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4218发布日期:2019-11-15 21:2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导风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的散热,特别是指用于服务器散热的一种导风罩结构。



背景技术:

关于例如服务器或工作站等的电子装置皆具有一主机板,主机板上配置有大量电子元件,这些电子元件(例如运算单元、扩充卡以及除了运算单元与扩充卡以外的其它电子元件等)在运作时将产生不同的热,因此有必要特别针对主要发热源(例如运算单元)进行散热设计。

现有特别针对主要发热源所设计出来的散热结构是导风罩,以借由导风罩将来自于风扇的主要风量导引给主要发热源,剩余风量则分配给除了主要发热源以外的其它发热源(例如扩充卡和其它电子元件等),以提升对于主要发热源的散热效果。

然而,现有导风罩由于必须额外借由固接元件(例如螺丝等)才能被固定于主机板上,显见麻烦而具有不方便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罩结构,能在不使用例如螺丝等的固接元件来固定的情况下,将导风罩结构借由卡扣于主机板上的既有构件而完成固定。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风罩结构,固定于主机板上,主机板具有槽式连接器和设置于运算单元的主散热器,该导风罩结构包括:至少一风罩本体,对应所述槽式连接器罩盖;以及至少一扣臂组件,该扣臂组件包含皆连接于该风罩本体的一第一扣臂和一第二扣臂,该第一扣臂和该第二扣臂分别对应所述槽式连接器上的扣具以及所述主散热器上的固定座卡扣而固定。

其中,所述风罩本体和所述扣臂组件皆为两个设置,各该扣臂组件分别连接于各该风罩本体,该二风罩本体彼此间隔并排于所述主机板上,该二风罩本体之间形成一主要风道,该主要风道内配置有所述主散热器。

其中,每一该风罩本体皆具有一进风端口、一出风端口和对应该出风端口配置的一挡体,各该挡体凸出于该主要风道内,该主要风道的该二挡体之间的距离小于该二进风端口之间的距离。

其中,该风罩本体内形成一次要风道,该风罩本体具有二端口,该次要风道连通于该二端口之间。

其中,该风罩本体的该二端口包含一进风端口,该进风端口相对于该次要风道经由弯折而错开,该进风端口与该次要风道不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该风罩本体具有一顶板,该风罩本体的该二端口包含一出风端口,该顶板从对应于该出风端口的一侧边延伸有朝下倾斜的至少一挡体,该至少一挡体下压导引从该出风端口输出的风而向下吹拂所述主机板。

其中,该至少一风罩本体和该至少一扣臂组件皆为麦拉片材质,且该至少一风罩本体和该至少一扣臂组件彼此一体成型。

其中,该第一扣臂位于同一排的二所述槽式连接器的各扣具之间且具有二第一缺口,该二第一缺口分别对应各所述扣具的凸耳卡扣而固定。

其中,该第二扣臂位于相邻二所述主散热器的各固定座之间且具有二第二缺口,该二第二缺口分别对应各所述固定座的侧边卡扣而固定。

其中,该风罩本体具有一顶板以及从该顶板彼此相对的二侧边弯折并垂伸的二侧板,该第一扣臂和该第二扣臂分别连接于该风罩本体的该二侧板。

其中,该第一扣臂和该第二扣臂分别从该二侧板的底边一体延伸并朝上反折成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借由将第一扣臂和第二扣臂分别对应主机板上的既有构件卡扣,以能在不使用例如螺丝等固接元件的情况下将导风罩结构固定于主机板,因此具有省时、省力的方便性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罩结构与主机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罩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1于旋转180度后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罩结构借由第一扣臂固定于主机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罩结构借由第二扣臂固定于主机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依据图3于俯视时的导风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导风罩结构

1…风罩本体

11…顶板

11a、11b…挡体

111、113…侧边

12…侧板

121…底边

14…弯折段

15…进风端口

16…出风端口

2…扣臂组件

21…第一扣臂

211…第一缺口

22…第二扣臂

221…第二缺口

700…扩充卡

800…主机板

8…槽式连接器

81…扣具

811…凸耳

9…主散热器

91…固定座

d1…第一距离

d2…第二距离

m…主要风道

s…次要风道

r…槽式连接器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和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并搭配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风罩结构,主要应用于例如服务器或工作站(workstation)等电子装置内的主机板800,以借由导风罩结构100导引来自于风扇(图中未示)所输出的风。

主机板800电性配置有许多电子元件,例如槽式连接器8、主散热器9、叠接于主散热器9下的运算单元(computingdevice,图中未示)以及除了这些以外的其它电子元件。

其中,槽式连接器8于本实施例中以dimmsocket(dualin-linememorymodule,双列直插式内存模块)为例进行说明。槽式连接器8具有以下的既有构件:一对扣具81,且各扣具81具有一凸耳811(见图5)。槽式连接器8用以插接扩充卡700(例如dimm内存),且扩充卡700于插接后将被凸耳811卡扣而定位。主散热器9具有以下的既有构件:固定座91(见图1和图7),主散热器9借由固定座91固定于主机板800上,固定座91上则可成型有例如散热鳍片等的散热件。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槽式连接器8和主散热器9的数量及其配置方式,例如可将至少二主散热器9设置于多数槽式连接器8之间,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如图1所示的既有数量和既有配置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彼此间隔相邻的两个主散热器9位于两个槽式连接器组r之间,每一槽式连接器组r包含多个槽式连接器排(未标示元件符号),每一槽式连接器排包含沿槽式连接器8的长度方向彼此间隔相邻的两个槽式连接器8,也就是:在同一排具有彼此间隔相邻的两个槽式连接器8。

如图1至图4所示,导风罩结构100包括:至少一风罩本体1以及至少一扣臂组件2,也就是风罩本体1和扣臂组件2的数量皆可为一个以上(包含一个),于本实施例中则以两个风罩本体1和两个扣臂组件2为例进行说明,且各扣臂组件2分别连接于各风罩本体1。

各风罩本体1对应前述各槽式连接器组r罩盖,使每一风罩本体1皆罩盖有多个槽式连接器排,每一槽式连接器排包含两个槽式连接器8。

本实用新型并未限定风罩本体1的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具有一顶板11和二侧板12为例进行说明,且二侧板12从顶板11彼此相对的二侧边111(见图1所示的长侧边)弯折并垂伸而成。其中,借由顶板11和二侧板12所围成的风罩本体1内形成一次要风道s,前述各槽式连接器组r中的局部或全部槽式连接器8分别位于各风罩本体1的次要风道s内,且次要风道s连通分别形成于风罩本体1两端的一进风端口15和一出风端口16之间。再者,二风罩本体1彼此间隔并排于主机板上800,以在二风罩本体1的彼此间隔相邻的各侧板12之间形成一主要风道m,前述二主散热器9皆配置于主要风道m内。

扣臂组件2包含皆连接于风罩本体1的一第一扣臂21和一第二扣臂22,且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分别对应槽式连接器8的扣具81以及主散热器9的固定座91卡扣而固定。

本实用新型并未限定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的结构,于本实施例中则以下述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分别连接风罩本体1的二侧板12,较佳而言则是让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分别从二侧板12的底边121(见图1)一体延伸并朝上反折成型,也就是从底边121朝顶板11方向反折。本实用新型也未限定反折后的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是被反折到风罩本体1内还是被反折到风罩本体1外,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反折到风罩本体1外为例进行说明,因此利于使用者从外拨动扣臂组件2,进而使导风罩结构100具有易于组卸的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扣臂21的二相对侧分别具有一第一缺口211,且第一扣臂21位于同一排的二槽式连接器8的各扣具81之间,使二第一缺口211分别对应各扣具81的凸耳811卡扣而固定,也就是让凸耳811嵌入第一缺口211内。第二扣臂22的二相对侧分别具有一第二缺口221,且第二扣臂22位于相邻二主散热器9的各固定座91之间,使二第二缺口221分别对应各固定座91的侧边卡扣而固定,也就是让固定座91的侧边嵌入第二缺口221内。借此,在将导风罩结构100固定于主机板800上时,即能具有不须额外使用例如螺丝等固接元件的省时、省力的方便性效果;而且,由于导风罩结构100是借由卡扣于主机板800上的既有构件(指:扣具81以及固定座91)而固定,因此还具有完全不需更动主机板800结构的效果。

当欲拆下导风罩结构100时,使用者只要拨动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分别朝二侧板12靠近,就能轻易解除卡扣而拆下导风罩结构100。

如图7所示,当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分别对应扣具81的凸耳811以及固定座91的侧边卡扣,就能将二风罩本体1固定于主机板800上的预定位置;接着,当风扇(图中未示)对应导风罩结构100的进风端口15位置配置时,来自于风扇的主要风量将经由主要风道m的导引,以使主要发热源:运算单元所产生的热经由主散热器9而与主要风量进行热交换;至于风扇的剩余风量则经由次要风道s的导引,以使除了主要发热源以外的其它发热源:扩充卡700上的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与次要风量进行热交换。

必须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每一风罩本体1的进风端口15特别具有相对于次要风道s错开的设计,使进风端口15与次要风道s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进一步迫使前述剩余风量无法顺利进入次要风道s,相对而言就能增加前述主要风量。本实用新型并未限定进风端口15的错开结构,例如可经由弯折而错开,较佳而言则是在风罩本体1增设有一弯折段14,以借由弯折段14而让进风端口15相对于次要风道s错开。

如图7所示,为了在主要风道m提升对于主散热器9的散热效率,二出风端口16之间的第二距离d2将被设计成小于二进风端口15之间的第一距离d1,以迫使主要风道m内的流速产生变化而提升散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并未限定应如何让第二距离d2小于第一距离d1,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增设挡体11a、11b为例进行说明如下。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二风罩本体1分别具有对应各出风端口16配置的一挡体11a和一挡体11b,挡体11a和挡体11b凸出于主要风道m内,以使主要风道m在二挡体11a、11b之间的第二距离d2小于二进风端口15之间的第一距离d1。

具体而言,风罩本体1的顶板11还具有对应于出风端口16的一侧边113(见图1所示的短侧边),顶板11从侧边113延伸有朝下倾斜至对应出风端口16遮挡的挡体11a、11b,以能下压导引从出风端口16输出的风而向下吹拂主机板800上的前述其它电子元件(电性配设于图7中的主机板800的左端部,且这些其它电子元件在图7中省略未绘)。详细而言,已对扩充卡700上的电子元件进行过热交换的前述剩余风量,将在从出风端口16输出时,借由挡体11a、11b的下压导引而被重复利用来对其它电子元件进行热交换,如此达到充分利用剩余风量的效果。此外,挡体11b的数量还可为两个且分别具有不同的倾斜角度,以导引剩余风量分别吹拂位于不同远近的其它电子元件。

挡体11a、11b还可进一步沿着侧边113的长度方向一体凸伸一段长度,以使挡体11a、11b借由这段凸伸长度而伸入主要风道m内,进而就能让前述二出风端口16之间的第二距离d2被缩短至小于第一距离d1。

必须说明的是,风罩本体1和扣臂组件2皆为麦拉片材质且彼此一体成型制成,因此具有重量轻且能与电子元件绝缘的效果。

在图式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前述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也可被反折到风罩本体1内,而且反折到风罩本体1内的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仍能对应位于风罩本体1内的扣具81卡扣而固定。再者,风罩本体1和扣臂组件2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也可皆为一个,只要让风罩本体1与任意壁体间隔相邻(也就是将图1中的其中一槽式连接器组r改以所述壁体取代),就能在他们之间的间隔处形成前述主要风道m;而且,即使只有一个风罩本体1和一个扣臂组件2,导风罩结构100仍然可以借由第一扣臂21和第二扣臂22分别对应扣具81和固定座91卡扣而固定。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