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散热型访客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2239发布日期:2020-04-21 17:21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雨散热型访客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访客主机,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雨散热型访客主机。



背景技术:

在会展中心或某些大型会场的入口,会设置有访客主机,以方便参展人员自已注册并申请进入展厅或会场。

而访客主机大多设置在室外,虽然室外也有屋檐式挡雨部,但当大风形成的飘雨、暴雨等雨水淋在访客主机时,会使访客主机进水。

因此,需要给访客主机提供一种防水的结构。

由于访客主机是全天侯工作,主控器会发出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给访客主机散热,就需要得在访客主机内设置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防雨散热型访客主机,设计该主机的目的是防雨和提高散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防雨散热型访客主机,包括主机外壳及设置在所述主机外壳内的主控制元件,所述主机外壳为直角梯形体,其斜面为操控面,在该操控面上设置有防水结构的触摸显示屏、防水结构的身份证识别区以及一指纹识别槽,所述访客主机还包括一滑接在所述主机外壳上且通过一弹簧装置能够做自恢复动作的防雨盖板,该防雨盖板与所述主机外壳盖合后,其盖面能够将所述主机外壳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背侧板全覆盖且其上侧边缘与所述主机外壳的斜面边缘形成包边结构,通过该包边结构使雨水沿斜面流走;

所述主机外壳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盖接在所述主控制元件上的易挥发介质散热组和风扇散热组,所述易挥发介质散热组通过易挥发介质挥发形成气态导入到设置在所述风扇散热组处的排式散热管组,通过所述风扇散热组排风使所述排式散热管组降温,进而使所述易挥发介质冷凝回流至所述易挥发介质散热组。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外壳的斜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其左右侧板且靠近短边转角处设置有弹簧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防雨盖板呈u型,其三个盖板分别与所述主机外壳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背侧面配合,所述防雨盖板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底侧面的上端边缘均设置有向内折弯形成向内的折板;

其中,防雨盖板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折板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条;

所述防雨盖板的左侧板、右侧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弹簧装置配合的弹簧挂持部。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为t型滑槽,与所述滑槽配合的滑条为t型条。

进一步的,所述防雨盖板左侧板、右侧板上设置有防雨式第一排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易挥发介质散热组包括:

盖接在所述主控制元件上的介质存储箱,所述介质存储箱内设容腔用于存储易挥发介质;

通过管路与所述介质存储箱连接的排式散热管组,所述管路和排式散热管组的连接方式是倾斜向上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排式散热管组的上部管体穿设并固定在一风箱上。

进一步的,所述风箱的外侧部安装有风扇散热组,所述风扇散热组从所述风箱内腔抽风,所述风箱背侧设置有过风板,过风板上布有过风孔,过风孔正对排式散热管组。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外壳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设置有第二排风口,所述风扇散热组安装在该第二排风口的内侧,所述主机外壳的背侧板设置有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指纹识别槽底端设置有导水管将雨水导至地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访客主机上设置有防水盖板,防水盖板通过弹簧装置和滑槽固定,弹簧装置可使防水盖板恢复至盖在访客主机上的状态,滑槽用于防水盖板的定向移动,防水盖板上端设置有折板以将访客主机的斜面边缘包边,雨水淋在斜面上,一是通过滑槽流出,二是通过防水结构的斜面表面流出,三是通过指纹识别槽底端的导水管流出。由于访客主机的背侧面设置有多个控制键,因此,防水盖板沿滑槽提起后,会露出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是通过易挥发介质受热挥发后带走热量,易挥发介质挥发后进入到排式散热管组上端,然后通过风扇散热组排风,使易挥发介质快速降温冷凝,并形成液体回流至介质存储箱,这种散热装置能够使主控制元件温度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访客主机外形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水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访客主机内腔主控制元件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指纹识别槽及其上的导水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照附图1-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雨散热型访客主机,包括主机外壳1及设置在所述主机外壳1内的主控制元件8,所述主机外壳1为直角梯形体,其斜面为操控面,在该操控面上设置有防水结构的触摸显示屏4、防水结构的身份证识别区10以及一指纹识别槽3,所述访客主机还包括一滑接在所述主机外壳1上且通过一弹簧装置6能够做自恢复动作的防雨盖板,该防雨盖板与所述主机外壳1盖合后,其盖面能够将所述主机外壳1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背侧板全覆盖且其上侧边缘与所述主机外壳1的斜面边缘形成包边结构,通过该包边结构使雨水沿斜面流走;

所述主机外壳1内还设置有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盖接在所述主控制元件8上的易挥发介质散热组和风扇散热组,所述易挥发介质散热组通过易挥发介质92挥发形成气态导入到设置在所述风扇散热组处的排式散热管组93,通过所述风扇散热组排风使所述排式散热管组93降温,进而使所述易挥发介质92冷凝回流至所述易挥发介质散热组。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机外壳1的斜面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5,其左右侧板且靠近短边转角处设置有弹簧装置6。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雨盖板呈u型,其三个盖板分别与所述主机外壳1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背侧面配合,所述防雨盖板的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底侧面的上端边缘均设置有向内折弯形成向内的折板72;

其中,防雨盖板的左侧板、右侧板上的折板72下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5配合的滑条73;

所述防雨盖板的左侧板、右侧板的内侧面均设置有与所述弹簧装置6配合的弹簧挂持部74。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5为t型滑槽,与所述滑槽5配合的滑条73为t型条。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雨盖板左侧板、右侧板上设置有防雨式第一排风口76。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易挥发介质散热组包括:

盖接在所述主控制元件8上的介质存储箱91,所述介质存储箱91内设容腔用于存储易挥发介质92;

通过管路与所述介质存储箱91连接的排式散热管组93,所述管路和排式散热管组93的连接方式是倾斜向上连接。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式散热管组93的上部管体穿设并固定在一风箱94上。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箱94的外侧部安装有风扇散热组95,所述风扇散热组95从所述风箱94内腔抽风,所述风箱背侧设置有过风板,过风板上布有过风孔,过风孔正对排式散热管组93。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机外壳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均设置有第二排风口2,所述风扇散热组95安装在该第二排风口2的内侧,所述主机外壳1的背侧板设置有进风口。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指纹识别槽底端设置有导水管将雨水导至地面。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防水盖板可以直接拉扯,防水盖板向后拉扯后,弹簧装置6会产生回拉力,防水盖板拉扯一段距离后,会露出主机外壳1背侧面的多个按键,工作人员可操作按键。

当不需要操控按键时,松开防水盖板,防水盖板通过弹簧装置的回拉力自行恢复至与主机外壳配合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访客主机上设置有防水盖板,防水盖板通过弹簧装置和滑槽固定,弹簧装置可使防水盖板恢复至盖在访客主机上的状态,滑槽用于防水盖板的定向移动,防水盖板上端设置有折板以将访客主机的斜面边缘包边,雨水淋在斜面上,一是通过滑槽流出,二是通过防水结构的斜面表面流出,三是通过指纹识别槽底端的导水管流出。由于访客主机的背侧面设置有多个控制键,因此,防水盖板沿滑槽提起后,会露出按键。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是通过易挥发介质受热挥发后带走热量,易挥发介质挥发后进入到排式散热管组上端,然后通过风扇散热组排风,使易挥发介质快速降温冷凝,并形成液体回流至介质存储箱,这种散热装置能够使主控制元件温度稳定。

实施例4:

易挥发介质可以选择如冬天太阳能热水器内的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的一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