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装置及旅客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5973发布日期:2020-04-07 20:5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登记装置及旅客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登记装置及旅客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社会治安稳定性,在旅游业及旅游业下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综合性行业的多类场合下,均需对各类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采集,以检验其合法性。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是对目标客户的身份证进行识别,获得身份证中携带的标准人脸图像,再与其实时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目标客户身份信息合法性的判断结果,但由于比对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因此,无法保证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登记装置及旅客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身份信息合法性的判断结果可靠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登记装置,包括射频识别器、指纹采集器和第一图像采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射频识别器、指纹采集器和第一图像采集器连接的处理器;

所述射频识别器用于对目标客户的第一身份证件进行识别,获得所述第一身份证件中携带的标准指纹信息和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指纹采集器用于采集目标客户的实时指纹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目标客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实时指纹信息和所述标准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以及用于对所述实时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一标准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并根据所述第一比对结果和所述第二比对结果,获得第一登记结果,用以指示所述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目标客户身份信息合法性的判断因子除包括第一比对结果外,还包括第二比对结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保证其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第二图像采集器,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第二图像采集器用于采集目标客户的第二身份证件中携带的第二标准人脸图像,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对所述实时人脸图像和所述第二标准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登记结果,用以指示所述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还能够基于第二身份证件,对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合法性进行判断,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易于推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证件扫描器,所述证件扫描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证件扫描器用于对目标客户的第二身份证件进行扫描,获得所述第二身份证件中携带的文字信息和条码信息,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用于对所述条码信息和文字信息进行比对,获得真伪验证结果,用以指示所述第二身份证件的真伪。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还能够判断第二身份证件的真伪,如此,当判定第二身份证件为伪证件时,即可直接将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判定为不合法,从而进一步保证目标客户身份信息合法性判断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和所述实时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和所述实时人脸图像进行显示。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还能够将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和实时人脸图像进行显示,便于人工辅助判断,从而进一步保证目标客户身份信息合法性判断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壳体和升降杆;

所述射频识别器、所述指纹采集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和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射频识别器、所述指纹采集器和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的感应采集部位通过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暴露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所述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上,且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位置相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能够基于升降杆的设置,使得壳体携带射频识别器、指纹采集器、第一图像采集器和处理器升降,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目标客户,从而增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合法性判断过程的便捷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散热器;

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对所述壳体内部设置的所述射频识别器、所述指纹采集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和所述处理器进行散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能够通过散热器对壳体内部设置的射频识别器、指纹采集器、第一图像采集器和处理器进行散热,避免登记装置受热损坏,从而延长登记装置的使用寿命。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温度感应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用于感应所述壳体内部的实时温度值,并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实时温度值超出预设安全阈值范围时,控制所述散热器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能够通过温度感应器感应壳体内部的实时温度值,并发送至处理器,而处理器则在实时温度值超出预设安全阈值范围时,控制散热器运行,在避免登记装置受热损坏的同时,也避免的电力资源的浪费。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能够与安全报警平台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登记结果指示,所述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不合法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安全报警平台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能够在第一登记结果指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不合法时,控制无线通信设备与安全报警平台通信,实现报警功能,从而实现提高社会治安稳定性的目的。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登记装置还包括电源设备,所述电源设备分别与所述射频识别器、所述指纹采集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和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电源设备用于为所述射频识别器、所述指纹采集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器和所述处理器提供工作电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还包括电源设备,用于为射频识别器、指纹采集器、第一图像采集器和处理器提供工作电能,如此,登记装置便无需外接供电设备,因此,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易于推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旅客管理系统,包括信息比对中心,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登记装置,所述登记装置与所述信息比对中心连接;

所述登记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登记结果指示,所述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合法时,将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发送至所述信息比对中心;

所述信息比对中心用于根据所述标准指纹信息和所述第一标准人脸图像,获得所述目标客户的历史犯罪记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旅客管理系统,具有与上述登记设备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登记装置的示意性电连接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识别器的示意性电连接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图像采集器的示意性电连接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登记装置的示意性电连接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图像采集器的示意性电连接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登记装置的示意性电连接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证件扫描器的示意性电连接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登记装置的示意性电连接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登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登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登记装置的示意性电连接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旅客管理系统的示意性连接框图。

图标:10-旅客管理系统;100-登记装置;110-射频识别器;111-射频天线;112-读头模块;113-第一模数转换器;120-指纹采集器;130-第一图像采集器;131-第一镜头;132-第一图像传感器;133-第一放大电路;134-第一图像处理器;135-第二模数转换器;140-处理器;150-第二图像采集器;151-第二镜头;152-第二图像传感器;153-第二放大电路;154-第二图像处理器;155-第三模数转换器;160-证件扫描器;161-发光管;162-第一折射滤镜;163-第一光管;164-第二折射滤镜;165-第二光管;166-电荷耦合器;170-显示器;180-壳体;190-升降杆;200-连接杆;210-散热器;220-温度感应器;230-无线通信设备;240-电源设备;500-信息比对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包括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和第一图像采集器130,以及分别与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和第一图像采集器130连接的处理器140。

射频识别器110用于对目标客户的第一身份证件进行识别,获得第一身份证件中携带的标准指纹信息和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40,其中,第一身份证件可以是居民身份证等证明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其携带有持有者在办理该证件时,录入的指纹信息和人脸信息,分别作为标准指纹信息和第一标准人脸信息。指纹采集器120用于采集目标客户的实时指纹信息,并发送至处理器140。第一图像采集器130用于采集目标客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40。处理器140用于对实时指纹信息和标准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包括比对成功和比对失败,以及用于对实时人脸图像和第一标准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包括比对成功和比对失败,并根据第一比对结果和第二比对结果,获得第一登记结果,用以指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例如,当第一比对结果和第二比对结果均为对比成功时,获得的第一登记结果指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为合法,否者第一登记结果指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为不合法。

请结合图2,实际实施时,射频识别器110可以包括射频天线111、读头模块112和第一模数转换器113,射频天线111通过读头模块112与第一模数转换器113连接,而第一模数转换器113则与处理器140连接。其中,射频天线111用于发出初始电磁波信号,以使第一身份证件内设置的射频标签在初始电磁波的激励作用下,将其携带的标准指纹信息和第一标准人脸图像以激励电磁信号的形式发出,并接收,再发送至读头模块112。读头模块112用于对激励电磁信号进行转化,获得指纹信号和人脸图像信号,并发送至第一模数转换器113。第一模数转换器113用于将指纹信号转换为标准指纹信息,以及将人脸图像信号转换为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40。

指纹采集器120可以是光学指纹采集器120,也可以是基于热敏式传感器或生物射频指纹识别技术设计的指纹采集器120,其能够利用手指指纹凹凸不平的纹形来进行成像,获得目标客户的实时指纹信息,并发送至处理器140。

请结合图3,第一图像采集器130可以包括第一镜头131、第一图像传感器132、第一放大电路133、第一图像处理器134和第二模数转换器135,第一镜头131依次通过第一图像传感器132、第一放大电路133、第一图像处理器134和第二模数转换器135与处理器140连接。其中,第一镜头131用于获取目标客户的实时光影像,并发送至第一图像传感器132。第一图像处理器134基于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该实时光影像转换为相应比例关系的电信号,并发送至第一放大电路133。第一放大电路133用于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增益、增强和补偿处理,获得图像信号并发送至第一图像处理器134。第一图像处理器134用于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并发送至第二模数转换器135。第二模数转换器135用于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为实时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40。

处理器14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处理器140也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asic)、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逻辑框图。此外,通用处理器1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处理器等。

通过上述设置,目标客户身份信息合法性的判断因子除包括第一比对结果外,还包括第二比对结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能够有效地保证其可靠性。

请结合图4,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登记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图像采集器150,第二图像采集器150与处理器140连接。第二图像采集器150用于采集目标客户的第二身份证件中携带的第二标准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40。其中,第二身份证件可以是护照等证明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且携带有持有者在办理该证件时,录入的人脸信息作为第二标准人脸信息,同时还具有表征持有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国籍、户口所在地、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的文字信息,以及表征持有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国籍、户口所在地、身份证号码等信息的条码信息。处理器140用于对实时人脸图像和第二标准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登记结果,用以指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

请结合图5,实际实施时,第二图像采集器150可以包括第二镜头151、第二图像传感器152、第二放大电路153、第二图像处理器154和第三模数转换器155,第二镜头151依次通过第二图像传感器152、第二放大电路153、第二图像处理器154和第三模数转换器155与处理器140连接。其中,第二镜头151用于获取第二身份证件的实时光影像,并发送至第一图像传感器132。第二图像处理器154基于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该实时光影像转换为相应比例关系的电信号,并发送至第二放大电路153。第二放大电路153用于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增益、增强和补偿处理,获得图像信号并发送至第二图像处理器154。第二图像处理器154用于将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信号,并发送至第三模数转换器155。第二模数转换器135用于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为第二标准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40。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模数转换器113、第二模数转换器135和第三模数转换器155可以是三个独立的模数转换器,也可以是同一模数转换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能够基于第二身份证件,对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合法性进行判断,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易于推广。

请结合图6,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登记装置100还包括证件扫描器160,证件扫描器160与处理器140连接。

证件扫描器160用于对目标客户的第二身份证件进行扫描,获得第二身份证件中携带的文字信息和条码信息,并发送至处理器140。处理用于对条码信息和文字信息进行比对,获得真伪验证结果,用以指示第二身份证件的真伪。

请结合图7,实际实施时,证件扫描器160可以包括发光管161、第一折射滤镜162、第一光管163、第二折射滤镜164、第二光管165和电荷耦合器166,第一发光管161依次通过第一折射滤镜162、第一光管163、第二折射滤镜164、第二光管165和电荷耦合器166与处理器140连接。其中,第一光管163用于利用电流与电压产生的光源信号,对第二身份证件进行扫描,获得光影像,以使第一折射滤镜162将该光影像传输至第一光管163,再传输至第二折射滤镜164和第二光管165进行反向,最终传输至电耦合器,以将该光影像转换为携带有文字信息和条码信息的图像信息并发送至处理器140。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还能够判断第二身份证件的真伪,如此,当判定第二身份证件为伪证件时,即可直接将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判定为不合法,从而进一步保证目标客户身份信息合法性判断的可靠性。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还能够判断第二身份证件的真伪,如此,当判定第二身份证件为伪证件时,即可直接将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判定为不合法,从而进一步保证目标客户身份信息合法性判断的可靠性。

请结合图8,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登记装置100还包括显示器170,显示器170与处理器140连接。

处理器140用于将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和实时人脸图像发送至显示器170。显示器170用于对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和实时人脸图像进行显示。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还能够将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和实时人脸图像进行显示,便于人工辅助判断,从而进一步保证目标客户身份信息合法性判断的可靠性。

请结合图9和图10,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登记装置100还包括壳体180和升降杆190。

针对壳体180和升降杆190的设置,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第一图像采集器130和处理器140设置于壳体180的内部,且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和第一图像采集器130的感应采集部位通过壳体180的第一侧壁暴露于壳体180的外部。升降杆190设置于壳体180的第二侧壁上,且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位置相对。可以理解的是,当登记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图像采集器150和证件扫描器160时,第二图像采集器150和证件扫描器160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80的内部,且第二图像采集器150和证件扫描器160的感应采集部位也可以通过壳体180的第一侧壁暴露于壳体180的外部。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二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和处理器140可以设置于壳体180的内部,且射频识别器110和指纹采集器120的感应采集部位通过壳体180的第一侧壁暴露于壳体180的外部,而升降杆190则设置于第一侧壁上,第一图像采集器130设置于升降杆190远离壳体180的一端。当登记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图像采集器150和证件扫描器160时,第二图像采集器150和证件扫描器160同样设置于升降杆190远离壳体180的一端,示例性的,登记装置100还包括连接杆200,连接杆200一端设置于升降杆190远离壳体180的一端,且轴线与第一侧壁平行,而第二图像采集器150和证件扫描器160则设置于连接杆200远离升降杆190的一端,且第二图像采集器150和证件扫描器160的感应采集部位朝向第一侧壁。

通过上述设置,在登记装置100的使用过程中,其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目标客户,从而增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合法性判断过程的便捷性。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升降杆190可以是与处理器140连接的电控升降设备,以实现电控自动升降,从而增强操作便捷度。

请结合图11,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登记装置100还包括散热器210。

散热器210设置于壳体180的内部,用于对壳体180内部设置的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第一图像采集器130和处理器140进行散热。

针对散热器210的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其可以通过导热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铝材、铜等导热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二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散热器210也可以为散热风扇、水冷散热制作等。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登记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温度感应器220,散热器210和温度感应器220与处理器140连接。温度感应器220设置于壳体180的内部,用于感应壳体180内部的实时温度值,并发送至处理器140。处理器140用于在实时温度值超出预设安全阈值范围时,控制散热器210运行。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能够通过温度感应器220感应壳体180内部的实时温度值,并发送至处理器140,而处理器140则在实时温度值超出预设安全阈值范围时,控制散热器210运行,在避免登记装置100受热损坏的同时,也避免的电力资源的浪费。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登记装置100还包括能够与安全报警平台通信的无线通信设备230,无线通信设备230与处理器140连接。

处理器140用于在第一登记结果指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不合法时,控制无线通信设备230与安全报警平台通信。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能够在第一登记结果指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不合法时,控制无线通信设备230与安全报警平台通信,实现报警功能,从而实现提高社会治安稳定性的目的。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登记装置100还包括电源设备240,电源设备240分别与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第一图像采集器130和处理器140连接。

电源设备240用于为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第一图像采集器130和处理器140提供工作电能。可以理解的是,当登记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图像采集器150、证件扫描器160和散热器210时,电源设备240还分别与第二图像采集器150、证件扫描器160和散热器210连接,用于为第二图像采集器150、证件扫描器160和散热器210提供工作电能。如此,登记装置100便无需外接供电设备,因此,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易于推广。

请参阅图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旅客管理系统10包括信息比对中心500和上述登记装置100,登记装置100与信息比对中心500连接。

登记装置100用于在第一登记结果指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合法时,将标准指纹信息和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发送至信息比对中心500。信息比对中心500用于根据标准指纹信息和第一标准人脸图像,获得目标客户的历史犯罪记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包括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和第一图像采集器130,以及分别与射频识别器110、指纹采集器120和第一图像采集器130连接的处理器140。射频识别器110用于对目标客户的第一身份证件进行识别,获得第一身份证件中携带的标准指纹信息和第一标准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40。指纹采集器120用于采集目标客户的实时指纹信息,并发送至处理器140。第一图像采集器130用于采集目标客户的实时人脸图像,并发送至处理器140。处理器140用于对实时指纹信息和标准指纹信息进行比对,获得第一比对结果,以及用于对实时人脸图像和第一标准人脸图像进行比对,获得第二比对结果,并根据第一比对结果和第二比对结果,获得第一登记结果,用以指示目标客户的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如此,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登记装置100,目标客户身份信息合法性的判断因子除包括第一比对结果外,还包括第二比对结果,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能够有效地保证其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旅客管理系统10,具有与上述登记设备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作赘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上的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电学上的电连接、通信连接,其中,通信连接又可以是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此外,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