有的食谱、更改后的食谱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自主编辑后的食谱、用户偏好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的偏好、食谱命令模块用于存储食谱解析后的食谱命令。所有模块均与控制器相连。(2)服务器需要与客户端和烹饪机器人完成通讯,服务器是该系统的核心。

烹饪机器人端:(1)具有控制器、通信模块、自动烹饪模块,所有均与控制器相连,通讯模块与服务器通讯模块相连。(2)当通讯模块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食谱命令后自动烹饪模块会按照食谱命令逐一执行;(3)当烹饪结束后,烹饪机器人会自动向客户端发送信息,提示烹饪结束。

利用上述的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的食谱推荐系统所实施的食谱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

(1)、用户首先确保客户端应用程序已经正确安装以及烹饪机器人处于待机状态;

(2)、用户在显示编辑界面打开应用程序查看服务器端的食谱存储模块内的现有的食谱,此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编辑;在编辑时可以进行拖拽改变烹饪的步骤。

(3)、当用户将编辑之后的信息确认无误提交至服务器后,服务器会首先存储用户的食谱命令,将该命令存储于更改后食谱存储模块,并将该食谱与原食谱不同之处存储在用户偏好数据库中即用户偏好存储模块,然后,通过用户端的通讯模块将命令传送至烹饪机器人,烹饪机器人会根据接收到的食谱命令通过自动烹饪模块自动进行烹饪;(自动烹饪模块控制自动烹饪的原理属于现有技术,无须赘述!)

(4)、当用餐结束后用户对该菜肴的评价会通过显示编辑界面实现,并通过用户端通讯模块传输至服务器端,该评价被服务器的控制器进行解析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更改后的食谱存储模块中,连同用户自己的调整一并作为新的菜谱;

(5)、当某一用户的某一道菜的菜谱变得固定后,便存储于食谱命令存储模块中,下次使用时可以直接调用,也能在服务器上分享该菜谱,该菜谱免费分享或者进行售卖。

(3)步骤中对于顾客的餐食偏好(例如每次同一顾客常点的菜系、口味等)也会被记录在用户偏好存储模块中,待下次同一顾客点餐时,服务器端会通过控制器为顾客直接提供其喜好的餐食以及与其喜好类似或者属于同一菜系或者风味的推荐。

(2)、步骤中在编辑时能够进行拖拽改变烹饪的步骤。(也就是经常用到的,将上一步骤下移或者将下一步骤上移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