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计算机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2968发布日期:2019-06-19 00:11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计算机安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计算机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获取的设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信息安全隐患。目前,通常个人计算机上所使用的数据保护方法多建立在操作系统应用层,依赖于软件实现。软件所提供的数据保护方法是利用伪随机数或者用户口令作为密钥加密磁盘上的数据。由于软件加密可以被跟踪调试而破解密钥,因此无法对加密数据所使用的密钥进行有力的保护,尤其针对较为重要的计算机数据时,软件保护难以达到所要求的安全性。

而基于硬件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则解决了软件所存在的易破解的问题。目前,通过硬件保护数据,可以采用ic卡或者ukey等类似外设硬件的方法加密保护数据,但使用外设硬件的保护方法就像是另外配了一把钥匙,每次使用都需要“钥匙”来解密,在使用上不便。另一方面,由于外设硬件无法和主机系统绑定,还存在着丢失和被盗的安全隐患,丢失“钥匙”不但可能使用户数据泄漏,甚至会导致用户自己也无法使用所加密的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计算机安全系统,从系统操作权限下手,结合软件加密、生物信息识别技术以及相应的硬件结构设计,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性,同时实现了电脑主机的防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化计算机安全系统,包括电脑主机壳、电脑主机底座、安装在电脑主机壳上的计算机电源开关,还包括安装在计算机电源开关上的指纹识别器、安装在电脑主机壳体内与主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口以及通过电动推杆安装在电脑主机壳体内的电源线接头,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源线接头对应配合设置,所述电脑主机壳体内还安装有一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器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电动推杆相连;

所述电脑主机内载一数据自动加密解密模块,用于在电脑开机后,根据指纹识别器的识别结果进行电脑主机内各数据盘对应数据的解密加密处理;每个数据盘被剖分为互不重叠的若干个网格区,且每个所述网格区采用唯一的逻辑编号。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主机壳体包括主机前壳体和主机后壳体,所述主板以及电源接口设置在主机前壳体内,所述电源线接头通过电动推杆安装在主机后壳体内,且所述主机后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电源线接头相配合的两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两限位块的内侧面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源线接头的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片。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自动加密解密模块基于椭圆曲线签名算法实现数据的加密。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主机壳和电脑主机底座的外壁上安装有红外多点触摸识别设备,用于在接收到的红外触摸信号时间超过3秒后启动蜂鸣报警器进行报警,该蜂鸣报警器安装在电脑主机壳内,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多点触摸识别设备采用红外触摸框,支持多点同时触发,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脑主机内载:

一操作权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指纹识别器的识别结果进行电脑主机操作权限的分配,该操作权限包括数据的复制黏贴权限,内外网的连接权限,数据的导出权限以及数据的修改权限;

一鼠标键盘连接断开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自动加密解密算法模块和操作权限分配模块的工作状态实现鼠标键盘的接入/断开功能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电源线接头与电源线插头采用动态分离设置,然后以指纹识别的方式进行电脑主机的启闭,协同数据自动加密、解密以及操作权限自动分配功能的设计,保证了电脑主机内数据的安全性。

2)通过红外识别设备以及蜂鸣报警器的设计,使得有人在进行电脑主机搬动时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从而实现了电脑主机的防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化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电脑主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智能化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化计算机安全系统,包括电脑主机壳、电脑主机底座、安装在电脑主机壳上的计算机电源开关,还包括安装在计算机电源开关上的指纹识别器、安装在电脑主机壳体内与主板电性连接的电源接口以及通过电动推杆安装在电脑主机壳体内的电源线接头,所述电源接口与所述电源线接头对应配合设置,所述电脑主机壳体内还安装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优选单片机或plc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指纹识别器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电动推杆相连;

所述电脑主机内载:

一数据自动加密解密模块,用于在电脑开机后,根据指纹识别器的识别结果进行电脑主机内各数据盘对应数据的解密加密处理;每个数据盘被剖分为互不重叠的若干个网格区,且每个所述网格区采用唯一的逻辑编号。

一操作权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指纹识别器的识别结果进行电脑主机操作权限的分配,该操作权限包括数据的复制黏贴权限,内外网的连接权限,数据的导出权限以及数据的修改权限;

一鼠标键盘连接断开模块,用于根据数据自动加密解密算法模块和操作权限分配模块的工作状态实现鼠标键盘的接入/断开功能;所述鼠标键盘连接断开模块基于操作状态监测模块实现,所述操作状态监测模块以静态jar包的形式部署于电脑主机上,用于通过脚本录制的方式录制数据自动加密解密算法模块和操作权限分配模块的操作状态,并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当前数据自动加密解密算法模块和操作权限分配模块状态的实时评估,在主机开启后自动开启,在数据自动加密解密算法模块和操作权限分配模块处于操作完成状态时,自动关闭。

所述电脑主机壳和电脑主机底座的外壁上安装有红外多点触摸识别设备,用于在接收到的红外触摸信号时间超过3秒后启动蜂鸣报警器进行报警,该蜂鸣报警器安装在电脑主机壳内,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红外多点触摸识别设备采用红外触摸框,支持多点同时触发,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脑主机壳体包括主机前壳体2和主机后壳体1,所述主板3以及电源接口4设置在主机前壳体内,所述电源线接头5通过电动推杆6安装在主机后壳体1内,且所述主机后壳体内设有与所述电源线接头相配合的两限位块7。所述两限位块的内侧面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源线接头的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片。

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自动加密解密模块基于椭圆曲线签名算法实现数据的加密。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脑主机壳内安装有一锂电池,该锂电池通过电源线与指纹识别器、电动推杆、红外多点触摸识别设备、控制器和蜂鸣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电脑主机壳上设有与所述锂电池相连的充电口。

本具体实施使用时,首先通过指纹识别器进行开机者身份的识别,开机者身份识别正确后,电动推杆启动,带动电源线接头向电源接口运动,直至两者完成对接,电脑主机开始启动,电脑主机启动后,数据自动加密解密模块和操作权限分配模块自动启动,根据指纹识别结果完成数据的加密、解密以及数据的复制黏贴权限,内外网的连接权限,数据的导出权限以及数据的修改权限的配置;在此期间,电脑主机与鼠标、键盘均处于断开状态,完成上述操作后,电脑主机与鼠标键盘完成连接,即可进行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该操作过程实现了根据不同人进行计算机不同操作权限的分配,从而保证了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此外,在人为进行电脑主机搬动的过程中,红外多点触摸识别设备会接收到红外触摸信号,一旦触摸信号维持超过3秒钟,蜂鸣报警器则启动进行报警,从而实现了电脑主机的防盗功能。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