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管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53907发布日期:2019-08-17 01:2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间管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间管理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车间管理是经营计划实施的主体,管理过程是否顺利,能直接关系到是否顺利完成车间管理。车间管理系统是在工业供需链及生产管理,各子系统的基础上,为工业企业提供定制生产任务、投料与领料、工序计划与派工、生产检验,到产品入库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的系统,旨在帮助企业提高业务管理效率与生产效率、减少车间在制品、降低损耗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客户满意度。生产管理是指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有效的利用生产资源,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管理活动的总称,就是要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为宗旨,实现产品在品种、质量、数量、交货期、成本等方面的要求,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起到保障作用。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现有的车间管理系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车间管理系统的使用不够智能,管理系统缺少对各个系统的统一的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统一管理的车间管理的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间管理的系统,包括移动通信设备、控制器、计算机和数据库;所述计算机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数据库信号连接,所述数据库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信号连接;

计算机,下发检查任务至数据库,并从数据库中查询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发送整改信息至数据库,并从数据库中查询整改结果;

控制器,完成协调指挥计算机、数据库和移动通信设备的操作;

数据库,包括人员管理库、产品管理库、环境管理库和设备管理库;采集人员数据、产品数据、环境数据和设备数据,存储检查任务及对应的检查结果,储存整改信息和整改结果;

移动通信设备,查询数据库中的检查任务,并根据检查任务采集图像,与检查任务绑定后作为检查结果发送至数据库;根据数据库中的整改信息采集图像,与整改信息绑定后作为整改结果发送至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人员管理库包括通行特征库和车间人数最大值,所述人员数据包括身份特征和车间人数。

进一步的,所述产品管理库包括测试参数标准和入库位置信息,所述入库位置信息包括合格品库位和不良品库位,所述产品数据包括产品测试数据和产品实时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管理库包括车间温度标准、车间湿度标准和车间粒子数标准,所述环境数据包括车间温度值、车间湿度值和车间粒子数值。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管理库包括校准告警阈值,所述设备数据为校准时间,所述校准时间为设备距上次校准后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包括任务下发模块,查询模块和整改模块,所述任务下发模块将用户输入的检查任务发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再将检查任务下发到数据库,所述查询模块通过控制器查询数据库中的检查结果、整改结果,并将整改结果发送至整改模块,所述整改模块根据整改结果查询对应的整改信息并发送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整改信息发送至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还包括分析判断模块,所述分析判断模块对所述人员数据、产品数据、换将数据和设备数据进行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整改。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查询下载模块和采集匹配模块,所述查询下载模块用于查询数据库中的检查任务、整改信息并下载,所述采集匹配模块用于用户根据检查任务或整改信息进行图像采集和项目的分数采集,并与检查任务或整改信息进行绑定并发送至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还包括车间标准数据库,所述车间标准数据库包括标准人员数据、标准产品数据、标准环境数据和标准设备数据,所述车间标准数据库用于与数据库采集的人员数据、产品数据、环境数据和设备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库还包括信息储存库,所述信息储存库用于将检查任务、人员数据、产品数据、环境数据、设备数据、整改结果和整改信息进行绑定储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间管理的系统,通过数据库、计算机和移动通讯设备的设置,提高了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并且移动通讯设备的设置使管理员与操作工交流的更为及时,且多次的采集信息进行整改也使整个车间的流程得以有效的监管,整体提升了管理水平,本发明具有一体化、高效便捷等优点,更为适应用户的需要。

2.本发明通过人员管理库、产品管理库、环境管理库和设备管理库的设置,能够在检查任务之外实时的检测采集人员数据、产品数据、环境数据和设备数据并进行提示报警,能够有效防止车间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车间的监管效率,提升了整体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整体性能,更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人员检测结构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产品检测结构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环境检测结构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设备检测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车间管理的系统,包括移动通信设备、计算机和数据库;

计算机,下发检查任务至数据库,并从数据库中查询检查结果;根据检查结果发送整改信息至数据库,并从数据库中查询整改结果;

数据库,包括人员管理库、产品管理库、环境管理库和设备管理库;采集人员数据、产品数据、环境数据和设备数据,存储检查任务及对应的检查结果,储存整改信息和整改结果;

移动通信设备,查询数据库中的检查任务,并根据检查任务采集图像,与检查任务绑定后作为检查结果发送至数据库;根据数据库中的整改信息采集图像,与整改信息绑定后作为整改结果发送至数据库;

操作工采集标准人员数据、标准产品数据、标准环境数据和标准设备数据录入车间标准数据库,车间标准数据库是后续分析和判断的基准;计算机的任务下发模块,将管理员输入的任务发送至数据库;数据库将任务传输到移动通信设备,操作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的查询下载模块查询数据库中的检查任务并下载;操作工通过采集匹配模块根据检查任务进行数据的采集并与检查任务绑定后作为检查结果传输到数据库;管理员通过查询模块查看数据库中的采集的信息,并使用分析判断模块,根据数据库对人员数据、产品数据、换将数据和设备数据与车间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整改,输出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发送至整改模块,整改模块根据分析结果查询对应的整改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库;操作工根据整改信息进行相应的整改,并对整改后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与整改信息绑定后作为传输到数据库;管理员通过查询模块查看数据库中的整改数据,并使用分析判断模块,根据数据库对人员数据、产品数据、换将数据和设备数据与车间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整改;若需要再次整改则将整改结果送至整改模块,整改模块根据分析结果查询对应的整改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库,操作工根据整改信息进行相应的整改,并对整改后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与整改信息绑定后作为传输到数据库,管理员通过查询模块查看数据库中的整改数据,并使用分析判断模块,根据数据库对人员数据、产品数据、环境数据和设备数据与车间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输出分析结果;若无需整改,管理员将检查任务、人员数据、产品数据、环境数据、设备数据、整改结果和整改信息进行绑定,并储存到信息储存库。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车间门口外侧设有指纹锁一,车间门口内侧设有指纹锁二,指纹锁一与指纹锁二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控制器与门锁信号连接,控制器与人员管理库信号连接,人员管理库包括通行特征库和车间人数最大值,人员数据包括身份特征和车间人数,当人员需要进入车间时,通过指纹锁一录入指纹,指纹锁一产生信号与人员管理库中通行特征库中录入的指纹信号进行比对,进一步识别进入者身份,对比通行特征库和进入者的身份特征,判断进入者的身份特征与通行特征库是否匹配,当进入者的身份特征与通行特征库匹配时允许进入,控制器控制门锁解锁,车间门开启,当进入者的身份特征与通行特征库不匹配时禁止进入,当车间内人员离开车间,通过指纹锁二录入指纹,指纹锁二产生信号与人员管理库中指纹锁一录入的指纹信号进行比对后绑定,当离开者的身份特征与进入者匹配时允许离开,控制器控制门锁解锁,车间门开启,控制器通过计算指纹锁一录入人数与指纹锁二录入人数的差,得到车间人数,对比车间人数和车间人数最大值,判断车间人数是否超过车间人数最大值,当车间人数大于或等于车间人数最大值时输出禁止进入的指令,指纹锁一不再录入指纹,当车间人数小于车间人数最大值时,通过指纹锁一进一步识别进入者身份,对比通行特征库和进入者的身份特征,判断进入者的身份特征与通行特征库是否匹配,当进入者的身份特征与通行特征库匹配时允许进入,当进入者的身份特征与通行特征库不匹配时禁止进入。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产品管理库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产品管理库包括测试参数标准和入库位置信息,入库位置信息包括合格品库位和不良品库位,合格品库位和不良品库位设置在车间内,合格品库位设有扫描仪一,不良品库位设有扫描仪二,扫描仪一和扫描仪二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产品数据包括产品测试数据和产品实时位置,通过产品测试装置对产品进行测试,产品测试装置与产品管理库信号连接,产品测试数据传输到产品管理库中,与测试参数标准进行比对,判断产品为合格品或不良品,产品测试装置连接有通往合格品库位和不良品库位的传送装置,检测合格的产品会使用标签机打上合格条码后放入通往合格库位的传送装置,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会打上不合格条码后放入通往不合格库位的传送装置,产品入库之前会通过扫描仪一或扫描仪二进行扫描入库,根据入库位置信息和产品实时位置判断合格品是否入库到合格品库位,不良品是否入库到不良品库位。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环境管理库包括车间温度标准、车间湿度标准和车间粒子数标准,环境数据包括车间温度值、车间湿度值和车间粒子数值,环境数据的采集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粉尘浓度检测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测试车间温度,通过湿度传感器测试车间湿度,通过粉尘浓度检测仪测定车间的粒子数,将车间温度、车间湿度和车间粒子数值传输到环境管理库中,对比车间温度值和车间温度标准,车间湿度值和车间湿度标准,车间粒子数值和车间粒子数标准,若不符合标准环境管理库则向控制器发送相应的信号,控制器发送对应的调节指令给车间空调、车间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对车间温度值、车间湿度值和车间粒子数值进行调节,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设备管理库包括校准告警阈值,设备数据为校准时间,校准时间为设备距上次校准后时间,设备校准时,通过设备的控制装置向设备管理库发送校准前数据,校准后,通过设备的控制装置向设备管理库发送校准后数据,若设备管理库长时间未收到校准后数据,对比校准时间与校准告警阈值,若校准时间大于校准告警阈值,则向控制器输出信号,控制器输出相应警告,提示设备长期处于待校准状态。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采集标准人员数据、标准产品数据、标准环境数据和标准设备数据录入车间标准数据库,车间标准数据库是后续分析和判断的基准;计算机的任务下发模块,将管理员输入的任务发送至数据库;数据库将任务传输到移动通信设备,操作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的查询下载模块查询数据库中的检查任务并下载;操作工通过采集匹配模块根据检查任务进行数据的采集并与检查任务绑定后作为检查结果传输到数据库;管理员通过查询模块查看数据库中的采集的信息,并使用分析判断模块,根据数据库对人员数据、产品数据、换将数据和设备数据与车间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整改,输出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发送至整改模块,整改模块根据分析结果查询对应的整改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库;操作工根据整改信息进行相应的整改,并对整改后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与整改信息绑定后作为传输到数据库;管理员通过查询模块查看数据库中的整改数据,并使用分析判断模块,根据数据库对人员数据、产品数据、换将数据和设备数据与车间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输出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整改;若需要再次整改则将整改结果送至整改模块,整改模块根据分析结果查询对应的整改信息并发送至数据库,操作工根据整改信息进行相应的整改,并对整改后的数据进行采集并与整改信息绑定后作为传输到数据库,管理员通过查询模块查看数据库中的整改数据,并使用分析判断模块,根据数据库对人员数据、产品数据、环境数据和设备数据与车间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输出分析结果;若无需整改,管理员将检查任务、人员数据、产品数据、环境数据、设备数据、整改结果和整改信息进行绑定,并储存到信息储存库。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