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2503发布日期:2019-11-08 20:5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尤其是互联网科技金融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在金融领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工方和劳动者之间的各种矛盾日益凸显,如,用工方不能及时组织到所需要的劳动人员,而劳动者却出现大量闲置。为了解决用工方和劳动者之间的各种矛盾,动态协调劳动者,产生了网络用工平台。

但是现有的网络用工平台主要是通过发布各种任务,以供劳动者根据工作需求进行接单。当需要多个劳动者配合完成一个复杂的团队任务时,例如,通过让老年人与年轻人协作,利用网络平台将古典日文书籍电子化,以方便阅读障碍用户使用,此时就需要拥有不同技能的劳动者协作完成;而现有的网络用工平台无法有效快速地将大量的零散劳动者组织成一个高效的团队,以完成个人无法独立完成的团队任务。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旨在现有网络用工平台无法高效地将零散的劳动者组织成完成团队任务的团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包括:

获取待分配任务,以及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

从预设的各个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对所述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待动员员工;

获取每个所述可动员员工与所述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

根据所述互信值,从所述可动员员工中组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装置,所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装置包括:

需求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配任务,以及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

查找模块,用于从预设的各个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对所述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待动员员工;

互信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可动员员工与所述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

团队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互信值,从所述可动员员工中组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终端,所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程序,所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程序,所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并根据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任务需求,从各个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对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员工,作为待动员员工。并以待动员员工为基准,为待分配任务的每一个分工任务查找出掌握该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且与待动员员工互信值尽可能高的可动员员工,以作为该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从而实现了有效快速地查找出符合团队任务需求的目标员工,并将目标员工组建为完成团队任务的协作团队。并且通过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组建团队任务的员工团队,使得所组建的员工团队完成团队任务的效率更高。避免了现有网络用工平台中,无法为需要多个员工配合才能完成的团队任务组建员工团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装置优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网络用工平台或者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终端等中,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在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以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终端为执行主体进行阐述各个实施例,后续所描述的终端即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终端。在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待分配任务,以及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

其中,待分配任务,是指需要多个员工配合协作才能完成的团队任务。

团队任务由多个分工任务构成,每一个分工任务,是指团队任务的多个分工任务中的每一个子任务。

需求技能,是指员工完成待分配任务的分工任务所需掌握的工作技能。

雇主可以基于团队任务的需求,输入团队任务的任务画像,任务画像可包含多维度的任务信息,如团队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每个分工任务的需求人数、任务种类、每个种类任务对员工技能方面的要求等等。

具体地,获取第三方输入的待分配任务,以及待分配任务的每一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为了方便理解,以一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例如,待分配任务对员工技能方面的要求可以表达为向量v,获取表示待分配任务对员工技能方面的要求的向量v,以根据向量v确定待分配任务的每一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其中向量v表达如下:

其中,n1表示待分配任务需要n1个掌握技能类别为1的员工(即分工任务1的需求技能为工作技能1,共需要n1掌握工作技能1的员工完成分工任务1);n2表示待分配任务需要n2个掌握技能类别为2的员工(即分工任务2的需求技能为工作技能2,共需要n2掌握工作技能2的员工完成分工任务2);nm表示待分配任务需要nm个掌握技能类别为m的员工(即分工任务m的需求技能为工作技能m,共需要nm掌握工作技能m的员工完成分工任务2);同时,m表示待分配任务共需要m种技能的员工。

步骤s20,从预设的各个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对所述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待动员员工;

终端在本次组建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之前,终端可以采用通过本实施例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组建团队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员工,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组建团队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员工。终端在为团队任务组建员工后,记录每次团队任务的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每个员工的表现等,从而形成各个员工的员工画像,员工画像包括员工在完成每个团队任务后团队其他成员对其的评价、雇主对其完成的分工任务的结果评价、在该团队任务中采用的工作技能等等任务情况。

其中,其他形式的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获取待分配任务,以及待分配任务的任务需求;获取预设的价格敏感度模型输出的各个可动员员工的价格敏感度;获取预设的员工技能模型输出的各个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对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根据所述任务需求、所述价格敏感度、所述工作技能和所述熟练程度,组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任务需求、所述价格敏感度、所述工作技能和所述熟练程度,组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任务需求,确定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以及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获取所述需求技能的目标需求熟练度;从所述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对所述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大于或等于对应的目标需求熟练度的员工,以作为初始员工,其中,所述可动员员工对所述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为与所述需求技能相同的所述工作技能的所述熟练程度;根据所述价格敏感度,从所述初始员工中查找并组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最低动员总价,将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待定员工组建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任务需求,确定所述待分配任务的第一总预算;检测所述最低动员总价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总预算;若所述最低动员总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总预算,则将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待定员工作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最低动员总价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总预算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所述最低动员总价大于所述第一总预算,则获取预设的第二总预算;检测所述最低动员总价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预算;若所述最低动员总价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总预算,则将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待定员工作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其中,所述第一总预算小于所述第二总预算。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价格敏感度,从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所述初始员工中查找出数量为所述员工需求数的员工,以作为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待定员工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价格敏感度和所述熟练程度,计算所述初始员工的动员优先级;按照所述动员优先级由高至低,将各个工作技能的所述初始员工进行排序,得到各个序列;从所述序列中,依序获取所述初始员工,以作为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待定员工,直至所述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待定员工的数量等于所述员工需求数。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所述需求技能的目标需求熟练度的步骤包括:计算出符合当前的所述目标需求熟练度情况下,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的掌握人数;获取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需求人数;若检测到所述掌握人数小于所述需求人数,则减小当前的所述目标需求熟练度,以更新所述目标需求熟练度。

具体地,获取预设的各个可动员员工的员工画像,通过员工画像,确定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的团队任务中的任务完成情况,如在该团队任务中采用的工作技能、雇主对其任务结果的评价等,然后将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的团队任务中的任务完成情况输入至预设技能模型,以供预设技能模型根据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的团队任务中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输出各个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对其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然后,从各个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掌握的工作技能与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相同的各个员工,以作为待选员工。再从待选员工中,查找出对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最高的员工,以作为对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待动员员工。

为了方便理解,以一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例如:

可动员员工1掌握工作技能为技能a,且对技能a的熟练程度为等级2;

可动员员工2掌握工作技能为技能b,且对技能b的熟练程度为等级1;

可动员员工3掌握工作技能为技能c,且对技能c的熟练程度为等级3;

可动员员工4掌握工作技能为技能c,且对技能c的熟练程度为等级4;

可动员员工5掌握工作技能为技能d,且对技能d的熟练程度为等级5;

其中等级越高,对应的熟练程度越高。分工任务a的需求技能为技能a、分工任务b的需求技能为技能b、分工任务c的需求技能为技能c,则掌握的工作技能为待分配任务的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的可动员员工有:可动员员工1、2、3和4。可动员员工1、2、3和4中,对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是可动员员工4,则将可动员员工4作为待动员员工。

其中,可动员员工,是指终端中可动员来完成待分配任务的员工,如终端记录的各个员工中,未参与其他任务的员工。

待动员员工,是指各个可动员员工中,掌握的工作技能为待分配任务的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且对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员工。待动员员工最终将被组建为:需求技能与待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相同的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为了便于描述,后续所描述的: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即待分配任务的每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

步骤s30,获取每个所述可动员员工与所述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

在获取可动员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之前,从预设的员工画像中,获取并根据各个员工接受的各个历史任务的任务情况,确定每一位员工对其余员工的合作满意度的评价。并将每一位员工对其余员工的合作满意度的评价输入至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以供历史合作模型基于每一位员工对其余员工的合作满意度的评价,更新各个员工之间的互信值。其中,目标员工对其余目标员工的合作满意度的评价越高,评价的目标员工与被评价的目标员工之间互信值越大。

然后,获取历史合作模型输出的每个可动员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其中,互信值,是指员工间合作关系的良好度。

步骤s40,根据所述互信值,从所述可动员员工中组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具体地,一种实施方式为,将掌握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与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相同,即认为员工掌握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且掌握相同需求技能的可动员员工进行分类,得到每个分工任务的待选员工。并获取每个分工任务的需求人数。然后,按照可动员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由高至低,从每个分工任务的待选员工中,获取并组建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直至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数量等于需求人数。

一种实施方式为,获取互信值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技能熟练度的第二权重值。根据可动员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第一权重值、可动员员工对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和第二权重值,确定待选员工的动员优先级。按照动员优先级越高越优先获取的原则,根据待选员工的动员优先级,从每个分工任务的待选员工中,获取并组建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其中,可动员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可动员员工对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越大,可动员员工的动员优先级越高。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并根据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任务需求,从各个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对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员工,作为待动员员工。并以待动员员工为基准,为待分配任务的每一个分工任务查找出掌握该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且与待动员员工互信值尽可能高的可动员员工,以作为该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从而实现了有效快速地查找出符合团队任务需求的目标员工,并将目标员工组建为完成团队任务的协作团队。并且通过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组建团队任务的员工团队,使得所组建的员工团队完成团队任务的效率更高。避免了现有网络用工平台中,无法为需要多个员工配合才能完成的团队任务组建员工团队的问题。

进一步地,参照图2,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获取预设技能模型输出的各个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各个可动员员工对掌握的所述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具体地,获取预设的各个可动员员工的员工画像,通过员工画像,确定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的团队任务中的任务完成情况,如在该团队任务中采用的工作技能、雇主对其任务结果的评价等,然后将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的团队任务中的任务完成情况输入至预设技能模型,以供预设技能模型根据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的团队任务中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输出各个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对其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获取预设技能模型根据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的团队任务中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输出的各个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各个可动员员工对其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步骤s22,从所述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掌握的工作技能与所述需求技能相同的各个员工,以作为第一待选员工;

第一待选员工,是指可动员员工中,掌握的工作技能与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相同的各个员工。

为了方便理解,以一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例如,可动员员工共有:员工1,掌握的工作技能为技能a;员工2,掌握的工作技能为技能a;员工3,掌握的工作技能为技能b;员工4,掌握的工作技能为技能b;员工5,掌握的工作技能为技能c;员工6,掌握的工作技能为技能d。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分别为技能a、技能b,则从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掌握的工作技能与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相同的各个员工为:员工1、员工2、员工3、员工4,将员工1、员工2、员工3和员工4作为第一待选员工。

步骤s23,从所述第一待选员工中,查找出对掌握的所述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最高的员工,以作为对所述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待动员员工。

为了便于理解,接以上步骤s22的例子继续作说明。例如,员工1对技能a的熟练程度为等级1、员工2对技能a的熟练程度为等级2、员工3对技能b的熟练程度为等级3、员工4对技能b的熟练程度为等级4,则对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最高的员工为员工4,将员工4作为对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待动员员工。

其中,员工对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是指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与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相同,则员工对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即对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查找出掌握的工作技能与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相同,并且对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员工作为待动员员工,使得所形成的员工团队效率更高;并可以更加快速地定位到满足待分配任务需求的高效率员工,为后续基于待动员员工,组建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使得待分配任务的员工团队的组建更加高效快速。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步骤s40包括:

步骤a1,将掌握相同所述需求技能的所述第一待选员工进行分类,得到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二待选员工;

具体地,将掌握相同工作技能的第一待选员工进行分类,由于掌握每个工作技能的第一待选员工即掌握一种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的员工,将掌握同一种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的第一待选员工,作为该分工任务的第二待选员工;同理,得到每分工任务的第二待选员工。

其中,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二待选员工,是指第一待选员工中,掌握的工作技能与某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相同的各个员工,即为该分工任务的第二待选员工。

步骤a2,获取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第一需求人数;

由于待分配任务为由多个分工任务组成的团队任务,待分配任务的每个分工任务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员工来完成,所以,首先获取待分配任务的每一个分工任务的第一需求人数。

其中,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一需求人数,是指完成待分配任务的该分工任务所需的人数。

步骤a3,按照所述互信值由高至低,从所述第二待选员工中,获取并组建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直至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需求人数。

将待动员员工作为:对应需求技能与该待动员员工的工作技能相同的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并按照动员优先级由高至低,从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二待选员工中,获取该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直至该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数量等于该分工任务的第一需求人数。同理,获取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最后,将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组建起来,形成完成待分配任务的分工任务的员工团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各个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组建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形成待分配任务的员工团队。由于各个目标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较高,即待动员员工对各个目标员工的合作满意度较高,从而使得所组建的员工团队更加高效,实现了快速高效地将零散员工组织成高效的员工团队以完成团队任务的目的。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步骤s40包括:

步骤b1,获取所述互信值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所述技能熟练度的第二权重值;

其中,第一权重值,是指第一待选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影响第一待选员工的动员优先级的比重。

第二权重值,是指第一待选员工对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影响第一待选员工的动员优先级的比重。

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应当成反比关系,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对第一权重值和第二权重值不作具体限制。

步骤b2,根据所述互信值、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技能熟练度和所述第二权重值,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员工的动员优先级;

其中,动员优先级,是指第一待选员工被选作目标员工的优先级。

具体地,一种实施方式为,利用第一待选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与第一权重值之积加上第一待选员工对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与第二权重值之积,得到的加权和作为第一待选员工的动员优先级。例如,第一权重值为40%、第二权重值为60%、第一待选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为60、第一待选员工对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40,则第一待选员工的动员优先级为:(60×40%)+(40×60%)=48。

一种实施方式为,利用第一待选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与第一权重值之积加上第一待选员工对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与第二权重值之积,得到第一待选员工的优先级加权和。按照第一待选员工的优先级加权和所处区间确定第一待选员工的动员优先级。

步骤b3,根据所述动员优先级,从所述第一待选员工中,获取并组建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其中,所述互信值、所述技能熟练度、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第二权重值越大,所述动员优先级越高。

分工任务的第二需求人数,是指完成待分配任务的该分工任务所需的人数。

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是指第一待选员工中,掌握的工作技能与某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相同的各个员工,即为该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第二待选员工和第三待选员工,均指第一待选员工中,掌握的工作技能与某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相同的各个员工,分别采用第二待选员工和第三待选员工进行说明,只是为了易于区分。

具体地,将掌握相同工作技能的第一待选员工进行分类,由于掌握每个工作技能的第一待选员工即掌握一种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的员工,将掌握同一种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的第一待选员工,作为该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同理,得到每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

将待动员员工作为:对应需求技能与该待动员员工的工作技能相同的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并获取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二需求人数,按照动员优先级由高至低,从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中,获取该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直至该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数量等于该分工任务的第二需求人数。同理,获取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最后,将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组建起来,形成完成待分配任务的分工任务的员工团队。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各个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以及可动员员工对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组建完成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形成待分配任务的员工团队。由于各个目标员工与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较高,即待动员员工对各个目标员工的合作满意度较高,且目标员工对待分配任务的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也相对较高,从而使得所组建的员工团队的更加高效,实现了快速高效地将零散员工组织成高效的员工团队以完成团队任务的目的。

进一步地,步骤b1包括:

步骤c1,将掌握相同所述工作技能的所述第一待选员工进行分类,得到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

将掌握相同工作技能的第一待选员工进行分类,由于掌握每个工作技能的第一待选员工即掌握一种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的员工,将掌握同一种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的第一待选员工,作为该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同理,得到每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

步骤c2,获取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第二需求人数;

由于待分配任务为由多个分工任务组成的团队任务,待分配任务的每个分工任务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员工来完成,所以,首先获取待分配任务的每一个分工任务的第二需求人数。

其中,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二需求人数,是指完成待分配任务的该分工任务所需的人数。第二需求人数和第一需求人数,均指完成待分配任务的对应分工任务所需的人数,分别采用第二需求人数和第一需求人数进行说明,只是为了易于区分。

步骤c3,按照所述动员优先级由高至低,从所述第三待选员工中,获取并组建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直至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需求人数。

将待动员员工作为:对应需求技能与该待动员员工的工作技能相同的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并按照动员优先级由高至低,从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中,获取该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直至该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数量等于该分工任务的第二需求人数。同理,获取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最后,将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组建起来,形成完成待分配任务的分工任务的员工团队。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可动员员工的动员优先级和每个分工任务的需求人数,获取并组建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直至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数量等于需求人数,从而精准地确定待分配任务的每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组建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形成待分配任务的员工团队。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步骤s21包括:

步骤d1,从预设的员工画像中,获取各个可动员员工接受的各个历史任务的任务情况;

其中,历史任务,是指可动员员工已完成的各个团队任务。

任务情况,是指可动员员工在接受历史任务中采用的工作技能、任务完成情况、雇主对其任务结果的评价、员工团队其他成员对其的满意度评价等等。

具体地,获取预设的各个可动员员工的员工画像,通过员工画像,确定每个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任务中的任务情况,如在历史任务中采用的工作技能、雇主对其任务结果的评价等。

步骤d2,将所述任务情况输入预设技能模型;

然后,将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任务中的任务情况输入至预设技能模型,以供预设技能模型根据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任务中的任务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每位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各个可动员员工对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预设技能模型,是指获取员工在历史任务中采用的工作技能、完成任务的时长、雇主对其工作结果的满意度评价、工作效率等任务情况,然后对员工在历史任务中完成任务的时长、雇主对其工作结果的满意度评价、工作效率等任务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员工对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模型。其中,员工完成任务的时长越短,员工对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越高;雇主对员工工作结果的满意度评价越高,员工对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越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越高,员工对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越高。

步骤d3,获取所述预设技能模型基于所述任务情况,输出的每位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各个可动员员工对掌握的所述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在将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任务中的任务情况输入至预设技能模型后,获取预设技能模型根据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任务中的任务情况进行分析,输出的每位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各个可动员员工对掌握的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将各个可动员员工接受各个历史任务的任务情况输入至预设技能模型,通过预设技能模型,分析出在当前时间每位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每位可动员员工对掌握每个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以供后续根据每位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每位可动员员工对掌握每个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确定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为后续组建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提供了准确的数据依据。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五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第六实施例,步骤s30之前还包括:

步骤s50,根据所述任务情况,确定每位所述可动员员工在所述历史任务中的第一协作评审;

其中,第一协作评审,是指可动员员工在接受并完成历史任务后,员工团队其他成员对其的满意度评价。每个员工对其余员工的合作满意度的评价越高,评价的员工与被评价的员工之间互信值越大。

在这里,历史任务,是指可动员员工已接受并完成的团队任务。

具体地,获取预设的各个可动员员工的员工画像,通过员工画像,确定每个可动员员工在各个历史任务中的任务情况。并根据任务情况,确定每位可动员员工在历史任务中的第一协作评审,即确定每位可动员员工在接受并完成历史任务后,员工团队其他成员对其的满意度评价。

步骤s60,将所述第一协作评审输入至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以供所述历史合作模型基于所述第一协作评审,更新所述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

将每位可动员员工在历史任务中的第一协作评审输入至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即将每位可动员员工在接受并完成历史任务后,员工团队其他成员对其的满意度评价输入至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以供历史合作模型基于每位可动员员工在历史任务中的第一协作评审,更新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以供后续有待分配任务时,可以获取并依据更新后的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组建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其中,历史合作模型,是指用于根据每位员工在接受并完成历史任务后,员工团队其他成员对其的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的分析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50和步骤s60可以是处于步骤s30之前的任何步骤之前,参照图3,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步骤s50和步骤s60处于步骤s10之前。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各个可动员员工以往合作完成的团队任务,将每位可动员员工在历史任务中的第一协作评审输入至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通过历史合作模型,分析并更新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使得后续有待分配任务时,可以获取并依据更新后的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组建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进一步地,参照图4,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第六实施例,步骤s40之后还包括:

步骤s70,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员工对各个所述目标员工的第二协作评审;

其中,第二协作评审,是指在本次组建的员工团队(即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完成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后,每个目标员工对员工团队中的其他目标员工的合作满意度的评价。

具体地,在本次组建的员工团队(即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完成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后,分别获取每个目标员工对该员工团队的其他目标员工的第二协作评审。

步骤s80,将所述第二协作评审输入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以供所述历史合作模型基于所述第二协作评审,更新所述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

然后,将每个目标员工对该员工团队的其他目标员工的第二协作评审输入至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以供历史合作模型基于每个目标员工对该员工团队的其他目标员工的第二协作评审,更新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以供后续有待分配任务时,可以获取并依据更新后的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组建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历史合作模型,是指在员工完成历史任务后,获取各个员工对员工团队其他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评价,针对各个员工对员工团队其他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得出各个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的模型。其中,评价员工对被评价员工的合作满意度评价越高,评价的员工与被评价的员工之间互信值越大。

在本实施例中,在各个目标员工完成本次待分配任务后,将每个目标员工对员工团队其他的各个目标员工的第二协作评审,输入至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通过历史合作模型,分析并更新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使得后续有待分配任务时,可以直接获取并依据更新后的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组建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装置。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装置优选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装置包括:

需求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待分配任务,以及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需求技能;

查找模块20,用于从预设的各个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对所述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待动员员工;

互信值获取模块30,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可动员员工与所述待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

团队组建模块40,用于根据所述互信值,从所述可动员员工中组建所述待分配任务的各个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进一步的,所述查找模块20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技能模型输出的各个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各个可动员员工对掌握的所述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查找单元,用于从所述可动员员工中,查找出掌握的工作技能与所述需求技能相同的各个员工,以作为第一待选员工;

组建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待选员工中,查找出对掌握的所述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最高的员工,以作为对所述需求技能的技能熟练度最高的待动员员工。

进一步的,所述组建单元包括:

第一分类子单元,用于将掌握相同所述需求技能的所述第一待选员工进行分类,得到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二待选员工;

第一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第一需求人数;

第一组建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互信值由高至低,从所述第二待选员工中,获取并组建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直至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需求人数。

进一步的,所述组建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互信值的第一权重值,以及所述技能熟练度的第二权重值;

优先级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互信值、所述第一权重值、所述技能熟练度和所述第二权重值,确定所述第一待选员工的动员优先级;

第二组建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动员优先级,从所述第一待选员工中,获取并组建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

其中,所述互信值、所述技能熟练度、所述第一权重值和所述第二权重值越大,所述动员优先级越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建子单元包括:

第二分类子单元,用于将掌握相同所述工作技能的所述第一待选员工进行分类,得到每个分工任务的第三待选员工;

第三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第二需求人数;

第三组建子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动员优先级由高至低,从所述第三待选员工中,获取并组建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直至每个所述分工任务的目标员工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需求人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四获取子单元,用于从预设的员工画像中,获取各个可动员员工接受的各个历史任务的任务情况;

输入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任务情况输入预设技能模型;

第五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技能模型基于所述任务情况,输出的每位可动员员工掌握的工作技能,以及各个可动员员工对掌握的所述工作技能的熟练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任务情况,确定每位所述可动员员工在所述历史任务中的第一协作评审;

第一更新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协作评审输入至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以供所述历史合作模型基于所述第一协作评审,更新所述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

进一步的,所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每个所述目标员工对各个所述目标员工的第二协作评审;

第二更新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协作评审输入预设的历史合作模型,以供所述历史合作模型基于所述第二协作评审,更新所述可动员员工之间的互信值。

如图6所示,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mp4(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播放器、便携计算机等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6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程序。

在图6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程序,并执行如上所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终端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程序,所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存储介质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团队任务的员工组建方法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