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5243发布日期:2019-12-24 21:5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人脸识别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被列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影响的十大技术之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方便、安全的身份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识别的是人本身,不需要人身之外的标识物。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利用人的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识别,主要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步态识别等。其中,人脸识别是当前生物特征识别领域的一大热点。由于人脸是人类视觉中最为自然和普遍的身份识别特征,所以人脸识别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它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指纹识别技术相比,有着直观性、方便性、非接触性、友好性、用户接受度高等显著优点。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和面部识别。

现有的人脸识别设备通常固定在某个高度或某一方向,而用户由于身高不同或站立方向不同,人脸识别装置无法准确定位人脸的拍摄位置,因而需要用户配合,将头移动到适当位置,为获得符合识别要求的人脸图像,需要不断调整头部与摄像头之间的位置,延长了人脸识别装置拍摄识别人脸的时间,降低了用户的工作效率,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良好体验。

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身高的用户,降低人脸识别的时间,又可以提高识别准确率,还可以节约成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人脸识别检测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装置,包括保护壳体,保护壳体外侧面安装有显示屏,保护壳体内部安装有控制器、存储器、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保护壳体顶端开设有一通孔,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块与保护壳体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端设有摄像头安装板,通孔的宽度大于摄像头安装板的宽度;保护壳体的顶部内侧面上开有两道滑槽,且滑槽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侧,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块与保护壳体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设有滑动板,滑动板的两侧分别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动板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沿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延伸方向,摄像头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人脸识别摄像头,任意两个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轴向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沿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延伸方向,保护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距离传感器;保护壳体的外侧面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和红外线人体感应器;存储器、人脸识别摄像头、控制开关、距离传感器、红外线人体感应器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显示屏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距离传感器的数量与人脸识别摄像头的数量相同。

优选的,沿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延伸方向,摄像头安装板上设有三个高度不同的人脸识别摄像头,且分别为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其中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设置在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上方,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设置在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的下方;

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轴向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轴向方向与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轴向方向呈第一夹角,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轴向方向与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轴向方向呈第二夹角。

进一步优选的,第一夹角的角度范围和第二夹角的角度范围均为5~40度。

优选的,沿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延伸方向,保护壳体的外侧面上设有高度不同的三个距离传感器,且分别为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距离传感器、第三距离传感器,其中第一距离传感器位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上方,第三距离传感器位于第二距离传感器的下方。

优选的,保护壳体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板,且分别为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上均开有多个螺纹孔。

优选的,保护壳体上还安装有一光照传感器,摄像头安装板上安装有led补光灯,光照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led补光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光照传感器的型号为ha2003。

优选的,人脸识别摄像头为红外摄像头,红外摄像头的型号为forsafe-q9。

优选的,控制器的型号为at89s51,红外线人体感应器的型号为si1102,距离传感器的型号为hc-sr0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脸识别检测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工作时,通过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感测到人体靠近之后,控制开关使整个装置处于开机状态,人脸识别摄像头才从保护壳体内伸出;当该装置长时间不需要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缩杆收缩,使摄像头安装板缩回至保护壳体内部,然后控制器再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伸长,直至带动滑动板滑动至通孔的滑槽内将通孔遮住,从而一方面可以将人脸识别摄像头处于保护壳体内,保护到人脸识别摄像头不受损害,另一方面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滑动板来回滑动遮住通孔,避免保护壳体内部积灰,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人脸识别检测时,通过高度不同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不同信号,控制器启动摄像头安装板上的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由于任意两个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轴向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可以使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获取不同身高的用户的脸部信息,且还能扩大脸部信息采集的有效视角范围。

3、本实用新型对于不同身高的用户,只要其进入到所有人脸识别摄像头形成的有效视角范围内,就可以识别检测到准确且全面的人脸信息,不需要进行任何姿态调整,降低了对人体身高的限制,不仅避免了第一电动伸缩杆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频繁伸缩造成的设备损坏,节省了人脸识别的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4、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人脸识别摄像头与距离传感器相配合,相应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人体靠近的感应信号,控制器控制相对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启动进行人脸识别检测,使控制器控制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启动,可以在达到较高识别准确率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能耗,减小成本,从而可以避免所有设备打开耗费资源,有利于设备的节能化发展。

5、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体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板,且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上均开有多个螺纹孔,从而可以便于将该人脸识别检测装置固定在任何位置上,便携可靠。

6、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体上还安装有一光照传感器,摄像头安装板上安装有led补光灯,当光照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亮度不高时,可以通过控制器将人脸识别摄像头周围的led补光灯打开,进行补光照射,避免在人脸识别检测过程中因光照强度不够造成采集的人脸图像精度不高,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识别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通孔的宽度大于摄像头安装板的宽度,可以使摄像头安装板的伸缩更方便,避免通孔的宽度过小造成摄像头安装板无法从通孔中来回运动。

8、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板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从而可以保证滑动板能遮住通孔,进一步避免保护壳体内部积灰。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保护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摄像头安装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工作原理框架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摄像头安装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工作原理框架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工作原理框架图;

附图标号:1、保护壳体,2、显示屏,3、控制器,4、存储器,5、第一电动伸缩杆,51、第一固定块,6、第二电动伸缩杆,61、第二固定块,7、通孔,8、摄像头安装板,9、滑槽,10、滑动板,11、人脸识别摄像头11,111、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3、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12、距离传感器,121、第一距离传感器,122、第二距离传感器,123、第三距离传感器,13、控制开关,14、红外线人体感应器,15、第一延伸板,16、第二延伸板,17、螺纹孔,18、光照传感器,19、led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保护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摄像头安装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工作原理框架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装置,包括保护壳体1,保护壳体1外侧面安装有显示屏2,保护壳体1内部安装有控制器3、存储器4、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6;保护壳体1顶端开设有一通孔7,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块51与保护壳体1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5另一端设有摄像头安装板8,通孔7的宽度w1大于摄像头安装板8的宽度w2;

保护壳体1的顶部内侧面上开有两道滑槽9,且滑槽9分别位于通孔7的两侧,第二电动伸缩杆6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块61与保护壳体1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6的另一端设有滑动板10,滑动板10的两侧分别与滑槽9滑动连接,滑动板10的面积s1大于通孔7的面积s2;

沿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延伸方向y,摄像头安装板8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任意两个人脸识别摄像头11的轴向方向(图中虚线所示)的夹角α为锐角;

沿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延伸方向y,保护壳体1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距离传感器12;

保护壳体1的外侧面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13和红外线人体感应器14;存储器4、人脸识别摄像头11、控制开关13、距离传感器12、红外线人体感应器14分别与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6、显示屏2分别与控制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人脸识别检测装置,通过将控制器3、存储器4、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6和人脸识别摄像头12等部件保护在保护壳体1内部,在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工作时,通过红外线人体感应器14感测到人体靠近之后,控制开关13使整个装置处于开机状态,然后通过控制器3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6收缩带动滑动板10从通孔7的滑槽9内滑出,露出通孔7,控制器3再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5伸长,并带动摄像头安装板8从通孔7内伸出,进而使摄像头安装板8上的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对人体的脸部进行识别检测。其中,通孔7的宽度w1大于摄像头安装板8的宽度w2,可以使摄像头安装板8的伸缩更方便,避免通孔7的宽度w1过小造成摄像头安装板8无法从通孔7中来回运动。

具体进行人脸识别检测时,由于沿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延伸方向y,保护壳体1的外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距离传感器12,因此,通过高度不同的距离传感器12检测到的不同信号,控制器3启动摄像头安装板8上的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例如,当只有高度较低的距离传感器12检测到人体靠近的感应信号时,说明此时需要识别检测的人身高较矮,那么控制器3控制相应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对人体的脸部进行识别检测,本实施例中,由于任意两个人脸识别摄像头11的轴向方向(图中虚线所示)的夹角α为锐角(如图3所示),因此要检测较矮身高的人的脸部,控制器3需启动高度较高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对其进行人脸识别;相对的,当所有的距离传感器12均检测到人体靠近的感应信号时,说明此时需要识别检测的人身高较高,那么控制器3控制相应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对人体的脸部进行识别检测,本实施例中,由于任意两个人脸识别摄像头11的轴向方向(图中虚线所示)的夹角α为锐角(如图3所示),因此要检测较高身高的人的脸部,控制器3需启动高度最低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对其进行人脸识别。任意两个人脸识别摄像头11的轴向方向(图中虚线所示)的夹角α为锐角,可以使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获取不同身高的用户的脸部信息,且还能扩大脸部信息采集的有效视角范围(图3中c区域)。可选的,本实施例的距离传感器12还可以相应在不工作状态下,将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全部开启,此时对于不同身高的用户,只要其进入到所有人脸识别摄像头11形成的有效视角范围内,就可以识别检测到准确且全面的人脸信息,不需要进行任何姿态调整,降低了对人体身高的限制,不仅避免了第一电动伸缩杆5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频繁伸缩造成的设备损坏,节省了人脸识别的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人脸识别检测工作完成后,可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11采集到图像内容与存储器4存储的图像内容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为用户本人,并通过显示屏2将识别结果显示出来,一目了然,便于用户查看。

人脸识别检测装置长时间不需要工作时,即红外线人体感应器14长时间(该时间长短可设置)感测不到人体靠近的信号时,控制器3控制第一伸缩杆5收缩,使摄像头安装板8缩回至保护壳体1内部,然后控制器3再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6伸长,直至带动滑动板10滑动至通孔7的滑槽9内将通孔7遮住,一方面可以将人脸识别摄像头11处于保护壳体1内,保护到人脸识别摄像头11不受损害,另一方面第二电动伸缩杆6带动滑动板10来回滑动遮住通孔7,避免保护壳体1内部积灰,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其中,滑动板10的面积s1大于通孔7的面积s2,从而可以保证滑动板10能遮住通孔7,进一步避免保护壳体1内部积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的显示屏2、控制器3、存储器4、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6、人脸识别摄像头11、控制开关13、距离传感器12、红外线人体感应器14的型号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控制器3的型号可以为at89s51,红外线人体感应器14的型号为si1102,距离传感器12的型号为hc-sr04,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二电动伸缩杆6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实现电动伸缩功能,例如液压杆的结构,本实施例对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图4,本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12的数量与人脸识别摄像头11的数量相同。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距离传感器12的数量与人脸识别摄像头11的数量相同,从而可以使人脸识别摄像头11与距离传感器12相配合,相应的距离传感器12检测到人体靠近的感应信号,则控制器3控制相对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启动进行人脸识别检测,从而可以避免所有设备打开耗费资源,有利于设备的节能化发展。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图6和图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摄像头安装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的工作原理框架图,本实施例中,沿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延伸方向y,摄像头安装板8上设有三个高度不同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且分别为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111、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113,其中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111设置在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上方,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113设置在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下方;

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轴向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111的轴向方向与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轴向方向呈第一夹角α1,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113的轴向方向与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轴向方向呈第二夹角α2。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沿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延伸方向y,摄像头安装板8上设有三个高度不同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且任意两个人脸识别摄像头11的轴向方向(图中虚线所示)的夹角α为锐角,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轴向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111的轴向方向与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轴向方向呈第一夹角α1,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113的轴向方向与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轴向方向呈第二夹角α2,从而可以使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111用于识别身高较矮(例如小孩或150cm以下)的人,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有效视角范围尽量覆盖正常身高的人,用于识别身高在正常范围(例如150-170cm)的人,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113用于识别身高较高(例如175cm以上)的人,三个高度不同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的设置,可以尽可能的扩大人脸识别摄像头11形成的有效视角的范围,因此在进行人脸图像采集时,可以大大减小对人体身高的限制,适用于不同身高的用户。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5-图7,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α1的角度范围和第二夹角α2的角度范围均为5~40度。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111的轴向方向与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轴向方向呈第一夹角α1、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113的轴向方向与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的轴向方向呈第二夹角α2两者的角度范围均为5~40度,避免第一夹角α1和第二夹角α2角度过小造成两个人脸识别摄像头11交叉影响各自的识别效果,又可以避免第一夹角α1和第二夹角α2角度过大造成三个人脸识别摄像头11的视角相互平行,从而不能涵盖较大的视角范围影响识别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5-图7,本实施例中,沿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延伸方向y,保护壳体1的外侧面上设有高度不同的三个距离传感器12,且分别为第一距离传感器121、第二距离传感器122、第三距离传感器123,其中第一距离传感器121位于第二距离传感器122的上方,第三距离传感器123位于第二距离传感器122的下方。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沿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延伸方向y,保护壳体1的外侧面上设有高度不同的三个距离传感器12,从而可以在只有第三距离传感器123检测到人体靠近的感应信号时,说明此时需要识别检测的人身高较矮,那么控制器3控制最上方的第一人脸识别摄像头111对人体的脸部进行识别检测;在只有第三距离传感器123和第二距离传感器122检测到人体靠近的感应信号时,说明此时需要识别检测的人身高属于正常,那么控制器3控制中间的第二人脸识别摄像头112对人体的脸部进行识别检测;在第三距离传感器123、第二距离传感器122、第一距离传感器121均检测到人体靠近的感应信号时,说明此时需要识别检测的人身高较高,那么控制器3控制最下方的第三人脸识别摄像头113对人体的脸部进行识别检测,本实施例将距离传感器12的数量与人脸识别摄像头11设置为相对应,从而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距离传感器12感测的信号,使控制器3控制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11启动,可以在达到较高识别准确率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能耗,减小成本。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人脸识别检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保护壳体1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板,且分别为第一延伸板15和第二延伸板16,第一延伸板15和第二延伸板16上均开有多个螺纹孔17。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保护壳体1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板,且第一延伸板15和第二延伸板16上均开有多个螺纹孔17,从而可以便于将该人脸识别检测装置固定在任何位置上,便携可靠。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8和图9,图9是图8的工作原理框架图,本实施例中,保护壳体1上还安装有一光照传感器18,摄像头安装板8上安装有led补光灯19,光照传感器18与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led补光灯19与控制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保护壳体1上还安装有一光照传感器18,摄像头安装板8上安装有led补光灯19,当光照传感器18检测到环境亮度不高时,可以通过控制器3将人脸识别摄像头11周围的led补光灯19打开,进行补光照射,避免在人脸识别检测过程中因光照强度不够造成采集的人脸图像精度不高,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识别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光照传感器18和led补光灯19的具体型号不作限定,例如,光照传感器18的型号可以为ha2003,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图9,本实施例中,人脸识别摄像头11为红外摄像头。

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人脸识别摄像头11为红外摄像头,可选的,红外摄像头的型号为forsafe-q9,红外摄像头可以达到更好的人脸图像采集效果。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脸识别检测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需要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工作时,通过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感测到人体靠近之后,控制开关使整个装置处于开机状态,人脸识别摄像头才从保护壳体内伸出;当该装置长时间不需要工作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缩杆收缩,使摄像头安装板缩回至保护壳体内部,然后控制器再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伸长,直至带动滑动板滑动至通孔的滑槽内将通孔遮住,从而一方面可以将人脸识别摄像头处于保护壳体内,保护到人脸识别摄像头不受损害,另一方面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滑动板来回滑动遮住通孔,避免保护壳体内部积灰,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人脸识别检测时,通过高度不同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不同信号,控制器启动摄像头安装板上的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由于任意两个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轴向方向的夹角为锐角,可以使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获取不同身高的用户的脸部信息,且还能扩大脸部信息采集的有效视角范围。

3、本实用新型对于不同身高的用户,只要其进入到所有人脸识别摄像头形成的有效视角范围内,就可以识别检测到准确且全面的人脸信息,不需要进行任何姿态调整,降低了对人体身高的限制,不仅避免了第一电动伸缩杆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用户频繁伸缩造成的设备损坏,节省了人脸识别的时间,提高了用户体验。

4、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人脸识别摄像头与距离传感器相配合,相应的距离传感器检测到人体靠近的感应信号,控制器控制相对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启动进行人脸识别检测,使控制器控制不同高度的人脸识别摄像头启动,可以在达到较高识别准确率的同时,还可以节约能耗,减小成本,从而可以避免所有设备打开耗费资源,有利于设备的节能化发展。

5、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体的上、下两侧均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板,且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上均开有多个螺纹孔,从而可以便于将该人脸识别检测装置固定在任何位置上,便携可靠。

6、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体上还安装有一光照传感器,摄像头安装板上安装有led补光灯,当光照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亮度不高时,可以通过控制器将人脸识别摄像头周围的led补光灯打开,进行补光照射,避免在人脸识别检测过程中因光照强度不够造成采集的人脸图像精度不高,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识别效果。

7、本实用新型的通孔的宽度大于摄像头安装板的宽度,可以使摄像头安装板的伸缩更方便,避免通孔的宽度过小造成摄像头安装板无法从通孔中来回运动。

8、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板的面积大于通孔的面积,从而可以保证滑动板能遮住通孔,进一步避免保护壳体内部积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