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二维码扫描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1794发布日期:2019-05-24 20:12阅读:25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二维码扫描装置的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二维码扫描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需要新能源充电桩的普及来支撑。新能源车主在新能源汽车没电的时候进行充电是需要像在加油站一样进行付费的。二维码支付作为一种常用的支付手段,也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而现有技术的二维码简单的粘贴在墙壁或者新能源充电桩上,由于角度原因很多时候使用者难以在车上摇下玻璃进行扫描,经常是需要下车然后走到二维码附近正对二维码进行扫描,使用过程存在不便之处。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设置在新能源充电桩上的二维码扫描装置,并提供全方位的角度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二维码扫描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安装在充电装外壳上,并设置二维码图片,便于使用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扫码支付;所述旋转大臂、旋转中臂、旋转小臂的旋转轴心两两垂直,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角度调节;通过转动所述解锁插杆这一个动作就可以集中实现所述旋转大臂、旋转中臂、旋转小臂的解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二维码扫描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二维码扫描装置安装在充电桩外壳上并用以放置二维码图片,包括固定底座、旋转大臂、旋转中臂、旋转小臂;

所述固定底座包括:

前置底盘,圆形,用以固定在充电桩外壳上;

底座中轴,沿前后方向设在所述前置底盘后端面,所述底座中轴外表周向均布有第一齿槽;

后置挡盘,设在所述底座中轴后端面;

所述旋转大臂包括:

旋转前板,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矩形板结构,所述旋转前板内腔沿左右方向成型有锁止插槽,所述锁止插槽前端面右半部分向后成型有第一挡杆,所述锁止插槽左半部分还沿前后方向贯穿设有用以容设底座中轴的中轴插孔;

锁止插杆,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锁止插槽内,所述锁止插杆右端成型有由右前向左后设置的倾斜端面,所述锁止插杆前半部分成型有用以容设第一挡杆的大臂弹簧孔,所述大臂弹簧孔内位于第一挡杆右侧的部分还设有大臂压簧,所述锁止插杆下半部分向左成型有左置下臂,所述左置下臂穿过所述底座中轴下方和锁止插槽之间的空隙,所述左置下臂左端面向上成型有锁止挡杆,所述锁止挡杆右端面设有与第一齿槽锁止配合的第一齿头;

内螺纹筒,由所述旋转前板右端向后设置,所述内螺纹筒内腔与所述锁止插槽连通;

横置侧筒,设在所述内螺纹筒左端面后方,所述横置侧筒沿左右方向贯通设有与内螺纹筒内腔连通的侧筒细孔,所述侧筒细孔左半部分设有直径变大的侧筒粗孔,所述侧筒粗孔右端面周向均布有沿径向设置的第二齿槽;

解锁插杆,包括内置螺杆,所述内置螺杆前端、后端分别设有限位挡盘,所述解锁插杆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内置螺杆后端的粗径圆筒、设在所述粗径圆筒前端的由后向前逐渐变窄的连接锥筒、设在所述连接锥筒前端的细径圆筒、周向均布在所述细径圆筒前半部分的连通侧孔,所述解锁插杆还包括与所述内螺纹筒螺接配合的外螺纹管、周向均布在所述外螺纹管内壁并与所述连通侧孔一一插接配合的径向插杆,所述径向插杆端部设有与所述内置螺杆螺接的螺纹;

所述旋转中臂包括:

中臂插筒,右端开口的圆柱筒状,所述中臂插筒可转动的插设在所述侧筒细孔内,所述中臂插筒左半部分垂直设有中臂通孔,所述中臂插筒内壁沿径向设有第二挡杆,所述中臂插筒外壁周向均布有分布在侧筒粗孔内的第二齿头,所述第二齿头与所述第二齿槽锁止配合,所述中臂插筒右端面成型有由左向右逐渐变窄并与连接锥筒接触配合的中臂锥台;

中臂压簧,绕接在所述中臂插筒外壁上,所述中臂压簧一端与所述侧筒粗孔远离第二齿槽的端部抵接,所述中臂压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头抵接;

所述旋转小臂包括:

小臂转轴,可转动的设在所述中臂通孔内,所述小臂转轴前后端面分别设有挡止圆盘,所述小臂转轴外壁周向均布有第三齿槽,任一挡止圆盘上设置二维码图片;

锁止杠杆,包括沿上下方向设在所述中臂插筒内腔的杠杆中轴、绕接在所述杠杆中轴上的杠杆本体、绕接在所述杠杆中轴上的扭转弹簧、设在所述杠杆本体下半部分左侧的第三齿头,所述扭转弹簧一端固定在杠杆中轴内而另一端固定在杠杆本体上,所述扭转弹簧带动所述杠杆本体下端、第三齿头向左翻转并卡止在所述第三齿槽内;

小臂插杆,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中臂插筒内,所述小臂插杆靠近内螺纹筒的端部成型有与所述连接锥筒接触配合的小臂锥台,所述小小臂插杆中部还设有容设第二挡杆的小臂弹簧孔,所述小臂弹簧孔内位于第二挡杆右侧的部分设有小臂压簧;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1,安装:

将前置底盘设置在汽车充电桩前端面;

将二维码图片设置在任一挡止圆盘上;

步骤2,解锁旋转大臂、旋转中臂、旋转小臂:

步骤2.1,常态下,锁止旋转大臂、旋转中臂、旋转小臂:

常态下,所述外螺纹管位于锁止插杆后方,所述连接锥筒位于中臂锥台后方;

所述大臂压簧驱动所述锁止插杆向右移动,所述锁止挡杆的第一齿头与第一齿槽锁止配合,锁止旋转大臂;

所述中臂压簧驱动中臂插筒右移,使得所述第二齿头与第二齿槽锁止配合,锁止旋转中臂;

所述小臂压簧驱动小臂插杆右移,使得所述杠杆本体下端、第三齿头受扭转弹簧作用向左翻转,所述第三齿头与第三齿槽锁止配合,锁止旋转小臂;

常态下,所述中臂插筒、小臂转轴右端插入内螺纹筒内与所述细径圆筒对应处,但不与所述细径圆筒抵接;

步骤2.2,所述解锁插杆旋转前行:

转动所述粗径圆筒进而带动所述径向插杆、外螺纹管在内螺纹筒内旋转步进,所述解锁插杆在所述内螺纹筒内旋转步进;

步骤2.3,所述旋转大臂解锁:

所述外螺纹管作用于所述锁止插杆右端的倾斜端面进而驱动所述锁止插杆完全回缩到锁止插槽内,所述锁止挡杆的第一齿头与所述第一齿槽脱离接触,所述旋转大臂解锁;

步骤2.4,所述旋转中臂解锁:

所述连接锥筒作用于所述中臂锥台进而驱动中臂插筒完全回缩到侧筒细孔内,所述第二齿头与所述第二齿槽脱离接触,所述旋转中臂解锁,所述粗径圆筒与所述中臂插筒右端抵接;

步骤2.5,所述旋转小臂解锁:

所述粗径圆筒、连接锥筒继续前行,所述连接锥筒作用于所述小臂插杆的小臂锥台,进而驱动所述小臂插杆完全回缩进入中臂插筒内,所述小臂插杆驱动所述杠杆本体上端左移,所述杠杆本体下端、第三齿头右移进而与所述第三齿槽脱离接触,所述旋转小臂解锁。

步骤3,调节旋转大臂、旋转中臂、旋转小臂:

转动所述旋转大臂使其绕底座中轴转动;

转动所述旋转中臂使其在侧筒细孔内转动;

转动所述旋转小臂使其在中臂通孔内转动;

步骤4,复位:

反向旋转所述解锁插杆,使其旋转后退;

所述大臂压簧驱动所述锁止插杆右行,所述锁止挡杆的第一齿头与所述第一齿槽恢复接触,所述旋转大臂锁止;

所述中臂压簧驱动所述中臂插筒右行,所述第二齿头与所述第二齿槽恢复接触,所述旋转中臂锁止;

所述小臂压簧驱动所述小臂插杆右行,所述杠杆本体上端右移,所述杠杆本体下端、第三齿头左移进而与所述第三齿槽恢复接触,所述旋转小臂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二维码图片粘接在任一挡止圆盘上。

进一步的,任一挡止圆盘上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插槽并在该插槽内设置二维码图片。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底盘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前置底盘通过磁力固定在充电桩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底盘通过焊接、螺接、负压吸附其中的任一种方式固定在充电桩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锥筒、中臂锥台、小臂锥台上分别设有润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扫描装置,安装在充电装外壳上,并设置二维码图片,便于使用者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扫码支付。

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扫描装置,设有两两垂直的三轴旋转装置,即所述旋转大臂、旋转中臂、旋转小臂的旋转轴心两两垂直,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角度调节,最终实现二维码图片的全方位摆放,便于来往的车辆进行扫描。

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扫描装置,通过转动所述解锁插杆这一个动作就可以集中实现所述旋转大臂、旋转中臂、旋转小臂的解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本发明所述的二维码扫描装置,还可以通过调节解锁插杆中外螺纹管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调节所述外螺纹管驱动所述锁止插杆向左回缩的时机,即调节所述旋转大臂解锁的时机:当实际使用时调节旋转大臂的几率较高时,可以设置为先解锁旋转大臂的模式,优先调节使用频率较高的旋转大臂;当实际使用时调节旋转大臂的几率较低时,可以设置为后解锁旋转大臂的模式,优先解锁和旋转使用频率更高的旋转中臂和旋转小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所述旋转大臂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一种另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中:

a.充电桩外壳;

b.二维码图片;

1.固定底座,11.前置底盘,12.底座中轴,12a.第一齿槽,13.后置挡盘;

2.旋转大臂,21.旋转前板,21a.锁止插槽,21b.第一挡杆,21c.中轴插孔,22.锁止插杆,22a.大臂弹簧孔,22b.大臂压簧,22c.左置下臂,22d.锁止挡杆,23.内螺纹筒,24.横置侧筒,24a.侧筒细孔,24b.侧筒粗孔,24c.第二齿槽,25.解锁插杆,25a.内置螺杆,25b.粗径圆筒,25c.连接锥筒,25d.细径圆筒,25e.连通侧孔,25f.外螺纹管,25g.径向插杆;

3.旋转中臂,31.中臂插筒,31a.中臂通孔,31b.第二挡杆,31c.第二齿头,31d.中臂锥台,32.中臂压簧;

4.旋转小臂,41.小臂转轴,41a.挡止圆盘,42.锁止杠杆,42a.杠杆中轴,42b.杠杆本体,42c.扭转弹簧,42d.第三齿头,43.小臂插杆,43a.小臂锥台,43b.小臂弹簧孔,43c.小臂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二维码扫描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用二维码扫描装置安装在充电桩外壳a上并用以放置二维码图片b,包括固定底座1、旋转大臂2、旋转中臂3、旋转小臂4;

所述固定底座1包括:

前置底盘11,圆形,用以固定在充电桩外壳a上;

底座中轴12,沿前后方向设在所述前置底盘11后端面,所述底座中轴12外表周向均布有第一齿槽12a;

后置挡盘13,设在所述底座中轴12后端面;

所述旋转大臂2包括:

旋转前板21,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矩形板结构,所述旋转前板21内腔沿左右方向成型有锁止插槽21a,所述锁止插槽21a前端面右半部分向后成型有第一挡杆21b,所述锁止插槽21a左半部分还沿前后方向贯穿设有用以容设底座中轴12的中轴插孔21c;

锁止插杆22,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锁止插槽21a内,所述锁止插杆22右端成型有由右前向左后设置的倾斜端面,所述锁止插杆22前半部分成型有用以容设第一挡杆21b的大臂弹簧孔22a,所述大臂弹簧孔22a内位于第一挡杆21b右侧的部分还设有大臂压簧22b,所述锁止插杆22下半部分向左成型有左置下臂22c,所述左置下臂22c穿过所述底座中轴12下方和锁止插槽21a之间的空隙,所述左置下臂22c左端面向上成型有锁止挡杆22d,所述锁止挡杆22d右端面设有与第一齿槽12a锁止配合的第一齿头;

内螺纹筒23,由所述旋转前板21右端向后设置,所述内螺纹筒23内腔与所述锁止插槽21a连通;

横置侧筒24,设在所述内螺纹筒23左端面后方,所述横置侧筒24沿左右方向贯通设有与内螺纹筒23内腔连通的侧筒细孔24a,所述侧筒细孔24a左半部分设有直径变大的侧筒粗孔24b,所述侧筒粗孔24b右端面周向均布有沿径向设置的第二齿槽24c;

解锁插杆25,包括内置螺杆25a,所述内置螺杆25a前端、后端分别设有限位挡盘,所述解锁插杆25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内置螺杆25a后端的粗径圆筒25b、设在所述粗径圆筒25b前端的由后向前逐渐变窄的连接锥筒25c、设在所述连接锥筒25c前端的细径圆筒25d、周向均布在所述细径圆筒25d前半部分的连通侧孔25e,所述解锁插杆25还包括与所述内螺纹筒23螺接配合的外螺纹管25f、周向均布在所述外螺纹管25f内壁并与所述连通侧孔25e一一插接配合的径向插杆25g,所述径向插杆25g端部设有与所述内置螺杆25a螺接的螺纹;

所述旋转中臂3包括:

中臂插筒31,右端开口的圆柱筒状,所述中臂插筒31可转动的插设在所述侧筒细孔24a内,所述中臂插筒31左半部分垂直设有中臂通孔31a,所述中臂插筒31内壁沿径向设有第二挡杆31b,所述中臂插筒31外壁周向均布有分布在侧筒粗孔24b内的第二齿头31c,所述第二齿头31c与所述第二齿槽24c锁止配合,所述中臂插筒31右端面成型有由左向右逐渐变窄并与连接锥筒25c接触配合的中臂锥台31d;

中臂压簧32,绕接在所述中臂插筒31外壁上,所述中臂压簧32一端与所述侧筒粗孔24b远离第二齿槽24c的端部抵接,所述中臂压簧3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头31c抵接;

所述旋转小臂4包括:

小臂转轴41,可转动的设在所述中臂通孔31a内,所述小臂转轴41前后端面分别设有挡止圆盘41a,所述小臂转轴41外壁周向均布有第三齿槽,任一挡止圆盘41a上设置二维码图片b;

锁止杠杆42,包括沿上下方向设在所述中臂插筒31内腔的杠杆中轴42a、绕接在所述杠杆中轴42a上的杠杆本体42b、绕接在所述杠杆中轴42a上的扭转弹簧42c、设在所述杠杆本体42b下半部分左侧的第三齿头42d,所述扭转弹簧42c一端固定在杠杆中轴42a内而另一端固定在杠杆本体42b上,所述扭转弹簧42c带动所述杠杆本体42b下端、第三齿头42d向左翻转并卡止在所述第三齿槽内;

小臂插杆43,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中臂插筒31内,所述小臂插杆43靠近内螺纹筒23的端部成型有与所述连接锥筒25c接触配合的小臂锥台43a,所述小小臂插杆43中部还设有容设第二挡杆31b的小臂弹簧孔43b,所述小臂弹簧孔43b内位于第二挡杆31b右侧的部分设有小臂压簧43c;

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1,安装:

将前置底盘11设置在汽车充电桩a前端面;

将二维码图片b设置在任一挡止圆盘41a上;

步骤2,解锁旋转大臂2、旋转中臂3、旋转小臂4:

步骤2.1,常态下,锁止旋转大臂2、旋转中臂3、旋转小臂4:

常态下,所述外螺纹管25f位于锁止插杆22后方,所述连接锥筒25c位于中臂锥台31d后方;

所述大臂压簧22b驱动所述锁止插杆22向右移动,所述锁止挡杆22d的第一齿头与第一齿槽12a锁止配合,锁止旋转大臂2;

所述中臂压簧32驱动中臂插筒31右移,使得所述第二齿头31c与第二齿槽24c锁止配合,锁止旋转中臂3;

所述小臂压簧43c驱动小臂插杆43右移,使得所述杠杆本体42b下端、第三齿头42d受扭转弹簧42c作用向左翻转,所述第三齿头42d与第三齿槽锁止配合,锁止旋转小臂4;

常态下,所述中臂插筒3、小臂转轴4右端插入内螺纹筒23内与所述细径圆筒25d对应处,但不与所述细径圆筒25d抵接;

步骤2.2,所述解锁插杆25旋转前行:

转动所述粗径圆筒25b进而带动所述径向插杆25g、外螺纹管25f在内螺纹筒23内旋转步进,所述解锁插杆25在所述内螺纹筒23内旋转步进;

步骤2.3,所述旋转大臂2解锁:

所述外螺纹管25f作用于所述锁止插杆22右端的倾斜端面进而驱动所述锁止插杆22完全回缩到锁止插槽21a内,所述锁止挡杆22d的第一齿头与所述第一齿槽12a脱离接触,所述旋转大臂2解锁;

步骤2.4,所述旋转中臂3解锁:

所述连接锥筒25c作用于所述中臂锥台31d进而驱动中臂插筒31完全回缩到侧筒细孔24a内,所述第二齿头31c与所述第二齿槽24c脱离接触,所述旋转中臂3解锁,所述粗径圆筒25b与所述中臂插筒31右端抵接;

步骤2.5,所述旋转小臂4解锁:

所述粗径圆筒25b、连接锥筒25c继续前行,所述连接锥筒25c作用于所述小臂插杆43的小臂锥台43a,进而驱动所述小臂插杆43完全回缩进入中臂插筒31内,所述小臂插杆43驱动所述杠杆本体42b上端左移,所述杠杆本体42b下端、第三齿头42d右移进而与所述第三齿槽脱离接触,所述旋转小臂4解锁。

步骤3,调节旋转大臂2、旋转中臂3、旋转小臂4:

转动所述旋转大臂2使其绕底座中轴12转动;

转动所述旋转中臂3使其在侧筒细孔24a内转动;

转动所述旋转小臂4使其在中臂通孔31a内转动;

步骤4,复位:

反向旋转所述解锁插杆25,使其旋转后退;

所述大臂压簧22b驱动所述锁止插杆22右行,所述锁止挡杆22d的第一齿头与所述第一齿槽12a恢复接触,所述旋转大臂2锁止;

所述中臂压簧32驱动所述中臂插筒31右行,所述第二齿头31c与所述第二齿槽24c恢复接触,所述旋转中臂3锁止;

所述小臂压簧43c驱动所述小臂插杆43右行,所述杠杆本体42b上端右移,所述杠杆本体42b下端、第三齿头42d左移进而与所述第三齿槽恢复接触,所述旋转小臂4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二维码图片b粘接在任一挡止圆盘41a上。

进一步的,任一挡止圆盘41a上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插槽并在该插槽内设置二维码图片b。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底盘11为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前置底盘11通过磁力固定在充电桩外壳a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底盘11通过焊接、螺接、负压吸附其中的任一种方式固定在充电桩外壳a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锥筒25c、中臂锥台31d、小臂锥台43a上分别设有润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层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的,转动所述解锁插杆25使其旋转步进时,另一手按住所述中臂插筒31,避免中臂插筒31的中臂锥台31d被旋转步进的连接锥筒25c带动进行转动,最终使得所述中臂插筒31、中臂锥台31d只被所述连接锥筒25c驱动向左移动。

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的预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1,调节解锁插杆25:

手捏所述粗径圆筒25b,然后转动所述内置螺杆25a;

由于所述径向插杆25g端部设有与所述内置螺杆25a螺接的螺纹;

所述内置螺杆25a转动驱动所述径向插杆25g、外螺纹管25f沿连通侧孔25e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步骤2,预调节解锁顺序:

步骤2.1,所述旋转大臂2、旋转中臂3、旋转小臂4的解锁:

转动所述粗径圆筒25b进而带动所述解锁插杆25旋转前行;

所述外螺纹管25f前端用于驱动锁止插杆22向左回缩进而解锁旋转大臂2;

所述连接锥筒25c用于驱动所述中臂锥台31d、中臂插筒31向左回缩进而解锁旋转中臂3,所述连接锥筒25c还用于驱动所述小臂锥台43a、小臂插杆43向左回缩进而解锁旋转小臂4;

步骤2.2,调节旋转大臂2相对于旋转中臂3、旋转小臂4的解锁顺序:

步骤1中的外螺纹管25f在连通侧孔25e内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可以调节所述旋转大臂2的解锁顺序:

所述外螺纹管25f位于连通侧孔25e前端:

所述连接锥筒25c刚接触到中臂锥台31d时,所述外螺纹管25f已经驱动所述锁止插杆22向左回缩;

即解锁旋转大臂2在解锁旋转中臂3、旋转小臂4之前;

所述外螺纹管25f位于连通侧孔25e后端:

所述连接锥筒25c已经驱动所述中臂锥台31d、中臂插筒31向左回缩进而解锁旋转中臂3,并且驱动所述小臂锥台43a、小臂插杆43向左回缩进而解锁旋转小臂4,但所述外螺纹管25f前端仍然位于锁止插杆22后方;

即解锁旋转大臂2在解锁旋转中臂3、旋转小臂4之后。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