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86715发布日期:2020-12-04 14:15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透明显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无论是车辆业主,还是乘客都对车窗玻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统车窗只能起到一块安全玻璃以及提供乘客欣赏车窗外景色的作用。所以在车窗上集成透明显示就成为高铁、动车、地铁等轨道交通的一大发展趋势。

现有轨道交通车窗上面已经开始集成透明oled显示屏,但是本申请人发现目前已集成透明oled显示屏的车窗在显示图片、网页、视频时,其显示方式均是全屏显示,若此时乘客需要切换其他的图片、网页、视频,则需要退出原先全屏显示的图片、网页、视频,使车窗显示界面返回主界面后,再切换显示其他图片、网页、视频,如此会严重影响乘客使用时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解决目前已集成透明oled显示屏的车窗全屏显示图片、网页、视频时影响乘客使用时的灵活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无用户操作时,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界面全屏显示列车pis系统推送过来的信息;(b)当用户触摸显示界面时,智能透明车窗采集到用户的触摸位置信息,生成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并将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机芯板,机芯板接收到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后,判断用户在触摸显示界面之前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b-1)若是,则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控制板,控制板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从pis信息显示界面切换至全屏透明状态,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控制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第一智能功能栏,同时锁定第一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步骤(b)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b-2)若否,则机芯板再次判断第一触摸位置信号是否是在已锁定的显示区域内;(b-2-1)若否,则机芯板判断智能透明车窗新增一名用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二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板,控制板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二显示位置信号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第二智能功能栏,同时锁定第二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步骤(b-2)中,还包括以下子步骤:(b-2-2)若是,则机芯板搜索离用户触摸的已锁定显示区域最近的未被锁定显示区域,并获取其显示位置信息,生成第三显示位置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板,控制板根据第三控制信号和第三显示位置信号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在未被锁定显示位置显示第三智能功能栏,并锁定第三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及第三控制信号分别包括车窗智能功能激活信号和车窗智能功能栏显示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至其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任意一种,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智能功能栏、第二智能功能栏和第三智能功能栏对应的显示区域在显示内容时,其所显示的内容初始显示尺寸为一预设的固定尺寸。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固定尺寸的规格为16:9的16寸。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以下步骤:(c)当用户对显示界面进行操作的触摸手势时,智能透明车窗采集用户的触摸手势及触摸位置信息,生成触摸手势信号和第二触摸位置信号,并将触摸手势信号和第二触摸位置信号发送给机芯板,机芯板接收到触摸手势信号和第二触摸位置信号后,生成第四控制信号和第四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板,控制板根据第四控制信号和第四显示位置信号控制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操作后的界面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触摸手势包括放大手势、缩小手势和移动手势中的至少一者。

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屏背面贴合一层调光膜,调光膜的调光控制板与机芯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每当用户触摸显示界面时,机芯板向调光控制板发送对应的显示位置信号,调光控制板根据显示位置信号生成调光位置信号及调光信号,调光膜根据调光位置信号及调光信号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进行调光,使与显示区域对应位置的调光膜区域呈现通电不透明的状态。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有:

本申请的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通过用户触摸显示界面而生成第一触摸位置信号,机芯板根据第一触摸位置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控制板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从pis信息显示界面切换至全屏透明状态,如此无需用户主动退出原先全屏显示的内容,增加乘客操作显示的灵活性,并且控制板同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控制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第一智能功能栏,如此实现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分区显示,提高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有用户操作智能透明车窗时的逻辑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有用户通过触摸手势操作智能透明车窗时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有用户操作智能透明车窗时的逻辑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s分为无用户操作和有用户操作两种情况,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s包括以下步骤s1和步骤s2,步骤s1是无用户操作情况下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控制方式,具体的,在无用户操作时,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界面全屏显示列车pis系统推送过来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智能透明车窗是集成了透明oled显示屏及触摸屏的轨道交通车窗,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界面是透明oled显示屏的显示面,pis系统推送过来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起始站点、列车行驶方向及到站时间等信息。

步骤s2是有用户操作情况下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控制方式,具体的,复参阅图1所示,当用户触摸显示界面时,智能透明车窗采集到用户的触摸位置信息,生成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并将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机芯板,机芯板接收到第一触摸位置信号后,判断用户在触摸显示界面之前是否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此时的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状态根据机芯板的判断情况分为两种情况。

其中一种情况下的显示状态是机芯板判断用户在触摸显示界面之前是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如图1中x1分支所示,机芯板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控制板,控制板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从pis信息显示界面切换至全屏透明状态,如此无需用户主动退出原先全屏显示的内容,增加乘客操作显示的灵活性,并且控制板同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控制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第一智能功能栏,如此实现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分区显示,提高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的使用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号包括车窗智能功能激活信号和车窗智能功能栏显示信号。同时锁定第一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以避免该显示区域重叠出现另一个智能功能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智能功能栏的规格为16:9的16寸。第一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初始显示尺寸为一预设的固定尺寸,该固定尺寸的规格优选为16:9的16寸,但不以此为限。

复参阅图1所示,另一种显示状态是机芯板判断用户在触摸显示界面之前不是处于无用户操作状态,如图1中x2分支所示,机芯板再次判断第一触摸位置信号是否是在已锁定的显示区域内,若否,如图1中y1分支所示,机芯板判断智能透明车窗新增一名用户,生成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二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控制板,控制板根据第二控制信号和第二显示位置信号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第二智能功能栏,如此实现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多个分区显示,可以满足多人同时操作该智能透明车窗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乘客操作显示的灵活性及智能透明车窗的使用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信号包括车窗智能功能激活信号和车窗智能功能栏显示信号。同时锁定第二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智能功能栏的规格为16:9的16寸。第二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初始显示尺寸为一预设的固定尺寸,该固定尺寸的规格优选为16:9的16寸,但不以此为限。

若机芯板再次判断第一触摸位置信号是在已锁定的显示区域内,如图1中y2分支所示,机芯板搜索离用户触摸的已锁定显示区域最近的未被锁定显示区域,并获取该未被锁定显示区域的显示位置信息,生成第三显示位置信号和第三控制信号,并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控制板,控制板根据第三控制信号和第三显示位置信号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在未被锁定显示位置显示第三智能功能栏,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控制信号包括车窗智能功能激活信号和车窗智能功能栏显示信号。同时锁定第三显示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智能功能栏的规格为16:9的16寸。第三智能功能栏所在的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的初始显示尺寸为一预设的固定尺寸,该固定尺寸的规格优选为16:9的16寸,但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2,其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有用户通过触摸手势操作智能透明车窗时的逻辑流程图。有用户操作情况还细分为一种触摸手势的操作情况,触摸手势包括放大手势、缩小手势和移动手势中的至少一者。如图2所示,当用户对显示界面进行操作的触摸手势时,智能透明车窗采集用户的触摸手势及触摸位置信息,生成触摸手势信号和第二触摸位置信号,并将触摸手势信号和第二触摸位置信号发送给机芯板,机芯板接收到触摸手势信号和第二触摸位置信号后,生成第四控制信号和第四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给智能透明车窗的控制板,控制板根据第四控制信号和第四显示位置信号控制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操作后的界面信息。在本实施例中,第四控制信号为与放大手势、缩小手势及移动手势对应的放大、缩小、移动显示信息信号,控制板根据放大手势、缩小手势或者移动手势控制用户触摸位置的放大、缩小或者移动。

透明oled显示屏集成在轨道交通车窗时,若在强光下,透明oled显示屏的显示区域的亮度需要达到1000尼特以上,显示区域上显示的内容才能被看清楚。而高亮度的显示就会增加显示区域的功耗,并且透明oled显示屏采用的是有机发光材料,透明oled显示屏在长时间的高亮度高功耗的工作下,会严重影响有机发光材料的寿命,并且会产生烧屏现象,不利于oled透明显示屏的长期使用。

因此,本实施例在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屏背面贴合一层调光膜,也即在透明oled显示屏的背面贴合一层调光膜,调光膜的调光控制板与机芯板连接,具体的,调光膜的调光控制板通过独立的连接线与机芯板连接。复参阅图2所示,每当用户触摸显示界面时,机芯板向调光控制板发送对应的显示位置信号,此处的显示位置信号为上述第一显示位置信号、第二显示位置信号、第三显示位置信号和第四显示位置信号中的一者,例如图2所示逻辑流程图中的显示位置信号即为第四显示位置信号,但不以此为限。调光控制板根据显示位置信号生成调光位置信号及调光信号,调光膜根据调光位置信号及调光信号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进行调光,使与显示区域对应位置的调光膜区域呈现通电不透明的状态,如此避免外界强光的照射,确保显示内容在低亮度下,可以清晰的显示,同时还避免了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屏在长时间的高亮度高功耗的工作下,严重影响有机发光材料的寿命,产生烧屏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分区域显示控制方法,通过用户触摸显示界面而生成第一触摸位置信号,机芯板根据第一触摸位置信号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控制板控制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从pis信息显示界面切换至全屏透明状态,如此无需用户主动退出原先全屏显示的内容,增加乘客操作显示的灵活性,并且控制板同时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一显示位置信号控制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显示第一智能功能栏,如此实现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分区显示,提高智能透明车窗显示界面的使用率。本申请还在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屏背面贴合一层调光膜,调光膜在与用户触摸位置对应处进行调光,使与显示区域对应位置的调光膜区域呈现通电不透明的状态,如此避免外界强光的照射,确保显示内容在低亮度下,可以清晰的显示,同时还避免了智能透明车窗的显示屏在长时间的高亮度高功耗的工作下,严重影响有机发光材料的寿命,产生烧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